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及用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2078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及用户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类已经越发的离不开移动手机、移动平板等用户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包括移动手机在内的用户设备除了用于通讯之外通常还承担着生活方面或工作方面的信息记录功能,因此,个人隐私信息也越来越多的记录在用户设备中。为了保护用户设备记录的个人隐私信息,用户通常会对用户设备进行锁屏操作,当需要使用用户设备时才对用户设备进行解锁操作。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用户设备常用的解锁方法有数字解锁、图形解锁等方法,但这些解锁方法在解锁过程中很容易会被附近用户看到而泄露隐私,从而降低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及用户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包括:

检测在所述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以及所述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所述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压力值和所述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

校验所述待校验解锁图形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如果相匹配,判断所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所述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所述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所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

如果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一目标节点,判断所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所述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所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

如果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还包括所述节点受力时所述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在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之后,以及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目标节点,所述第三目标节点受力时所述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所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完全相同;

如果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之后,以及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是否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如果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所述监护设备标识,向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

监测是否收到所述监护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确认响应,如果收到,执行所述的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识别出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所述监护设备标识之后,以及向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

获取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

计算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与所述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判断所述距离值是否超过指定距离值,如果超过所述指定距离值,执行所述的向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包括:

向位置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的位置获取请求,以使得所述位置服务器生成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并发送到所述位置服务器链接的移动网络关口局,由所述移动网络关口局将所述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去查询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并由所述移动网络关口局将查询到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返回给所述位置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位置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所述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以及所述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所述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所述节点的节点压力值和所述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

图形校验单元,用于校验所述待校验解锁图形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图形校验单元的校验结果为相匹配时,判断所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所述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所述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所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一目标节点,判断所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所述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所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

解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时,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还包括所述节点受力时所述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之后,判断所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目标节点,所述第三目标节点受力时所述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所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完全相同;

所述解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时,以及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时,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之后,识别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是否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时,向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是否收到所述监护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确认响应;

所述解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二目标节点时,以及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所述第三目标节点时,以及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出接收到所述监护设备针对所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确认响应时,对所述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所述监护设备标识之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以及获取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与所述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距离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距离值是否超过指定距离值;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时,以及所述距离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距离值超过所述指定距离值时,向所述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所述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位置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的方式具体为:

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向位置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的位置获取请求,以使得所述位置服务器生成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并发送到所述位置服务器链接的移动网络关口局,由所述移动网络关口局将所述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去查询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并由所述移动网络关口局将查询到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返回给所述位置服务器;以及,接收所述位置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检测用户在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及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节点属性包括节点压力值和节点驻留时长;若用户设备校验待校验解锁图形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用户设备可以判断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不存在,用户设备可以进一步判断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不存在,用户设备可以执行解锁操作。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待校验解锁图形、节点压力值以及节点驻留时长三个维度来进行校验解锁,从而可以显著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及用户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以下进行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用户设备检测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该节点的节点压力值和该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手机、移动平板、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各种可以进行解锁屏的终端设备;其中,该用户设备的操作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Black Berry(黑莓)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8操作系统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用户设备检测用户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为“L”,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L”依次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4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4个节点分别为节点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其中,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1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1的节点压力值为a,以及节点1的节点驻留时长为1s;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2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2的节点压力值为b,节点2的节点驻留时长为0.5s;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3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3的节点压力值为c,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为0.5s;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4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4的节点压力值为d,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为1.5s。

102、用户设备校验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是否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102;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举例来说,用户设备可以校验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是否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102;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其中,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是指: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完全相同,并且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依次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依次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完全相同。

103、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其中,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一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一目标节点,执行步骤10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目标节点并不是指代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途径的上述各个节点中的第一个节点,而是指代上述各个节点中的任一或多个节点,该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该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例如,节点2的节点压力值b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一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的节点压力值c也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一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包括: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部分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相同,而部分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相同,或者,上述各个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均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步骤限定。例如,节点1和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完全相同,节点3和节点4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完全相同,而节点1与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相同;又例如,节点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各自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互不相同。

104、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其中,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二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执行步骤10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目标节点并不是指代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途径的上述各个节点中的第二个节点,而是指代上述各个节点中的任一或多个节点,该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该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例如,节点2的节点驻留时长0.5s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二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0.5s也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二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包括: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部分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相同,而部分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相同,或者,上述各个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均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步骤限定。例如,节点1和节点2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完全相同,节点3和节点4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完全相同,而节点1与节点3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相同;又例如,节点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各自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互不相同。

105、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待校验解锁图形、节点压力值以及节点驻留时长三个维度来进行校验解锁,从而可以显著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用户设备检测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该节点的节点压力值、该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以及该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

