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7771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车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顾客对车辆的认识也日益增强,舒适性及操纵方便性将日益影响车辆的口碑和销量。无钥匙进入系统(一键启动开关)由于其便利性应用日趋普及,顺应了消费者的需求,逐渐成为汽车配置进化的大趋势。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20966772.0)公开了一种汽车一键式启动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按钮以及按钮复位件,壳体中设有线路板以及线路板安装架,壳体上端连接有按钮槽,该按钮槽内设有按钮托架,按钮托架包括与按钮适配的环形本体,按钮位于该环形本体的内孔中,环形本体的下端面设有朝下延伸的卡位组件,按钮槽内壁设有与卡位组件扣合的对扣组件,所述按钮包括按钮壳体,按钮壳体中设有可插入按钮槽且与线路板安装架卡扣连接的锁扣件。

然而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兴起,大屏应用也成为常态,所以一键启动开关的空间受到了挤压。如果一键启动开关周围空间过小,则人手操作开关时会碰到如组合开关、方向盘,影响的顾客使用感,失去了配备一键启动开关便利性的初衷。如果一键启动开关周围空间过大,则会造成仪表板空间的浪费。因此如何将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来满足功能设计和消费者需求成为汽车开发日趋要面临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汽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一键启动开关所需的操纵空间的校核均是采用实物模型进行校核,费时费力,所需成本高,而且因消费者群体差异特别大,验证时又很难面面俱到,延长了验证的周期,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缩短验证周期,降低所需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包括第一校核体、第二校核体、第三校核体和第四校核体的开关操作包络,所述第一校核体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时食指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所述第二校核体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松弛握紧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所述第三校核体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时手掌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所述第四校核体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时手腕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

b、通过制作完成后的开关操作包络校核车辆造型中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和操作空间。

本校核方法区别与现有技术,在车辆的造型cas阶段,通过从形状上分段模拟出了从手指、手掌到手腕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的包络,将驾驶员的右手操作一键启动开关的过程用包络进行固化,从而使得在车辆造型cas阶段便能够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为校核一键启动开关提供了简便快捷的途径,避免了造型模型制作完成后,实车评审时才发现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不仅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广性高。

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的第一校核体的长度为24~26mm,所述第二校核体的长度为29~31mm,所述第三校核体的长度为70~72mm,所述第四校核体的长度为41~43mm。通过将第一校核体、第二校核体、第三校核体和第四校核体的长度设置在上述的范围内,从而使得模拟出的开关操作包络能够符合大部分的消费者,消除了因消费者群体的差异对验证的影响,从而能够精确的在车辆造型cas阶段便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用性好,推广性高。

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的第一校核体为由半径为10~20mm的圆一与半径为15~25mm的圆二扫略形成的曲面,所述第二校核体为由圆二与半径为50~60mm的圆三扫略形成的曲面,所述第三校核体为由圆三与半径为50~60mm的圆四扫略形成的曲面,所述第四校核体为由圆四与半径为35~45mm的圆五扫略形成的曲面。开关操作包络的第一校核体、第二校核体、第三校核体和第四校核体直接通过制图软件扫略而成,制作过程简单,从而可直接在车辆造型时同步进行,在车辆造型cas阶段便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用性好,推广性高。

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开关操作包络的具体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第一校核体:以一键启动开关表面的中心点α为原点建立以mm为单位的空间坐标系,以中心点α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一,上述圆一垂直于开关中心线,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24,9,-1)~(26,11,1)的点β,以点β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二,所述圆二与圆一平行,然后再由圆一与圆二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一校核体;

b、制作第二校核体: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54,14,-46)~(56,16,-44)的点γ,以点γ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三,所述圆三与所述圆二平行,然后再由圆二与圆三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二校核体;

c、制作第三校核体: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125,14,-51)~(127,16,-49)的点δ,以点δ为圆心绘制上述圆四,所述圆四与所述圆三平行,然后再由圆三与圆四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三校核体;

d、制作第四校核体: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167,13,-75)~(169,15,-73)的点ε,以点ε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五,所述圆五与所述圆四平行,然后再由圆四与圆五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四校核体。

