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6463发布日期:2018-11-24 12:4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
技术领域
:,且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进步,触控装置逐渐成为诸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或是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基本配备,亦取代传统键盘或实体按键而形成新一代的输入装置的发展趋势。然而,在现有技术中,若便携式电子装置只有通过主屏幕来提供触控功能,可能无法满足使用者或是应用程序的操作需求。因此,如何使便携式电子装置提供更多元的触控功能,以让使用者可通过便利并且多元的方式来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是目前重要的课题之一。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可使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接收的触控输入结果,以提供便利且多元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装置本体。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以及处理装置。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配置于装置本体的第一表面。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用以显示第一影像画面。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配置于装置本体的第二表面。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用以显示第二影像画面,并且接收触控输入。第一表面相对于第二表面。处理装置耦接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处理装置用以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以决定是否执行关联于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应用程序。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接收触控输入;以及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以决定是否执行关联于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其中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应用程序。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包括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以使提供多元的显示信息。并且,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影像画面可反应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所接收的触控输入,以使提供便利且多元的触控功能。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框图。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判断流程图。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框图。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侧示图。图6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示图。图7a以及图7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图8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右手模式的示意图。图8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左手模式的示意图。图9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单手操作的示意图。图9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双手操作的示意图。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500、600、900:便携式电子装置110、510:处理装置120、520:储存装置130、230、530、930: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40、240、540、640、940: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50、550:感应装置200b、600b:装置本体560、660: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70、670:第二触控感应装置b1:左手b2:右手b3、b4、b5:手指s1:第一表面s2:第二表面s3:第三表面s4:第四表面s310、s320、s330、s340、s410、s420、s430、s440、s450、s710、s720、s730、s731、s732、s733、s734、s735、s736、s737、s738、s740、s750、s760、s770、s780、s790、s1010、s1020:步骤t1、t2:感应区域x、y、z:坐标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可以被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做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另外,凡可能之处,在附图及实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标号的元件/构件/步骤,是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框图。参照图1,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处理装置110、储存装置120、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以及感应装置150。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例如是移动电话(cellphone)、智能移动电话(smartphone)、个人数字化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or,pda)、平板电脑(tabletpc)等。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通过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显示第一影像画面以及第二影像画面,并且通过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分别接收触控输入,以进行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各种应用程序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可依据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接收的触控输入结果来执行相关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program),以使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此相关的应用程序。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可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序化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可程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可程序化逻辑装置(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其他类似处理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储存装置120可例如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闪存(flashmemory)或非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nvram)等。储存装置120可储存多个模块,并且提供处理装置110读取并执行的。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可用以执行这些模块以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程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可分别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可配置在触控面板的下方或上方,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可分别用以显示影像画面,并且分别用以接收触控输入,以使处理装置110依据触控输入结果来执行相关的应用程序。更具体的说,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触控面板可例如是光学式触控板、电容式触控板或电阻式触控板等。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的显示面板可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panel)、有机电激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displaypanel)、等离子体显示器面板(plasmadisplaypanel)、电子纸显示面板(electronicpaperpanel)、电湿润显示面板(electrowettingdisplaypanel)或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但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显示面板可为电子纸显示面板(electronicpaperpanel),并且可用以操作于信息模式或图片模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显示面板也可例如是上述的各式显示面板。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50可配置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当中靠近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一侧,或是集成在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当中,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50可用以感应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屏幕面向以及周围情境。在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150可包括光感应器(lightsensor)以及三轴感应器(3-axissensor),并且用以感应垂直轴向参数以及照度参数,以使处理装置110可依据垂直轴向参数以及照度参数来决定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显示的第二影像画面为信息模式或图片模式。