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操作方法及触屏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7176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触摸屏操作方法及触屏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及触屏终端。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简称为ui)发展历史上,图形界面ui的使用相比命令行ui在易用性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但是,为了给一些高级客户提供更高效率的操作界面,命令行仍然被长期使用。解决ui技术中易用性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是ui设计人员长期关注的问题改进的方向。

触摸输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图形界面应用的易用性,促使了大量没有键盘,而主要依赖触摸输入设备(如触摸板或触摸屏)输入的计算机设备的广泛应用。但是,键盘消失后,基于单一的图形界面ui带来的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直是使用者抱怨的问题。一个可以通过键盘快捷键快速执行的指令,往往需要很多次触摸操作才能实现。

为了提高触摸输入的效率,工程师们做了很多增强设计,比如给触摸输入设备配置少量的按键,使用陀螺、感光器件等传感器,语音输入,等等。

触摸输入技术中的一个分支为手势输入。手势输入最早在文字录入应用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如手写板。除了文字输入外,工程师们也利用手势输入实现了一些提升输入效率的应用方式,并被用户所广泛认可。这些方式包括滑动滚屏、多点触控等,这些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无法充分发挥手势输入的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及触屏终端,用以通过手势输入方式提高触摸设备执行命令的效率,发挥手势输入方式的优势。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操作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所述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之前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所述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为所述第一操作流程;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系统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之前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记录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形成所述第一操作流程;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后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判断所存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一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二操作手势;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存在,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结果为存在,发出告警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前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包括:对所述用户发出的预设学习手势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第一学习指令;或者接收所述用户通过硬件按钮发出的所述第一学习指令;或者接收所述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所述第一学习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包括以下任一操作或其组合:接收并记录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名称;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添加类别标识;删除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包括: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如果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则显示每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用户选择;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所述选择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中所述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多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中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流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之前包括:判断预设的选择时间是否超时;如果判断结果为未超时,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结果为超时,发出第一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包括: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如果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发出第二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包括: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如果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且已经连续确定出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则减小所述第二相似度区间,并重新查询所述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减小后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四操作手势;如果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一个,则获取所述第四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作为所述第一操作流程;如果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多个,则发出第三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屏终端,包括:

操作手势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操作流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所述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

操作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操作步骤。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屏终端还包括:第一学习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第一手势记录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所述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为所述第一操作流程;

第一映射关系形成单元,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系统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屏终端还包括: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操作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形成所述第一操作流程;

第二手势记录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屏终端还包括:结束指令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存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一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二操作手势,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屏终端还包括:告警单元,用于在所述映射关系形成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手势记录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前,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用户发出的预设学习手势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第一学习指令;或者

所述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通过硬件按钮发出的所述第一学习指令;或者

所述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所述第一学习指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屏终端还包括以下任一单元或其组合:名称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形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接收并记录所述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名称;

类别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形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添加类别标识;

映射关系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形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删除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流程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查询确定模块,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第一查询确定模块,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查询确定模块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时,显示每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以供所述用户选择;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所述选择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选择指令中所述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从所述多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中获取所述第一操作流程。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流程获取单元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之前,判断预设的选择时间是否超时,如果判断结果为未超时,触发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流程单元获取单元还包括:第一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超时时,发出第一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流程获取单元包括:第二查询确定模块,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第二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查询确定模块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时,发出第二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操作流程单元获取单元包括:

第三查询确定模块,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第四查询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查询确定模块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且已经连续确定出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减小所述第二相似度区间,并重新查询所述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减小后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四操作手势;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查询确定模块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一个时,获取所述第四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作为所述第一操作流程;

第三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查询确定模块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多个时,发出第三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重新发出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操作方法及触屏设备,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在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得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由于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因此,在获取第一操作流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各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进而完成用户的操作命令,在该过程中,用户只需发出一个操作手势,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通过触摸屏进行多次操作,提高了通过触摸屏执行命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0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步骤200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00、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其中,第一操作手势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的最近一次触摸接触到触摸分离之间的操作手势。

步骤200、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所述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

步骤300、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触屏终端。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一操作流程为一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该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则步骤200具体包括:触屏终端将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预存手势命令表中的预存操作手势进行匹配,获取匹配成功的预存操作手势在预存手势命令表中所对应的系统指令,该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构成上述第一操作流程。相应的,步骤300具体为执行匹配成功的预存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启动特定应用程序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切换到特定情景模式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开关某项系统功能的指令,例如打开或关闭wlan、数据连接、静音状态等。在本发明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用户指定的桌面图标对应的应用功能。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应用程序提供的可以由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直接调用的应用程序功能。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通过特定附加参数调用应用程序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一段脚本命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呼叫某人的电话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打开向某人发送短信的窗口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发起数据同步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通过浏览器打开特定网页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00中所述系统指令为采用特定帐号密码打开某应用程序的指令。

