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85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位置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与位置检测装置一起使用且具有笔压检测功能的电子笔。本发明尤其是涉及在电子笔中使用的笔压检测模块。



背景技术:

电子笔具备:传递向笔尖施加的笔压(压力)的芯体;包含用于检测笔压(压力)的感压部的笔压检测模块;及用于得到与通过感压部检测到的笔压对应的电气性输出信号的笔压检测电路。

通常,感压部将向笔尖施加的笔压(压力)捕捉作为例如静电电容、电感等电气性特性量(电信息)的变化。因此,感压部具有2个电极,笔压检测模块具备与该感压部的2个电极电连接的2个端子。

笔压检测电路配设于印刷基板,2个端子例如通过钎焊而与印刷基板电连接,而笔压检测模块与笔压检测电路连接。由此,笔压检测电路检测与由笔压检测模块的感压部检测到的笔压对应的电气性特性量的变化量,能够得到电气性的输出信号。

然而,存在向电子笔的笔尖施加的笔压成为非常大的压力的情况。例如,存在瞬间地将500g以上的力始终/断续地向笔尖施加的情况。因此,在笔压检测模块中,满足

·感压部的周边需要对于笔压的强力的耐久性,

·构成感压部的周边的部件要求高精度的部件,

·在高压力之中,需要确保与感压部的电连接,

等条件的情况至关重要。

并且,构成笔压检测模块的部件存在偏离、污斑时,会产生

·在笔压检测模块产生破损,

·无法进行笔压值的准确的检测,

·笔压检测模块与笔压检测电路的电连接被切断

等问题。

列举具体例进行说明。以往,作为这种电子笔,已知有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用的电子笔。该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具有在卷绕于铁氧体芯的线圈上连接谐振用电容器而构成的谐振电路。并且,该电子笔将通过谐振电路得到的谐振信号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由此来指示位置检测装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上的位置。

并且,在该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中,将向芯体的前端部(笔尖)施加的压力作为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变化,向位置检测装置传递。这种情况下,作为检测笔压的笔压检测模块,已知有使用根据笔压而使构成谐振电路的线圈的电感变化的感压部的方法、或者使用根据笔压而使构成谐振电路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变化的感压部的方法。

图12是表示具备根据笔压而使构成电子笔的谐振电路的电容器的静电电容变化的电容可变电容器型的感压部的笔压检测模块的以往的结构例的图,记载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96212号公报)中。

该图12是用于说明该例的笔压检测模块的结构例的剖视图。而且,图13(a)及(b)是用于说明图12的例子的笔压检测模块的一部分的部件的图。

图12的例子的笔压检测模块100使用对应于向电子笔的芯体101施加的压力(笔压)而使静电电容变化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作为感压部110。在该例的笔压检测模块100中,如图12所示,例如在由树脂构成的支架102内,设置感压部110,并设置将施加于芯体101的压力(笔压)对该感压部110传递的压力传递构件103。

支架102通过第一支架102a与第二支架102b嵌合而构成。感压部110通过第一电极导体111、电介质112、分隔件113、第二电极导体114、弹性构件115而构成为电容可变电容器。

如图13(a)所示,电介质112呈例如大致圆板状,具有相互相对的圆形的一面112a及另一面112b。并且,在电介质112的一面112a上形成有第一电极导体111。

分隔件113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如图13(b)所示,成为1个突出部113b以从外径与电介质112的直径相同的环形状的薄板状体113a的外径的周缘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形状。

第二电极导体114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如图13(c)所示,成为1个突出部114b以从外径与电介质112的直径相同的圆板状的薄板状体114a的周缘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形状。

弹性构件115由例如橡胶等的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如图13(d)所示,成为从外径与电介质112的直径相同的圆板状的薄板状体115a的相互分离180角间隔的周缘形成有2个突出部115b、115c的形状。

如图12所示,电介质112收纳在第一支架102a内,从第一支架102a向外部导出的第一端子104电连接于在该电介质112的一面112a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导体111。第一端子104由导电性材料例如导电性金属构成,如图13(e)所示,包括通过接触而与第一电极导体111电连接的圆板状的接触片104a和植设于该圆板状的接触片104a的中心位置的棒状部104b,如图12所示,棒状部104b从第一支架102a向外部导出。

并且,如图12所示,电介质112的另一面112b侧以隔着分隔件113而与第二电极导体114相对的方式配设。并且,在第二电极114的与分隔件113侧相反的一侧,重叠地配设弹性构件115。这种情况下,分隔件113的突出部113a配置于与弹性构件115的突出部115b在空间上重叠的位置,第二电极导体114的突出部114a配置于与弹性构件115的突出部115c重叠的位置。

并且,在第二电极114的突出部114a电连接从第一支架102a向外部导出的第二端子105。第二端子105由导电性材料例如导电性金属构成,如图13(f)所示,包括通过接触而与第二电极导体114的突出部114a电连接的小圆板状的接触片105a和植设于该小圆板状的接触片105a的中心位置的棒状部105b,如图12所示,棒状部105b从第一支架102a向外部导出。

压力传递构件103以能够将弹性构件115的板状体115a在轴心方向上按压的状态且能够在该第二支架102b的轴心方向上移动的状态配置于第二支架102b。该压力传递构件103形成为例如炮弹型,对弹性构件115的板状体115a进行按压的一侧设为曲面状端面103a。并且,如图12所示,该压力传递构件103具备供芯体101的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嵌合的嵌合凹部103b。

并且,如以上所述构成的笔压检测模块100的第一端子104的棒状部104b、第二端子105的棒状部105b钎焊于印刷基板的导体图案,笔压检测模块100与配设于该印刷基板的笔压检测电路电连接。并且,芯体101与笔压检测模块的压力传递构件103的嵌合凹部103b嵌合,由此通过笔压检测电路来检测向芯体101的前端施加的笔压。