图2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参照图2a,便携式电子装置200具有装置本体200b。装置本体200b的第一表面s1(正面)可包括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230(主屏幕)。图2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背面示意图。参照图2b,装置本体200b的第二表面s2(背面)可包括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副屏幕)。第一表面s1相对于第二表面s2。也就是说,在图2a的情境下,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影像画面为图片模式。在图2b的情境下,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影像画面为信息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模式可例如是显示简讯提醒、时间显示或电量信息等功能,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也就是说,即使便携式电子装置200的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230朝下放置,使用者也可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来获得相关信息。举例来说,参照图2a以及图2b,当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的屏幕面向朝下时,垂直轴向参数可能为0或负值,并且照度参数可能小于预设的临界值,例如40流明(lux)。因此,处理装置判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为朝下,并且操作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的影像画面为图片模式。也就是说,由于使用者目前可能无法直接观看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的影像画面,因此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可显示可个人化设定的图片模式。再举例来说,当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的屏幕面向朝上时,垂直轴向参数可能为正值,或者照度参数可能大于预设的临界值,例如40流明(lux)。因此,处理装置判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为朝上,并且操作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的影像画面为信息模式。也就是说,由于使用者目前可能可观看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的影像画面,因此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可显示可个人化设定的信息模式。附带一提的是,在图2a以及图2b的实施例中,坐标轴的x轴以及y轴为水平方向轴向,z轴为垂直方向轴向。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朝上是指装置本体200b的第二表面s2的法向量的z分量为正值,并且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240朝下是指装置本体200b的第二表面s2的法向量的z分量为负值。图3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的判断流程图。参照图1以及图3,图3的操作方法可至少适用于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步骤s310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通过感应装置150感应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垂直轴向参数以及感应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所处情境的照度参数。接着,在步骤s320中,处理装置110可依据垂直轴向参数以及照度参数来判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为朝上或朝下。接着,在步骤s330中,当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为朝上时,处理装置110可决定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显示的第二影像画面为信息模式。反之,在步骤s340中,当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为朝下时,处理装置110可决定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显示的第二影像画面为图片模式。图4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以及图4,图4的操作方法可至少适用于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可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接收触控输入,其中触控输入可包括感应手势信息(gestureinformation)。并且,处理装置110可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是否符合储存于储存装置120中的预设的手势信息,以决定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此触控输入。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为各自独立运行。因此,在步骤s410中,处理装置110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接收触控输入。在步骤s420中,处理装置110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更明确地,在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是否为系统预设的基础手势。当验证成功时,执行步骤s430。在步骤s430中,处理装置110可读取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中的系统设置文件以确定是否有关联于此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若否,则处理装置110重新执行步骤s410。若是,则处理装置110执行步骤s450。更明确地,在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读取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中的系统设置文件以确定是否有关联于此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其中上述系统设置文件可以是,例如,android作业系统下的“build.prop”文字文件。若系统设置文件中并未有与此手势信息关联的应用程序,则处理装置110重新执行步骤s410。反之,处理装置110执行步骤s450。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读取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中的系统设置文件以确定是否有关联于握持模式(左手模式、右手模式或双手模式)以及对应于此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当验证失败时,处理装置110执行步骤s440。在步骤s440中,处理装置110可读取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中的手势学习文件库以确定是否定义类似手势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此手势学习文件库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之中,并包括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上各种手势动作及其对应执行的应用程序,其中上述手势学习文件库可以是,例如,android作业系统下的“build.prop”文字文件。若手势学习文件库中并未定义类似手势信息,则处理装置110重新执行步骤s410。若此手势学习文件库中确定定义类似手势信息,则处理装置110执行步骤s450。在步骤s450中,当处理装置110通过上述各步骤的判断条件后,处理装置110可执行关联于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并且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此应用程序。在本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可例如是解锁程序、登录程序、音乐播放程序、游戏程序或工作程序等。也就是说,使用者可通过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以使显示在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中的应用程序可对应于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信息来进行互动。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110可执行关联于握持模式(左手模式、右手模式或双手模式)和此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并且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此应用程序。此外,关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手势验证的相关实施细节,可依据所属领域的通常知识获致足够的启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附带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信息可例如是当使用者手指触碰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上朝一特定方向滑动,例如向左滑或向右滑。并且,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系统设置文件可预先设定若输入的手势信息符合向左滑或向右滑的手势,则处理装置110可对应执行特定的应用程序,例如是解锁动作、屏幕的唤醒动作、音量调整动作或音乐播放控制等,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图5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框图。参照图5,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包括处理装置510、储存装置520、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以及感应装置550。并且,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500还包括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500通过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分别接收第一触控信息以及第二触控信息。处理装置510可判断第一触控信息以及第二触控信息以决定便携式电子装置500的操作模式。