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365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外卖等的快速发展使物流系统也随之变得庞大起来,每天都会有许多形形色色的物流车辆行驶在城市中,各种车辆的使用使得城市交通变的更加拥挤不堪,也带来了大量的交通事故。当前的交通状况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非物流车辆载物空间严重浪费,尤其私家车和公共交通车辆(如出租车)在使用时,多数情况下车厢和后备箱仍有较大空间可以使用。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有车,并且在用车。

2、城市交通网发达,车流量大,行车路线几乎可以覆盖城市中所有地区。而且城市中任意一点到另一点可以有多条路线选择。

3、专门从事物流的人力、物力投入越来越大,物流成本越来越高。

4、物流车辆数目的上升,增加了交通负荷,占用了大量道路资源。同时形形色色的物流车辆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

5、物流车辆的运输路线上每天也会有很多非物流车辆经过。这些车辆的车载空间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来代替或补充物流车辆进行物流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和方法,充分利用行驶车辆车载空间,改善交通状况、降低物流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包括调度平台、物流站点、物流终端和客户终端;所述物流站点包括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所述物流中转站具有货物中转功能,物流端点站具有货物接收和交付功能;所述客户终端用于与调度平台和物流端点站进行信息交互;

调度平台根据货物的物流需求,确定由物流站点组成的物流路线;根据物流终端已规划好的行车路线,为物流终端分配需要交互的物流站点以及货物。

优选地,所述调度平台包括通信模块、虚拟交通网络构建模块、规划模块和货物状态汇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物流终端、客户终端之间的信息互联;

所述虚拟交通网络构建模块依据所有物流终端已规划好的行车路线,汇总形成虚拟交通网络;

所述规划模块根据用户提交的物流需求,依据所述虚拟交通网络中物流终端的行车路线规划物流路线;

所述货物状态汇集模块根据通信模块的信息互联,汇集货物物流状态信息,反馈给客户终端。

优选地,所述物流终端主要为非物流车辆;所述调度平台在运力不足路线补充专门物流车辆;物流终端配置为只收发自己的货物,和/或参与公共货物中转。

优选地,所述物流中转站的部署位置主要为城市骨干道路,配合物流终端转发货物;所述物流端点站的部署位置主要为物流需求密集的区域,通过与物流终端和用户交互,实现货物的接收和交付。

优选地,所述物流中转站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相连的货物识别模块、货物存取装置、物流终端识别模块和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与调度平台进行通信;

所述货物识别模块,用于对货物进行识别;

所述货物存取装置,用于对货物进行存取操作和提供存储空间;

所述物流终端识别模块,用于对物流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调度平台的分配,进行货物和物流终端的匹配;根据货物的识别和匹配结果,通过货物存取装置将货物在物流中转站和物流终端之间进行存取。

优选地,所述物流中转站具有并行的多条物流终端通道。

优选地,所述物流端点站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以及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第二货物存取装置、第二物流终端识别模块、用户识别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调度平台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用于对货物进行识别;

所述第二货物存取装置,用于对货物进行存取操作和提供存储空间;每个用户拥有指定的货物存储空间,或者在用户使用时分配货物存储空间;

所述第二物流终端识别模块,用于对物流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调度平台分配,进行货物和物流终端的匹配;根据货物和物流终端的识别结果,通过第二货物存取装置将货物在物流中转站和物流终端之间进行存取;根据货物和用户身份的识别结果,通过第二货物存取装置向用户交付货物,将交付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反馈给调度平台。

优选地,所述物流终端具有车载系统,该车载系统中设有接入模块、定位模块、第三货物存取装置;

所述接入模块,用于实时与调度平台进行交互,存取货物时与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交互;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具备定位功能,将行车路线上报到调度平台;

所述第三货物存取装置,用于配合物流中转站和物流端点站实现货物接收和交付功能。

优选地,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统一生产标准的货物箱;所述货物箱具有通信、定位和标识功能,货物箱承载货物在物流终端、各物流站之间流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物流系统,包括常态行驶阶段、查询阶段、提交阶段、中转阶段和交付阶段;

常态行驶阶段,常态时行驶中的物流终端向调度平台发送自身的行车路线和实时位置信息,调度平台将所接收的信息存储并实时更新;

