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33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云服务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近两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其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关于公共云领域,存在很多基于云平台的应用产品,比如专注于存储的网盘产品,专注于聊天及其他应用的QPlus产品,但目前的应用产品均为书签类应用,这些书签类应用简单的将调用重定向至其他第三方网站产品中,由第三方网站产品对用户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并向用户提供服务。现有的云平台应用产品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基于现有云平台开发出的应用产品均为书签类应用,需要借助于第三方网站产品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存在用户信息泄露的隐患,信息安全性较低;并且,应用开发者需要自行架设服务器用于开发并运行应用产品,提高了开发成本。尤其对于智能社区等智能产品的应用,通过云服务平台实现更轻松的自由化管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 102523304B)公开了一种应用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云平台包括用户数据存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负载由开发者提交并通过应用云平台审核的应用,将该应用和该应用为用户生成的用户应用数据存储在用户数据存储服务器中;以及,根据用户的访问请求,调用相关应用,并利用针对该用户的用户应用数据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该应用;其中,所述应用云平台还包括开发服务器和开发数据存储服务器,所述开发服务器,向开发者下发应用开发工具,接收开发者利用所述应用开发工具开发并提交的应用,将应用和该应用为测试用户生成的测试用户应用数据存储在开发数据存储服务器中,并利用测试用户应用数据运行该应用;以及,对成功运行并由开发者提交审核的应用,根据审核策略对该应用进行审核,当审核通过时,将该应用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该专利虽然能够在云平台中支持运用的运行,但是对终端进行存储和管理的运行的数据量巨大,传输缓慢,不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应用的快速更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云服务平台包括云服务器、至少一个采集装置和至少一个智能终端,

所述采集装置识别采集区域内的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将采集的所述待管理对象的数据信息记录为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位置信息标记的特征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并以无序的方式存储由所述采集装置记录并发送的待管理对象的所述特征数据,并且基于所述特征数据以自适应方式和/或竞争方式关联待管理对象之间的物理关系,

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特征数据以及待管理对象的物理属性判断所述待管理对象的异常行动状态,并且向与具有异常行动状态的待管理对象关联的智能终端发送警报;其中,

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请求信息,检索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与所述请求信息相关的第一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反馈需求的第二特征数据,

所述云服务器分析第二特征数据并确定与其相关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并且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第三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进行交叉比较,选择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相关度较高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行动状态及其第三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基于采集装置采集的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位置信息标志的第一特征数据计算和判断待管理对象的行为状态和行动趋势,并且分析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动轨迹和行动趋势与其物理属性和/身份属性具有的行动特征的行动匹配参数,在所述行动匹配参数低于预设行动匹配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待管理对象的异常行动状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三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的交集选择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并且

所述云服务器基于与所述待管理对象关联的智能终端提供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将所述待管理对象以图形和/或色彩的方式标记在由数据模型实例化的社区三维楼宇模型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基于采集装置或所述智能终端监测的待管理对象的行为状态数据和/或行动趋势数据验证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和行为权限,并且根据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和行为权限向其持有的所述智能终端推送与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为趋势数据相关的特征数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基于待管理对象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以自适应方式和/或竞争方式将所述待管理对象实例化至所述模型化单元预先建立的三维楼宇模型中以实现待管理对象与所述三维楼宇模型的位置匹配。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产生空间与时间交集的情况下,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和/或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在所述空间与时间交集内提供的信息,按照与时间相关的方式记录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的属性判定与信息相关的第三待管理对象,所述云服务器标识所述第三待管理对象和与所述第三待管理对象相关的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根据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中所包含的特征数据并结合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的至少一个属性特征而生成符合智能终端查询条件的待推送信息并将其推送至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