即,在笔压检测模块100中,如图12所示,在向芯体101的笔尖侧未施加压力(笔压)的状态(初始状态)下,第二电极导体114通过分隔件113而从电介质112的第二面部112b物理性地分离,与第二面部112b不接触。

并且,当向芯体101的笔尖侧施加压力时,该压力经由压力传递构件103向弹性构件115传递,通过压力传递构件103的曲面状端面103a而将弹性构件115向电介质112侧进行按压位移。对应于该弹性构件115的按压位移而第二电极导体114与电介质112的第二面部112b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比初始状态变薄。此外,向芯体101的笔尖侧施加的压力增加,由于压力传递构件103的曲面状端面103a的按压而第二电极导体114与电介质112的第二面部112b接触,其接触面积成为与向芯体101施加的压力对应的面积。

第一电极导体114与第二电极导体115之间的情况根据向芯体101施加的按压力而如以上所述变化,因此笔压检测模块100的感压部110的电容可变电容器的静电电容根据向芯体101施加的按压力而变化。配设于印刷基板的笔压检测电路基于该电容可变电容器的静电电容,来检测向芯体101施加的笔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96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不过,笔压检测模块是承受较大的力(笔压)的部件,因此根据其向印刷基板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的精度而在笔压检测模块的2个端子的部分作用有较大的压力,有时会发生接触不良。

然而,如上所述,以往的从笔压检测模块100导出的第一及第二端子104及105由金属片及金属棒构成。因此,根据向笔压检测模块100安装上述第一及第二端子104、105时的安装精度或处理方式,笔压检测模块100相对于印刷基板的固定位置有时会成为从适当的规定的位置偏离的位置。

因此,在以往的笔压检测模块100的情况下,将第一及第二端子104及105向该笔压检测模块100安装时的安装精度为较大的课题,存在需要熟悉制造及最新的注意而花费劳力和时间的问题。

另外,以往的笔压检测模块100在第一及第二端子104及105使用导电性的金属部件,由此提高对于高压力的耐久性并同时确保导电性。然而,为了组装由包含金属部件的多个部件构成的笔压检测模块100而工序增多,存在组装的笔压检测模块100整体的精度也出现变动的问题。此外,为了将来自笔压检测模块100的信号向印刷基板的笔压检测电路传递,需要通过钎焊将笔压检测模块100的金属端子104及105与印刷基板的导体图案牢固地安装。

而且,伴随着近年来的便携终端的小型化,也要求在便携终端中使用的电子笔的细小化。因此,要求笔压检测模块的小型化,上述的笔压检测模块的耐久性、精度、电连接性成为重要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问题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保部件的组装精度,并且即使存在较大的笔压的施加也能够维持与印刷基板的连接强度的笔压检测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笔压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

感压部,通过电极来输出与被施加的压力对应的电信息;及

支架,保持所述感压部,并将电路基板与所述保持的所述感压部进行电连接,该电路基板具有基于从所述感压部输出的所述电信息来检测所述被施加的压力的电路,

所述支架具备保持所述感压部的保持部和与所述电路基板卡合的卡合部,并且在所述支架的表面上形成有从所述保持部延至所述卡合部的配线,在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基板卡合时,所述感压部的所述电极与所述电路基板经由所述配线而电连接。

在上述的结构的发明的笔压检测模块中,具备支架部,该支架部具有保持感压部的保持部和与电路基板卡合的卡合部。并且,在支架的表面上形成有从保持部延至卡合部的配线,在支架与电路基板卡合时,感压部的电极与电路基板经由配线而电连接。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笔压检测模块,使感压部由支架的保持部收纳并保持,通过使支架与电路基板卡合,能够实现感压部的电极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不需要如现有例那样将端子构件作为独立的金属构件进行组装,笔压检测模块中的端子构件的安装精度容易成为高精度。

另外,笔压检测模块中的感压部的电极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经由形成于支架的线路进行,因此在笔压检测模块与印刷基板的电连接中,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定位。而且,进行感压部的电极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的线路形成于支架的表面,因此对于笔压的施加也能够确保强度。

此外,在笔压检测模块的支架与印刷基板卡合时,保持于保持部的感压部与电路基板电连接。因此,保持于笔压检测模块的支架保持的感压部与电路基板的电连接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中,支架可以构成为,将2个端子构件作为立体微细图案形成在树脂的注塑成型品上而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2个端子构件一体地形成于支架,不需要作为分开部件进行组装,因此不需要如现有例那样一边关心关于2个端子构件的安装精度一边进行组装,高精度的笔压检测模块的组装变得容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确保部件的组装精度,并且即使存在较大的笔压的施加也能够维持与印刷基板的连接强度的笔压检测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笔压检测模块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笔压检测模块的实施方式使用的感压用部件组的图。

图5是将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笔压检测模块的各结构部件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使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笔压检测模块与基板支架嵌合时的嵌合部分的从与印刷基板的基板面垂直的上方观察的图。

图7是使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笔压检测模块与基板支架嵌合时的嵌合部分的从与印刷基板的基板面垂直的背侧观察的图。

图8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实施方式一起使用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另一实施方式一起使用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电子笔的又一实施方式一起使用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电路结构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笔压检测模块的以往的结构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图12的以往的笔压检测模块的一部分的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发明的笔压检测模块的实施方式与电子笔的实施方式一起,参照附图进行说明。首先,说明将电子笔的指示位置以电磁感应方式向位置检测装置传递时的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使用该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的电子设备200的一例的图。在该例中,电子设备200是具备例如lcd(liquidcrystaldisplay)等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200d的高功能便携电话终端,在显示画面200d的下部(背侧)具备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202。

该例的电子设备200的壳体具备收纳电子笔1的收纳凹孔201。使用者根据需要,将收纳于收纳凹孔201的电子笔1从电子设备200取出,以显示画面200d为输入面而进行位置指示操作。

