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6409阅读:1946来源:国知局
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案信息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无纸化病案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医院的关注。无纸化病案是现代医院管理和病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病案的整体无纸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完整的病案无纸化归档系统应具备五种能力,即临床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能力、非临床信息系统文档的无纸化能力、高可靠及高效检索的存储能力、人机互动的智能质控能力、数据的再利用能力。

发明人所在的单位正在实施病案无纸化归档项目,在工程实施中,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心电系统、手术麻醉系统、重症监护室系统等通过系统对接、CA(Certificate Authority)验证,实现无纸化传输;知情同意书则通过信手书得以初步实现;外院检查、高值耗材条形码通过高拍仪拍照和经办人校验实现无纸化。但未联网的单机版报告系统存在实施困难的问题,原因是无法按传统方法进行接口形式采集相关报告。为了最大限度实施无纸化,需要对单机版报告系统进行改造,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纸化管理,可解决纸质病案带来的困扰,节省人力、物力的损耗,提高了病案管理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包括单机版报告系统,所述单机版报告系统包含模块有动态心电模块、动态血压模块、呼吸睡眠监测模块、经颅多普勒TCD模块、肌电图模块、脑电图模块、颅内压监测模块、乳腺红外线检查模块、眼底照相模块、眼AB超模块、喉镜模块、电测听模块、肺功能电生理模块、食管电生理模块、骨髓检测报告模块,上述各模块与存储有报告医生印章信息的报告模块连接;单机版归档系统还设有通过人工校验将上述各模块检测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的归档数据库的模块,以及打印检测结果的打印模块,报告模块与单机版归档数据库模块连接;所述单机版归档系统通过个人身份认证CA登录。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检查效率。从申请单的提交、预约、收费、检查、数据录入直到出检查报告,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协同系统工作流程实现网络自动化进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为病人减少等待时间,结果从网络同步到各医生工作站,减少诊断医生等待打印结果的时间。还可以通过病历库查询该患者以往所有单机版检查的诊断报告,可以在网络上召集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及时得到患者的检查报告,节省时间,快速的服务于患者;

2.进一步提高全院信息化程度。提高医生网络化协同工作的能力,提高网络会诊的能力,实现医院单机版检查报告的网络化,方便医生在网络上进行会诊,减少医生在医院的流动。方便医生节省时间,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病案归档资料完整性得到提高。规范医院的单机版检查与诊断秩序,患者资料的储备,对于科研分析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以对科室员工的工作量和状态进行统计;对于PDF文件引入图书馆检索打印等技术,形成数字化条件下虚拟病案室管理模式;

4.优化了就医流程。针对大量的门诊单机版检查,通过预约登记与大屏幕电子叫号的功能,可以规范检查秩序,规范诊断报告。优化了流程,方便了患者。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的结构及其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包括单机版报告系统,所述单机版系统设有用于各科室检查用的动态心电模块、动态血压模块、呼吸睡眠监测模块、经颅多普勒TCD模块、肌电图模块、脑电图模块、颅内压监测模块、乳腺红外线检查模块、眼底照相模块、眼AB超模块、喉镜模块、电测听模块、肺功能电生理模块、食管电生理模块、骨髓检测报告模块,上述各模块与存储有报告医生印章信息的报告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单机版归档系统还设有归档数据库模块,通过人工校验将上述检测模块数据存储到归档数据库模块中的数据库内,便于查询和打印,报告模块与归档数据库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单机版归档系统还设打印模块,用于打印检测结果;使用时单机版归档系统通过个人身份认证CA进行登录。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实施方法为:

1.单点登录:把单机版报告系统联入医院内网,利用个人KEY,实现个人身份认证CA登录;

2.自动启动:通过链接程序快捷方式实现单机版报告系统启动;

3.自动登记:单机版归档与HIS对接,实现类似RIS系统中的WorkList功能,把HIS中的电子申请单信息,利用外挂方式写入到单机版归档系统的病人信息栏,包含患者姓名、年龄、科别、检查部位、申请医生等相关信息;

4.流程管理:检查从申请单的提交、预约登记、电子叫号、记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优化检查科室的工作流程,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协同管理,检查结果从网络同步到各医生工作站,减少等待打印的时间及诊断医生等待打印结果的时间;

5.交互管理:特别是对临床危急值管理,对“异常急重病例”,第一时间在数据采集的机器作出异常提醒,在报告中心提示并优先诊断及把结果反馈到医生工作站系统;

6.报告管理:通过单机版打印捕获,获取原始打印信息,根据需要重新定义报告模板,把原始打印信息填充到报告模板中,同时可以把原始信息的重要内容通过OCR识别或从单机版数据库提取出来,经人工校验无误后存入归档数据库;通过数字签名,把签名信息及时间戳信息保存到归档数据库,并把报告医生的印章信息填充到报告模板中,根据需要进行审核双签。最终产生一个带电子印章的标准PDF文档,实现报告归档,并可设定是否自动打印;

7.自助打印:自助系统实现门诊报告的自助打印;

8.数据共享:临床医生电子病历可以引用报告结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单机版报告的无纸化,解决了最后100米的屏障,最终实现医疗数据的无纸化传输,不仅解决医疗保险查询、审核、远程会诊、医院专项技术评审调阅病历、异地就医及患者保存个人健康信息等无纸化传输,实现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医疗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建立完整的无纸化病案库将为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实现区域化医疗提供基础,良好的共享能力也将为分级诊疗提供有效支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