所述云服务器对所述智能终端反馈的信息设置所述待管理对象的标识并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环境数据和/或待管理对象的状态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将所述图像数据、环境数据和/或待管理对象的状态数据以图形、色彩和/或文字的方式标记在所述三维楼宇中且推送至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与待管理对象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具有交集的特征数据统计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为趋势或状态趋势的概率,并且基于所述概率和所述智能终端的请求信息向所述对应的智能终端推送待管理对象需要的特征数据,所述智能终端标记所述待管理对象选择的特征数据并反馈至所述云服务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包括模型化单元和信息存储单元,其中,所述模型化单元用于基于社区楼宇空间信息建立三维楼宇模型,并将三维楼宇模型的空间信息标记和/或数据记录发送至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将与所述信息标记和/或数据记录对应的三维图形模型发送至智能终端进行存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数字云服务平台通过采集装置和云服务器的配合合作,基于待管理对象的物理属性数据和/或身份属性数据对采集区域内的待管理对象进行识别和数据分析,能够迅速识别异常的情况并发出警报。本发明不需要用户预先设定多种数据来限定异常行为状态,用户既能减少设置程序又能接收准确信息。

本发明在数字云服务器通过竞争法相互检查验证确定待管理对象在三维楼宇模型中的位置,而不需要将数据有序排列后集中存储于中央管理系统中,减少了数据库的建立。另一方面,本发明在查看待管理对象状态时,仅需输入与待查看对象有关的自然语言描述即可调取与待查看对象有关的数据记录,使用方便且符合日常生活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数字云服务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云服务平台包括云服务器、至少一个采集装置和至少一个智能终端。所述采集装置将识别采集区域内的待管理对象的数据信息采集并记录为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位置信息标记的特征数据。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并以无序的方式存储由所述采集装置记录并发送的待管理对象的所述特征数据,并且基于所述特征数据以自适应方式和/或竞争方式关联待管理对象之间的物理关系。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特征数据以及待管理对象的物理属性判断所述待管理对象的异常行动状态,并且向与具有异常行动状态的待管理对象关联的智能终端发送警报。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智能终端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请求信息,检索所述采集装置采集的与所述请求信息相关的第一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反馈需求的第二特征数据。所述云服务器分析第二特征数据并确定与其相关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并且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采集装置实时采集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第三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进行交叉比较,选择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相关度较高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行动状态及其第三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所述数字云服务平台包括云服务器10、至少一个采集装置20和至少一个智能终端30。云服务器10、采集装置20和智能终端30以无线的方式连接。例如,通过无线信号wifi、iBecon、Zigbee、Enocen等进行无线连接。

采集装置20至少包括摄像装置和传感装置。传感装置至少包括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紫外传感器。这些采集装置分别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名称。在采集数据时,采集装置20可以将数据与相应采集装置20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名称关联起来。所采集的这些数据能够独立存储于云端或存储在采集装置20之内。所采集的这些数据在存储于云服务器10时,可以分别关联至采集装置20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名称。用户或其他数据服务器可以基于时间和采集装置20的名称这两项检索条件来准确地检索得到所需数据。本发明的行动趋势是指行动发展的动向,也指行动变化的总的方向。因此,采集装置20采集的特征数据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位置信息标记。

优选的,采集装置20识别采集区域内的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将采集的所述待管理对象的数据信息记录为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位置信息标记的特征数据。具体地,当待管理对象处于采集装置20的采集区域时,采集装置20采集待管理对象的数据信息,并且对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进行识别。采集装置20对采集区域内出现的待管理对象采集的数据信息包括外观图像、生理特征信息、温度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和能识别的条码数据信息。采集装置20将才记得数据信息添加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地理位置标记,然后上传至云服务器10。

本发明的待管理对象包括人、机器人、动物、物体、店铺和服务机构。物体包括静止的物体和移动的物体。

云服务器10接收并以无序的方式存储由所述采集装置20记录并发送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待管理对象的特征数据。本发明的云服务器10不需要数据管理模块来对数据进行管理。本发明的云服务器10存储的数据以无序的方式存储在信息存储单元,在智能终端30发出需求信息后选择与需求信息相关的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30。本发明的数据存储方式能够减少数据处理程序,从而提高云服务器10的存储效率。