在电子设备200中,在显示画面200d上,当通过电子笔1作出位置指示操作时,在显示画面200d的背侧设置的位置检测装置202检测由电子笔1操作的位置及笔压,电子设备200的位置检测装置202具备的微型计算机实施与显示画面200d上的操作位置及笔压对应的显示处理。

在该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在由例如树脂构成的筒状的外壳(壳体)2的中空部内,沿轴心方向排列并收纳有电子笔1的多个部件。并且,筒状的外壳的一端侧为尖细形状,并且在其端部设置开口(在图2中省略图示),通过该开口而后述的芯体3的前端部32作为笔尖露出。并且,外壳2的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被外壳帽2a嵌合、闭塞。

图1是将收纳在电子笔1的外壳2内的部件组按照各部件排列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壳2的与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外形形状(与外壳2的横截面的轮廓形状相同)为扁平形状。并且,该外壳2的内部的中空部的横截面形状也为与外壳2的外形形状对应的扁平形状,收纳在外壳2内的部件也为与中空部的扁平形状对应的形状。

如图1所示,在外壳2的中空部内,在轴心方向上从笔尖侧依次配置卷绕有线圈4的磁性体芯在该例子中为铁氧体芯5、笔压检测模块6以及基板支架7。印刷基板8载置而卡定于基板支架7的基板载置台部71。印刷基板8是电路基板的一例。

在该例中,铁氧体芯5具备柱状形状,且为了在中心轴位置插通芯体3的芯体主体部31而具有比芯体主体部31的直径稍大的直径的贯通孔5a。在该实施方式中,该铁氧体芯5具有与外壳2的中空部的横截面形状对应的扁平的横截面形状,笔尖侧以成为尖细的方式构成为锥状。

并且,卷绕于该铁氧体芯5的线圈4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线圈4的卷绕起始端及卷绕结束端)在与笔尖侧相反的一侧在轴心方向上延伸,能够向载置于基板支架7的印刷基板8进行钎焊。

在该实施方式中,笔压检测模块6具备后述的由多个感压用部件构成的感压部61、支架62以及卡合构件63。支架62由绝缘性材料例如树脂构成,一体地具备保持部621和连接部622,该保持部621对感压部61进行保持,该连接部622用于将保持于该保持部621的感压部61具备的2个电极与载置于基板支架7的印刷基板8进行电连接。如后所述,支架62的连接部622成为与印刷基板8卡合的卡合部。

卡合构件63通过与支架62的保持部621卡合而使感压部61的多个感压用部件保持于支架62的保持部621。卡合构件63还具备用于对铁氧体芯5进行嵌合保持的嵌合部。铁氧体芯5的与锥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嵌合于卡合构件63的对铁氧体芯5进行嵌合保持的嵌合部,从而笔压检测模块6与卷绕线圈4的铁氧体芯5结合。

基板支架7由绝缘性材料例如树脂构成,具备基板载置台部71和与笔压检测模块6嵌合的嵌合部72。

基板支架7的基板载置台部71具备以细长的矩形形状的印刷基板8的长边方向为电子笔1的轴心方向进行载置的载置面71a。并且,基板载置台部71在载置面71a的外壳帽侧的端部位置具备与该载置面71a来夹持印刷基板8的外壳帽侧的端部8a的突部71b、71c。而且,基板载置台部71为了使印刷基板8的笔尖侧的端部卡定而在载置面71a的笔尖侧的端部附近具备从载置面71a向上方突出的突部71d、71e。

另一方面,在印刷基板8的笔尖侧的端部附近,在与基板载置台部71的载置面71a的突部71d、71e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口部8b、8c,以与突部71d、71e卡合。并且,印刷基板8中,外壳帽侧的端部8a以由基板载置台部71的突部71b、71c与载置面71a夹持的方式结合,并且切口部8b、8c以与基板载置台部71的突部71d、71e卡合的方式载置,由此印刷基板8卡定于基板载置台部71。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基板支架7的嵌合部72具有筒状形状,具有供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的连接部622插入的中空部。如后所述,与感压部61的2个电极连接的2个端子构件以与形成于印刷基板8的导体图案81、82连接的方式形成于支架62的连接部622。

并且,如后所述,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的连接部622当插入于嵌合部72时,将载置于基板载置台部71的印刷基板8以在其板厚方向上夹持的方式卡合。由此,保持于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的2个电极与在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形成的导体图案81及82通过连接部622的2个端子构件而电连接。如后所述,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的连接部622的2个端子构件与印刷基板8的导体图案81、82通过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及印刷基板8的嵌合结合而成为接触并电连接的状态,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电连接更牢固而进行钎焊。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为了将其指示位置向位置检测装置传递而使用由卷绕于铁氧体芯5的线圈4和电容器构成的谐振电路,但是构成该谐振电路的电容器83形成于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并且,该实施方式的笔压检测模块6使用呈现出与笔压对应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作为感压部61。电子笔1将该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与所述谐振电路连接,由此使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成为与笔压对应的频率。与电子笔1对应的位置检测装置202具有通过检测来自电子笔1的电磁耦合信号的谐振频率的变化,来检测向电子笔1的笔尖施加的笔压的功能。上述的导体图案81及82成为用于将通过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构成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与谐振电路进行连接的端子部。

如以上所述,铁氧体芯5与笔压检测模块6的卡合构件63嵌合并结合,并且,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的连接部622经由基板支架7的嵌合部72而与印刷基板8结合。由此,卷绕线圈4的铁氧体芯5、笔压检测模块6、保持印刷基板8的基板支架7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模块(笔模块部件)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卷绕于铁氧体芯5的线圈4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如后所述通过笔压检测模块6的外侧,向印刷基板8的与基板面8d相反的一侧的面延伸,与在该基板面8d的相反侧形成的导体图案进行钎焊。在该基板面8d的相反侧形成的导体图案通过形成于印刷基板8的通孔,与形成于基板面8d的电容器83并联连接,构成谐振电路。

