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较佳散热效果的电源供应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7124发布日期:2019-03-05 19:4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具较佳散热效果的电源供应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供应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具较佳散热效果的电源供应模块。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模块,如中国台湾公告第i536711号专利案,为本案申请人先前提出的专利案,揭露一种『冗余式电源供应模块』包含一机箱、一电力整合背板、复数电源供应模块及一电力调变模块。该机箱具有一安装空间并界定出一第一安装区域及一第二安装区域。该电力整合背板设于该安装空间内,该些电源供应模块设于该第一安装区域并连接该电力整合背板,该电力调变模块设于该第二安装区域且连接该电力整合背板。每一该电源供应模块启动后向该电力整合背板输出一工作电力,该电力调变模块自该电力整合背板取得该工作电力,调变产生一辅助工作电力输出至该电力整合背板,令该电力整合背板将该工作电力及该辅助工作电力供给一外部装置,藉此,以令该模块化冗余式电源供应器的维修得以简化,且模块化设计更让工程人员得根据实施需求选择所需要的该电力转换模块。如图1所示,该电源供应器20a是完全的被包覆在该机箱10a内,因此为了增加该电源供应器20a的散热效果,故在该电源供应器20a的前端上设有一散热风扇50a,以通过该散热风扇50a将该电源供应器20a内部运作的热能向外排出。

为解决该电源供应器的散热问题,如美国公告第6246580号专利案,揭露一种『powersupplyforcomputersystem』于一机架内部设置有至少一电源供应器,该机架将该电源供应器完全包覆,仅供一把手突伸于该机架的外部,如此一来,该电源供应器仅能通过前方设置的复数散热孔将该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排出。

如图2所示,为一种前方设置有散热孔21b的电源供应器20b,其主要是在该电源供应器20b的前方设置有复数散热孔21b,由于该电源供应器20b前方需预留一可供一外部电源电性连结的电连接器40b,造成该散热孔21b预留的面积受到限制,以供设置于该电源供应器20b内部的至少一散热风扇50b运作时,将该电源供应器20b内所产生的热能,通过该些散热孔21b向外排出,达到散热的目的。

然而,由于该电源供应器20b内一般皆设置有一整流滤波单元、一功因校正单元、次级整流滤波单元、变压器以及脉宽控制单元等等组件,使得该电源供应器20b内部的空间变得相当狭小,当该散热风扇50b运作产生一气流通过该些组件后,该些气流并无法顺利地直接通过该些散热孔21b而向排出,造成部分的热能蓄积在该电连接器40b的后方,其所蓄积的热能日积月累容易造成该电连接器40b的损害,更甚者容易造成该电连接器40b的烧毁。

又如美国公开第2017027073号以及中国台湾公开第201208550号专利案,为了提升整体电源供应模块的散热效果,因此会在该机架上开设有复数散热孔以增加该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果。然而,该电源供应器是设置在该机架的内部,而在该机架上设置该些散热孔并无法使空气直接进入该电源供应器内产生热对流的效果并将热能直接带出,对于改善该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较佳散热效果的电源供应模块。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较佳散热效果的电源供应模块,包含一机架以及至少一电源供应器。该机架具有一开口及一与该开口连接的容置空间。该电源供应器具有一位于该机架的该开口外部以供一外部电源连接并具有复数前散热孔的输入端、一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以供一电力整合背板连接的输出端以及一连接于该输入端与该输出端之间的本体部,该本体部区分有一自该开口插入并配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与该输出端相连接的装配区段以及一自该开口朝向该开口外部延伸并连接于该装配区段与该输入端之间的散热区段,其中该本体部包含有一位于该散热区段内设置有复数上散热孔的顶板、一与该顶板相对并相互间隔且位于该散热区段内设有复数下散热孔的底板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该顶板与该底板两侧以连接该顶板与该底板的侧板,且每一该侧板位于该散热区段内设置有复数侧散热孔,使一气体能够自该输出端进入该电源供应器内,与该些上散热孔、该些下散热孔、该些侧散热孔以及该些前散热孔形成热对流,以对该电源供应器形成一散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该侧板进一步是由一连接在该顶板的上侧板以及一连接在该底板的下侧板所组成,且该些侧散热孔分布于该上侧板与该下侧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输入端进一步更包含有一供该外部电源电性连结的电连接器。