在上述由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构成第一操作流程的技术方案中,在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前,包括: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确定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系统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只需确定系统指令即可,而系统指令所实现的功能不需要进行学习。

可选的,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之后,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本实施例给出了几种识别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的方式。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判断用户长按某桌面图标是否超过预定时长,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另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判断用户长按某触摸选项是否超过预定时长,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又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在检测到用户按住某桌面图标的状态下,检测用户发出的其他的触摸操作。又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在检测到用户按住某触摸选项的状态下,检测用户发出的其他的触摸操作。

本实施例给出了几种确定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的方式。一种实施方式包括:通过菜单方式实现,具体的,向用户提供菜单,并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系统指令。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在前述选择完成后,还可以提示用户输入系统指令的参数。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前述选择完成后,还可以提示用户输入希望执行的脚本。

可选的,如果上述步骤200匹配成功,则回退步骤100中最近一次触摸接触到触摸分离过程中的因手势操作所即时执行的命令。这样做的目的为在匹配成功的情况下,回退可能已经执行的滑动滚屏等因手势操作即时执行的命令。

可选的,本实施例还包括,在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时,随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手势,在屏幕上显示第一操作手势的轨迹。在本发明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将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的轨迹缩放至图标大小,用于指代特定操作手势。

基于此,用户需要通过触屏终端完成操作命令时,只需发出相应地操作手势即可。触屏终端获取到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之后,会获取对应的操作流程,然后按照获取的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期间基本不需要用户的参与。其中,触屏终端可以预先存储多个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每个操作手势与相应的操作流程完成相应命令的过程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以第一操作手势和第一操作流程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触屏终端可以以非显示方式,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然后将执行结果显示给用户。也就是说,对于步骤300,触屏终端可以以后台方式运行,然后只将运行结果显示给用户。例如,触屏终端可以显示“已拨号“、”成功发送短信“、”成功设置闹铃“或最终访问的页面等给用户,这样有利于用户及时方面的了解执行结果。由于用户关心的是最后的执行结果而不是整个运行过程,这样在触屏终端运行第一操作流程的同时,用户还以对触屏终端进行其他操作,提高效率。

由上述可见,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触屏终端在获取到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得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由于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因此,触屏终端在获取第一操作流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完成用户的操作命令,在该过程中,用户只需发出一个操作手势,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通过触摸屏进行多次操作,提高了通过触摸屏执行命令的效率。另外,由于第一操作流程不再限于滑动滚屏、多点触控等,可以是各种应用需求对应的操作流程,充分发挥了手势输入的优势,满足了用户的应用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除了可以提高通过触摸屏完成用户命令的效率之外,还具有应用范围广,适用于任何通过触摸屏完成的命令;另外,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作为触屏终端的系统应用实现,具有不受第三方软件限制等优势,由于第三方软件通常是针对特定功能实现的,所以会限制通过手势控制触摸屏操作方法的应用,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受第三方软件的限制,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手势控制的优势。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操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基于图1所示实施例实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在步骤100之前包括:

步骤101、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步骤102、记录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形成第一操作流程。

步骤104、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步骤105、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重点描述的是触屏终端在接收第一操作手势之前,对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进行学习并生成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触屏终端具有学习功能。该学习功能可以通过特定的学习指令进行控制。具体的,当用户需要通过触屏终端进行某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的学习时,可以首先向触屏终端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以启动触屏终端的学习功能;对触屏终端来说,接收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开启其学习功能。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通过触摸屏进行相应操作,触屏终端在学习功能下仅记录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而并不真正执行这些操作,从而形成第一操作流程;接着,用户可以发出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接收并识别出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然后将第一操作手势与之前记录的第一操作流程进行映射,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此说明,本实施例的学习过程与上述学习系统指令的过程不相同,这里具体是通过学些第一操作流程包括的各个操作步骤进而形成第一操作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这里所说的一个操作步骤是指触屏终端的一个动作以及该动作所操作的对象,例如所述动作可以是选择动作、发送动作、接收动作、设置动作、切换动作或启动动作等,所述动作操作的对象可以是电话图标、电话簿中的联系人、短信图标、闹铃图标、浏览器图标、文件、文件夹等触屏终端上所存在的任何可被操作的对象。

