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及控制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5967阅读:18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及控制流程。



背景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将制造业与国家发展紧密挂钩,借着工业4.0大力发展制造业并使其回归。

而我国制造业水平与经济发展地位不匹配,产能严重过剩,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盈利日益艰难。自2004年以来,我国工人工资上涨4倍,而相对应的制造业平均盈利水平却连年不足3%。

巨大的差距背后是企业自身对生产管理框架的漠视,客户信任度低下,运营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低下,工人管理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包括:无线通讯模块,

生产监控层,用于将企业生产流程中生产元素分割成各个模块单元;

企业生产配置后台,还用于将生产监控层中的各个模块单元自动化编排和赋码并将各个模块单元与赋码信息的对应关系传输给工业大数据平台;还用于扫描赋码后的各个模块单元并将该扫描的赋码传输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工业大数据平台,用于接收企业生产配置后台传来的赋码信息;

数据离线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工业大数据平台发来的赋码信息;

离线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工业大数据平台调取数据离线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离线的赋码信息;

工业云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双向通讯。

通过设计不同的编码,实现数字化管理,将各模块与编码对应,从而使得管理有条理,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生产监控层包括

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员工进行数字化编号;

设备模块,用于对设备进行模块化;

产品模块,用于对产品进行模块化;

物料模块,用于对原始的物料进行模块化;

工序监控模块,用于将各个工序进行模块化;

工单跟进模块,用于将各个工序衔接的工单进行模块化。

进一步,企业生产配置后台包括

数据采集终端,用于对生产监控层的各个模块单元自动化编排和赋码,并将各个模块单元与赋码信息的对应关系传输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红外扫描传感器或激光扫描传感器,用于扫描读取各个模块单元的赋码;

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将红外扫描传感器或激光扫描传感器扫描的编码传递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通过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每个模块对应唯一的id,避免出错,提高效率。

进一步,企业生产配置后台包括,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加密无线通讯模块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双向通讯的数据。

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数据采集终端采用安卓系统。

进一步,工业大数据平台基于工业4.0。

进一步,工业大数据平台电连接有智能电视和/或微信端;

智能电视采用安卓系统,用于对生产监控层的数据实时轮播;

微信端,用于实时查询企业生产数据。客户可以实时跟进订单进度,从而增加了客户信任。

一种基于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的控制流程,借助于上述的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企业生产流程中生产元素分割成各个模块单元;

步骤b,数据采集终端将步骤a中的各个模块单元自动化编排和赋码;

步骤c,红外扫描传感器或激光扫描传感器采集并将步骤b中各个模块单元的赋码传递给数据录入模块;然后数据录入模块将该数据传递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步骤d,首先,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步骤c的传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分两种情况:

当在线状态时候,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传递给工业云存储模块;

当离线状态时候,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传递给数据离线存储模块。

进一步,在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步骤c的传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传递给工业云存储模块之前,数据加密模块对该数据进行加密。

进一步,在步骤d中离线状态变为在线状态之后,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离线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通过离线数据处理模块传递给工业云存储模块。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数字化车间管理,使得生产工序,质量检测有序进行,工业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实现企业管理后台有序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管理者实时监控生产,高效管理工人,动态对比行业数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客户实时跟进订单进度,从而增加了客户信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包括:无线通讯模块,

生产监控层,用于将企业生产流程中生产元素分割成各个模块单元;

企业生产配置后台,还用于将生产监控层中的各个模块单元自动化编排和赋码并将各个模块单元与赋码信息的对应关系传输给工业大数据平台;还用于扫描赋码后的各个模块单元并将该扫描的赋码传输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工业大数据平台,用于接收企业生产配置后台传来的赋码信息;

数据离线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工业大数据平台发来的赋码信息;

离线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工业大数据平台调取数据离线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离线的赋码信息;

工业云存储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双向通讯。

通过设计不同的编码,实现数字化管理,将各模块与编码对应,从而使得管理有条理,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生产监控层包括

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员工进行数字化编号;

设备模块,用于对设备进行模块化;

产品模块,用于对产品进行模块化;

物料模块,用于对原始的物料进行模块化;

工序监控模块,用于将各个工序进行模块化;

工单跟进模块,用于将各个工序衔接的工单进行模块化。

进一步,企业生产配置后台包括

数据采集终端,用于对生产监控层的各个模块单元自动化编排和赋码,并将各个模块单元与赋码信息的对应关系传输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红外扫描传感器或激光扫描传感器,用于扫描读取各个模块单元的赋码;

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将红外扫描传感器或激光扫描传感器扫描的编码传递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通过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每个模块对应唯一的id,避免出错,提高效率。

进一步,企业生产配置后台包括,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加密无线通讯模块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双向通讯的数据。

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进一步,数据采集终端采用安卓系统。

进一步,工业大数据平台基于工业4.0。

进一步,工业大数据平台电连接有智能电视和/或微信端;

智能电视采用安卓系统,用于对生产监控层的数据实时轮播;

微信端,用于实时查询企业生产数据。客户可以实时跟进订单进度,从而增加了客户信任。

一种基于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的控制流程,借助于上述的工业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企业生产流程中生产元素分割成各个模块单元;

步骤b,数据采集终端将步骤a中的各个模块单元自动化编排和赋码;

步骤c,红外扫描传感器或激光扫描传感器采集并将步骤b中各个模块单元的赋码传递给数据录入模块;然后数据录入模块将该数据传递给工业大数据平台;

步骤d,首先,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步骤c的传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分两种情况:

当在线状态时候,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传递给工业云存储模块;

当离线状态时候,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传递给数据离线存储模块。

进一步,在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步骤c的传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之后,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传递给工业云存储模块之前,数据加密模块对该数据进行加密。

进一步,在步骤d中离线状态变为在线状态之后,工业大数据平台将数据离线存储模块存储的信息通过离线数据处理模块传递给工业云存储模块。

1、利用企业管理后台,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设备、产品、物料、工序等可能用到的元素,进行系统自动化编排和赋码;

2、赋码后的各类生产元素就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车间内的各类元素互通互联,具备了数字化车间的基础条件;

3、手持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利用红外\激光扫描传感器,外加数据录入模块的辅助,工人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工业大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应用,进行生产线各类数据的采集;同时采集终端的离线数据存储模块提供了离线数据处理能力。

4、采集终端集成无线通讯模块与工业大数据平台云存储进行通信,通过数据加密模块确保数据的安全,同时离线数据处理模块对离线数据进行传输调度和处理。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