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6388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语言及图形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特定区域电子商务服务对象具有如下特点:(1)使用语言种类众多,且多为小语种;(2)存在较大的文化背景差异;(3)从业人员多从事农业、商业、旅游业;(4)文化素质有限。要使这些人群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发挥网络服务的作用,需要解决网络环境下、持不同小语种、有限素质人群的商业交流问题。

现有技术中,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是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介中使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在虚拟空间中,页面利用其图形、色彩、动画、构图以及画面的组接和转换等元素来传递信息,网络文字翻译的手段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特定区域特种人群的即时交流问题,本申请通过大众熟悉的图形符号的传意能力使接受者通过图形符号来理解和识别出发送者所要传达的意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通过文字符号的翻译,转而采用图形符号辅助传意,使接受者通过图形符号的理解和识别得到发送者所要传达的意图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的,包括:

首先要确定交流内容的范围,从电子商务网站及交流网站的留言板、即时交流和客服软件的有关领域信息采样空间中抽取常用语句,经过语言学分析、抽象、抽取形成语句库,再通过分词提出单词,经分类形成单词库,录入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同样收集的语句通过整理、归纳和规范化形成语句库也录入到数据库中;再按电子商务交易流程的不同节点的内容和情景进行分类,规定相应功能,并将其与单词库和语句库关联,形成语境数据库;

将语境数据库的单词或语句根据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平面设计、认知神经科学、符号学、动画设计等学科知识形成的规则库和设计原则,通过既有的计算机图形软件进行再设计,再实验,反复迭代。达到一定效果后,进行计算机编程,将结果转化为图形符号,将转化为图形符号设计成初期的非语言图形符号,构成符号库,这样的多个符号及其规则构成符号系统;然后进行认知实验,根据符号的识别率筛选出识别显著的图形符号和句子表达方式,同时由专业人员分析其识别率高的设计特点更新规则库;

然后进行再设计,再实验,反复迭代开发的过程。多次迭代达到一定认知识别效果后,得到成熟的规则库和图形符号库;

进一步,所述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具体包括:

建语境数据库:在一定的语境范围内,首先须建立语境数据库,确定语境的内涵和界定语境的外延;语境的内涵基于人群特点设定在某领域电子商务活动中,语境外延的内容界定包括各涉及领域的网站交流内容;采样空间以电子商务网站的留言板、即时交流和客服软件为主抽取;通过收集、整理、归纳和规范化形成语词和语句;按电子商务交易流程节点所规定的功能、内容和情景进行分类,建设语境数据库;

设计非语言符号系统:在建立好的语境数据库基础上,设计符合语境的典型静态单符号、符号组及群符号及认知训练方法,设计包括动态图标、身体语言视频、场景视频的动态图形符号;通过实验进行反复设计完善;

非语言符号认知实验:然后用设计出的符号进行交流实验,通过实验室实验、网络实验,记录实验变量,评估交流效果;实验室试验采用传统心理学方法开展试验活动并记录;网络试验采用含有心理学算法的程序编制网页,在网络上由实验者登录按要求自行操作完成;

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传意认知能力分析:通过非语言符号认知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传意认知能力;采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析采用哪些方法和规则使接受者对发送者传输而来的图形符号的理解和识别尽可能达到发送者所要传达的原意;分析能充分表达原意的图形设计规则和规范;再将这些分析结果反馈到非语言符号系统设计中;

方法整合及用户体验分析:将符号交流、文字提示和翻译服务的方法整合到交流环境,寻求计算机的支持;用户体验分析采用键盘输入、符号区鼠标点选、分类检索和搜索引擎的输入方法,分析组句交流的模式,分析提示的界面表达方式,进行用户交互。

进一步,网络实验包括:区域人员的电子商务操作过程的分析、咨询交流内容的纪录、各网络元素应用效果、不同文化背景人员对某些设计文化背景内容的图形符号的认知差异、通过神经认知科学探寻语言识别与图形符号识别的脑差异。

进一步,各网络元素包括文字、即时翻译、图形、动画、身体语言视频、音频。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构建的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图形符号的传意识别能力是接受者能通过图形符号理解和识别出发送者所要传达的意图(即符号学的“所指”),并尽可能多的反映了出发送者原意,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通过文字符号的翻译,转而采用图形符号辅助传意,使接受者通过图形符号的理解和识别得到发送者所要传达的意图的问题。这可以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用表情符号的跨文化商务交流研究”(yuhuifeng,menlanqiu,yanli,haiyangyang.cross-culturebusinesscommunicationbyemojiingms.thefirstinternationalsymposiumonbusiness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insouth-eastandsouthasiaunderb&rinitiative(2016).businessandmanagementresearch(13).atlantispress.)和“跨境电子商务的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研究”(yuhuifeng,meiyunhua.researchonnon-verbalgraphicsymbolcommunicationofcross-bordere-commerce.digitalservicesandinformationintelligence.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14:251-263.)两篇论文看到这种方法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包括:

s101:首先要确定交流内容的范围,构建出语境数据库;再根据语境数据库设计初期的非语言图形符号系统。

s102:然后进行认知实验,筛选出相关性高的图形符号和句子表达方式,分析其特点。

s103:通过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符号学、平面设计、动画设计知识设立规则,进行再设计,再实验,反复进行。达到一定效果后,总结出方法和模式,进行计算机编程,将结果转化为图形符号。

所述非语言图形符号交流的方法具体包括:

(1)建研究语境库。需要在一定的语境范围内进行,首先须建立研究语境,确定语境的内涵和界定语境的外延。语境的内涵以若干领域的电子商务交流为主,语境的外延包括各涉及领域网站交流内容界定。采样空间以电子商务网站的留言板、即时交流和客服软件为主,从中抽取内容。通过收集、整理、归纳和规范化形成语词和语句。按流程节点功能规定的内容和情景进行分类,建设语境数据库。

(2)设计非语言符号系统。在建立好的语境基础上,设计符合语境的典型静态单符号、符号组及群符号及认知训练方法,设计动态图形符号(包括动态图标、身体语言视频、场景视频、音频)。通过实验进行反复设计。

(3)非语言符号认知实验。然后用设计出的符号进行交流实验,即通过实验室实验、网络实验,观察和记录交流实验变量数据,评估交流效果。实验室试验采用传统心理学方法开展试验活动并观察记录,网络试验采用编制网页在网络上由实验者登陆按要求自行操作完成。网络实验是一种创新方法,它能排除试验场景的干扰,使实验者独立地在网络上进行,而且能跨越地理限制,高效地、更多参与者的试验。实验内容包括:区域人员的电子商务操作过程的观察,咨询交流内容的纪录,各网络元素(包括文字、即时翻译、图形、动画、身体语言视频、语音等)应用效果,不同文化背景人员对某些设计文化背景内容的图形符号的认知差异等。

如果有条件的话,将通过神经探寻语言识别与图形符号识别的脑差异,据此给出设计原则。

(4)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传意认知能力分析。通过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析采用哪些方法和规则使接受者对发送者传输而来的图形符号的理解和识别尽可能达到发送者所要传达的原意。分析能充分表达原意的图形设计规则和规范。再将这些分析结果反馈到非语言符号系统设计中,以利提高设计水平。

(5)方法整合及用户体验分析。将符号交流、文字提示和翻译服务等方法整合到交流环境,寻求计算机的强有力支持。分析采用键盘输入、符号版鼠标点选、分类检索和搜索引擎等输入方法;分析组句交流的模式;分析提示的界面表达方式等,以达到用户良好体验的交互。

(6)实验环境建设、网络实验设计、集成开发。为了便于进行网络实验和软件的开发,设计带有后台记录网页行为的网络实验。分析包括:实验用软件工具的选择;实验用即时交流平台的开发;网上各实验项目的网页设计和编程;集成研究成果以国际标准接口形成基于业务流程的具有智能辅助交流的综合电子服务;与其他电子商务系统的接入方法分析。

(7)延伸、扩展分析。分析结果对相关环境、学科产生的影响,以及结果的扩展应用,内容包括:非语言交流服务电子商务活动的促进作用;非语言交流服务在其他相似区域的应用;非语言网络符号交流对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促进等。

本发明将尽量汲取各学科如认知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甚至认知神经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广泛的探索,然后再重点进行分析。

本发明采用索绪尔及其后学者的符号学概念来分析能指(符号的形式)、所指(符号的概念)关系,寻找结合农产品电子商务语境的约束规则来指导商业符号(能指)设计。这里所指的关系不是索绪尔提出的符号任意性概念。运用符号学的知识编码规则构造符号系统。

本发明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模式识别、知识表征、语言等方面的理论及其方法分析人们识别图形符号的心理表现、心理图像、文化背景的影响等。例如采用认知心理学模式识别的典型表象(canonicperspectives)即“指能对物体做出最佳表征的形象,或回忆一种形状视最先想起的表象”,采用人们熟知的物体视角来设计符号的形象。

本发明采纳哪些国际标准图标、人们熟知的图标、语言符号来辅助识别。

运用完型理论分析如何选择关键符号,借助想象,构建完整信息的规则。

本发明采用语言学的句法类型来组织语句,将多个符号,按不同的词性、词类来构造句子,以符合交流者母语的句型特点。对于英语、汉语、泰语、苗语、瑶语等为主语(s)——谓语(v)——宾语(o)结构,即svo结构;对于拉丁语、日语、藏语、彝语、傈僳语,则为sov结构;其他语言还有vso、vos、ovs等结构。

本发明通过平面设计对图形符号的颜色,边线/边框的图案、形状,注解等方式表达分类和某种属性,加强识别效果;

本发明采用领域本体的方法来形式化描述图形符号交流内容,通过protégé本体构建工具进行本体的构建,编写相关规则,完成本体库和规则库的构建。并根据需要将protégé的内部表示转制成某种语言形式的文本表示格式,如:xml、rdf(s)、oil、daml、daml+oil、owl等。有了形式化描述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智能处理和与其他分析系统进行交流。

本发明分析gms地区语言符号系统与本发明的电子商务非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映射转换关系,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将语言转换为图形符号。条件允许的话,做一些有关商业交流图形识别的认知神经科学探索。

在认知对比性上,图形与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主要功能是传达信息。

图形所具有的视觉传达特点是直接性和抽象性。图形依靠它本身的独特形式和色彩直接对人的视觉神经产生刺激将信息传达至接受者大脑右半球的视觉皮层。因此图形是通过自身的形式、大小、数量等给读者以直接的信息传递使得读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引起注意和思考。文字则是一种具体的视觉传达元素。文字是人脑对自然与社会带有情感色彩的反映其自身具有表达意义传递有效信息的功能。它通过改变字形的大小写、字重、对比、自宽、字形等样式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无论是中外字体中的哪一种不同的字体给人的心理感受不一样。文字具有传递细节信息及是设计具体化的功能。

本发明采用图形符号和语言的混合表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