根据每个操作步骤动作的不同,每个操作步骤的操作对象也会不同。例如,选择动作的操作对象可能是电话簿中的联系人、也可能是某个应用程序、还可能是某个文件或文件夹等。又例如,发送动作的操作对象可能是短消息和电话簿中的某个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又例如,接收动作的操作对象可能是用户通过触屏终端上的某个硬件按钮发出的指令、或者是触屏终端的传感器感应到的用户的某个手势,又或者是用户通过触屏终端上的某个应用程序的功能菜单输入的指令等等。又例如,设置动作的操作对象可能是触屏终端上的闹铃。又例如,切换动作的操作对象可能是触屏终端的输入模式,例如由非文字输入模式切换为文字输入模式。又例如,启动动作的操作对象可能是触屏终端上某个功能,例如短信功能、闹铃设置功能等。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104之前包括步骤103: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

当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结束后,可以再次向触屏终端发出第二学习指令,触屏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以继续学习用户发出的与第一操作流程对应的第一操作手势;用户发出第二学习指令之后,向触屏终端发出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接收第一操作手势,并将其与之前记录的第一操作流程进行映射,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第二学习指令将用户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的过程与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的过程可以区分开,有利于终端设备对用户在触摸屏上进行操作的过程与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的过程进行区分,有利于减少终端设备进行学习时发生错误的概率,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在此说明,上述步骤103为一可选步骤。

以打电话为例,触屏终端在接收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之后,记录用户通过触摸屏执行的点击电话图标-选择联系人-选择号码-选择拨号方式进行拨号等操作,并将这些操作作为打电话的操作流程,然后再次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接着接收用户发出的用于打电话的操作手势,将该用户打电话的操作手势与打电话的操作流程进行映射,形成打电话的操作手势与打电话的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触屏终端在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二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以结束此次学习过程。

在此说明,上述第一学习指令和第二学习指令可以是相同的指令,也可以是不同的指令。

可选的,本实施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触屏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触屏终端对用户发出的预设学习手势进行识别,获取第一学习指令。该方式主要是说,用户可以通过特定的手势(即第一学习手势)输入第一学习指令,终端设备识别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手势之后,查找手势指令映射表,获取第一学习手势对应的指令,即为第一学习指令。预设学习手势可以是各种图形、数字、文字、字母等手势,也可以是转动、翻转、晃动触屏终端等手势。例如,触屏终端可以接收用户通过转动或晃动或翻转该触屏终端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在该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用户转动或晃动或翻转触屏终端的方向或角度,与第一学习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触屏终端通过相应传感器感知用户转动或晃动或翻转触屏终端的方向或角度,进而确定出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在此说明,用户用于发出第一学习指令的预设学习手势与用户发出的各种操作手势不相同。

触屏终端接收用户通过触屏终端上的硬件按钮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在该实施方式中,触屏终端上设置有供用户发出学习指令使用的硬件按钮,用户通过按下相应硬件按钮即可向终端设备发出第一学习指令。

触屏终端接收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在该实施方式中,触屏终端的学习功能通过该应用软件进行控制,该应用软件提供有操作选项或操作菜单等,用户通过点击其中相应地操作选项即可发出第一学习指令。

同理,本实施例中触屏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触屏终端对用户发出的预设学习手势进行识别,获取第二学习指令。

触屏终端接收用户通过硬件按钮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

触屏终端接收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

同理,本实施例以及上述实施例中,触屏终端接收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触屏终端对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手势进行识别,获取学习结束指令。

触屏终端接收用户通过硬件按钮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触屏终端接收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在本实施例的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05,即触屏终端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触屏终端判断所存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是否存在与第一操作手势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一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二操作手势;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触屏终端可以将每个第二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第二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之间的相似度,然后将计算出的每个相似度与预设的第一相似度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计算出的相似度中是否存在位于第一相似度区间的相似度,如果判断结果为否,说明所存储的每个第二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均不相似,这样当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执行操作时便于准确可靠的获取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不会发生错误。

可选的,如果判断出所存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存在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位于第一相似度区间中的第二操作手势,说明这个或这些第二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比较近似,在用户输入操作手势执行相应操作时有可能发生冲突,无法正确识别是哪个操作流程对应的操作手势。针对该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即触屏终端在发现已经存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存在与第一操作手势比较近似的操作手势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其中,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与之前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不相同。这样有利于避免或减少操作手势之间的冲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输入效率。

