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47054阅读:1241来源:国知局
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分析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美国thomsonreuters公司提出的webofsciences是(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所(isi)于2001年基于webofsciences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

esi每2个月发布基于科学家、科研机构(或大学)、国家(或地区)及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等数据,除了被引次数外,还提供利用论文总数和篇均被引两个指标的排序。esi还提出了22个专业里的上述数据。esi被广泛使用为评估学术水平的一种客观方法,并被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所重视。

虽然esi提供的论文数量、被引次数、篇均被引等就和机构的学术水平相关。学术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该学术机构被学术界认可的广泛度,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和总被引次数正相关。但是大型学术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团体,它包括了很多的因数,很难用一个指标去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能够客观、定量地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一种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包括:

获取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的以下学术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

获取待评估学术机构的以下机构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员工人数和年度开支;

根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数据和机构数据计算以下绩效指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和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

根据得到的绩效指数评估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优选地,所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所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所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所述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一种加权学术绩效考核系统,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获取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的以下学术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输入单元还用于获取待评估学术机构的以下机构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员工人数和年度开支;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数据和机构数据计算以下绩效指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和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

评估单元用于根据得到的绩效指数评估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优选地,所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所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所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优选地,所述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webofsciences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包括了全世界大部分重要的科技学术期刊。大部分学术机构的大部分学者会将其学术成果发表在各种杂志上,高水平的论文主要就是发表在webofsciences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本发明直接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获取学术数据,能够根据客观的学术数据和机构数据来定量地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减少人为的判断和干扰,评估效果远远好过定性评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加权学术绩效考核系统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一种加权学术绩效考核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获取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的以下学术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

获取待评估学术机构的以下机构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员工人数和年度开支;

根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数据和机构数据计算以下绩效指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和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

根据得到的绩效指数评估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esi提供的论文数量、论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等和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相关。这样研究esi提供的论文数量、论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等可以相对客观地评价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员工人数可以是待评估学术机构的总员工数,也可以是教师及科研人员数量,只要在评估时保持一致就可以了,具体要在评估时注明。年度开支可以是机构的年度预算,也可以是年度实际开支,只要在评估时保持一致就可以了,具体要在评估时注明。

学术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该学术机构被学术界认可的广泛度,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和总被引次数正相关。篇均被引次数则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该学术机构论文的水平高度,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和篇均被引次数正相关。在同样的论文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的情况下,学术机构的人数越少,则学术水平越高,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和机构的人数反相关。同样,在同样的论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的情况下,学术机构的所耗费的经费越少,则学术机构的绩效越高,学术机构的绩效和机构的经费总额反相关。

所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中,标准学术机构可以选一个重点的学术机构。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得到该待评估的学术机构的加权学术水平与相对于所选重点学术机构的比值。同样也可以列出机构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表。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的分母也可以是待评估的学术机构的历史加权学术水平指数,从而得出机构的历史相对加权学术水平表。

同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相对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和相对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

一种加权学术绩效考核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获取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的以下学术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论文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输入单元还用于获取待评估学术机构的以下机构数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员工人数和年度开支;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数据和机构数据计算以下绩效指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和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

评估单元用于根据得到的绩效指数评估待评估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

所述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应用。

1、有机地利用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三个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学术机构的情况。

表格1给出学术机构的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和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论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均采用esi2017年6月的数据,员工人数、年度开支采自网络)。

表格1学术机构的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和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

表格2是中国部分高校的相对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和相对加权学术绩效指数(论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采用esi2017年6月的数据,员工人数,年度开支大多采用的是2017预算)。

表格2学术机构的相对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和相对加权学术绩效指数

表3是与部分学校的历史数据的比较(2017论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采用esi2017年6月的数据,2012年6月数据取自网络,其中哈佛大学和东京大学数据为2011年4月数据,机构员工数采自网络,统一用2017年6月员工数)。由表3可以看出,大陆的高校的学术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香港和台湾则相对进步不大,大陆大学已与台湾、香港的大学水平相当,部分学校已超越。

表格3学术机构的历史相对加权学术水平指数

2、大学的标准。

大学的标准应该数值化,学术水平应该成为重要指标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可以有2个:加权学术水平指数达到哈佛大学的20%,esi篇均被引达到22,目前全世界符合这个标准的有21间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学术标准也可以有2个:加权学术水平指数达到哈佛大学的10%,esi篇均被引达到16,目前全世界符合这个标准的有117间大学。按照以上标准,可以估算出我国高校最快何时可以出现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下面的估算,假设我国高校的学术水平按照以往5年的速度提升;假设各校的员工数维持不变。

表4

表5是估算2022年6月时,一些大学的加权学术水平指数数值,这里假设各校的篇均被引次数和论文被引次数按照过去5年的速度增长,假设各校的员工数保持不变。

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将有多所大学达到高水平大学的标准。但若未来几年不能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则数值就会减低。本发明加权学术水平指数、加权学术绩效指数、加权学术水平绩效指数简单易用、客观、可以评估及预测机构的学术水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