并且,上述的铁氧体芯5、笔压检测模块6、保持印刷基板8的基板支架7相互结合而成为一个模块的结构的笔模块部件收纳在电子笔1的外壳2的中空部内。这种情况下,铁氧体芯5的锥部位于外壳2的中空部的笔尖侧的开口部附近,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铁氧体芯5的锥部由保护帽9覆盖来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卷绕有线圈4的铁氧体芯5嵌合于笔压检测模块6的卡合构件63的嵌合部,由此,笔压检测模块6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与铁氧体芯5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一致。并且,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的嵌合部72嵌合而向印刷基板8结合笔压检测模块6,由此,笔压检测模块6在既定的位置与基板支架7及印刷基板8结合。而且,基板支架7与外壳帽2a结合成,在将笔模块部件收纳于外壳2的中空部内的状态下,笔压检测模块6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及铁氧体芯5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与该外壳2的中空部的轴心方向的中心线位置一致。

并且,芯体3的芯体主体部31插通外壳2的开口(图示省略)及保护帽9的贯通孔9a,进而插通铁氧体芯5的贯通孔5a,而与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卡合。这种情况下,芯体3为了能够将施加给前端部32的压力(笔压)向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传递,而由硬质的作为非导电性材料的例子的树脂,例如聚碳酸酯、合成树脂或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树脂等构成。该芯体3相对于电子笔1能够插入/脱出。

[笔压检测模块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图3是用于说明笔压检测模块6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感压用部件组的图。而且,图5是将图3所示的笔压检测模块6的各结构部件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而且,图6是使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嵌合时的嵌合部分的从与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垂直的上方观察的图,图7是反之从与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垂直的背侧观察的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及图4所示,感压部61由电介质611、分隔件612、导电性弹性体613构成。

如图4(a)所示,电介质611呈例如大致圆板状,具有相互相对的圆形的一面611a及另一面611b,在电介质611的一面611a上形成圆形的导体层614。该导体层614构成该例的作为感压部61的电容可变电容器的第一电极。

分隔件612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如图4(b)所示,成为外径与电介质611的直径相同的环形状的薄板状体的结构。

在该例中,导电性弹性体613由弹性橡胶构成。该例的导电性弹性体613设为兼用作在开头的现有例中说明的第二电极导体和弹性构件的结构,如图4(c)所示,成为从外径与电介质611的直径相同的圆板状的薄板状体613a的相互分离了180角间隔的周缘形成有2个突出部613b、613c的形状。分隔件612例如粘结于该导电性弹性体613的圆板状板状体613a。

并且,在电介质611的另一面611b侧,经由分隔件612来重叠导电性弹性体613,由此构成该例的作为感压部61的电容可变电容器。该例的作为感压部61的电容可变电容器具备在电介质611的一面611a上形成的由导体层614构成的第一电极和由导电性弹性体613构成的第二电极。

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作为使用了树脂的例如注塑成型品,设为一体地具备保持部621和连接部622的结构。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导电性的立体微细图案,从保持部621延至连接部622,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为了便于理解,在图3、图5及图6中,标注斜线来表示)沿着被施加笔压的方向,即,沿着电子笔1的轴心方向而形成于支架62。其结果是,端子构件623及624成为一体地形成于支架62的状态。

在此,作为将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作为立体微细图案形成在支架62的表面上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通过松下电器公司开发的miptec(micorscopicintegratedprocessingtechnology)。在作为立体微细图案而形成的端子构件623及624的表面上,为了通过接触来容易进行电连接,而形成有镀镍层,进而,在其上形成有镀金层。

支架62的保持部621具备对电介质611、分隔件612、导电性弹性体613结合而得到的感压部61进行收纳的凹部621a,并且具备从该凹部621a沿轴心方向朝向卡合构件63侧(芯体3侧)突出的卡合突部621b、621c、621d、621e。端子构件624的一端部624a在凹部621a的底部露出而形成(参照图3的斜线部)。电介质611以在一方的面611a上形成的导体层614与凹部621a的底部的端子构件624的一端部624a抵接的方式被收纳。因此,在凹部621a内收纳保持电介质611的状态下,感压部61的作为第一电极的导体层614与端子构件624的一端部624a接触而成为电连接的状态。

另外,在支架62的保持部621的卡合突部621b与621c之间、及卡合突部621d与621e之间,形成有供导电性弹性体613的突出部613b及613c进行对合的端面。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端子构件623的一端部623a在卡合突部621b与621c之间的端面露出而形成(参照图3的斜线部)。因此,在导电性弹性体613与电介质611及分隔件612一起收纳保持于凹部621a内的状态下,导电性弹性体613的突出部613b与端子构件623的一端部623a对合,由此导电性弹性体613与端子构件623接触而电连接。

这样,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支架62的保持部621收纳保持感压部61,由此感压部61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成为自动地与连接部622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电连接的状态。

笔压检测模块6的卡合构件63具备与卷绕有线圈4的铁氧体芯5嵌合的嵌合部631和与支架62的保持部卡合的卡合部632。如图7所示,嵌合部631具备对铁氧体芯5的一部分进行嵌合收纳的嵌合凹孔631a。

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卡合构件63的卡合部632具备与嵌合部631的嵌合凹孔631a连通的轴心方向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内,将用于向感压部61传递笔压的作为笔压传递构件的按压构件615收纳成能够在轴心方向上滑动。按压构件615由绝缘性材料例如树脂构成。

按压构件615具备供芯体3的芯体主体部31的端部插入嵌合的凹部615a。芯体3的芯体主体部31的端部压入嵌合于按压构件615的凹部615a,但也能够拔出。当向芯体3的前端施加笔压时,该笔压向该按压构件615传递,通过该按压构件615,根据笔压而沿轴心方向按压导电性弹性体613的圆板状的板状体613a。由此,隔着分隔件612而分离的导电性弹性体613与电介质611接触,其接触面积根据笔压而变化。在感压部61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能得到与该导电性弹性体613和电介质611的接触面积对应的静电电容。