在具体实现上,触屏终端学习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的过程可以采用监听器模式,监听器负责捕获并记录用户在触屏终端的触摸屏中的输入,包括打开了哪个应用程序,点击了哪些按钮或图标,然后进行处理。其中,监听器捕获到的每个操作实质上是一个java事件。监听器可以将捕获到的java事件以某种格式保存在脚本文件中;然后,保存该脚本与用户定制的操作手势的对应关系。当匹配到与保存的操作手势相同的操作手势后,则从与该操作手势对应的脚本文件中读取并还原事件。可选的,在获取操作流程后执行相应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仅在后台运行记录的相应操作,而不需要将运行过程显示给用户,只要将最终结果显示给用户即可。或者

在具体实现上,在启动学习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过程的功能后,触屏终端可以记录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操作过程,包括操作的应用程序及应用程序中的参数,将记录的应用程序相关的信息保存在配置文件中。在启动学习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的功能后,触屏终端可以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简称为api)记录触摸屏接收到的操作手势,将操作手势进行编码操作,将编码结果记录在配置文件中;并将编码结果与上述记录的应用程序相关的信息相对应。当匹配到与保存的操作手势相同或最相近的操作手势后,调用保存的配置文件,根据配置文件中保存的信息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及执行对应用程序的操作。

进一步,在步骤105,即触屏终端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操作或其组合:

触屏终端接收并记录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手势的命令。即在生成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允许给第一操作手势进行命令。除了命名之外,还允许对第一操作手势的名称进行修改。

触屏终端为第一操作手势添加类别标识。该操作是指触屏终端可以对各操作手势进行分类管理,并为每个操作手势添加类别标识,以区分每个操作手势所属的类别。

触屏终端删除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操作可以触屏终端按照预先设定的生存周期自动执行的,也可以是根据用户发出的删除指令而执行的。

另外,触屏终端还可以针对该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与云账户进行同步、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进行同步以及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同步等同步管理操作。

另外,在对第一操作指令进行管理过程中,触屏终端还可以将第一操作手势显示给用户,以便于用户进行识别与管理。

由上述可见,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触屏终端通过预先学习操作手势与操作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基于该映射关系执行与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完成用户的命令打下了基础。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步骤20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a所示,该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201、触屏终端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第三操作手势。

步骤203、如果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则显示每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

步骤205、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该选择指令包括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

步骤207、根据选择指令中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从多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中获取第一操作流程。

具体的,触屏终端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该映射关系中每个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判断计算出的相似度是否位于第二相似度区间内,获取相似度位于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操作手势,即第三操作手势。如果仅获取到一个第三操作手势,则该第三操作手势即为预先存储的第一操作手势,相应地,该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即为第一操作流程。如果获取到多个第三操作手势,说明存在多个与第一操作手势相类似的操作手势,也就意味着第一操作手势同时对应多个操作流程,为便于用户进行选择,将多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的标识通过触摸屏进行显示,用户从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并向触屏终端发出选择指令,触屏终端根据选择指令中的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的操作流程作为第一操作流程。在该实施方式中,由用户从多个操作流程中选择需要执行的操作流程,可以其保证准确性。

在上述过程中,每个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可以是能够表征每个操作流程的关键字,例如打电话、发短信、设置闹铃等,也可以是每个操作流程对应的图标,例如电话图标、短信图标、闹铃图标等,还可以是用户为每个操作流程取得名称,等等。其中,触屏终端能够根据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唯一确定一个操作流程。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在步骤205之前包括:

步骤204、判断预设的选择时间是否超时;如果判断结果为否,执行步骤205;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发出第一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选择时间,如果选择时间超时,用户仍未进行选择,则可以退出选择模式,并通过发出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其中,使用户重新输入第一操作手势可以提高第一操作手势的精确度,有利于唯一定位出与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指令。该实施方式可以避免用户长期不进行选择的场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通过触摸屏执行操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触屏终端进行等待造成的资源浪费。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步骤20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该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20a、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步骤20b、如果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发出第二重输入提示信息,以使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在该实施方式中,触屏终端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该映射关系中每个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判断计算出的相似度是否位于第二相似度区间内,获取相似度位于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操作手势,即第三操作手势。如果仅获取到一个第三操作手势,则该第三操作手势即为预先存储的第一操作手势,相应地,该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即为第一操作流程。如果获取到多个第三操作手势,说明存在多个与第一操作手势相类似的操作手势,也就意味着第一操作手势同时对应多个操作流程,针对该情况,触屏终端直接发出第二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其中,使用户重新输入第一操作手势可以提高第一操作手势的精确度,有利于唯一定位出与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指令。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步骤200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该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20c、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步骤20d、如果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且已经连续确定出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则减小第二相似度区间,并重新查询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减小后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四操作手势。