云服务器10基于特征数据以自适应方式和/或竞争方式关联待管理对象之间的物理关系。

例如,云服务器10根据第一待管理对象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待管理对象的的地理位置为A,并且将第一待管理对象与地理位置A关联。云服务器10根据第二待管理对象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二待管理对象的地理位置也为A。则云服务器10重新对第一待管理对象和第二待管理对象的特征数据重新进行确认,确认第一待管理对象的地理位置为AA,则将第一待管理对象与地理位置A解除关联,将将第二待管理对象与地理位置A关联。本发明对待处理对象的关联方法能够减少数据处理的步骤,在待管理对象出现竞争关系的情况下纠正数据,不需要预先处理大量数据,保证了云服务器10的数据流能够快速存储和提取。

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采集装置20采集的特征数据以及待管理对象的物理属性判断所述待管理对象的异常行动状态,并且向与具有异常行动状态的待管理对象关联的智能终端30发送警报。

云服务器10预存储待管理对象的物理属性及其身份属性。本发明的异常行为状态是指,云服务根据存储的与待管理对象的相关数据判断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为和行动趋势不符合待管理对象的物理属性和/或身份属性的行为状态。例如,云服务器10根据采集装置20采集的图形和服装上的编号识别人员为修理人员,云服务器10检索与修理人员相关的数据,确定修理人员的任务地点是在3号住宅。但是采集装置20采集的数据显示,该修理人员出现在5号住宅门口,并且准备打开5号住宅的房门。修理人员的行为与云服务器10检索的相关数据不符合,因此修理人员的行为状态为异常行为状态。

例如,云服务器10对采集装置20发送的特征数据来识别待管理对象属于人、机器人、动物还是物体。云服务器10综合图像信息、温度信息和行动轨迹识别待管理对象为一只行动的猫,属于动物。云服务器10基于存储的数据判断采集装置20所在的建筑物内禁止饲养动物。因此,云服务器10判断猫属于异常行为状态的待管理对象。云服务器10向与处理具有异常行动的动物关联的物业人员的智能终端30发送警报。云服务器10以自然语言描述的方式向物业人员的智能终端30发送异常的待管理对象为猫及其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

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智能终端30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请求信息,检索所述采集装置20采集的与所述请求信息相关的第一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30。所述智能终端30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特征数据反馈需求的第二特征数据。所述云服务器10分析第二特征数据并确定与其相关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并且所述云服务器10将所述采集装置20实时采集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第三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进行交叉比较,选择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相关度较高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行动状态及其第三特征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30。

例如,用户通过其持有的智能终端30向云服务器10发送以自然语言描述的请求信息。请求信息可以是“宠物猫修理毛发”。云服务器10基于请求信息检索与其相关的第一特征数据。第一特征数据是有采集装置20采集并发送至云服务器10的。第一特征信息可以是“宠物店、宠物医院、理发店、宠物用品超市”等信息。用户针对智能终端30接收的第一特征数据,反馈需要的第二特征数据。第二特征数据可以是“宠物店、剪毛发”。云服务器10对宠物店和宠物医院进行分析,确定用户需求的待管理对象为宠物店。云服务器10基于智能终端30的位置信息将附近范围内的采集装置20采集的至少一个宠物店的第三特征数据检索出来。第三特征数据可以是“宠物店的忙碌程度、宠物店的服务项目、宠物店的评价、接受宠物店服务的其它用户、宠物店的实时忙碌状态曲线”。云服务器10将第三特征数据与第二特征数据进行交叉比较,选择提供修理毛发的至少一个宠物店并向智能终端30发送该宠物店的第三特征数据。第三特征数据还可以是“宠物店的服务时间、服务技师、服务评价、服务人数”等特征数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采集装置20采集的具有以自然语言描述的位置信息标志的第一特征数据计算和判断待管理对象的行为状态和行动趋势,并且分析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动轨迹和行动趋势与其物理属性和/身份属性具有的行动特征的行动匹配参数,在所述行动匹配参数低于预设行动匹配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待管理对象的异常行动状态。