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处理装置510还可判断第一触控信息以及第二触控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手纹特征信息来进行解锁操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可为光学式触控板、电容式触控板或电阻式触控板等。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可用以感应使用者握取便携式电子装置500的触控点的分布情形,以使处理装置510可依据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的触控点的分布情形来决定便携式电子装置500的操作模式。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还可进一步包括压力感应器(forcesensor)。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可各别进一步感应使用者的按压力道,并且提供对应的力道回馈。并且,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可依据于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感应使用者的按压力道结果来对应执行相关应用程序,或是使相关应用程序反应于使用者的按压力道结果,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装置510、储存装置520、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以及感应装置550的装置特征以及实施细节可依据上述图1至图4实施例中获致足够的启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图6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侧示图。参照图6a,便携式电子装置600具有装置本体600b。装置本体200b的第二表面s2(背面)可包括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640。装置本体200b的第三表面s3(侧面)可包括第一触控感应装置660。图6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示图。参照图6b,装置本体200b的第四表面s4(另一侧面)可包括第二触控感应装置670。第三表面s3相对于第四表面s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应装置6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670可分别配置在装置本体600b的左右两侧,以使当使用者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600时,可感应使用者的握持方式,例如左手握持、右手握持或双手握持等。图7a以及图7b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5、图7a、图7b,图7a以及图7b的操作方法可至少适用于图5的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在图7a中,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510可依据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的触控结果来决定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执行左手模式、右手模式或双手模式。并且,当便携式电子装置500设定有解锁要求时,处理装置510可判断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的至少其中之一所感应到的手纹信息,以决定是否执行解锁操作。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手纹信息可包括手指指纹或手掌掌纹。然而,关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感应手纹信息的相关实施细节,可依据所属领域的通常知识获致足够的启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因此,在步骤s710中,处理装置510可通过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60感应第一触控信息,并且通过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70感应第二触控信息。在一实施例中,当使用者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并且处理装置510感应到第一触控信息以及第二触控信息,则处理装置510依循图7a以及图7b的步骤流程执行的。然而,在处理装置510在图7a以及图7b的执行过程中,若使用者放开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则处理装置510将重新执行步骤s710。在步骤s720中,处理装置510可依据第一触控信息以及第二触控信息各自的触控点的分布情形,来决定执行左手模式、右手模式或双手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左手模式、右手模式或双手模式是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的手势判断方式。举例来说,当使用者以左手握取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时(处理装置510执行左手模式),处理装置510可判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接收的手势输入是否为手指由左侧往右侧滑动,以对应操作相关应用程序。或者,当使用者以右手握取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时(处理装置510执行右手模式),处理装置510可判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接收的手势输入是否为手指由右侧往左侧滑动,以对应操作相关应用程序。又或者,当使用者以双手握取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时(处理装置510执行双手模式),处理装置510可判断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接收的手势输入是否为左手指由左侧往右侧滑动,并且右手指由右侧往左侧滑动,以对应操作相关应用程序。在步骤s730中,处理装置510判断电子装置500是否在待机状态或休眠状态。若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1。反之,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3。在步骤s731中,电子装置500在待机状态或休眠状态,处理装置510读取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中的系统设置文件以决定是否唤醒电子装置500。若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40。反之,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2。在步骤s732中,电子装置500保持在待机状态或休眠状态,并等待使用者主动唤醒进入主画面。在步骤s733中,电子装置500正常运行而不在待机状态或休眠状态(可例如电子装置500于显示主画面的状态下),并且处理装置510接着执行步骤s734。参照图7b,在步骤s734中,本实施例的处理装置510可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接收触控输入。在步骤s735中,处理装置510可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是否为系统预设的基础手势。当验证成功时,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6。当验证失败时,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7。在步骤s736中,处理装置510可读取系统设置文件以确定是否有关联于握持模式和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若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8。反之,处理装置510重新执行步骤s734。在步骤s737中,处理装置510可读取手势学习文件库以确定是否定义类似手势信息,以及确定是否定义关联于握持模式和此类似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若皆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38。反之,处理装置510重新执行步骤s734。在本实施例中,此手势学习文件库储存在储存装置120之中,并包括每一握持模式所对应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上各种手势动作及其对应执行的应用程序,其中上述手势学习文件库可以是,例如,android作业系统下的“build.prop”文字文件。在步骤s738中,处理装置510可执行关联于握持模式和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并且于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此应用程序。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于图7b的步骤s734~s738的详细手势验证的实施细节以及实施方式可参照上述图4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图7b的步骤s734~s738与上述图4实施例仅差异在于,当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后(步骤s735),处理装置510读取的系统设置文件将进一步关联于握持模式(步骤s736),并且处理装置510将进一步执行关联于握持模式的应用程序(步骤s738)。再参照图7a,在步骤s740中,处理装置510可判断是否设定有解锁要求。若否,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50,以使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进入主画面,并且处理装置510可继续执行步骤s734~s738。若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60。在步骤s760中,处理装置510进一步判断是否设定有手纹特征识别要求。若否,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90,以使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进入解锁画面。若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70。在步骤s770中,处理装置510判断手纹特征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手纹特征信息。更明确地,在一实施例中,不同的手势判断方式(左手模式、右手模式或双手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的预设的手纹特征信息。此时,处理装置510依据步骤s720所判读得到的握持模式(例如左手模式)自储存装置520读取握持模式所对应的预设的手纹特征信息。接着,处理装置510判断第一触控信息以及第二触控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手纹特征信息是否符合握持模式所对应的预设的手纹特征信息。若手纹特征信息符合预设的手纹特征信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50,以使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进入主画面。