在卡合构件63的卡合部632,还形成有与支架62的保持部621的卡合突部621b及621c卡合的卡合突起632a和与卡合突部621d及621e卡合的卡合突起632b。在支架62的保持部621的卡合突部621b及621c的前端形成有与卡合突起632a卡合的卡合爪部621bt及621ct,而且,在卡合突部621d及621e前端形成有与卡合突起632b卡合的卡合爪部621dt及621et。

并且,在支架62的保持部621收纳有感压部61的状态下,若使卡合构件63在轴心方向上与支架62结合,则如图5所示,两者结合,由此,感压部61被保持于支架62的保持部621。此时,支架62的保持部621的卡合突部621b及621c的前端的卡合爪部621bt及621ct与卡合构件63的卡合突起632a卡合,并且卡合突部621d及621e前端的卡合爪部621dt及621et与卡合突起632b卡合,卡合构件63卡合于支架62的保持部621,由此,卡合构件63卡定于支架62,两者成为结合的状态。

在卡合构件63与支架62卡合的状态下,在保持部621,如前所述,感压部61的电介质611的一端面的导体层614(第一电极)与端子构件624电连接,并且导电性弹性体613(第二电极)的突出部613b与端子构件623电连接。

并且,支架62的连接部622具备沿着与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平行的方向即轴心方向(与笔压的施加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板状的突出部6221。突出部6221具备与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平行的平面6221a(参照图5)。该突出部6221的平面6221a设置成,在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嵌合而与印刷基板8卡合时,该平面6221a与基板面8d正好相接。

如图3及图5所示,在该突出部6221,在平面6221a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缘(与被施加笔压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沿着被施加笔压的方向的长边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形成有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并且,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以至少向突出部6221的平面6221a侧露出的方式形成。

另外,如图3及图5所示,在连接部622形成有向与板状的突出部6221相同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6222。突起部6222以与突出部6221的所述平面6221a之间将印刷基板8在板厚方向上正好夹持那样的位置关系形成。这种情况下,突起部6222以随着成为其前端侧而与突出部6221侧的间隔逐渐稍变窄的方式形成,也可以是以通过突起部6222的弹性力而突出部6221使印刷基板8始终位移的方式构成突起部6222。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的根部与突起部6222的根部之间形成有供印刷基板8的长边方向的端缘(压力的施加方向的端缘)进行对合的对合面6223(参照图5)。

因此,在使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嵌合时,成为通过突出部6221和突起部6222夹持印刷基板8的板厚方向的状态,并且印刷基板8的长边方向的端缘(压力的施加方向的端缘)成为与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和突起部6222之间的对合面6223对合的状态。基板支架7通过外壳帽2a而在向芯体3施加的笔压的施加方向上不能移动。因此,通过该印刷基板8的长边方向的端缘与连接部622的对合面6223的对合,在电子笔1的外壳2内,避免笔压检测模块6在轴心方向上移动。

并且,在该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的嵌合状态下,成为连接部622与印刷基板8卡合的状态。并且,在该连接部622与印刷基板8卡合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在突出部6221的短边方向的两端缘处,以向平面6221a的表面露出的方式形成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在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形成的导体图案81及82接触而成为电连接的状态。

在该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印刷基板8的导体图案81及82分别如图6所示以沿着被施加笔压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笔压检测模块6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也在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处,以沿着被施加笔压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导体图案81及82可靠地电连接。由此,即使不进行钎焊,也能够实现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导体图案81及82的电连接,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导体图案81及82被钎焊,更牢固地电连接。并且,通过该钎焊,笔压检测模块6与卡定于基板支架7的印刷基板8相互固定。

如以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仅通过将笔压检测模块6与卡定有印刷基板8的基板支架7嵌合,笔压检测模块6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就能与在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形成的导体图案81及82接触而电连接。即,仅通过将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嵌合就能自动进行关于笔压检测模块6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印刷基板8的导体图案81及82的电连接的位置对合。

而且,仅通过将笔压检测模块6与卡定有印刷基板8的基板支架7嵌合,如上所述,印刷基板8的长边方向的端缘(压力的施加方向的端缘)就成为与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和突起部6222之间的端面6223对合的状态,因此笔压检测模块6和基板支架7一体地承受笔压的施加,笔压检测模块6与印刷基板8的电连接部分不会受到笔压的施加的影响。

并且,如图7所示,卷绕有线圈4的铁氧体芯5嵌合于笔压检测模块6的卡合构件63的嵌合部631的凹孔631a内。在这样卷绕有线圈4的铁氧体芯5嵌合于笔压检测模块6的状态下,在笔压检测模块6与基板支架7嵌合时,如图7所示,在与笔压检测模块6嵌合的铁氧体芯5上卷绕的线圈4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成为向基板支架7的基板载置台部71的背侧延长地配设的状态。

并且,如图7所示,在印刷基板8的与基板面8d相反的一侧的面8e上,为了连接线圈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而形成有导体图案84及85。该导体图案84及85通过在基板支架7的基板载置台部71形成的切口部71f及71g而向外部露出。线圈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钎焊于露出的导体图案84及85。该导体图案84及85通过省略了图示的通孔而与形成于基板面8d的电容器83的两端连接。因此,线圈4的一端4a及另一端4b钎焊于导体图案84及85,由此通过线圈4和电容器83形成并联谐振电路。

[位置检测装置202中的电子笔1的位置检测及笔压检测用的电路结构]

接下来,关于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进行指示位置的检测及笔压的检测的位置检测装置中的电路结构例,参照图8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该例的位置检测装置202的电路结构例的框图。

电子笔1具备谐振电路1r,该谐振电路1r包含线圈4、电容器83、由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构成的电容可变电容器61c的并联电路。这种情况下,通过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构成的电容可变电容器的静电电容根据施加的笔压而变化,因此谐振电路1r的谐振频率根据笔压而变化。

