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与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1152发布日期:2019-04-05 22:0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与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与一种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机械、电子等离散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程度高,覆盖广、自动化程度高,但企业信息化系统也存在数据依靠人工录入、数据迟滞、数据分析比较粗糙的问题。

渔业、食品业等非标准加工制造业行业信息化认识程度低,信息化应用不高,但也因为这些行业加工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非标准加工,也导致了企业信息化产品设计存在针对性不够强,不能完成解决企业痛点问题。

大量的称重品加工行业,受制于规模和资本,目前都使用普通计价秤或cub秤对加工前后的货品进行称重,然后人工记录后进行出成率统计。

以水产品行业为例,所有的鱼类都有一道初加工流程,即通过加工获得半成品(鱼肉),传统流程如图1所示,其主要加工方式为剖皮、去刺(即将鱼皮鱼刺去除,只留鱼肉),加工员根据不同的出成率,获取不同的工资,工资=出成率*加工后半成品重量。针对手工记录完的数据,需要经人工一笔笔录入到通用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或者excel进行统计分析。

而且,从用人成本上看,需要专人a、专人b专门记录数据,一年要为此支出几万成本。从管理角度看,如果专人a串通加工员作弊,多记或少记重量,以提高出成率,则将极大损害企业的利益。从工作效率上看,人工记录数据后,统计出成率,再换算工资速度慢,效率低,易出错,并且加工员越多越明显。

上述的不足将会引发工人抱怨,导致熟练工流失,降低企业出成率,间接影响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解决了业务数据及重量自动采集、汇总、工资自动计算与实时成本核算,以及精准业务数据分析等技术问题的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与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记录与处理数据信息;在原料入库时,记录每批原料唯一的生产批次、供应商、进化时间、品名、重量;进行加工时,识别工人身份,自动采集并记录其领取的原料重量;加工完成后,识别工人身份,自动采集并记录其上交的成品的重量,并自动计算出成率及工资;成品入库时,识别生产批次,统计本批次生产的出成率。

作为优选,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记录原料入库、加工过程、成品入库时采集或产生的输入数据,经计算,得到过程数据与结果数据。

作为优选,生产批次、供应商、进化时间、品名以电子标签、二维码或条形码为载体,读取数据后,发送至生产管理系统。

作为优选,重量通过智能重量采集装置获取,并发送至生产管理系统。

作为优选,读取射频卡或手环内设置的电子标签,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识别。

作为优选,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后,根据生产任务单,通过智能重量采集装置称量相应重量的原料,分配给对应的工人。

作为优选,加工完成后,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后,通过智能重量采集装置称量成品的重量,并将成品的重量关联至对应的生产任务单中,自动计算出成率及工资。

一种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的后台中心、智能重量采集装置、智能输入终端,智能重量采集装置、智能输入终端分别与后台中心连接;生产管理系统根据所述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记录原料入库、加工过程、成品入库时采集或产生的输入数据,经计算,得到过程数据与结果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计算并统计出成率、计算工资。

作为优选,生产管理系统中构建有工资核算模块,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人员工资的实时核算。

作为优选,生产管理系统中还构建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办公协同模块、食堂管理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记录与处理数据信息,使得数据录入变成数据和重量自动采集,减少了错误,提高了效率,同时相关的业务分析基础,数据是基于行业应用设计而来,从而提高了准确度。

本发明所述的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为一套智能信息化管理工具和智能化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的后台中心、智能重量采集装置、智能输入终端,将制造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前沿的物联网技术与软件信息化系统相结合的技术难题;又可以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消耗,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设计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制造技术的创新以及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从而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

本发明的实施,不再需要称重记录人员,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数据无法进行人为修改,防止加工员与记录人员串通作弊;系统生成的数据实时记录,并立即形成报表,通过自动计算与统计,提高统计效率;员工日工资、月工资及出勤表等可进行实时汇总;库存准确,及时发现生产问题,及时调整;实现真正无纸化,无人工干预,提供实时查询,决策,准确有效的依据;及时跟踪异常情况,避免劳资纠纷,提升企业形象;专注把控生产质量,提升车间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鱼类初加工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是智慧生产的内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针对性差和人工录入数据造成的错误和延迟,以及数据分析精确性够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与仓储管理方法与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不仅针对行业特性进行设计研发,符合行业应用的需求,而且应用物联网技术,使得数据录入变成数据和重量自动采集,减少了错误,提高了效率,同时相关的业务分析基础,数据是基于行业应用设计而来,从而提高了准确度。