例如,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向云服务器10发送请求,请求信息为一个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地理位置“A栋3层8号门口区域”。云服务器10选择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采集装置20实时采集的第一特征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30。第一特征数据具有采集装置20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地理位置标记。云服务器10根据第一特征数据对A栋3层8号门口区域进行识别,发现A栋3层8号门口区域出现巨型犬。云服务器10将巨型犬的移动数据、图像数据、大小等第一特征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30。云服务器10依据第一特征数据判断巨型犬的行为状态和行动趋势。行为状态包括站立、卧倒、移动等。行动趋势包括反复移动、离开、停留等趋势。云服务器10基于A栋3层8号的用户存储的身份属性数据判断用户及其附近的住户没有饲养宠物。巨型犬的行动特征数据与A栋3层8号用户数据的行动匹配参数为零。此行动匹配参数低于预设的行动匹配阈值。云服务器10确定巨型犬是异常行为状态的待管理对象。因此云服务器10向相关的智能终端30发送警报信息。相关的智能终端30包括负责安全的物业的智能终端30和发送请求信息的智能终端30。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第三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二特征数据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的交集选择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并且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与所述待管理对象关联的智能终端30提供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将所述待管理对象以图形和/或色彩的方式标记在由数据模型实例化的社区三维楼宇模型中。

例如,第三特征数据与第二特征数据具有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的交集,则云服务器10选择交集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所属的待管理对象。交集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越多,选择的待管理对象就越多。云服务器10将选择的待管理对象以图形和/或色彩的方式标记在由数据模型实例化的社区三维楼宇模型中。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查看待管理对象的位置和状态,便于对第三特征数据进行反馈。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采集装置20采集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特征数据分析确定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行为状态和/或行动趋势,并且基于所述待管理对象持有的智能终端30提供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将所述待管理对象以图形和/或色彩的方式标记在由数据模型实例化的社区三维楼宇模型中。

例如,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检索公益服务机构。云服务器10基于采集装置20采集的特征数据分析并存储至少一个公益服务机构的特征数据。云服务器10基于智能终端30的请求,确定检索的待管理对象为身份属性为公益服务机构。云服务器10根据采集装置20采集的特征数据确定公益服务机构的服务运行状态和服务趋势。云服务器10基于公益服务机构持有的智能终端30的提供的时间信息和/或空间信息将至少一个公益服务机构以图形和/或色彩的方式标记在由数据模型实例化的社区三维楼宇模型中。优选的,云服务器10以图形和/或色彩的方式将公益服务机构的位置、服务状态和服务趋势标记在由数据模型实例化的社区三维楼宇模型中。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的屏幕清晰的确定至少一个公益服务机构的位置、服务状态和服务趋势,并能明显比较其公益服务机构的位置、服务状态和服务趋势的差别。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采集装置20或所述智能终端30监测的待管理对象的行为状态数据和/或行动趋势数据验证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和行为权限,并且根据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身份属性和行为权限向其持有的所述智能终端30推送与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为趋势数据相关的特征数据。

例如,云服务器10基于A栋3层8号门口区域的采集装置20采集的特征数据如温度数据、图像数据、形体特征判断,待管理对象为一个人,行为状态为在采集区域内停留。采集装置20采集的人的肖像与物业人员的肖像一致,服装具有物业人员的编码,则云服务器10判断该待管理对象为物业人员。云服务器10检索该物业人员的服务,确定其具有进入限定区域的权限。云服务器10根据物业人员的身份属性和行为权限向其持有的所述智能终端30推送与行为趋势数据相关的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可以是“安全验证密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待管理对象的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以自适应方式和/或竞争方式将所述待管理对象实例化至所述模型化单元预先建立的三维楼宇模型中以实现待管理对象与所述三维楼宇模型的位置匹配。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产生空间与时间交集的情况下,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和/或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30在所述空间与时间交集内提供的信息,按照与时间相关的方式记录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的属性判定与信息相关的第三待管理对象,所述云服务器10标识所述第三待管理对象和与所述第三待管理对象相关的信息。

例如,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接受过同一服务机构的机构,具有空间的交集。云服务器10根据第一用户的属性、第二用户的属性按照与时间相关的方式记录信息,即记录服务时间。云服务器10判断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服务的机构为第三待管理对象。云服务器10将服务机构以及与服务机构的相关信息以图形和/颜色的形式显示在三维楼宇结构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云服务器10根据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中所包含的特征数据并结合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的至少一个属性特征而生成符合智能终端30查询条件的待推送信息并将其推送至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30。