步骤20e、如果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一个,则获取第四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为第一操作流程,如果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多个,则发出第三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在该实施方式中,触屏终端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计算该映射关系中每个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判断计算出的相似度是否位于第二相似度区间内,获取相似度位于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操作手势,即第三操作手势。如果仅获取到一个第三操作手势,则该第三操作手势即为预先存储的第一操作手势,相应地,该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即为第一操作流程。如果获取到多个第三操作手势,说明存在多个与第一操作手势相类似的操作手势,也就意味着第一操作手势同时对应多个操作流程,针对该情况,触屏终端会记录针对用户多次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已经连续确定出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的次数,如果该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则减小第二相似度区间,并重新查询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减小后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四操作手势,这样可以减少确定出的与第一操作手势相似的操作手势的个数,有利于更加精确的找到匹配的操作手势。如果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一个,则触屏终端获取第四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为第一操作流程;如果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仍为多个,则触屏终端可以发出第三重输入提示信息,以使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其中,第一用户重新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一般会比之前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精确度更高,有利于及时精确的确定出与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

在此说明,上述各实施中涉及的将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进行比较,可以为采用现有的图形匹配算法计算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例如图形匹配(英文为shapematching)。判断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手势是否相同或相似,并对图形的相似程度进行度量,返回一个图形之间的相似度值。图形匹配方法对于平移、旋转、比例改变等几何变换具有不变性,图形的相似程度应是可度量且易于计算的,根据匹配算法得出的判断应与人的直觉相吻合。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手势可以为绘制图形的手势、书写数字的手势、书写文字的手势或书写字母的手势。简单来说,第一操作手势的结果可以是图形、数字、文字或字母等。例如,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可以是五角星、三角形、正方形、不规则的多边形等,还可以是1、2、3、41、50等数字,还可以是s、d、f、h、y等字母,还可以是图形、数字、文字和字母的任一组合等。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00,即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的过程包括:获取用户以连贯动作完成的第一操作手势。这里所述的连贯动作是指一个不间断的动作,俗称为一笔画。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操作手势优选的采用一笔画,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具有一定的优点,例如速度较快,一笔完成后即可执行操作,触屏终端不用等待是否有下一个输入。另外,过于复杂的操作手势(例如书写汉字的手势)容易混淆比较相似的字,比如“日”和“曰”,“人”和“入”等。对于一笔画手势可以通过一笔画的动作来避免混淆。另外,用户使用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可以不用考虑触屏终端的和输入的角度,例如像五角星这样的操作手势,触摸终端横着放或竖着放置其输入都是一样的效果,这就使得通过手势进行操作控制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在很多特殊情况下使用,例如,在黑暗环境中开车时,能够在触摸终端的任意位置,从任意角度通过一笔画完成操作手势的输入,具有很多优势。但对于比较复杂的操作手势,例如书写汉字的手势,同样输入的笔画组合,触屏终端横着放和竖着放识别出的结果可能不同,例如“目”,竖着放读出来可能就是“四”,类似的还有“月”和“匹”等,这样就会造成错误操作。

基于上述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用户可以使用单个或多个手指以连贯动作完成第一操作手势。基于此,获取用户以连贯动作完成的第一操作手势包括:获取用户以单个或多个手指以连贯动作完成的第一操作手势。其中,多个手指同时操作增加了很多可能手势,同时又不会增加和滑动滚屏这样的过于简单的命令冲突的可能。

在此说明,由于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具有实现简单等优势,所以现有触屏终端的某些功能也是使用一笔画动作完成的,例如简单的滑屏动作就是一个一笔画动作,所以本实施例使用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需要与触屏终端已经使用的一笔画动作相区分。例如,触屏终端可以判断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是否为直线或弧线(简单的翻页、滑屏等操作通常是直线或者弧线),如果不是,则确定是操作手势,则继续获取该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并执行相应操作,如果没有相匹配的操作流程,则执行当前场景中的屏幕滚动操作等。

