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8270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境生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系统结构性破坏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功能呈现持续退化的发展态势,生态退化的程度在加剧,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同时,土地退化、工业化、城乡化和矿产开发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并由此引发的生态灾害在加重,生态问题更加复杂化,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城乡自然景观体系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已上升到了城乡生态安全问题的层面,但人们对于城乡生态安全及其生态安全格局都没有很好的了解,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之下,需要设计一种具有体系规模化的格局构建方法,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城乡自然景观体系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已上升到了城乡生态安全问题的层面,但人们对于城乡生态安全及其生态安全格局都没有很好的了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该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立项:根据需要进行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地区进行立项;

s2:搜集资料:对步骤s1中立项的地区进行资料搜集,搜集的资料内容包括该地区的生态情况和人文情况;

s3:建立模型:根据步骤s2中采集的生态情况与人文情况的信息进行模型建立,建立的模型上采用指示标签进行标定;

s4:根据步骤s3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以人文社会学和生态环境学为分析基础进行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生态安全评价、社会安全与环境建设分析、廊道和节点位置判定、gis检测、水资源保护与滞洪格局分析、地质灾害安全防护分析和景观基因分析等方面分析,并得出分析结果;

s5:根据步骤s4分析结果进行确定关键区域和关键节点,以生态情况与人文情况为基础进行判定关键区域和关键节点的优化先后顺序,从而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服务与城乡空间布局。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生态情况包括河流走向、绿地位置、地势地貌、人工廊道建设等情况。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人文情况包括该地区的文化传统、习俗、经济发展、人们对待生态的看法等情况。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指示标签根据指示的对象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为指示对象在格局构建中占据的重要性,分类的方式为数字标号,数字越大重要性越大。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关键区域和关键节点的确定方式是以生态情况与人文情况为基础进行综合判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采用统一的系统化格局构建方法,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构建的框架清晰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立项:根据需要进行城乡一体化商业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地区进行立项;

s2:搜集资料:对步骤s1中立项的地区进行资料搜集,搜集的资料内容包括该地区的生态情况和人文情况;

s3:建立模型:根据步骤s2中采集的生态情况与人文情况的信息进行模型建立,建立的模型上采用指示标签进行标定;

s4:根据步骤s3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以人文社会学和生态环境学为分析基础进行: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景观中存在的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或控制地块的生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景观格局分析: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比如不同类型的斑块可在空间上呈随机型、均匀型或聚集型分布,它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生态安全评价:人类在生产、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影响的保障程度,包括饮用水与食物安全、空气质量与绿色环境等基本要素,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治,以及保持对胁迫的恢复力,反之,不健康的生态系统,是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社会安全与环境建设分析: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生态安全也必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思考,进而通过行动得到更大程度的落实,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和保障生态安全的最终目的,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廊道和节点位置判定:基于廊道的连通度原理以及廊道功能效益的距离衰减规律,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来获得研究区生态网络中的廊道结构;

gis检测:根据生态源地斑块空间分布图和景观生态阻力面,使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分别计算每个生态斑块的景观生态功能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在此基础上,生成每两个生态斑块之间的最小耗费距离路径,结合区域的景观特征,确定研究区景观生态流运行的最低阻力通道网络,进而得到潜在生态廊道的最佳空间位置,通过廊道密度分析,确定优先建设的生态廊道;

水资源保护与滞洪格局分析:通过实地信息收集和gis检测进行确定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地质灾害安全防护分析:根据采集到的地势地貌、水域分布进行综合专业分析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并做相应的预防措施;

景观基因分析:根据当地的地貌进行确定当地的土壤与植物绿化的相容性,选取相适应的植物进行绿化,并得出分析结果;

s5:根据步骤s4分析结果进行确定关键区域和关键节点,以生态情况与人文情况为基础进行判定关键区域和关键节点的优化先后顺序,从而建立商业生态系统服务与城乡空间布局。

其中,所述步骤s2中的生态情况包括河流走向、绿地位置、地势地貌、人工廊道建设等情况,所述步骤s2中的人文情况包括该地区的文化传统、习俗、经济发展、人们对待生态的看法等情况,所述步骤s3中的指示标签根据指示的对象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为指示对象在格局构建中占据的重要性,分类的方式为数字标号,数字越大重要性越大,所述步骤s5中关键区域和关键节点的确定方式是以生态情况与人文情况为基础进行综合判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