例如,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发送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中所包含有特征数据的查询条件信息。用户查询某个品牌的服装店铺。云服务器10根据用户的属性特征例如“年龄为20至25岁的女士”生成至少一个与品牌相关或相近的潮流风格的女士服装店铺。云服务器10将生成的女士服装店铺及其相关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30。相关信息可以是服务态度、顾客评价参数、地址、营业时间等。

所述云服务器10对所述智能终端30反馈的特征数据设置所述待管理对象的标识并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

在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对接收的特征数据进行反馈后,智能终端30将用户选择的特征数据标记有其专属的标识并发送至云服务器10。在用户再次进行相关检索时,云服务器10有限选择具有用户专属标识的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30。

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采集装置20采集的图像数据、环境数据和/或待管理对象的状态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将所述图像数据、环境数据和/或待管理对象的状态数据以图形、色彩和/或文字的方式标记在所述三维楼宇中且推送至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30。

优选的,所述云服务器10基于所述采集装置20采集的与待管理对象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具有交集的特征数据统计所述待管理对象的行为趋势或状态趋势的概率,并且基于所述概率和所述智能终端30的请求信息向所述对应的智能终端30推送待管理对象需要的特征数据,所述智能终端30标记所述待管理对象选择的特征数据并反馈至所述云服务器10。

例如,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发出查询理发店的请求。云服务器10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采集装置20采集的理发店的地理位置信息选择与用户的距离较近的至少一个理发店,并且根据用户接受过的理发店的服务并给出的服务评价判断用户可能选择的理发店的选择概率。云服务器10根据选择概率将选择概率较高的至少一个理发店作为特征数据推送至用户的智能终端30。在用户通过智能终端30对至少一个理发店做出选择后,智能终端30对用户选择的理发店标识其专属标记并发送至云服务器10。云服务器10针对反馈的理发店发送更多的与该理发店相关的信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一种数字云服务平台,包括模型化单元、信息存储单元。模型化单元用于基于楼宇空间信息将数据模型实例化为三维楼宇模型。管理服务器用于对信息设置标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三维楼宇模型和其它待管理对象的信息。优选的,信息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智能终端采集的待管理对象信息以及采集时间。

优选的,所述管理服务器将所述模型化单元基于楼宇空间信息建立三维楼宇模型后形成的空间信息标记和/或数据记录发送至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将与所述信息标记和/或数据记录对应的三维图形模型发送至智能终端进行存储。或者,所述模型化单元将基于楼宇空间信息建立三维楼宇模型后形成的空间信息标记和/或数据记录直接发送至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将与所述信息标记和/或数据记录对应的三维图形模型通过管理服务器发送至智能终端进行存储。

优选的,智能终端与所述数字云服务平台通过有线和/或无线的方式连接。智能终端用于采集待管理对象的信息,并将采集信息连同采集时间发送至数字云服务平台进行存储。智能终端还用于以直观方式显示待管理对象的运行状况。优选地,智能终端为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模型化单元将数据模型实例化为三维楼宇模型的方式包括:

S1:从多个预设的三维楼宇模型选取与待管理对象相关的建筑物并向所选取的三维楼宇模型赋以自然语言描述的名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预设的三维楼宇模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建立的:由模型化单元通过加载电子地图或某个地域的建筑物的CAD图作为底图,基于该底图建立与地域建筑物对应的二维地图。再由模型化单元基于楼宇空间信息,在二维地图上完成楼宇三维模型的建立,并向三维楼宇模型赋以自然语言描述描述的名称。自然语言即是脱离经度纬度和海拔等专业描述的日常描述语言。例如,自然语言对A房间的定位描述为某街道某小区某楼号某层的某个房间。例如,对三维楼宇模型赋以A区2栋、XX大厦、XX广场等符合社区居民日常使用习惯的名称。

