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网格化划分的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4220发布日期:2018-06-19 03:3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网格化划分的管理方法,属于电网运营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配网作为电网的末端环节,直接面向广大电力客户,配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供电能力与供电质量,关系电网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社会形象。深化配网管理,及时发现配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掌握配网运营趋势,保证配网健康运行,既是满足客户诉求,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需求,更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需求。

国网公司近几年陆续建设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95598系统、营销管理系统、国网GIS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多个省市公司基于自建系统,初步建立了对配电网运营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对配网设备以及自动化运行状况的监控功能,但是大都以纵向深入为主,将多个业务进行横向集成的程度不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时,各专业部门需要根据各自需求,从各系统导出大量数据,再进行人为加工和校核,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随着配电网越来越庞大、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有效的科学手段进行辅助决策分析,未来工作难度将越来越大,无法做到及时发现配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难以实时掌握配网运营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网格化划分的管理方法。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网格化划分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在电网GIS地理图中按占地面积划分网格,选取关键业务视角,所述关键业务视角包括:台区故障次数、台区重/过载比例、高损台区比例、供电可靠性、重要/敏感户数、最大负荷密度;

步骤2:分别计算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每个关键业务视角在每个网格内的可量化指标,并根据每个关键业务视角分配的权重比例,计算出每个网格内的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

步骤3:按关注程度将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分为5个等级,用从浅到深的颜色来填充网格,颜色越深表示该网格的电网运营情况最为薄弱或最值得关注,如果某个网格内没有电网设备则没有颜色。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划分网络包括:网格划分及网格内台区统计:

1.1在电网GIS中指定需要进行配网运营趋势分析的地理范围,将指定的地理范围按300米*300米划分网格,确定每一个网格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地理坐标;

1.2从电网GIS中查询指定的地理范围内所有配电台区,并确定每个台区的地理坐标;

1.3根据网格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坐标和台区的坐标,计算每个网格内的台区数,同时确定每个台区所属的网格。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一段时间设置为一个月,每个关键业务视角可量化指标及分配的权重比例如表1所示:

表1关键业务视角可量化指标及权重比例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

所述台区故障次数:

计算网格内的台区故障次数,关键是获取到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发生过故障的台区,可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配网抢修指挥平台中获取指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发生过故障的台区,分别计算每个网格内的所有台区共发行过几次故障,累加发生故障次数,得出每个网格的台区故障总次数;

所述台区重/过载比例:

台区负载率=三相有功总功率/额定容量*100%;

重载标准:台区负载率>=80%,且<100%,且持续2小时;

过载标准:台负载率>=100%,且持续2小时;

计算网格内的重/过载台区比例,关键是获取到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台区的负载率;三相有功总功率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根据重载标准、过载标准统计每个网格内所有发生过重载或过载情况的台区个数,除以网格内的台区总数得出重/过载的台区比例;

所述高损台区比例:

台区线损的具体数据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当某台区线损超过20%,则定义为高损台区;统计每个网格内的所有被定义为高损台区的台区个数,除以网格内的台区总数得出高损台区比例;

所述供电可靠性:

计算网格的供电可靠性,关键是获取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台区的停电时长;台区停电分为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两种,计划停电数据可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停电管理系统(OMS)中获取,故障停电数据可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配网抢修指挥平台中获取;将网格内所有台区的计划停电时长与故障停电时长的总和作为网格的停电户时数,除以网格的总户时数得出网格的供电可靠性;

所述重要/敏感用户数:

先从营销管理系统(CIS)中获取重要/敏感用户信息,同时查询到关联配电变压器的营销编号(CISID),再通过营配融合的建设成果查询到营销编号(CISID)对应的生产管理系统编码(PMSID),最后通过生产管理系统编码(PMSID)从电网GIS平台中分析该配变电压器所在的网格,从而确定重要/敏感用户所在的网格,统计出每个网格内的重要/敏感用户数;

所述最大负荷密度:

计算网格的最大负荷密度,关键是获取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台区的最大负荷,台区负荷数据从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具体的方法是取每个台区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负荷之和得到网格内的最大负荷,除以网格的面积得到网格的负荷密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等于每个关键业务视角的可量化指标值乘以权重后求和总值,并对总值四舍五入取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按1-5,5个等级进行定义,结合电网GIS地理图,将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值用5种从浅到深的颜色标示在网格图上,总指标值越大则相应颜色越深,表示该网格内的电网比较薄弱,需要重点关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网格化划分的管理方法,通过细化管理单元,将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横向集成,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深度挖掘,形成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数据,并结合电网GIS图形以不同的颜色直观标示出哪块区域比较薄弱,根据颜色的变化及时掌握配网的运营趋势情况,保证配网健康稳定的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网格化划分的管理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在电网GIS地理图中按占地面积划分网格,选取关键业务视角,所述关键业务视角包括:台区故障次数、台区重/过载比例、高损台区比例、供电可靠性、重要/敏感户数、最大负荷密度;