虽然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具有多种优势,但并不限于一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还可以使用多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即通过多个不连续动作完成的操作手势。为了避免多笔画完成的操作手势引起的误操作,可以预设输入时间,触屏终端在该输入时间内等待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基于此,步骤101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触屏终端获取用户在预设的输入时间内发出的操作手势作为第一操作手势。即触屏终端仅获取预设输入时间内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在预设输入时间外的操作手势忽略不计。该预设的输入时间可以很短,例如1s,以用户感知不到为宜。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操作方法的应用进行举例说明。

以通过触屏终端打电话为例,用户发出用于打电话的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获取用户发出的用于打电话的第一操作手势,然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该第一操作流程包括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触摸屏打电话时的操作步骤,然后触屏终端按照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进行以下操作:点击电话图标,以启动打电话功能;从电话簿中选择联系人;选择该联系人的电话码号;选择拨号方式以发出通话请求,从而完成打电话的操作。由此可见,在该过程中用户只需发出一个操作手势即可,触屏终端识别到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即可自动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四个步骤,而现有技术中,通过触屏终端打电话通常需要四个步骤:点击电话图标-选择联系人-选择号码-选择拨号方式进行拨号,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用户操作触摸屏,操作繁琐、效率较低,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减少了用户操作触摸屏的次数,提高了通过触摸屏完成命令的效率。。

以通过触屏终端发短信为例,用户发出发短信的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获取用户发出的用于发短信的第一操作手势,然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该第一操作流程包括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触摸屏发短信时的操作步骤,然后触屏终端按照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进行以下操作:点击短信图标,以启动发短信功能;从电话簿中选择联系人;选择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切换到文字输入模式,以供用户输入短信内容;接收用户输入的短信内容;发送所述短信内容到所选择的电话号码。在此说明,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支持文字输入模式和手势输入模式,在文字输入模式下不进行操作手势的识别,只进行文字识别。当用户需要发送短信时,用户只需发出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识别到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即可自动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四个步骤,在该过程中用户需要输入短信内容,而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触摸屏发短信通常需要四个步骤:点击短信图标-选择接收号码-输入短信内容-选择发送方式进行发送,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用户操作触摸屏,操作繁琐、效率较低,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减少了用户操作触摸屏的次数,提高了通过触摸屏完成命令的效率。

以在触屏终端上设置闹铃为例,用户发出设置闹铃的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获取用户发出的用于设置闹铃的第一操作手势,然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该第一操作流程包括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触摸屏设置闹铃时的操作步骤,然后触屏终端按照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进行以下操作:启动闹铃设置功能;输入用户设定的定时时间;在所述定时时间到达后控制闹铃振铃。通常闹铃设置功能的启动需要点击功能选项,然后选择应用软件,接着选择闹铃设置才能启动,而在该实施方式中,闹铃设置功能由触屏终端自动启动,在该过程中不需要用户参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时时间是在对该操作手势的学习过程中用户设定的,这种设置方式适用于固定定时时间的应用场景。又例如,触屏终端按照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进行以下操作:启动闹铃设置功能;接收用户输入的定时时间;在所述定时时间到达后控制闹铃振铃。在该实施方式中,定时时间是用户临时输入的,比较适用于设置不同定时时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整个设置过程仅需要用户进行两次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样有利于提高闹铃设置操作的效率。

以通过触屏终端访问网页为例,则用户发出访问网页的第一操作手势,触屏终端获取用户发出的用于访问网页的第一操作手势,然后查询预设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从中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该第一操作流程包括了现有技术中用户通过触摸屏访问网页时的操作步骤,然后触屏终端按照第一操作流程自动进行以下操作:点击浏览器图标,以启动浏览器;输入网页首地址;点击确定,以进入网页首地址对应的主页面;点击主页面上的链接地址,以进入待访问的网页。通过该过程可以查看日程,进入微博等。

在此说明,除了上述举例说明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对触屏终端的应用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例如,针对炒股的用户,经常会查看股票行情的网页,针对此操作,用户可以使用此方法将打开网页的整个过程做一下学习,查看时,只要输入手势即可进入相应网页。例如,还可以针对用户常用的应用设置调出手势,这样用户可以摆脱多次点击和选择,直接在页面(home)上完成所有想要完成的操作。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包括: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和操作执行单元63。

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连接,用于获取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所述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操作执行单元63,与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连接,用于根据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获取的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操作步骤。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还包括:第一学习指令获取单元73、第一手势记录单元74、确定单元75和第一映射关系形成单元。