查询阶段,客户终端根据用户的请求,向调度平台提出查询就近物流端点站的请求,调度平台将存储的信息通过客户终端反馈给用户;

提交阶段,客户终端将用户选定的收发货物的物流端点站信息提交给调度平台,物流端点站接收用户递交到位的货物并向调度平台上传信息,调度平台根据用户的物流需求和存储的物流终端行车路线,实时位置规划物流路线;

中转阶段,调度平台根据规划好的物流路线联系路线上的物流端点站、物流中转站,并分配物流终端,当分配的物流终端按照自己的行车路线行驶到物流端点站时,物流端点站将货物交付给物流终端;此时物流终端依旧依照自己的行车路线行驶,分三种情况处理:1)如果货物在此物流终端上是到达状态,则可直接进入交付阶段;2)如果货物非到达状态且下一站是物流端点站,则在物流终端行驶至下一站物流端点站后将货物交付到下一站物流端点站,货物成到达状态,再进入交付阶段;3)如果货物非到达状态且下一站是物流中转站,则在物流终端到达下一站物流中转站时将货物交付到物流中转站,物流中转站再等待下一辆物流终端对货物进行中转;本中转阶段中物流端点站、物流中转站、物流终端均向调度平台发送实时物流信息以便反馈给客户终端;

交付阶段,作为交付者的物流终端或者物流端点站将货物交付给用户,之后客户终端和交付者向调度平台反馈信息,一次物流运输结束。

有益效果:

(1)高效的物流方法。大量非物流车辆的加入,可以使货物更快的到达目的地。

(2)更方便的物流方法。可以人工在物流端点站取货,也可以直接将货物中转至自有的私家车,不需专门到指定地点取货。

(3)充分利用资源。更高效的利用了空闲的车载空间和道路资源。

(4)改善了道路交通状况,降低了物流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物流车辆和物流人员,降低了交通运输负荷和物流成本,提升了交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调度平台的组成框图。

图3为物流中转站的组成框图。

图4为物流端点站的组成框图。

图5为本发明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方案,其核心思想是,非物流车辆例如私家车具有大量闲置的车载空间,是潜在的物流空间,本发明尽可能利用这些非物流车辆的共享空间资源和城市发达的交通网来实现物流,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善交通状况。为此,本发明设立调度平台,接收车辆上报的已规划好的行车路线,然后调度平台根据货物的物流需求,尽可能的复用这些行车路线,令车辆在按照既定路线行车的过程中,运输货物,从而实现车载空间的共享。

图1为本发明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调度平台、物流站点、物流终端和客户终端;其中,物流站点包括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两种。物流中转站具有货物中转功能,只与车辆交互;物流端点站具有货物接收和交付功能,与车辆和用户均有交互。客户终端用于与调度平台和物流端点站进行信息交互。

调度平台是控制中心,其根据货物的物流需求,确定由物流站点组成的物流路线,即设定货物在哪一物流中转站交付到哪一辆车,以及在哪一个物流中转站再存入,直至货物最终流转到客户终端初始指定的物流端点站或某一辆车内;根据物流终端已规划好的行车路线,为物流终端分配需要交互的物流站点以及货物。

下面针对每个组成单元进行详细描述。

(1)调度平台

调度平台实现对物流的调度。调度平台具有智能控制系统,功能如下:

●接收所有物流终端上报的行车路线,汇总形成虚拟交通网络。

●处理用户提交的物流需求,依据虚拟交通网络中车主的行车路线规划物流转运路线。这里,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终端提交物流需求,也可以通过物流端点站提供的界面提交物流需求。物流需求包括货物信息、起止地址等。

●汇集货物物流状态信息,并给用户提供物流状态反馈。这里,汇集货物物流状态信息可以通过物流站、物流终端、货物箱反馈的信息进行汇集。

●根据物流情况,运力不足路线补充专门物流车辆。本发明主要采用非物流车辆空间共享,在运力不足或其他情况下,可以调用专门物流车辆,实现物流站之间的货物运输。

●实现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物流终端、货物箱、客户终端等的信息互联。

为此,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度平台,其包括通信模块,以及与通信模块相连的虚拟交通网络构建模块、规划模块和货物状态汇集模块。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物流终端、客户终端之间的信息互联;

虚拟交通网络构建模块依据所有物流终端已规划好的行车路线,汇总形成虚拟交通网络;