在位置检测装置202中,根据检测从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1r通过电磁耦合而接收的信号的传感器上的位置,来检测由电子笔1指示的传感器上的位置,并且通过检测从电子笔1的谐振电路1r通过电磁耦合而接收的信号的相位变化来检测谐振频率的变化,从而检测向电子笔1的芯体3施加的笔压。

在位置检测装置202,将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与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层叠来形成位置检测线圈210。而且,在位置检测装置202设有连接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的选择电路213。该选择电路213依次选择2个环形线圈组211、212中的一个环形线圈。

此外,在位置检测装置202设有振荡器231、电流驱动器232、切换连接电路233、接收放大器234、检波器235、低通滤波器236、取样保持电路237、a/d转换电路238、同步检波器239、低通滤波器240、取样保持电路241、a/d转换电路242以及处理控制部243。处理控制部243由微型计算机构成。

振荡器231产生频率f0的交流信号。并且,振荡器231将产生的交流信号向电流驱动器232和同步检波器239供给。电流驱动器232将从振荡器231供给的交流信号转换成电流向切换连接电路233送出。切换连接电路233通过来自处理控制部243的控制,来切换将通过选择电路213选择的环形线圈连接的连接目标(发送侧端子t、接收侧端子r)。该连接目标中,在发送侧端子t连接电流驱动器232,在接收侧端子r连接接收放大器234。

在通过选择电路213选择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经由选择电路213及切换连接电路233向接收放大器234传送。接收放大器234将从环形线圈供给的感应电压放大,向检波器235及同步检波器239送出。

检波器235对于在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即接收信号进行检波,向低通滤波器236送出。低通滤波器236具有远低于前述的频率f0的截止频率,将检波器235的输出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而向取样保持电路237送出。取样保持电路237保持低通滤波器236的输出信号的规定的定时,具体而言接收期间中的规定的定时的电压值,向a/d(analogtodigital)转换电路238送出。a/d转换电路238将取样保持电路237的模拟输出转换成数字信号,向处理控制部243输出。

另一方面,同步检波器239以来自振荡器231的交流信号对合收放大器234的输出信号进行同步检波,将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对应的电平的信号向低通滤波器240送出。该低通滤波器240具有远低于频率f0的截止频率,将同步检波器239的输出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向取样保持电路241送出。该取样保持电路241保持低通滤波器240的输出信号的规定的定时的电压值,向a/d(analogtodigital)转换电路242送出。a/d转换电路242将取样保持电路241的模拟输出转换成数字信号,向处理控制部243输出。

处理控制部243对位置检测装置202的各部进行控制。即,处理控制部243对于选择电路213的环形线圈的选择、切换连接电路233的切换、取样保持电路237、241的定时进行控制。处理控制部243基于来自a/d转换电路238、242的输入信号,从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以一定的发送持续时间来发送电波。

通过从电子笔1发送的电波而在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的各环形线圈产生感应电压。处理控制部243基于在该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平来算出电子笔1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指示位置的坐标值。而且,处理控制部243基于与发送的电波和接收的电波之间的相位差对应的信号的电平来检测笔压。

这样,在位置检测装置202中,能够通过处理控制部243检测接近的电子笔1的位置。而且,通过对合收到的信号的相位(频率偏移)进行检测,在电子笔1中,能够检测向电子笔1的芯体3施加的笔压。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笔压检测模块6,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一体地形成于与基板支架嵌合的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的连接部622的表面。因此,不需要如现有例那样一边关心关于2个端子构件的安装精度一边进行组装,高精度的笔压检测模块的组装变得容易。

另外,仅通过将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与卡定有印刷基板8的基板支架7嵌合,笔压检测模块6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就能与形成在印刷基板8的基板面8d上的导体图案81及82自动地进行位置对合并接触而电连接。因此,笔压检测模块6与印刷基板8的组装及电连接变得容易。

而且,仅通过将笔压检测模块6与卡定有印刷基板8的基板支架7嵌合,如上所述,印刷基板8的长边方向的端缘(压力的施加方向的端缘)就成为与笔压检测模块6的支架62的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和突起部6222之间的对合面6223对合的状态,因此笔压检测模块6和基板支架7一体地承受笔压的施加。因此,笔压检测模块6与印刷基板8的电连接部分不会受到笔压的施加的影响,具有即便是较大的笔压的施加也能够维持笔压检测模块6的与印刷基板的连接强度的效果。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例子中,印刷基板8的端部由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和突起部6222夹持,将突出部6221与突起部6222之间的端面设为对合面6223。然而,总之只要以在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形成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印刷基板8的导体图案81、82电连接的方式使笔压检测模块6的连接部622与印刷基板8卡合即可,因此在笔压检测模块6不需要形成供印刷基板8的长度方向的端缘对合的对合面。例如,可以是以在连接部622的突出部6221形成的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与印刷基板8的导体图案81、82成为电连接的卡合状态的方式使笔压检测模块6卡定于基板支架7。

另外,2个端子构件623及624形成于突出部6221的两侧,但只要在平面6223侧露出形成而与印刷基板的导体图案连接即可,因此也可以不是突出部的两侧,而形成于平面6223中的相互分离的位置。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中,将与通过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检测的笔压对应的静电电容变化作为谐振电路的频率变化向位置检测装置发送,但是来自电子笔的笔压信息的向位置检测装置的传递方法并不局限于该例。

图9的例子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基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的检测通过检测对来自线圈4与电容器83的谐振电路的信号进行接收的传感器上的位置来进行,但是向电子笔的芯体施加的笔压从电子笔作为数字信号向位置检测装置传送。

在该图9的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3中,与图8所示的位置检测装置202同样,形成有将x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1与y轴方向环形线圈组212层叠的位置检测线圈210,并且也同样设有依次选择2个环形线圈组211、212中的一个环形线圈的选择电路213。并且,在该图9的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3中,在2个环形线圈组211、212的周围设有用于向该例的电子笔1a供给电源的励磁线圈214。

