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众筹的图书共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75683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图书的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众筹的图书共享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的传统经济模式和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越来越注重分享、快捷、高效的生活体验。严格来说,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在图书领域,多数人购买书籍阅读后,倾向于收藏。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闲置,并未被利用起来。由于对图书制品来说,其价值在于内容而非形式,因此,不能具有“相同规格”,难以做到真正的“共享”。

实际上,现有的共享图书模式是:借书人提出借书请求,缴纳押金和服务费,平台代购代寄,借书人看完之后寄还,平台收取服务费、租借费。或者,建设流动图书馆,书籍由平台投放或者用户捐献,借书人缴纳押金、借书。前者的模式下,流程过长,且服务费过高,用户体验差,同时,由于图书的产权属于“平台”,用户在使用时往往不珍惜,且使用的时间过长,影响流转效率,而平台需要付出昂贵的图书购买成本。至于后者的模式,实际上仅仅是“流动借书的书店”,没有体现“共享”。

另一方面,纸质图书的价格较为昂贵,对于构建共享图书者而言,如果自购,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资产过重。而如果提倡其他用户捐助,则由于缺乏合适的激励措施,导致大家积极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众筹的图书共享系统,解决了图书共享难的问题,由用户来购书,并在购书环节加入用户的“身份认证”,为后期图书的有价流转提供必要条件,通过将图书的“产权”转移给购书用书,由用户来决定是否要将其“共享”以获取收益,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平台投入,另一方面,也促使了“共享”的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众筹的图书共享系统,包括:

用户购书系统,用于用户向服务平台提出购书请求;

图书印刷系统,用于在图书的书脊位置印上图书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含了图书信息,所述图书信息主要由图书自身信息、购书用户信息以及服务平台信息组成;

服务平台系统,处理购书、借书、还书请求,利用收费模块收取费用,利用付费模块向产生收益的图书的购书用户支付费用;

线下书库系统,执行图书投放以及借书、还书过程,包括用于扫描所述图书二维码的扫码设备,所述扫码设备与本地处理器连接,本地处理器与服务平台系统连接,服务平台系统根据扫码设备的扫描更新数据库。

所述图书印刷系统还用于在图书中置入永久防盗设备,所述永久防盗设备为玻莫合金永久磁条或者玻莫合金与半硬材料的复合磁条,所述线下书库系统包括与所述永久防盗设备匹配的防盗系统。

所述扫码设备包括入库扫描设备与出库扫描设备,所述入库扫描设备用于在投放以及还书过程中扫码,所述出库扫描设备用于在借书过程中扫码。

所述服务平台系统设置众筹系统,所述众筹系统发起众筹购书,多个购书用户通过用户购书系统参与该众筹,所述图书印刷系统将同一众筹下的多种、多本图书上印制图书二维码,所述图书信息主要由图书自身信息、众筹信息以及服务平台信息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所述基于物联网和众筹的图书共享系统的方法,包括:

步骤1,用户购书

用户向服务平台系统提出购书请求;

步骤2,图书印刷

图书出版的同时,或者对已出版的图书,在书脊位置印上图书二维码;

步骤3,图书投放

用户进入线下书库,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图书投放指令,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返回信息,用户确认,投放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步骤4,借书

用户进入线下书库,选取图书,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借书指令,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返回信息,用户确认,借书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步骤5,还书

用户进入线下书库,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图还书指令,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返回信息,用户确认,投放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所述扫码设备包括入库扫描设备与出库扫描设备,所述图书投放和还书过程中,用户直接使用入库扫描设备图书二维码,本地处理器查询该图书的上一次行为,若上一次行为是被借出,且借书人与该图书的购书用户不符,则判断当前行为是还书,调取计费模块对上一借书人进行计费;若不存在上一次行为,或者上一次行为是被借出,但借书人即该图书的购书用户,则判断当前行为是图书投放,不进行计费,或者计费为0。

所述图书出版时,在书中置入永久防盗磁条,所述借书过程中,用户在远程基于服务平台系统的数据库选取图书,并在手机端生成借书二维码,在线下书库利用出库扫描设备扫描借书二维码、图书二维码,若图书信息一致,则执行消磁,上传数据,借书结束。