若手纹特征信息不符合预设的手纹特征信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80,以依据判断次数是否超过预设次数来决定否重新执行步骤s760,其中预设次数可例如为5次。若否,则处理装置510重新执行步骤s760。若是,则处理装置510执行步骤s790,以使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进入解锁画面。在步骤s790中,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解除锁定画面可例如是指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530显示的影像画面由休眠画面、待机画面或屏幕保护画面中转变为正常画面,以让使用者可进行程序操作或画面解锁操作。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加了解图7a以及图7b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实施方式,举一范例实施例对其进行说明。在此范例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可具有应用程序为一音乐播放程序。首先,当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处于待机状态,并且放置于桌上时,若使用者以右手拿起并且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则便携式电子装置500确认感应结果后执行右手模式(例如步骤s710、s720)。此时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右边的触控感应装置可产生一提醒回应(例如震动或力道回馈)。接着,当便携式电子装置500读取系统设置文件后判断需要被主动唤醒,则便携式电子装置500进行主动唤醒的操作(例如步骤s730、s731)。再接着,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发现具有解锁设定,便携式电子装置500通过第一触控感应装置550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560扫描手纹特征。并且,当手纹特征通过识别,则便携式电子装置500进入主画面(例如步骤s740、s750、s760、s770)。最后,使用者可使用右手无名指触碰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并且向外滑动,以使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可验证使用者的手势(例如步骤s734、s735、s736、s738)。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可以执行关联于右手模式以及关联于此手势的音乐播放程序。再举另一范例实施例对其进行说明。首先,当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处于正常模式,并且放置于桌上时,若使用者以左手拿起并且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则便携式电子装置500确认感应结果后执行左手模式(例如步骤s710、s720)。此时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左边的触控感应装置可产生一提醒回应(例如震动或力道回馈)。接着,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判断电子装置正常运行而不在待机状态或休眠状态(例如步骤s730、s733),并且便携式电子装置500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感应是否有触控输入。在此范例中,使用者通过左手无名指触碰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并且向内滑动。然而,便携式电子装置500虽可验证使用者的手势(例如步骤s734、s735、s736)。但是,由于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未设定有可以执行关联于左手模式以及此手势的应用程序,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未执行任何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可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540重新进行感应(例如步骤s734、s736)。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两个范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便携式电子装置500可能的两种实施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图7a以及图7b的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依据使用者对于便携式电子装置500所实施的各种使用方式来对应调整的。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更加了解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实施方式,以图8a、图8b、图9a以及图9b分别描述使用者以左手、右手以及双手操作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8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左手模式的示意图。参照图8a,图8a为使用者以左手b1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在此情境中,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930朝向使用者。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t1可感应到使用者的多个手指的触控点,而这些手指各别的触控点的范围较小。并且,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t2可感应到使用者的手掌虎口的大面积触控点。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可操作在左手模式。图8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右手模式的示意图。参照图8b,图8b为使用者以右手b2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在此情境中,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930朝向使用者。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一触控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t1可感应到使用者的手掌虎口的大面积触控点。并且,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t2可感应到使用者的多个手指的触控点,而这些手指各别的触控点的范围较小。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可操作在右手模式。也就是说,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可依据感应区域t1以及感应区域t2的感应结果是否满足预先储存的触控点的分布条件,来决定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操作模式。并且,在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可进一步通过感应区域t1以及感应区域t2的至少其中之一来感应使用者的手纹(掌纹或指纹),以进一步执行解锁操作或是对应的应用程序操作。图9a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单手操作的示意图。参照图9a,图9a所示的情境为使用者以单手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在此情境中,使用者的手指b3可碰触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940。并且,当使用者的手指b3碰触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940时,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940可感应到使用者的手势,并且产生对应的手势信息。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可通过感应到的手势信息来执行相应的应用程序。图9b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双手操作的示意图。参照图9b,图9b所示的情境为使用者以双手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在此情境中,使用者的左手指b4以及右手指b5可分别碰触便携式电子装置900的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940。并且,当使用者的手指碰触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940时,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940可感应到使用者的手势,并且产生对应的手势信息。因此,便携式电子装置900可通过感应到的手势信息来执行相应的应用程序。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以及图10。图10的操作方法可至少适用于图1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首先,在步骤s1010中,处理装置110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接收触控输入。接着,在步骤s1020中,处理装置110验证触控输入的手势信息,以决定是否执行关联于手势信息的应用程序,其中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显示的第一影像画面反应于应用程序。因此,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通过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140的触控结果来操作显示在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130中的相关应用程序。此外,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关装置特征以及实施细节可依据上述图1至图9b实施例所述的内容,获致足够的启示、建议以及实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具有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以及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并且第一触控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影像画面可反应于第二触控式显示装置所接收的触控输入。并且,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第一触控感应装置以及第二触控感应装置可用以判断使用者的握持方式,以对应调整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模式,并且可进一步提供解锁功能、压力感测功能以及力道回馈功能。因此,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提供便利且多元的显示功能以及触控功能。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