第一学习指令获取单元73,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第一手势记录单元74,与第一学习指令获取单元73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确定单元75,与第一手势记录单元74连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所述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为所述第一操作流程。

第一映射关系形成单元76,与第一手势记录单元74和确定单元75连接,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系统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还包括: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操作记录单元65、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和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

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用于在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前,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操作记录单元65,与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连接,用于记录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形成第一操作流程。可选的,操作记录单元65在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的触发下开始记录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的操作。

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与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连接,用于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可选的,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在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的触发下开始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可选的,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还可用于在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接收第一操作手势之前,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具体可用于在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之后,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与操作记录单元65和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连接,用于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还可以包括:结束指令获取单元68。结束指令获取单元68,与第一手势记录单元74和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连接,用于在第一手势记录单元74或第二手势记录单元66接收到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取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可选的,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具体可用于判断所存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是否存在与第一操作手势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一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二操作手势,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此,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还可以包括:告警单元69。告警单元69,与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连接,用于在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的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可选的,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具体可用于对所述用户发出的预设学习手势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第一学习指令。或者,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具体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硬件按钮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或者,第二学习指令获取单元64具体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还可以包括以下任一单元或其组合:名称记录单元70、类别标识添加单元71和映射关系删除单元72。

名称记录单元70,与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连接,用于在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形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接收并记录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手势的名称。

类别标识添加单元71,与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连接,用于在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形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为第一操作手势添加类别标识。

映射关系删除单元72,与第二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连接,用于在映射关系形成单元67形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删除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的一种实现结构包括:第一查询确定模块621、显示模块622、接收模块623和第一获取模块624。

第一查询确定模块621,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连接,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显示模块622,与第一查询确定模块621连接,用于在第一查询确定模块621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时,显示每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

接收模块623,与显示模块622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块622将每个第三操作手势显示给用户后,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所述选择指令包括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624,与接收模块623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模块623接收到的选择指令中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从多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中获取第一操作流程。第一获取模块624与操作执行单元63连接,用于向操作执行单元63提供第一操作流程。

可选的,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还包括:判断模块625。判断模块625,与接收模块623连接,用于在接收模块623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之前,判断预设的选择时间是否超时,如果判断结果为未超时,触发接收模块623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

可选的,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还包括:第一提示模块626。第一提示模块626与判断模块625连接,用于在判断模块625的判断结果为超时时,发出第一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的另一种实现结构包括:第二查询确定模块627和第二提示模块628。

第二查询确定模块627,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连接,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第二提示模块628,与第二查询确定模块627连接,用于在第二查询确定模块627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时,发出第二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第二提示模块628与操作执行单元63连接,用于向操作执行单元63提供第一操作流程。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流程获取单元62的又一种实现结构包括:第三查询确定模块629、第四查询确定模块630、第二获取模块631和第三提示模块632。

第三查询确定模块629,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连接,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

第四查询确定模块630,与第三查询确定模块629连接,用于在第三查询确定模块629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且已经连续确定出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减小第二相似度区间,并重新查询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减小后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四操作手势。

第二获取模块631,与第四查询确定模块630连接,用于在第四查询确定模块630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一个时,获取第四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作为第一操作流程。

第三提示模块632,与第四查询确定模块630连接,用于在第四查询确定模块630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多个时,发出第三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第三提示模块632与操作执行单元63连接,用于向操作执行单元63提供第一操作流程。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手势为绘制图形的手势、书写数字的手势、书写文字的手势或书写字母的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具体可用于获取用户以连贯动作完成的第一操作手势。可选的,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具体可用于获取所述用户使用单个或多个手指以连贯动作完成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手势获取单元61具体可用于获取用户在预设的输入时间内发出的操作手势作为第一操作手势。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执行单元63具体可用于以非显示方式,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然后将执行结果显示给所述用户。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执行单元63具体可用于点击电话图标,从电话簿中选择联系人,选择所述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然后选择拨号方式以发出通话请求。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执行单元63具体可用于点击短信图标,从电话簿中选择联系人,选择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切换到文字输入模式,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短信内容,然后发送所述短信内容到所述电话号码。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执行单元63具体可用于启动闹铃设置功能,输入用户设定的定时时间或接收用户输入的定时时间,然后在所述定时时间到达后控制闹铃振铃。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操作执行单元63具体可用于点击浏览器图标,输入网页首地址,点击确定以进入所述网页首地址对应的主页面,然后点击所述主页面上的链接地址以进入待访问的网页。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的各功能单元或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触摸屏操作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屏设备,在获取到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得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由于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因此,触屏终端在获取第一操作流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各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进而完成用户的操作命令,在该过程中,用户只需发出一个操作手势,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通过触摸屏进行多次操作,由此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提高了通过触摸屏执行命令的效率。