优选的,模型化单元建立的二维地图仅在几何形态上对应于楼宇所在地域范围内的二维地理状态。优选地,二维地图与楼宇所在的地域的实际地理分布状态成比例对应。优选地,楼宇空间信息是通过智能终端上传至数字云服务平台的。楼宇空间信息包括楼层数目、每层楼的房间数目以及楼宇位置等信息。模型化单元基于楼宇位置信息,将楼宇以与二维地图相同比例尺的模式实例化至二维地图的对应位置,实现三维模型的建立。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构建的三维楼宇模型,包括三维楼宇外观和三维楼宇内部格局。所述三维楼宇内部格局包括房间、楼道、应急通道等建筑格局。所述三维楼宇模型包括数据模型的数据信息和三维图形模型。所述三维图形模型提供俯视视角、透视视角、360度全方位视角查看楼宇楼层的位置信息。数据模型的数据信息包括楼宇位置,楼宇层数以及各楼宇每层对应的房间数等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智能终端在其本地存储多个尤其是所有三维模型的图像信息。当智能终端进行楼宇空间信息查询时,数字云服务平台响应于对楼宇信息的查询,由管理服务器推送该三维楼宇模型对应的模型数据信息(如一段代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基于模型数据信息来查询确定相应的三维楼宇模型并从本地存储的三维模型库中调取相应的三维楼宇模型,而后将其显示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器上。由此避免了从数字云服务平台下载巨量的图像信息,也加速了智能终端在本地的显示。

S2:采用自适应法来生成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一物理关系并且凭借自然语言描述来记录所述第一物理关系。

本发明的待管理对象可以是一户居民、一台自动售货机或一个管道井,也可以是一个电梯或一个垃圾箱。建筑物可以是医院、学校、工厂、居民楼或百货商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智能终端基于操作人员输入的针对待管理对象的自然语言描述,以自适应方式将待管理对象以图形方式嵌入到三维楼宇模型的对应位置。此时,智能终端可基于自然语言的描述,在其读取的地图中根据“XX医院2509室”的检索条件,先利用自然语言描述搜索确定XX医院的图形位置,而后根据自然语言描述“2509室”,将其插入到三维图像中的25层位置处。如此便生成了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一物理关系。管理服务器接收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来记录所述第一物理关系并将所述第一物理关系并发送至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例如,第一物理关系描述为健身器材位于健身房的101号房间、公用电话位于每栋小区的大厅、居民A位于A区二栋2509等符合社区居民日常使用习惯的描述。待管理对象为智能社区或智能建筑内待管理的人事物。优选地,将待管理对象以图像嵌入三维楼宇模型中,该图形位置代表待管理对象所在的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自适应算法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化算法、迫零算法,最陡下降算法,LMS算法,RLS算法以及各种盲均衡算法等。自适应算法更为优选地可以是一种基于描述的匹配算法,其根据自然语言描述将两个有限集合中的一方对象逐一匹配至另一数量与尺寸均未知的集合中的某个对象。

S3:在考虑到所述第一物理关系的前提下,采用竞争法来描述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二物理关系,并且利用自然语言描述来记录所述第二物理关系。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智能终端将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一物理关系发送至数字云服务平台的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在考虑到所述第一物理关系的前提下,模型化单元采用竞争法来描述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二物理关系,并且利用自然语言描述来记录所述第二物理关系。即模型化单元根据对待管理对象的自然语言描述的分析找出与第一待管理对象所处楼宇相同的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并基于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的自然语言描述,自适应地将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嵌入到三维楼宇模型的第二对应位置。如此便生成了第二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二物理关系。模型化单元通过自然语言描述来记录所述第二物理关系并将所述第二物理关系发送至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S4: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物理关系是通过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处订阅的信息来分析得到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模型化单元分析所述智能终端处订阅的信息的过程包括:

S4.1:通过分析订阅得到的位置信息及信息推送时间来计算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物理关系最为紧密的至少两个建筑物内部位置。