所述借书过程中,用户在远程基于服务平台系统的数据库选取图书,并在手机端发送借书请求,本地处理器接收并响应该请求,将图书通过邮寄方式送达。

所述用户购书是由服务平台系统发起的众筹活动,所述图书二维码中写入众筹信息,众筹信息包括众筹标志和参与该众筹的所有购书用户,当图书是多种、多本时,各本图书的二维码中均写入众筹信息,所述参与该众筹的所有购书用户借阅该图书时,均不计费,该图书的对外借阅收益,由服务平台系统和参与该众筹的所有购书用户共享。

所述服务平台系统将图书的借还信息发送给相应的购书用户,所述借还信息包括图书信息、借书用户信息、还书用户信息、借还书的时间以及产生的费用,所述借书用户信息和还书用户信息为系统注册用户名,根据需要,购书用户通过系统注册用户名向借书用户或者还书用户发起社交请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购书义务转移至用户,降低平台资金投入,由提供产品的重资产模式转变为提供服务的轻资产模式。

2、虽然购书用户在购书环节可能需要为打印二维码付出多余的资金,但考虑到大多数用户购买的图书在阅读之后均为闲置,因此后期的潜在流转收益完全可以得到满足购书用户的利益。

3、出版社具有印制二维码的天然优势,鉴于目前纸质图书市场的低迷,该模式为传统出版社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4、对借书用户而言,可以方便快捷地以租借费用获得一本图书的阅读权。

5、图书的流转过程被记录,鉴于阅读行为具有一定的共通,阅读同一本书的人往往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某一特征,这为后续的精准社交提供了方向。

6、图书的内容质量决定了一本书被借阅的次数,借阅较多时,该书的购买量显然会提高,促进了图书出版的优胜劣汰。

7、图书的投放、借阅、归还流程简单,线下书店的效率大大提高。当与传统书店结合时,置入防盗磁条。当仅为存书的库房,则无需防盗磁条,成本

8、可以基于众筹行为,共同购书,共享阅读权和收益权。

综上,本发明利用互联网思维,链接购书用户、平台、出版社、借书用户等多个节点,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调配,为喜爱读书的人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众筹的图书共享系统,包括:

用户购书系统,用于用户向服务平台提出购书请求;

图书印刷系统,用于在图书的书脊位置印上图书二维码,二维码包含了图书信息,图书信息主要由图书自身信息、购书用户信息以及服务平台信息组成;

服务平台系统,处理购书、借书、还书请求,利用收费模块收取费用,利用付费模块向产生收益的图书的购书用户支付费用;

线下书库系统,执行图书投放以及借书、还书过程,包括用于扫描图书二维码的扫码设备,扫码设备与本地处理器连接,本地处理器与服务平台系统连接,服务平台系统根据扫码设备的扫描更新数据库。

本发明还可利用图书印刷系统在图书中置入永久防盗设备,例如为玻莫合金永久磁条或者玻莫合金与半硬材料的复合磁条,此时,线下书库系统需包括与永久防盗设备匹配的防盗系统。

本发明的扫码设备可分为入库扫描设备与出库扫描设备,入库扫描设备用于在投放以及还书过程中扫码,出库扫描设备用于在借书过程中扫码。这样能够提高效率。

本发明服务平台系统可设置众筹系统,众筹系统发起众筹购书,多个购书用户通过用户购书系统参与该众筹,图书印刷系统将同一众筹下的多种、多本图书上印制图书二维码,图书信息主要由图书自身信息、众筹信息以及服务平台信息组成。

基于上述图书共享系统,本发明图书共享的方法,可由如下几个实施例说明。

实施例1

图书共享的方法,包括:

步骤1,用户购书

用户a想阅读某一本书a1,于是向平台提出购书请求,在该请求中,用户a同意将书a1上印刷图书二维码并为之支付附加的印制费用。

步骤2,图书印刷

出版社为书a1印刷单本,单本仅仅是在常规版本的封皮重新印刷、装订,在封皮相应于书脊位置,印刷一个图书二维码,该图书二维码包含了图书自身信息、购书用户信息以及平台信息。