规划模块根据用户提交的物流需求,确定物流路线;依据所述虚拟交通网络中物流终端的行车路线,为物流终端分配需要交互的物流站点以及货物,并通过通信模块通知物流路线上的物流站点和负责运输的物流终端相关信息。

货物状态汇集模块根据通信模块的信息互联,汇集货物物流状态信息,反馈给用户。

(2)物流中转站

物流中转站只负责与车辆交互,主要部署在城市骨干道路,自动化程度较高,存储容量大,单站成本相对较高。其功能如下:

●对货物进行识别、自动存取以及安全检查。

●配合物流终端(车)转发货物;为了提高转发效率,可以设计自动识别和转发设备,转发过程自动化,不需要人工配合。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装卸的方式实现转发。

●对车辆进行身份识别,以匹配货物,确保货物正确收发。

●车辆可以并行通过物流中转站,进行货物的存取,提高存取效率。

为此,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中转站,其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相连的货物识别模块、货物存取装置、物流终端识别模块和通信模块。

通信模块与调度平台进行通信,实现指令、状态等信息的传递。

货物识别模块,用于对货物进行识别。识别方式可以为二维码识别,射频识别等。

货物存取装置,用于对货物进行存取操作和提供存储空间。进一步地,还可以进行货物的安全检查,例如进行违禁品的筛查。该装置能够实现货物的抓取、释放、保存等功能。例如,可以设计多层级的货物存储空间,利用轨道、智能传递车和机械手等设备的组合实现上述功能。

物流终端识别模块,用于对物流终端进行身份识别。例如利用车牌、车上黏贴的二维码或者射频信息实现车辆识别。

控制模块,根据调度平台的分配,进行货物和物流终端的匹配,以确定哪个货物由哪个物流设备进行传递。然后,根据货物的识别结果和匹配结果,通过货物存取装置将货物从物流中转站转移到物流终端,或者将货物从物流终端转移到物流中转站。

由于该物流中转站货流较大,因此可以设置多个并行的物流终端通道,物流终端进入通道后,由识别模块自动进行相应信息的识别,由货物存取装置实现货物的自动抓取和释放,从而实现快速的货物传递。

(3)物流端点站

物流端点站容量较小,成本较低,一般部署在用户小区、单位驻地等物流需求密集的区域,可与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货物柜相连,存取速度可以较低。该物流端点站可以同物流终端和用户进行交互。功能如下:

●识别用户或车辆身份,以确保货物交付正确,并将交付信息反馈到调度平台。

●实现用户存取货物、物流终端存取货物功能。

●每个用户可拥有独立的货物存储空间,或者在用户使用时分配存储空间。

为此,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端点站,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以及与第二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第二货物存取装置、第二物流终端识别模块、用户识别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其中,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第二货物存取装置、第二物流终端识别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与物流中转站中的相应模块功能相同。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调度平台进行通信,实现指令、状态等信息的传递。

第二货物识别模块,用于对货物进行识别。

第二货物存取装置,用于对货物进行存取操作和提供存储空间。本物流端点站可以与用户储物柜相结合。每个用户拥有独立的货物柜(或物流端点站在用户需要时自动分配货物柜),物流端点站接收到需交付的货物时会根据货物和用户的归属关系自动将货物存放到相应的货物柜中。

第二物流终端识别模块,用于对物流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用户识别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例如利用用户id实现身份识别。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调度平台分配,进行货物和物流终端的匹配;根据货物和物流终端的识别结果,通过第二货物存取装置将货物从物流端点站转移到物流终端,或者将货物从物流终端转移到物流端点站;根据货物和用户身份的识别结果,通过第二货物存取装置向用户交付货物,将交付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反馈给调度平台。

(4)物流终端

物流终端即使用中的车辆,它们可以是专门的物流车辆,也可以是私家车、专车、出租车等,只要车主愿意共享车载空间用于物流系统即可安装车载系统,接入调度平台作为物流终端。主要功能有:

●车载系统具备接入功能,可以实时与调度平台进行交互,存取货物时可以与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交互。

●车载系统具备定位功能,可以将行车路线上报到调度平台。

●可配合物流中转站和物流端点站实现货物自动接收和交付功能。

●物流终端也可以只收发自己的货物,而不参与公共货物中转,如私家车只实现自己的货物存取。

为此,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流终端,其具有车载系统,该车载系统中设有接入模块、定位模块、第三货物存取装置。