订阅得到的信息至少包括所述智能终端的位置信息及信息推送时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模型化单元向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发送订阅请求信息,请求订阅第一待管理对象的位置信息。智能终端接收模型化单元的订阅请求,将第一待管理对象移动后的位置信息和位置信息对应的停留时间信息在指定的时间发送至模型化单元。本发明的位置信息是第一待管理对象能够在一个位置停留超过限定时间的位置信息。限定时间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例如,限定时间可以是0.5个小时、1个小时、2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订阅包括电子订阅和实物订阅。例如,所述实物订阅涉及包括订阅用户、地址、订阅时间、每天推送时间等信息。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可以基于每天该订阅的推送时间来设置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即,订阅的实物提供单位基于不同送货时间送至第一待管理对象设置的不同位置。所述不同的位置信息可以是待管理对象的居住位置、工作位置、休闲娱乐位置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模型化单元根据订阅得到的第一待管理对象在第一建筑物内的位置信息、停留时间信息以及信息推送时间,选择第一待管理对象在第一建筑物内停留的位置信息和停留时间信息,得到与第一待管理对象物理关系最为紧密的至少两个建筑物内部位置。例如,第一待管理对象在第一建筑物内的A房间位置出现的频率最多,并且在第一建筑物内的B房间每次停留的时间最长。则A房间和B房间是与第一待管理对象物理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个建筑物的内部位置。

S4.2: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的至少两个建筑物内部位置是以图形方式嵌入三维楼宇模型中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待管理对象的至少两个建筑物内部位置可以以图形方式嵌入三维楼宇模型中。图形包括几何图形和彩色图片。图形包括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二维图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标志图形和二维彩色图片。三维图形包括视觉感受到三维空间图形的图形和彩色的三维图形。优选地,图形可以是与第一待管理对象存在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的唯一图形,也可以是与建筑内的位置存在对应关系的唯一图形。或者,图形还可以是表示某种场所的标志性图形。

例如,与第一待管理对象存在映射关系的图形嵌入与其物理关系紧密的第一建筑物的三维楼宇模型中的至少两个内部位置。当移动终端向云服务器端请求查看整栋建筑物的管理对象的分布情况的时候,模型化单元响应智能终端的请求,将指定建筑物内的各个室内位置的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的三维楼宇模型中。则在指定建筑物内的所有管理对象的图形显示在三维楼宇模型的对应位置。通过指定建筑物的三维楼宇模型中的显示图形,可以确定各个管理对象的位置。

例如,图形与建筑内的位置存在映射关系。智能终端向模型化单元发送查找管理对象的请求信息,模型化单元响应智能终端的请求信息,向智能终端发送与管理对象关联的信息。则与管理对象紧密关联的两个地理位置的图形显示在建筑物的三维楼宇模型的对应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建筑物内部位置通过图形方式嵌入是指模型化单元将基于第一待管理对象订阅信息的地理位置描述信息建立的二位图形或三维图形嵌入至第一待管理对象标记的第一建筑物楼宇模型中相应位置。

S4.3:在考虑到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一建筑物之间的第二物理关系的前提下,将通过分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的订阅信息而确定的与其物理关系最为紧密的至少两个建筑物内部位置分配到所述三维楼宇模型中,从而实现待管理对象与三维楼宇模型的位置匹配。

本发明通过查找数据冲突,在模型化单元互相检查和验证待管理对象在三维楼宇模型中的位置,反复调整以准确确定所有待管理对象的具体位置。本发明对待管理对象进行管理时,不必事先建立数据库,大大降低了对网络和设备的要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以随机算法为例说明如何采用竞争法将待管理对象嵌入到三维楼宇模型的对应位置。例如,第一待管理对象填写的住址为A区二栋25A09,则将A09划分至A区二栋25层的其中一个空间。然后基于对待管理对象的自然语言描述的分析,找出与A区二栋25A09所处楼宇相同的至少一个第二待管理对象。按照该方法,找到另一个住址:A区二栋2509,则将09划分至A区二栋25层的其中一个空间,发现该位置被占用,此时会向模型化单元发出查询请求,对A区二栋进行核对。经核对,发现25A09应处于24层的09号空间,模型化单元即对二者的位置进行相应调整。按照该方法,从而完成各个待管理对象空间位置信息的匹配。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智能终端采集待管理对象的信息并将待管理对象的信息与采集时间同时发送至信息存储单元进行存储。优选地,通过智能终端采集的待管理对象的信息包括待管理对象的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和基本信息等,待管理设备或服务提供商的时间信息、空间信息、服务基本信息、功能信息、占用状态信息、自身需求信息等。通过智能终端采集的待管理对象的信息还包括与待管理社区居民、待管理设备或服务提供商有关的各项动态信息。例如,社区事件的进程。优选地,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的是四维数据。四维数据至少包括智能终端采集的待管理对象的三维空间信息和一维时间信息。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管理服务器基于通过智能终端输入的与待管理对象有关的自然语言查找该待管理对象。例如:在智能终端输入A区二栋25A09,管理服务器便将与A区二栋25A09有关的数据记录推送至智能终端并显示在智能终端的显示器上。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的是四维数据管理服务器利用与待管理对象有关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查找,可提高查找效率。另一方面,本发明在查看待管理对象状态时,仅需输入与待查看对象有关的自然语言描述即可调取与待查看对象有关的数据记录,使用方便且符合日常生活习惯,并且,本发明调取的数据记录仅与待查看对象相关,使得在容量有限、网络带宽有限且运算速度有限的智能终端能够以直观的方式查看和/或控制智能区域的待管理对象的情况。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产生空间与时间交集的情况下,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和/或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在所述空间与时间交集内提供的信息,按照与时间相关的方式记录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待管理对象与所述第二待管理对象的属性判定与信息相关的第三待管理对象,所述管理服务器标识所述第三待管理对象和与所述第三待管理对象相关的信息。