举例来说,用户设备检测用户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为“L”,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L”依次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4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4个节点分别为节点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其中,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1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1的节点压力值为a、节点1的节点驻留时长为1s以及节点1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A;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2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2的节点压力值为b、节点2的节点驻留时长为0.5s以及节点2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B;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3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3的节点压力值为c、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为0.5s以及节点3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C;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4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4的节点压力值为d、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为1.5s以及节点4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D。

202、用户设备校验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是否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202;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203、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其中,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一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一目标节点,执行步骤204。

例如,节点2的节点压力值b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一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的节点压力值c也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一目标节点。

204、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其中,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二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执行步骤205。

例如,节点2的节点驻留时长0.5s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二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0.5s也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二目标节点。

205、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目标节点,其中,第三目标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第三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其中,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三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三目标节点,执行步骤20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目标节点并不是指代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L”途径的上述各个节点中的第三个节点,而是指代上述各个节点中的任一或多个节点,该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该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例如,节点2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三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三目标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完全相同包括: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部分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相同,而部分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相同,或者,上述各个节点中任意两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均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步骤限定。例如,节点1和节点2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完全相同,节点3和节点4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完全相同,而节点1与节点3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相同;又例如,节点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各自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互不相同。

206、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待校验解锁图形、节点压力值、节点驻留时长以及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四个维度来进行校验解锁,从而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用户设备检测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该节点的节点压力值、该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以及该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

举例来说,用户设备检测用户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为“L”,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L”依次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4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4个节点分别为节点1、节点2、节点3以及节点4;其中,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1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1的节点压力值为a、节点1的节点驻留时长为1s以及节点1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A;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2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2的节点压力值为b、节点2的节点驻留时长为0.5s以及节点2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B;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3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3的节点压力值为c、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为0.5s以及节点3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C;用户设备检测到的节点4的节点属性可以包括节点4的节点压力值为d、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为1.5s以及节点4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D。

302、用户设备校验上述待校验解锁图形是否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如果相匹配,执行步骤302;如果不匹配,结束本流程。

303、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其中,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一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一目标节点,执行步骤304。

例如,节点2的节点压力值b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一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的节点压力值c也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一目标节点。

304、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其中,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二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执行步骤305。

例如,节点2的节点驻留时长0.5s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二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的节点驻留时长0.5s也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二目标节点。

305、用户设备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目标节点,其中,第三目标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第三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其中,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存在第三目标节点,结束本流程;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三目标节点,执行步骤306。

例如,节点2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节点2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那么节点2可以看作第三目标节点;又例如,节点3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节点3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那么节点3也可以看作第三目标节点。

306、用户设备识别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是否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如果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未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直接执行步骤309;如果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执行步骤307~步骤308。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图3所描述的方法中,用户设备在识别出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之后,以及在执行步骤307~步骤308之前,还可以先执行以下步骤:

用户设备获取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

用户设备获取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

用户设备计算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与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用户设备判断该距离值是否超过指定距离值,如果超过指定距离值,执行步骤307~步骤308;反之,如果未超过指定距离值,结束本流程。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设备获取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位置服务器发送位置获取请求,该位置获取请求携带有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相应地,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获取请求,并生成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并发送到位置服务器链接的移动网络关口局,由移动网络关口局按照查询要求,将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发送到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去查询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并且移动网络关口局可以将查询到的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返回给位置服务器,再由位置服务器返回给用户设备。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设备的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耗。

更进一步地,用户设备接收到位置服务器返回的即时位置之后,可以进一步执行以下操作:

用户设备获取用户设备配置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定位接口,例如,百度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高德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谷歌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等至少两个不同的定位接口;

用户设备将定位请求发送至上述至少两个不同的定位接口,以触发每个定位接口分别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各自对应的定位服务器;例如,百度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可以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百度的定位服务器,高德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可以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高德的定位服务器,谷歌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可以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谷歌的定位服务器;

用户设备获取至少一个定位接口对应的定位服务器发送的位置信息;

用户设备获取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的响应时间,第一时刻为每个定位接口发送定位请求的时刻,第二时刻为每个定位接口接收到位置信息的时刻;

用户设备将与每个定位接口对应的响应时间与响应阈值进行比较;

用户设备从响应时间未超过响应阈值的定位接口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中提取定位精度最高的位置信息;

用户设备判断该定位精度最高的位置信息的定位精度是否高于位置服务器返回的即时位置的定位精度,如果是,将该定位精度最高的位置信息作为用户设备最终的即时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精确的获取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提高定位精确度。

307、用户设备向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

308、用户设备监测是否收到监护设备针对上述请求消息返回的允许解锁用户设备的确认响应,如果未收到,结束本流程;如果收到,执行步骤309。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步骤306~步骤308,可以防止学生、儿童等自控力较差的人群在远离其监护用户的情况下,频繁地对用户设备进行解锁操作并使用用户设备,从而既耽误学习又容易消耗用户设备的电量。

