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1880发布日期:2019-02-10 13:45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建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建筑类的建模中,后浇带一般是给定宽度的线式图元,能够自适应与之相交的图元形状。构成基础的构件有筏板基础,桩承台,集水坑,组合多种多样,后浇带还有自身的参数图来限制图元截面形状。但在实际建模的过程中因算法的缺陷经常会造成构建的后浇带与实际的后浇带结构差异较大,影响后续的算量。

在建筑领域内,后浇带一般是指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基础后浇带指的是与筏板基础、桩承台、集水坑等相交的后浇带。筏板边坡指的是筏板边缘的一类特殊构造。筏板变截面指的是两块筏板平滑过渡的特殊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包括:选择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截取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部分并记为第一扫描体;根据第一筏板的厚度和第二筏板的厚度构造第一后浇带;将第一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二扫描体;在第一后浇带上构建超出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的边界的长方体状的第三扫描体;将第三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四扫描体;将第二扫描体与第四扫描体求并集,得到后浇带内部体。

本发明提供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的新的算法构建后浇带内部体,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其中,一般地,后浇带内部体需要根据相交的筏板的厚度确定截面形状。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和求并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求交集和并集的过程中可选用布尔运算,通过对于各个扫描体的逻辑相加或相交,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后浇带内部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后浇带内部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后浇带内部体,以便于用户对生成的后浇带内部体进行检查和修复,若后浇带内部体仍有瑕疵也可方便修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第一后浇带。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使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更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可以对第一后浇带进行设置,设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后浇带的形状、高度、长度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包括:选择单元,用于选择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处理单元,用于截取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部分并记为第一扫描体;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筏板的厚度和第二筏板的厚度构造第一后浇带;处理单元还用于将第一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二扫描体;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一后浇带上构建超出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的边界的长方体状的第三扫描体;处理单元还用于将第三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四扫描体;处理单元还用于将第二扫描体与第四扫描体求并集,得到后浇带内部体。

本发明提供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通过构建一种的新的算法构建后浇带内部体,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其中,一般地,后浇带内部体需要根据相交的筏板的厚度确定截面形状。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和求并集。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求交集和并集的过程中可选用布尔运算,通过对于各个扫描体的逻辑相加或相交,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后浇带内部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后浇带内部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显示后浇带内部体,以便于用户对生成的后浇带内部体进行检查和修复,若后浇带内部体仍有瑕疵也可方便修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第一后浇带。

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使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更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可以对第一后浇带进行设置,设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后浇带的形状、高度、长度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装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及计算机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选择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

步骤s104,截取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部分并记为第一扫描体;

步骤s106,根据第一筏板的厚度和第二筏板的厚度构造第一后浇带;

步骤s108,将第一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二扫描体;

步骤s110,在第一后浇带上构建超出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的边界的长方体状的第三扫描体;

步骤s112,将第三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四扫描体;

步骤s114,将第二扫描体与第四扫描体求并集,得到后浇带内部体。

本发明提供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通过构建一种的新的算法构建后浇带内部体,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其中,一般地,后浇带内部体需要根据相交的筏板的厚度确定截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和求并集。

在该实施例中,在求交集和并集的过程中可选用布尔运算,通过对于各个扫描体的逻辑相加或相交,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后浇带内部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后浇带内部体。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后浇带内部体,以便于用户对生成的后浇带内部体进行检查和修复,若后浇带内部体仍有瑕疵也可方便修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设置第一后浇带。

在该实施例中,为使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更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可以对第一后浇带进行设置,设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后浇带的形状、高度、长度等。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2,如图2所示,包括:选择单元202,用于选择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处理单元204,用于截取第一筏板与第二筏板在水平面上沿竖直方向的投影存在交集的部分并记为第一扫描体;处理单元204还用于根据第一筏板的厚度和第二筏板的厚度构造第一后浇带;处理单元204还用于将第一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二扫描体;处理单元204还用于在第一后浇带上构建超出第一筏板和第二筏板的边界的长方体状的第三扫描体;处理单元204还用于将第三扫描体与第一后浇带求交集,得到第四扫描体;处理单元204还用于将第二扫描体与第四扫描体求并集,得到后浇带内部体。

本发明提供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系统2,通过构建一种的新的算法构建后浇带内部体,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其中,一般地,后浇带内部体需要根据相交的筏板的厚度确定截面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和求并集。

在该实施例中,在求交集和并集的过程中可选用布尔运算,通过对于各个扫描体的逻辑相加或相交,最终获得更贴近实际,且清晰美观的后浇带内部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显示单元206,用于显示后浇带内部体。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后浇带内部体,以便于用户对生成的后浇带内部体进行检查和修复,若后浇带内部体仍有瑕疵也可方便修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单元208,用于设置第一后浇带。

在该实施例中,为使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更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可以对第一后浇带进行设置,设置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后浇带的形状、高度、长度等。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装置3,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2、处理器304及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装置,处理器3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筏板后浇带的构建方法,优化了以往构建后浇带内部体的方法,修复了以往构建出的后浇带内部体在形状上的瑕疵,使得即使后浇带位于筏板边坡或变截面处,也能智能地选取合适的筏板厚度来确定截面形状,进而构造后浇带,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算量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