如图2所示,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渔业生产与仓储管理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记录与处理数据信息;在原料入库时,记录每批原料唯一的生产批次、供应商、进化时间、品名、重量;进行加工时,识别工人身份,自动采集并记录其领取的原料重量;加工完成后,识别工人身份,自动采集并记录其上交的成品的重量,并自动计算出成率及工资;成品入库时,识别生产批次,统计本批次生产的出成率。本发明是渔业加工企业管理过程优化的智能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企业日常运作的原始数据,系统平台综合分析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日常管理的事前、事中控制。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涉及的数据输入、输出、存储与运算,可实施为通过统一的中心进行,对应地,本发明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记录原料入库、加工过程、成品入库时采集或产生的输入数据,经计算,得到过程数据与结果数据。

所述的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则生产批次、供应商、进化时间、品名以电子标签、二维码或条形码为载体,重量通过智能重量采集装置获取;读取电子标签、二维码或条形码的数据,采集重量数据后,发送至生产管理系统。加工完成后,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后,通过智能重量采集装置称量成品的重量,并将成品的重量关联至对应的生产任务单中,自动计算出成率及工资。

对于工人的身份识别,读取射频卡或手环内设置的电子标签,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识别。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后,根据生产任务单,通过智能重量采集装置称量相应重量的原料,分配给对应的工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渔业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包括设置生产管理系统的后台中心、智能重量采集装置、智能输入终端,智能重量采集装置、智能输入终端分别与后台中心连接;本发明所述的系统,以后台中心为数据处理核心,包括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与运算等。生产管理系统所述的渔业生产管理方法,记录原料入库、加工过程、成品入库时采集或产生的输入数据,经计算,得到过程数据与结果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计算并统计出成率、计算工资。

对工资的自动核算,生产管理系统中构建有工资核算模块,用于实现生产过程中人员工资的实时核算。

为了提升生产管理系统的全面性,生产管理系统中还构建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办公协同模块、食堂管理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图3所示,智慧生产的概念需要统筹供应管理(即采购)、库存管理(即仓库)、生产管理(即生产任务安排),并且可以进一步加入决策管理(即生产的各项统计数据)。供应管理包括原料入库、成品出库以及往来单位信息;库存管理包括仓库的管理以及物料信息;生产管理包括生产排单、生产任务单、生产领料、生产入库等流程,以及员工信息。决策管理可包括原料收购报表、生产进度统计表、领料明细报表、生产出成率领报表,员工工资日报表、员工工资月报表、员工出勤报表等。

本发明所述的输入、输出设备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具体实施需求设置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包括pc、平板电脑、手机、工业电脑、pda、条码枪、rfid卡、rfid手环、智能固定终端、智能重量采集装置。

以具体的蟹脚生产为例,生产流程大致如下环节:

1)投料(粗加工领料);

2)粗加工(挑选去壳);

3)分级、交料;

4)清洗、蒸煮定重、再入库;

5)蒸煮后称重;

6)精加工(挖肉)领料;

7)装罐;

8)成品喷码。

对应于上述的环节,设置对应的空间安排,包括冷库、粗加工领料区、粗加工区、分级区、清洗区、蒸煮定重区、蒸煮后称重区、精加工领料区、精加工区、装罐区、成品验收(包括巴氏消毒)喷码区。

在生产流程的所有环节中,生产管理系统记录并统计各种数据,对应上述的环节1)至7),分别为:

1)来料批次、来料重量、员工领料;

2)计算员工工资;

3)蟹脚重量、蟹脚占比;

4)入库重量、蒸煮前重量、统计产量;

5)蒸煮后重量、蒸煮率;

6)计算员工工资;

7)产线产量、产线产率。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