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365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产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已经得到较大技术提升,但是目前的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产品统计的实际生产数量只能按照仓库入库时清点的数量为准,无法提供的有效的方式避免窜货,也无法对产品进行实时的跟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提供的有效的方式避免窜货,也无法对产品进行实时的跟踪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小包产品包装完成时,在所述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其中,所述条码唯一标识小包产品;

将各个喷印产品条码的小包产品放置于包装箱,并在所述包装箱上喷印箱码,其中,所述箱码唯一标识所述包装箱;

生成各个条码与所述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

可选的,在所述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仓储管理系统中获取生产工单;

在所述生产工单中获取产品的产品参数、条码、箱码,其中,所述产品生产参数至少包含产品的数量、类型。

可选的,在所述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至少包含产品参数、生产时间、产品编号的生产信息;

根据所述生产信息生成生产工单,并存储所述生产工单。

可选的,在生成各个条码与所述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已扫描出库的小包产品的条码或者包装箱的箱码;

在已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中将所述条码以及所述箱码标注为已出库。

可选的,在生成各个条码与所述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扫描退货包装箱上的箱码,获取退货数据;

根据所述退货数据生成退货单据,并保存所述退货单据。

可选的,在生成各个条码与所述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条码或者是箱码、库存交易数据;

根据所述条码,查询出所述条码对应的小包产品的仓储状态;或者根据所述箱码,查询出所述箱码对应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

或者根据所述库存交易数据,查询出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

输出所述查询结果。

一种产品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生产模块,用于在小包产品包装完成时,在所述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其中,所述条码唯一标识小包产品;将各个喷印产品条码的小包产品放置于包装箱,并在所述包装箱上喷印箱码,其中,所述箱码唯一标识所述包装箱;

仓储管理模块,用于生成各个条码与所述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

可选的,所述生产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仓储管理系统中获取生产工单;在所述生产工单中获取产品的产品参数、条码、箱码,其中,所述产品生产参数至少包含产品的数量、类型。

可选的,所述仓储管理模块,还用于获取已扫描出库的小包产品的条码或者包装箱的箱码;在已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中将所述条码以及所述箱码标注为已出库。

可选的,所述仓储管理模块,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条码或者是箱码、库存交易数据;根据所述条码,查询出所述条码对应的小包产品的仓储状态;或者根据所述箱码,查询出所述箱码对应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或者根据所述库存交易数据,查询出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输出所述查询结果。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产品生产时,在小包产品的包装上喷印条码以及在包装箱的包装上喷印箱码,并建立箱码与条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从而避免了产品之间的窜货情况,并且也提供了对产品进行实时跟踪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产品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只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不是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s101,在小包产品包装完成时,在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

s102,将各个喷印产品条码的小包产品放置于包装箱,并在包装箱上喷印箱码;

s103,生成各个条码与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

具体来讲,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产品的生产之前,首先要在仓储管理系统中获取生产工单。

生产工单可以根据获取的用户输入的至少包含产品参数、生产时间、产品编号的生产信息生成的工单,该生产工单在生成之后将保存在仓储管理系统中,以便后续进行生产时直接调用。

在获取到生产工单之后,在该生产工单中的产品参数、生产时间、产品编号、条码、箱码等等,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条码和箱码也可以不再生产工单中获取,而是直接随机生成,随机生成的条码和箱码都是唯一的,不会存在重复的情况。

基于上述得到生产工单,将进行包装生产,首先进行小包产品的生产包装,在小包产品包装完成时,在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该产品条码唯一标识该小包产品,所以每个小包产品包装上的产品都不相同。

在小包产品包装完成之后,将各个喷印了产品条码的小包产品放置到包装箱中,在包装箱装完时,在该包装箱上喷印箱码,该箱码也是唯一标识该包装箱,所以每个包装箱的箱码都不相同。

在包装箱完成时,生成包装箱中的各个小包产品的条码与包装箱的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包装箱中的每个小包产品的条码对应一个箱码,然后将该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

通过该方法就可以准确的建立小包产品与包装箱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是建立唯一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产品之间出现的窜货情况,并且也可以起到对产品的方位识别。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产品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对产品进行入库,在进行入库时,对于大件,可以直接扫描包装箱上的箱码,并将该箱码对应包装箱标记为入库。当然,对于小包产品入库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处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窜货的情况,并且也可以及时的对产品进行跟踪以及状态更新。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产品生产完成并且入库之后,若是要将生产的产品出库时,根据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发货订单,确定发货数量,直接对包装箱上的箱码进行扫描,从而可以获取到已出库的包装箱的箱码,然后可以在已存储的关系列表中将该箱码对应的包装箱标记为出库;当然,若是小包产品出库,则扫描小包产品上的条码,然后在已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中将该条码对应的小包产品标注为出库。通过该方式可以对出库的产品进行及时的标注,从而可以对产品的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是存在退货情况,则扫面退货包装箱上的箱码,获取退货数据,根据退货数据生成退货单据,然后保存该退货单据,在该退货单据中至少包含产品类型、生产时间、退货原因等等,这样可以保证对产品的实时跟踪。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若是产品之间存在仓库流转,则可以通过扫描包装箱上的箱码将该包装箱在仓库a中的产品出库,然后在通过扫描箱码将包装箱在仓库b中入库。通过该方式可以简单快捷的对产品进行调度,提升了产品的调度效率。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产品的状态进行实时的查询,在用户需要查询时,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条码或者是箱码、库存交易数据;根据条码,查询出条码对应的小包产品的仓储状态;或者根据箱码,查询出箱码对应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或者根据库存交易数据,查询出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输出查询结果。通过该方式可以提供给用户及时边界的产品查询,从而实现了对产品的实时跟踪,并且也提供了有效的防伪功能。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产品生产时,在小包产品的包装上喷印条码以及在包装箱的包装上喷印箱码,并建立箱码与条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从而避免了产品之间的窜货情况,并且也提供了对产品进行实时跟踪的条件。

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产品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产品信息处理系统,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产品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生产模块201,用于在小包产品包装完成时,在所述小包产品包装上喷印产品条码,其中,所述条码唯一标识小包产品;将各个喷印产品条码的小包产品放置于包装箱,并在所述包装箱上喷印箱码,其中,所述箱码唯一标识所述包装箱;

仓储管理模块202,用于生成各个条码与所述箱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至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保存。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产模块201,还用于在所述仓储管理系统中获取生产工单;在所述生产工单中获取产品的产品参数、条码、箱码,其中,所述产品生产参数至少包含产品的数量、类型。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仓储管理模块202,还用于获取已扫描出库的小包产品的条码或者包装箱的箱码;在已存储的对应关系列表中将所述条码以及所述箱码标注为已出库。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仓储管理模块202,还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条码或者是箱码、库存交易数据;根据所述条码,查询出所述条码对应的小包产品的仓储状态;或者根据所述箱码,查询出所述箱码对应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或者根据所述库存交易数据,查询出包装箱的仓储状态,得到查询结果;输出所述查询结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