在一实施例中,该输入端进一步更设置有一用以握持以利该电源供应器于该机架上进行一插拔状态的把手。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源供应器进一步更包含有一设置于该本体部内以自该输出端导入该气体并将该气体朝向该散热区段导引的散热风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实质可有效达成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主要通过该电源供应器上设置有该些上散热孔、该些下散热孔以及该些侧散热孔的该散热区段,使该散热区段突伸设在该机架的该开口外部,使该气体能够自该输出端进入该电源供应器内,与该些上散热孔、该些下散热孔、该些侧散热孔以及该些前散热孔形成热对流,以对该电源供应器形成一散热效果,使本发明的电源供应模块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已知电源供应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已知电源供应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侧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气流通过电源供应器的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具较佳散热效果的冗余式电源供应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包含一机架10以及至少一电源供应器20。

该机架10上具有一开口11以及一自该开口11连接并延伸的容置空间12。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架10内设置有两个该电源供应器20为主要实施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上,该机架10内亦可设置一该电源供应器20或是同时设置两个或以上的该电源供应器20。

该电源供应器20具有一输入端21、一输出端22以及一连接在该输入端21与该输出端22间的本体部23,该输入端21位于该机架10的该开口11的外部,其上设有一用以握持以有利该电源供应器20于该机架10上进行一插拔状态的把手30以及一用于与一外部电源(图式中未表示,为已知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连接的电源连接器40。该输出端22位于该容置空间12相对于该开口11的另一侧并于该容置空间12内与一电力整合背板(图式中未表示,为已知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连接。该本体部23区隔有一自该开口11插入并配置于该容置空间12内与该输出端22相连接的装配区段24以及一自该开口11朝向该开口11外部延伸并连接于该装配区段24与该输入端21之间的散热区段25。

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部23包含有一顶板231、一与该顶板231相对且彼此相互间隔的底板232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该顶板231与该底板232两侧以连接该顶板231与该底板232的侧板233,该顶板231位于该散热区段25的位置处设置有复数上散热孔234,该底板232位于该散热区段25的位置设置有复数下散热孔235,每一该侧板233位于该散热区段25的位置则设置有复数侧散热孔236,且该输入端21上设置有复数前散热孔21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一该侧板233进一步是由一上侧板237以及一下侧板238所组成,每一该上侧板237与该顶板231相互连接,每一该下侧板238则与该底板232相互连结,且每一侧板233上的该些侧散热孔236分布于该上侧板237与该下侧板238上。

如图6及7所示,由于该电源供应器20的该散热区段25是突伸在该机架10的该开口11的外部,因此该些上散热孔234、该下散热孔235、该些侧散热孔236以及该些前散热孔211同样的也会随着该散热区段25而突设在该开口11的外部。

据以,当该电源供应器模块在实际应用时,能够使一气体通过该输出端22导入一气体,使该气体通过该本体部23,再经由该些上散热孔234、该下散热孔235、该些侧散热孔236以及该些前散热孔211形成热对流,进而能够避免该电源供应器20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囤积在该电源供应器2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该电源供应器20内部气流的流动的速度,因此在该电源供应器20内更可设置有至少一散热风扇50,以利用该散热风扇50自该输出端22导入该气体,以利用该气体将该电源供应器20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导引至该散热区段25,再使该热能利用该气体通过该些上散热孔234、该些下散热孔235、该些侧散热孔236及该些前散热孔211形成热对流,进而防止该热能囤积该电源供应器20内,而避免该电源供应器20因温度过高产生当机或是烧毁的现象发生。

但在实际应用上,该散热风扇50亦可设置在该电源供应器20的该输出端22的外侧,同样的也能使通过该散热风扇50将该气体由该输出端22导引至该电源供应器20内部。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主要通过该电源供应器20上设置有该些上散热孔234、该些下散热孔235以及该些侧散热孔236的该散热区段25,使该散热区段25突伸设在该机架10的该开口11外部,使该气体能够自该输出端22进入该电源供应器20内,与该些上散热孔234、该些下散热孔235、该些侧散热孔236以及该些前散热孔211形成热对流,以对该电源供应器20形成一散热效果,使本发明的电源供应模块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因此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而所作的些许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发明中,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