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调控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624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调控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调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电能被广泛使用,据预测,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7.7万亿千瓦时左右,最大负荷将达到12.7亿千瓦时。面对如此大的需求量,急需进行电力调控,以合理利用电能,节约用电。目前,电力采用粗放型电力调控方法,具有“一黑黑一片”的特点,无法满足精细化调控需求。技术实现要素:(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精细化调控,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调控方法和装置,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电力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01,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102,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103,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104,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105,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其中,所述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包括任一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影响区域、影响区域的等级、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当前负荷、与所述任一用电终端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可选地,步骤104具体包括:104-1,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104-2,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104-3,根据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确定各用电终端的时间调整系数;104-4,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其中,q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负荷量,qi0为用电终端i的当前负荷,q为需调整的负荷总量,ti为用电终端i的时间调整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系数,b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区域,a为调控区域,ui为与用电终端i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数量,u为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总数量。可选地,步骤104-3具体包括:确定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距当前时间的时长,若所述时长大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1.93,若所述时长小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0.38。可选地,步骤104-1执行之前,还包括:确定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104-1具体包括:根据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可选地,步骤104-2执行之前,还包括: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104-2具体包括:根据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电力调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其中,所述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包括任一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影响区域、影响区域的等级、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当前负荷、与所述任一用电终端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确定各用电终端的时间调整系数;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其中,q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负荷量,qi0为用电终端i的当前负荷,q为需调整的负荷总量,ti为用电终端i的时间调整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系数,b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区域,a为调控区域,ui为与用电终端i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数量,u为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总数量。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所述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距当前时间的时长,若所述时长大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1.93,若所述时长小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0.38。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三)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由于本发明在确定用电终端调整负荷量时,综合考虑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影响区域、当前负荷、关联用电终端以及最近调整时间,使得该调整负荷量不仅与用电终端本身相关,还与受其业务影响的其他因素相关,进而使得调整负荷量更符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实现精细化调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调控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力调控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调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力调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目前,电力采用粗放型电力调控方法,具有“一黑黑一片”的特点,无法满足精细化调控需求。本发明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由于本发明在确定用电终端调整负荷量时,综合考虑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影响区域、当前负荷、关联用电终端以及最近调整时间,使得该调整负荷量不仅与用电终端本身相关,还与受其业务影响的其他因素相关,进而使得调整负荷量更符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实现精细化调控。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101,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102,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103,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104,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可选地,步骤104具体包括:104-1,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104-2,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104-3,根据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确定各用电终端的时间调整系数。104-4,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其中,q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负荷量,qi0为用电终端i的当前负荷,q为需调整的负荷总量,ti为用电终端i的时间调整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系数,b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区域,a为调控区域,ui为与用电终端i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数量,u为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总数量。可选地,步骤104-3具体包括:确定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距当前时间的时长,若时长大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1.93,若时长小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0.38。可选地,步骤104-1执行之前,还包括:确定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104-1具体包括:根据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可选地,步骤104-2执行之前,还包括: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104-2具体包括:根据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105,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其中,所述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包括任一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任一用电终端的影响区域、影响区域的等级、任一用电终端的当前负荷、与任一用电终端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由于本在确定用电终端调整负荷量时,综合考虑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影响区域、当前负荷、关联用电终端以及最近调整时间,使得该调整负荷量不仅与用电终端本身相关,还与受其业务影响的其他因素相关,进而使得调整负荷量更符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实现精细化调控。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201,确定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调控等级如表1所示,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表1调控等级说明0级随时参与调控1级仅在峰荷时参与调控2级仅在电力系统非稳定时参与调控表2调控等级调整系数0级11级0.832级0.29202,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调控等级如表3所示,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4所示。表3影响区域的等级说明0级长期用电区域1级固定时间段内用电区域2级仅在特殊情况下用电区域表4调控等级调整系数0级11级0.832级0.29203,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204,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205,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其中,任一用电终端i的调整属性包括用电终端i的调控等级、用电终端i的影响区域、影响区域的等级、用电终端i的当前负荷、与用电终端i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用电终端i的时间。206,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本步骤可以通过如下4个子步骤实现:206-1,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具体的,根据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206-2,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具体的,根据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206-3,根据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确定各用电终端的时间调整系数。具体的,确定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距当前时间的时长,若时长大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1.93,若时长小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0.38。206-4,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其中,q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负荷量,qi0为用电终端i的当前负荷,q为需调整的负荷总量,ti为用电终端i的时间调整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系数,b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区域,a为调控区域,ui为与用电终端i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数量,u为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总数量。207,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由于在确定用电终端调整负荷量时,综合考虑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影响区域、当前负荷、关联用电终端以及最近调整时间,使得该调整负荷量不仅与用电终端本身相关,还与受其业务影响的其他因素相关,进而使得调整负荷量更符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实现精细化调控。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调控装置,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电力调控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一种电力调控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参见图3,该电力调控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第二获取模块302,用于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第一确定模块303,用于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第二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模块305,用于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其中,所述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包括任一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任一用电终端的影响区域、影响区域的等级、任一用电终端的当前负荷、与任一用电终端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参见图4,第二确定模块304,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041,用于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第二确定单元3042,用于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第三确定单元3043,用于根据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确定各用电终端的时间调整系数;第四确定单元3044,用于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其中,q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负荷量,qi0为用电终端i的当前负荷,q为需调整的负荷总量,ti为用电终端i的时间调整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调整系数,b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系数,ai为用电终端i的影响区域,a为调控区域,ui为与用电终端i存在关系的用电终端数量,u为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总数量。可选地,第三确定单元3043,用于确定各用电终端最近一次调整任一用电终端的时间距当前时间的时长,若时长大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1.93,若时长小于24小时,则确定时间调整系数为0.38。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一确定单元3041,用于根据调控等级与调整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对应的调整系数。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确定单元3042,用于根据影响区域的等级与影响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影响区域的等级对应的影响系数。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获取调控区域中包括的所有用电终端,获取需调整的负荷总量,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根据所有用电终端的调整属性确定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根据各用电终端的调整负荷量调整各用电终端的负荷,由于在确定用电终端调整负荷量时,综合考虑用电终端的调控等级、影响区域、当前负荷、关联用电终端以及最近调整时间,使得该调整负荷量不仅与用电终端本身相关,还与受其业务影响的其他因素相关,进而使得调整负荷量更符合实际的运行情况,实现精细化调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