图8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触屏终端包括:处理器81、存储器82、通信接口83和总线84。处理器81、存储器82和通信接口83通过总线84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8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其中:

存储器8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另外,存储器82还可以存储通信接口83收发的各种数据,例如各种操作手势或学习指令等。

存储器82可以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通信接口83,主要负责实现本实施例触屏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负责接收用户发出的各种操作手势和操作指令。具体的,通信接口83用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通信接口83通过其与处理器81之间的总线84将接收到的第一操作手势提供给处理器81。

处理器81用于执行存储器82存储的程序,以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所述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根据所述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所述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

处理器8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83还可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并接收所述用户在发出所述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处理器81还用于确定通信接口83接收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系统指令,所述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为所述第一操作流程;以及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所述系统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83还可用于在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前,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以及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处理器81还用于记录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在触摸屏上的操作,形成第一操作流程。

可选的,通信接口83还可用于在接收第一操作手势之前,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在通信接口83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二学习指令之后,接收用户在发出第一学习指令之后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然后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83还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取用户发出的学习结束指令。

可选的,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判断所存储的第二操作手势中是否存在与第一操作手势之间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一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二操作手势,如果判断结果为不存在,则生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处理器81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存在时,发出告警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可选的,通信接口83具体可用于对所述用户发出的预设学习手势进行识别,获取所述第一学习指令。或者,通信接口83具体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硬件按钮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或者,通信接口83具体可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点击应用软件中的操作选项发出的第一学习指令。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还用于在形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接收并记录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手势的名称。和/或,处理器81还用于在形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为第一操作手势添加类别标识。和/或,处理器81还用于在形成并存储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之后,删除第一操作手势与第一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包括: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通信接口83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在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时,显示每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以供用户选择;以及在将每个第三操作手势显示给用户后,控制通信接口83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所述选择指令包括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根据通信接口83接收到的选择指令中第一操作流程的标识信息,从多个第三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中获取第一操作流程。相应地,通信接口83还用于在处理器81的控制下,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81还用于在通信接口83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之前,判断预设的选择时间是否超时,如果判断结果为未超时,控制通信接口83接收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

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81还用于在判断结果为超时时,发出第一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包括: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通信接口83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以及在在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时,发出第二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用于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包括: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查询所存储的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通信接口83所获取的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预设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三操作手势;在确定出的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且已经连续确定出第三操作手势为多个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时,减小第二相似度区间,并重新查询操作手势与操作流程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操作手势的相似度在减小后的第二相似度区间内的第四操作手势;在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一个时,获取第四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流程作为第一操作流程;在确定出的第四操作手势为多个时,发出第三重输入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重新发出第一操作手势。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手势为绘制图形的手势、书写数字的手势、书写文字的手势或书写字母的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83具体可用于获取用户以连贯动作完成的第一操作手势。可选的,通信接口83具体可用于获取所述用户使用单个或多个手指以连贯动作完成的所述第一操作手势。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83具体可用于获取用户在预设的输入时间内发出的操作手势作为第一操作手势。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操作步骤包括: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以非显示方式,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步骤,然后将执行结果显示给所述用户。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点击电话图标,从电话簿中选择联系人,选择所述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然后选择拨号方式以发出通话请求。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点击短信图标,从电话簿中选择联系人,选择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切换到文字输入模式,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短信内容,然后发送所述短信内容到所述电话号码。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启动闹铃设置功能,输入用户设定的定时时间或接收用户输入的定时时间,然后在所述定时时间到达后控制闹铃振铃。

基于上述,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81具体可用于点击浏览器图标,输入网页首地址,点击确定以进入所述网页首地址对应的主页面,然后点击所述主页面上的链接地址以进入待访问的网页。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可用于执行上述触摸屏操作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屏设备,在检测到触摸分离后,获取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在获取到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之后,获得第一操作手势对应的第一操作流程,由于第一操作流程包括至少一个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因此,触屏终端在获取第一操作流程后就可以根据第一操作流程中各操作步骤的执行顺序,自动执行第一操作流程中的各个操作进而完成用户的操作命令,在该过程中,用户只需发出一个操作手势,不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通过触摸屏进行多次操作,由此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触屏终端提高了通过触摸屏执行命令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