图书自身信息包括图书的名称、作者、类型、出版社、出版时间、大小、页数等,为保护隐私,购书用户信息一般仅为用户在服务平台系统的注册代码。平台信息是指平台的自身信息,当有多个平台时,可进行区分。

印刷后的图书,可以统一投放到用户a指定的线下书库,或者邮寄给用户a先行阅读,在用户a不再阅读时,自行送至线下书库。

步骤3,图书投放

本实施例中,线下书库仅仅为一个放置图书的“仓库”,禁止借书人、还书人以及购书用户进入,只提供一个服务窗口。这样一方面提高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无需采取书籍被盗系统。

本实施例中,用户a先拿到图书,在阅读后,自行送至线下书库。

用户a在服务窗口交书,管理员在本地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图书投放指令,或用户a在手机端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图书投放指令,管理员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返回信息,用户确认,投放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步骤4,借书

用户b在手机端选取图书并生成借书码,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借书指令。在服务窗口,管理员在本地处理器验证借书码,根据本地的图书管理系统找到图书,利用扫描设备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返回信息,用户确认,图书交付,借书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步骤5,还书

还书过程与图书投放过程基本一致,用户b或c在服务窗口交书,管理员在本地向本地处理器发出还书指令,或用户b在手机端向本地处理器发出还书指令,管理员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b返回信息,用户b确认,还书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实施例2

b中,图书出版时,在书中置入永久防盗磁条,此时,线下书库可以是开放式的书店。用户可以进入,现场选书,自助投放图书、还书。

自助投放图书的过程:

用户a在本地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图书投放指令,或在手机端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图书投放指令,然后利用扫描设备扫描图书二维码,扫描设备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a返回信息,用户确认,投放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由于书中带有防盗磁条,因此投放后,无法带出书店。

自助还书过程与自助投放图书过程类似。

借书过程:

用户b在现场选取图书,用手机端生成借书码,并向本地处理器发出借书指令。管理员利用扫描设备图书二维码和借书码,若图书信息一致,则执行消磁,将扫描信息存入本地处理器,本地处理器向用户b返回信息,用户b确认,图书交付,借书结束,本地处理器上传数据到服务平台系统,服务平台系统更新数据库。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扫码设备分为入库扫描设备与出库扫描设备,图书投放和还书过程中,用户直接使用入库扫描设备图书二维码,本地处理器查询该图书的上一次行为,若上一次行为是被借出,且借书人与该图书的购书用户不符,则判断当前行为是还书,调取计费模块对上一借书人进行计费;若不存在上一次行为,或者上一次行为是被借出,但借书人即该图书的购书用户,则判断当前行为是图书投放,不进行计费,或者计费为0。

实施例4

借书过程中,用户在远程基于服务平台系统的数据库选取图书,并在手机端发送借书请求,本地处理器接收并响应该请求,将图书通过邮寄方式送达。

此方法适用于用户b距离书库较远的情况。

实施例5

步骤1中,由服务平台系统发起的众筹购书活动,批量购买多种、多套图书,每本图书的二维码中写入众筹信息,众筹信息包括众筹标志和参与该众筹的所有购书用户。

参与该众筹的所有购书用户借阅该图书时,均不计费,该图书的对外借阅收益,由服务平台系统和参与该众筹的所有购书用户共享。

实施例6

步骤3中,服务平台系统将图书投放至线下书库,用户a自行去借阅,本地处理器判断用户a的身份与图书中的购书用户身份一致,不执行计费。

实施例7

服务平台系统将图书a1的借还信息发送给用户a,借还信息包括图书信息、借书用户信息、还书用户信息、借还书的时间以及产生的费用,借书用户信息和还书用户信息为系统注册用户名,根据需要,购书用户通过系统注册用户名向借书用户或者还书用户发起社交请求。

由于阅读的特殊性,往往具有相同特征的人会选择同样的书籍来阅读,因而这为精准社交提供了入口。

一些更多的细节没有在本申请中被提及,例如,具体的计时要求等,因为这属于明显的常规手段,有赖于实施者人为制定的规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