接入模块,用于实时与调度平台进行交互,存取货物时与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交互。

定位模块,用于具备定位功能,将行车路线上报到调度平台。

第三货物存取装置,用于配合物流中转站和物流端点站实现货物接收和交付功能。

(5)货物箱

为了实现货物的方便管理和移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货物箱,其具有统一的生产标准,但是可以有多个规格,可以反复使用。货物装在货物箱中,以货物箱为单元进行传递。本发明中,货物箱具有通信、定位的功能,通过对货物箱的识别,能够实现车辆对货物和用户对货物的匹配识别,还能够实现对货物的追踪。同时,统一规格的物流箱也可以方便存储和自动存取。

(6)客户终端

客户终端主要是用户的手机、pc等联网设备上的终端软件,主要功能有:

●从调度平台获取物流端点站的信息;

●向调度平台提交物流请求。

●在物流端点站存取货物时与物流端点站交互。

●查看物流状态。

本共享车载空间的城市物流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1)常态时行驶中的物流终端会向调度平台发送自己的行车路线和实时位置信息,调度平台将这些信息存储并实时更新。

(2)查询阶段用户通过客户终端向调度平台提出查询就近物流端点站的请求,调度平台将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反馈给用户。

(3)提交阶段用户根据调度平台提供的信息选择收发货物的物流端点站。用户将货物递交到物流端点站后,物流端点站和客户终端会向调度平台上传信息,调度平台根据用户的物流需求和存储的物流终端行车路线,实时位置规划物流路线。

(4)中转阶段调度平台会根据规划好的物流路线联系路线上的物流端点站和物流中转站,有规划中的物流终端行驶到物流端点站时,物流端点站会将货物交付给物流终端。此时物流终端依旧会依照自己的行车路线行驶,可能有三种情况:1)如果货物在此物流终端上是到达状态,则稍后可直接进入交付阶段;2)如果货物非到达状态且下一站是物流端点站,则在物流终端行驶至物流端点站后自动将货物交付到物流端点站,货物成到达状态,再进入交付阶段;3)如果货物非到达状态且下一站是物流中转站,则在物流终端到达物流中转站时将货物自动交付到物流中转站,物流中转站再等待下一辆物流终端对货物进行中转,重复步骤(4)。此过程物流端点站、物流中转站、物流终端会向调度平台发送实时物流信息以便反馈给用户。

(5)交付阶段交付者(物流终端或者物流端点站)将货物交付到用户手中,之后客户终端和交付者会向调度平台反馈信息,一次物流运输结束。

下面举一个例子。

货物运输开始之前物流终端会实时向调度平台上传行车路线和位置信息。

当客户终端a有货物需要发往客户终端b时,会依照如图6所示的四个步骤进行:

(1)客户终端a查询附近的物流端点站地理位置。

(2)用户将货物递交到就近的任意物流端点站。此时客户终端a和物流端点站1会向调度平台发送信息,调度平台根据物流需求规划物流路线。

(3)物流端点站1将货物自动递交给行驶过来的物流终端a,物流终端a依照自己的行车路线行驶至物流中转站1时将货物自动递交到物流中转站1。当物流终端b行驶到物流中转站1处时,物流中转站1会将货物自动交付到物流终端b。物流终端b依照自己行车路线行驶至物流中转站2时,将货物自动递交到物流中转站2。物流中转站2待物流终端c行驶到站后将货物自动交付到物流终端c。物流终端c依照行车路线行驶至物流端点站2时将货物自动递交到站。在此中转过程中物流终端、物流端点站和物流中转站会实时向调度平台上报物流信息,以便调度平台将物流信息反馈到客户终端。

(4)客户终端b收到货物到站信息后,到物流端点站2取走货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车载空间的物流系统,通过共享车载空间,以私家车、出租车等非物流专用车辆代替或补充物流专用车辆进行物流运输,节约物流成本、降低交通负荷。

通过自动存取和自动规划路线的设计,整个物流过程可以自动化完成。物流终端(车)和物流中转站、物流端点站之间进行货物转发、交付可以实现全程自动化完成,不需人工操作。物流端点站对人的货物交付和存取也可以设计为全自动化进行。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