图9的例子的电子笔1a具备由ic电路构成的信号控制电路301。并且,通过作为电感元件的线圈4和配设于印刷基板8的电容器83来构成谐振电路1ra,在该谐振电路1ra并联地连接开关302。该开关302由信号控制电路301进行开关控制。通过基于该信号控制电路301的开关302的开关控制,对来自谐振电路的信号进行ask(amplitudeshiftkeying)调制,向位置检测装置203供给。

信号控制电路301构成为通过电源vcc进行动作,该电源vcc通过将在由线圈4和电容器83构成的谐振电路1ra利用电磁感应从位置检测装置203接收到的交流信号在包含二极管303及电容器304的整流电路(电源供给电路)305进行整流而得到。信号控制电路301经由电容器306而与谐振电路1ra连接,对谐振电路1ra的动作状况进行监控。通过监控谐振电路1ra的动作状况,由此通过信号控制电路301检测与位置检测装置203的励磁线圈214的电磁耦合状况,或者,虽然在该例中省略说明,但是通过信号控制电路301检测使用2个环形线圈组211、212从位置检测装置203发送的控制数据等信号,从而能够进行所希望的动作控制。

此外,在信号控制电路301连接有通过笔压检测模块6的感压部61构成的电容可变电容器61c,信号控制电路301能够检测与笔压对应的电容可变电容器61c的静电电容。信号控制电路301根据电容可变电容器61c的静电电容的值来检测电子笔1a的笔压,将该检测的笔压转换成多位例如8位的数字信号。并且,信号控制电路301通过与该笔压对应的数字信号,来控制开关302。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线圈4和通过感压部61构成的电容可变电容器之外,全部配设在印刷基板8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的例子中,说明了位置检测装置203的环形线圈组211、212仅使用于来自电子笔1a的谐振电路1ra的电磁耦合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但是并未排除通过与电子笔1a之间进行电磁耦合而取代励磁线圈214为了生成对电子笔1a具备的信号控制电路301进行驱动的电压来使用的情况。而且,并未排除从位置检测装置301向电子笔1a具备的信号控制电路301发送规定的控制数据等信号的情况。

在该图9的例子的位置检测装置203中,励磁线圈214与驱动电路252连接。驱动电路252与以规定的频率fo进行振荡的振荡电路251连接。

驱动电路252由通过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处理控制部258控制。处理控制部258对驱动电路252进行控制,控制来自振荡电路251的频率fo的振荡信号的向励磁线圈214的供给,来控制从励磁线圈214向电子笔1a的信号发送。

选择电路213通过处理控制部258,与前述的位置检测装置202同样地进行选择控制来选择一个环形线圈。在通过该选择电路213选择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由接收放大器253放大,向带通滤波器254供给,仅提取频率fo的成分。带通滤波器254将该提取的成分向检波电路255供给。

检波电路255检测频率fo的成分,将与该检测到的频率fo的成分对应的直流信号向取样保持电路256供给,进而向a/d转换电路257送出。a/d转换电路257将取样保持电路256的模拟输出转换成数字信号,向处理控制部258输出。

并且,处理控制部258判定来自a/d转换电路257的数字信号是否为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值,来判定通过选择电路213选择的环形线圈是否为通过电子笔1a进行了位置指示的位置的环形线圈。

处理控制部258还与基于电子笔1a的指示位置的检测另行地检测来自电子笔1a的信号的断续作为数位例如8位的数字信号,来检测笔压。

[电子笔的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是在电磁感应方式的电子笔中适用本发明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静电电容方式的电子笔的例子即主动式静电笔。在以下说明的主动式静电笔的例子的电子笔中,卷绕于铁氧体芯的线圈作为对于主动式静电笔具备的信号发送电路的电源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的一部分。

图10是表示该例的主动式静电笔的结构的电子笔1b的电路结构例的图。在该主动式静电笔的结构的电子笔1b中,芯体3b设为由导体,例如混入有导电性金属或导电性粉末的硬质树脂构成的电极芯的结构。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芯体3b称为电极芯3b。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示省略,但是该电子笔1b的笔压检测模块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而具备感压部61b,与卷绕线圈4b的铁氧体芯嵌合,并与基板支架嵌合,与在卡定于基板支架的印刷基板上形成的电子电路(参照图10)电连接。

在该例中,如图10所示,形成于印刷基板的电子电路具有包括信号发送电路51、产生用于驱动该信号发送电路51的驱动电压(电源电压)的作为蓄电元件的例子的双电荷层电容器52、整流用二极管53、电压转换电路54的电路结构。信号发送电路51在该例中由振荡电路构成。

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电极芯3b插通铁氧体芯的贯通孔而与笔压检测模块的按压构件(压力传递构件)嵌合,经由该按压构件将笔压向感压部61b传递。并且,电极芯3b通过连接线55而与印刷基板的信号发送电路51电连接。这种情况下,电极芯3b不是直接嵌合于笔压检测模块的按压构件,而是经由导电性橡胶等导电性弹性构件嵌合于按压构件,并将导电性弹性构件经由连接线55与信号发送电路51电连接。由此,能够通过将电极芯3b经由导电性弹性构件嵌合于按压构件,来将电极芯3b与信号发送电路51连接。

并且,如图10所示,笔压检测模块的2个端子构件623b及624b与形成于印刷基板的信号发送电路51电连接。构成信号发送电路51的振荡电路产生根据笔压检测模块的感压部61b的电容可变电容器61bc的电容而频率变化的信号,并将该产生的信号向电极芯3b供给。

该例的电子笔1b在装配于未图示的充电器时,通过充电器产生的交变磁场而在线圈4b产生感应电动势,经由二极管53对双电荷层电容器52进行充电。电压转换电路54将蓄积于双电荷层电容器52的电压转换成恒定的电压而作为信号发送电路51的电源进行供给。