309、用户设备对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方法,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待校验解锁图形、节点压力值、节点驻留时长以及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四个维度来进行校验解锁,从而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用户设备可以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在用户设备的解锁界面上输入的待校验解锁图形以及待校验解锁图形途径的解锁界面上的各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其中,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包括该节点的节点压力值和该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

图形校验单元402,用于校验待校验解锁图形是否与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相匹配;

第一判断单元403,用于在图形校验单元402的校验结果为相匹配时,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一目标节点,第一目标节点的节点压力值不包含在第一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压力范围不完全相同;如果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一目标节点,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二目标节点,第二目标节点的节点驻留时长不包含在第二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驻留时长范围不完全相同;

解锁单元404,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时,对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一个节点的节点属性还可以包括该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相应地,图4所示的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405,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之后,判断上述各个节点中是否存在第三目标节点,其中,第三目标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不包含在第三目标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内,上述各个节点对应的解锁夹角范围不完全相同;

相应地,解锁单元404具体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时,以及在第二判断单元405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三目标节点时,对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待校验解锁图形、节点压力值、节点驻留时长以及节点受力时解锁界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四个维度来进行校验解锁,从而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用户设备的解锁安全性,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示的用户设备是由图4所示的用户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4所示的用户设备相比较,图5所示的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识别单元406,用于在第二判断单元405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三目标节点之后,识别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是否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

发送单元407,用于在识别单元406识别出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时,向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

监测单元408,用于监测是否收到监护设备针对该请求消息返回的允许解锁用户设备的确认响应;

相应地,解锁单元404具体用于在第一判断单元403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二目标节点时,以及在第二判断单元405判断出上述各个节点中不存在第三目标节点时,以及在监测单元408监测出接收到监护设备针对该请求消息返回的允许解锁用户设备的确认响应时,对用户设备执行解锁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图5所示的用户设备,可以实现由监护用户监控学生、儿童等自控力较差的人群对用户设备的解锁操作,从而可以防止学生、儿童等自控力较差的人群频繁地对用户设备进行解锁操作并使用用户设备,从而既耽误学习又容易消耗用户设备的电量。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所示的用户设备是由图5所示的用户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5所示的用户设备相比较,图6所示的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409,用于在识别单元406识别出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之后,获取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以及获取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

距离计算单元410,用于计算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与监护设备的即时位置之间的距离值;

距离判断单元411,用于判断该距离值是否超过指定距离值;

发送单元407,具体用于在识别单元406识别出用户设备预置的合法解锁图形关联有监护设备标识时,以及距离判断单元411判断出该距离值超过指定距离值时,向监护设备标识所属的监护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允许解锁用户设备的请求消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位置获取单元409获取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的方式具体为:

位置获取单元409可以通过互联网向位置服务器发送位置获取请求,该位置获取请求携带有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相应地,位置服务器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用户设备发送的位置获取请求,并生成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并发送到位置服务器链接的移动网络关口局,由移动网络关口局按照查询要求,将七号信令位置查询数据包发送到用户设备的电话号码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去查询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并且移动网络关口局可以将查询到的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返回给该位置服务器;以及,接收位置服务器返回的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这种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设备的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耗。

更进一步地,位置获取单元409接收到位置服务器返回的即时位置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执行以下操作:

位置获取单元409获取用户设备配置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定位接口,例如,百度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高德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谷歌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等至少两个不同的定位接口;

位置获取单元409将定位请求发送至上述至少两个不同的定位接口,以触发每个定位接口分别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各自对应的定位服务器;例如,百度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可以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百度的定位服务器,高德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可以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高德的定位服务器,谷歌的nlpservice定位接口可以将接收到的定位请求发送给谷歌的定位服务器;

位置获取单元409获取至少一个定位接口对应的定位服务器发送的位置信息;

位置获取单元409获取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的响应时间,第一时刻为每个定位接口发送定位请求的时刻,第二时刻为每个定位接口接收到位置信息的时刻;

位置获取单元409将与每个定位接口对应的响应时间与响应阈值进行比较;

位置获取单元409从响应时间未超过响应阈值的定位接口所接收的位置信息中提取定位精度最高的位置信息;

位置获取单元409判断该定位精度最高的位置信息的定位精度是否高于位置服务器返回的即时位置的定位精度,如果是,将该定位精度最高的位置信息作为用户设备最终的即时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精确的获取用户设备的即时位置,提高定位精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图6所描述的用户设备,可以防止学生、儿童等自控力较差的人群在远离其监护用户的情况下,频繁地对用户设备进行解锁操作并使用用户设备,从而既耽误学习又容易消耗用户设备的电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户设备的多维度解锁方法及用户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