第一待管理对象和第二待管理对象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理位置具有交集。在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产生空间与时间交集的情况下接触同一个服务信息,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分别通过智能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反馈关于与该服务信息相关的其他信息。管理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推送的信息并按照与时间相关的方式记录信息。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的属性判定与信息相关的第三待管理对象。例如,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都是在同一时间接受了第三待管理对象的服务的顾客,具有消费属性。管理服务器根据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的消费属性判定第三待管理对象为服务提供方。所述管理服务器将第一待管理对象与第二待管理对象反馈的信息设置对应的标识,并且增加第三待管理对象的标识,从而关联第一待管理对象或第二待管理对象、反馈信息和第三待管理对象。

优选的,在所述数据模型实例化的过程中,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需要推送的至少一个待管理对象的性质以各异的颜色和/或图形的赋予嵌入所述三维楼宇模型中的所述待管理对象。其中,待赋予所述管理对象的颜色和/或图形存储于所述信息存储单元。所述管理服务器将所述智能终端所在区域的地图连同赋予的颜色和/或图形和三维楼宇模型以数据包的形式推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优选的,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中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并结合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的至少一个属性特征而生成符合智能终端查询条件的待推送信息并将其推送至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所持有的智能终端。所述管理服务器对所述智能终端反馈的信息设置所述待管理对象的标识并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

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有大量的,复杂的信息。用户通过持有的智能终端发送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的查询请求。管理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的查询请求,根据以自然语言描述的空间信息中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并结合对应于所述空间信息的待管理对象的至少一个属性特征而生成符合智能终端查询条件的待推送信息。例如,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查询A区B栋的人气火锅店。管理服务器根据空间信息中的“人气火锅”特征,并且结合A区B栋内的所有提供火锅的餐饮店的人气参数,选取至少一个火锅店及其服务信息形成待推送信息。管理服务器将待推送信息推送至对应的智能终端。管理服务器接收并将智能终端针对推送信息的反馈信息设置持有该智能终端的待管理对象的标识,存储在所述信息存储单元中。

优选的,所述管理服务器基于智能终端发送的待管理对象的请求,优先选取符合所述待管理对象请求条件的信息中具有所述待管理对象标识的信息并计算与其相关的参数。以及参照与具有所述待管理对象标识的信息相关的参数确定推送信息的优先顺序。

待管理对象可能多次请求相同或类似的信息。而最后被待管理对象选择或接收的信息具有相应的标识。管理服务器基于智能终端发送的待管理对象的请求,从信息存储单元中选取符合所述待管理对象请求条件的信息。然后对符合所述待管理对象请求条件的信息中具有所述待管理对象标识的信息优先计算与其相关的参数。若此次具有标识的信息及其相关参数仍然符合待管理对象的查询条件,则将具有所述待管理对象标识的信息相关的参数的显示顺序排在优先靠前的位置,便于待管理对象的再次选择。

优选的,用于设置信息标识的所述管理服务器将待管理对象上传或反馈的数据信息以标识的形式关联待管理对象和标识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