在该例的作为静电方式触控笔的电子笔1b进行通常动作时(未进行充电动作时),线圈4b成为固定电位(在该例中为接地电位(gnd)),因此作为设置于电极芯3b的周围的屏蔽电极发挥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静电方式触控笔进行通常动作时的线圈4b的固定电位并不局限于接地电位,可以是电源的正侧电位,也可以是电源的正侧电位与接地电位的中间的电位。

信号发送电路(振荡电路)51产生根据笔压检测模块的通过感压部61b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1bc的电容而频率变化的信号,并将该产生的信号向电极芯3b供给。来自信号发送电路51的信号通过电极芯3b作为基于该信号的电场而辐射。构成信号发送电路51的振荡电路由例如利用了基于线圈和电容器的谐振的lc振荡电路构成。在检测该实施方式的电子笔1b的例子的静电方式触控笔的坐标位置的位置检测装置中,由该信号的频率能够求出向电极芯3b施加的笔压。

图11是用于说明接受来自静电方式触控笔的结构即电子笔1b的信号,检测传感器上的位置,并检测笔压的位置检测装置700的框图。

如图1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700由传感器710和与该传感器710连接的笔检测电路720构成。传感器710在该例中,虽然省略剖视图,但是从下层侧依次层叠第一导体组711、绝缘层(图示省略)、第二导体组712而形成。第一导体组711是例如将在横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导体711y1、711y2、…、711ym(m为1以上的整数)相互分离规定间隔而并列地在y轴方向上配置的结构。

另外,第二导体组712是将沿着与第一导体711y1、711y2、…、711ym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在该例中为正交的纵向(y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导体712x1、712x2、…、712xn(n为1以上的整数)相互分离规定间隔而并列地在x轴方向上配置的结构。

这样,在位置检测装置700的传感器710中,具备使用使第一导体组711与第二导体组712交叉而形成的传感器图案来检测电子笔1b指示的位置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第一导体711y1、711y2、…、711ym,在不需要区分各个导体时,将该导体称为第一导体711y。同样,关于第二导体712x1、712x2、…、712xn,在不需要区分各个导体时,将该导体称为第二导体712x。

笔检测电路720包括作为与传感器710进行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接口的选择电路721、放大电路722、带通滤波器723、检波电路724、取样保持电路725、ad(analogtodigital)转换电路726以及控制电路727。

选择电路721基于来自控制电路727的控制信号,从第一导体组711及第二导体组712之中选择1个导体711y或712x。通过选择电路721选择的导体与放大电路722连接,来自电子笔1b的信号由选择的导体检测而由放大电路722放大。该放大电路722的输出向带通滤波器723供给,仅提取从电子笔1b发送的信号的频率的成分。

带通滤波器723的输出信号由检波电路724检波。该检波电路724的输出信号向取样保持电路725供给,通过来自控制电路727的取样信号,以规定的定时进行了取样保持之后,由ad转换电路726转换成数字值。来自ad转换电路726的数字数据由控制电路727读取、处理。

控制电路727通过存储于内部的rom中的程序,以向取样保持电路725、ad转换电路726及选择电路721分别送出控制信号的方式进行动作。并且,控制电路727根据来自ad转换电路726的数字数据,算出由电子笔1b指示的传感器710上的位置坐标,并检测由电子笔1b的笔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笔压。

作为动作的流程,控制电路727将选择信号向选择电路721供给,对第二导体712x的各个导体进行选择,读取从ad转换电路726输出的数据作为信号电平。

在从第二导体712x中的任一个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电平的信号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27对于检测到最高的信号电平的第二导体712x的编号及其周边的多个第二导体712x进行存储。同样,控制电路727对选择电路721进行控制,对于第一导体711y中的检测到最大的信号电平的第一导体711y及其周边的多个第一导体711y的编号进行存储。

并且,控制电路727根据如以上所述存储的第二导体712x的编号及第一导体711y的编号,来检测由电子笔1b指示的传感器710上的位置。

控制电路727还检测来自ad转换电路726的信号的频率,根据该检测到的频率,来检测由电子笔1b的笔压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笔压值。即,如前所述,电子笔1b的构成信号发送电路51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成为与笔压检测模块的通过感压部61b构成的可变电容电容器61bc的静电电容对应的频率。控制电路727具备例如电子笔1b的构成信号发送电路51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与笔压值的对应表格的信息,根据该对应表格的信息,来检测笔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例子中,电子笔1b将由笔压检测模块的感压部61b检测到的笔压转换成频率向电极芯3b供给,但是作为使笔压对应的信号属性,并不局限于频率,也可以使笔压对应于信号的相位、信号的断续次数等。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的主动式静电笔的结构的电子笔1b中,卷绕于铁氧体芯的线圈4b设为充电用的线圈,但是也可以内置电池(蓄电池)作为信号发送电路51的电源电压的供给源。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卷绕有线圈的铁氧体芯。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的主动式静电笔的结构的电子笔1b中,信号发送电路51设为仅有振荡电路的结构,将笔压作为其振荡频率的变化向位置检测装置传送,但是信号发送电路也可以由振荡电路和对于该振荡信号进行规定的调制的电路构成,将笔压信息作为例如上述的ask信号等向位置检测装置传送。

[其他的实施方式或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笔压检测模块的通过感压部构成的电容可变电容器并不局限于具有上述的例子那样的将多个部件组合的机构性的结构,也可以设为例如日本特开2013-161307号公报公开那样的使用了根据笔压而使静电电容可变的半导体元件的一部件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笔压检测模块的感压部使用了根据笔压而使静电电容可变的可变电容电容器,但当然也可以是使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化的作为变化元件的电感值或电阻值可变的结构。

符号说明

1…电子笔,2…外壳,3…芯体3…线圈,5…铁氧体芯,6…笔压检测模块,7…基板支架,8…印刷基板,61…感压部,62…支架,63…卡合构件,621…保持部,622…连接部,623、624…端子构件,81、82…导体图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