通过以车辆造型中的一键启动开关表面的中心点α为原点建立以mm为单位的空间坐标系,并通过在建立的空间坐标系中设置所需坐标的点,从而以这些点为圆心绘制中对应的圆,由相邻的两个圆之间扫略形成的曲面构成开关操作包络,从而在车辆造型上精确的模拟出了从手指、手掌到手腕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的包络,制作过程简单,能够在车辆造型cas阶段便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用性好,推广性高。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以一键启动开关表面的中心点α为原点建立以mm为单位的空间坐标系后,先建立垂直于开关中心线且经过中心点α的法线平面,然后再在法线平面内以中心点α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一,然后确定点β后,先建立平行于法线平面且经过点β的平面一,然后再在平面一内以点β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二。先建立法线平面作为一个参考基准,然后再在法线平面内绘制圆一,较为方便,精确度较高,同理先建立平面一,能够保证平面一与法线平面的平行度,然后再在平面一内绘制圆二,较为方便,精确度高,能够使得第一校核体更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食指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确定点γ后,先建立平行于平面一且经过点γ的平面二,然后再在平面二内以点γ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三。先建立平面二,然后再在平面二内绘制圆三,能够保证圆三与圆二的平行度,精确度高,更加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松弛握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确定点δ后,先建立平行于平面二且经过点δ的平面三,然后再在平面三内以点δ为圆心绘制上述圆四。先建立平面三,然后再在平面三内绘制圆四,能够保证圆四与圆三的平行度,精确度高,更加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手掌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确定点ε后,先建立平行于平面三且经过点ε的平面四,然后再在平面四内以点ε为圆心绘制上述圆五。先建立平面四,然后再在平面四内绘制圆五,能够保证圆五与圆四的平行度,精确度高,更加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手腕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a中圆一的半径为15mm,点β的坐标为(25,10,0),圆二的半径为20mm。上述设置,点β与经过中心点α的开关中心线共线,能够更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食指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点γ的坐标为(55,15,-45),圆三的半径为55mm。上述的设置更加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松弛握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点δ的坐标为(126,15,-50),圆四的半径为55mm。上述的设置更加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手掌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中,所述步骤d中点ε的坐标为(168,14,-74),圆五的半径为40mm。上述的设置更加契合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手腕的状态,从而能够更精确的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从形状上分段模拟出了从手指、手掌到手腕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过程中的包络,将驾驶员的右手操作一键启动开关的过程用包络进行固化,从而使得在车辆造型cas阶段便能够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避免了造型模型制作完成后,实车评审时才发现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不仅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

2、制作过程和校核过程都较为简单,工作效率和推广性高,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驾驶员的右手操作一键启动开关的过程结构图。

图2是开关操作包络模拟驾驶员的右手操作过程的结构图。

图3是开关操作包络与一键启动开关的侧视图。

图4是开关操作包络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方向盘;2、组合开关;3、一键启动开关;4、开关操作包络;4a、第一校核体;4b、第二校核体;4c、第三校核体;4d、第四校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汽车包括方向盘1、组合开关2和一键启动开关3,本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通过从形状上分段模拟出了从手指、手掌到手腕在操作一键启动开关3过程中的包络,将驾驶员的右手操作一键启动开关3的过程用包络进行固化,从而使得在车辆造型cas阶段便能够分析出一键启动开关3的布置是否合理,周围的操作空间是否合适,操作时是否会与周围的方向盘1和组合开关2等部件发生干涉,是否充分理由了空间,为校核一键启动开关3提供了简便快捷的途径,避免了造型模型制作完成后,实车评审时才发现操作空间不足的问题,不仅缩短了验证周期,也节约了造型的开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广性高。

本汽车一键启动开关操作空间的校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包括第一校核体4a、第二校核体4b、第三校核体4c和第四校核体4d的开关操作包络4,第一校核体4a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3时食指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第二校核体4b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3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松弛握紧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第三校核体4c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3时手掌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第四校核体4d为模拟操作一键启动开关3时手腕区域状态的筒状包络。开关操作包络4的具体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第一校核体4a:以一键启动开关3表面的中心点α为原点建立以mm为单位的空间坐标系,先建立垂直于开关中心线且经过中心点α法线平面,然后再在法线平面内以中心点α为圆心绘制半径为10mm的圆一,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24,9,-1)的点β,先建立平行于法线平面且经过点β的平面一,然后再在平面一内以点β为圆心绘制半径为15mm的圆二,然后再由圆一与圆二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一校核体4a;

b、制作第二校核体4b: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54,14,-46)的点γ,先建立平行于平面一且经过点γ的平面二,然后再在平面二内以点γ为圆心绘制半径为50mm的圆三,然后再由圆二与圆三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二校核体4b;

c、制作第三校核体4c: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125,14,-51)的点δ,先建立平行于平面二且经过点δ的平面三,然后再在平面三内以点δ为圆心绘制半径为50mm的圆四,然后再由圆三与圆四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三校核体4c;

d、制作第四校核体4d:在空间坐标系内设置坐标为(167,13,-75)的点ε,先建立平行于平面三且经过点ε的平面四,然后再在平面四内以点ε为圆心绘制半径为35mm的圆五,圆五与圆四平行,然后再由圆四与圆五扫略形成的曲面为第四校核体4d。

b、通过制作完成后的开关操作包络4校核车辆造型中一键启动开关3处的布置和操作空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a中圆一的半径为15mm,点β的坐标为(25,10,0),圆二的半径为20mm。步骤b中点γ的坐标为(55,15,-45),圆三的半径为55mm。步骤c中点δ的坐标为(126,15,-50),圆四的半径为55mm。步骤d中点ε的坐标为(168,14,-74),圆五的半径为40mm。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步骤a中圆一的半径为20mm,点β的坐标为(26,11,1),圆二的半径为25mm。步骤b中点γ的坐标为(56,16,-44),圆三的半径为60mm。步骤c中点δ的坐标为(127,16,-49),圆四的半径为60mm。步骤d中点ε的坐标为(169,15,-73),圆五的半径为45mm。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