步骤2:分别计算在一段时间范围内每个关键业务视角在每个网格内的可量化指标,并根据每个关键业务视角分配的权重比例,计算出每个网格内的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

步骤3:按关注程度将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分为5个等级,用从浅到深的颜色来填充网格,颜色越深表示该网格的电网运营情况最为薄弱或最值得关注,如果某个网格内没有电网设备则没有颜色。

所述步骤1中划分网络包括:网格划分及网格内台区统计:

1.1在电网GIS中指定需要进行配网运营趋势分析的地理范围,如分析某个地市局的管辖范围,则需要分析的地理范围为该市的地理行政区面积,将指定的地理范围按300米*300米划分网格,确定每一个网格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地理坐标;

1.2从电网GIS中查询指定的地理范围内所有配电台区,并确定每个台区的地理坐标;

1.3根据网格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坐标和台区的坐标,计算每个网格内的台区数,同时确定每个台区所属的网格。

所述步骤2中一段时间设置为一个月,每个关键业务视角可量化指标及分配的权重比例如表1所示:

表1关键业务视角可量化指标及权重比例表

所述台区故障次数:

计算网格内的台区故障次数,关键是获取到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发生过故障的台区。可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配网抢修指挥平台中获取指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发生过故障的台区,分别计算每个网格内的所有台区共发行过几次故障,计算方法为只要有一个台区发生过一次故障计数就加1,同理一个台区发生过两次故障计数加2,得出每个网格的台区故障总次数。再根据每个网格的故障总次数计算出台区故障指标。

所述台区重/过载比例:

台区负载率=三相有功总功率/额定容量*100%;

重载标准:台区负载率>=80%,且<100%,且持续2小时;

过载标准:台负载率>=100%,且持续2小时;

计算网格内的重/过载台区比例,关键是获取到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台区的负载率。目前对有功总功率的采集基本上是15分钟一个采集点,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根据重载标准、过载标准统计每个网格内所有发生过重载或过载情况的台区数,除以网格内的台区总数得出重/过载的台区比例。

所述高损台区比例:

台区线损的具体数据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目前对台区线损的统计基本上是根据电表的日冻结数据每天统计一次。当某台区线损超过20%,则定义为高损台区。统计每个网格内的所有被定义为高损台区的台区个数,除以网格内的台区总数得出高损台区比例。

所述供电可靠性:

计算网格的供电可靠性,关键是获取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台区的停电时长。台区停电分为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两种,计划停电数据可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停电管理系统(OMS)中获取,故障停电数据可从生产管理系统(PMS)或配网抢修指挥平台中获取。将网格内所有台区的计划停电时长与故障停电时长的总和作为网格的停电户时数,除以网格的总户时数得出网格的供电可靠性。

所述重要/敏感用户数:

重要/敏感用户信息可以从营销管理系统(CIS)中获取,计算网格内重要/敏感用户数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用户具体在哪个网格内。具体的方法是先从营销管理系统中获取重要/敏感用户信息同时查询到关联配电变压器的营销编号(CISID),再通过营配融合的建设成果查询到营销编号(CISID)对应的生产管理系统编码(PMSID),最后通过生产管理系统编码(PMSID)从电网GIS平台中分析该配变电压器所在的网格,从而确定用户所在的网格,统计出每个网格内的重要/敏感用户数。

所述最大负荷密度:

计算网格的最大负荷密度,关键是获取指定时间范围内每个台区的最大负荷,台区负荷数据可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具体的方法是取每个台区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负荷之和得到网格内的最大负荷,除以网格的面积得到网格的负荷密度。

所述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

在分别计算出关键业务视角在每个网格内的可量化指标值后,根据每个业务指标值所占的权重,计算出每个网格的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等于每个关键业务视角的可量化指标值乘以权重后求和总值,并对总值四舍五入取整,按1-5,5个等级进行定义,结合电网GIS地理图,将配网运营趋势总指标值用5种从浅到深的颜色标示在网格图上,总指标值越大则相应颜色越深,表示该网格内的电网比较薄弱,需要重点关注。

本发明管理方法基于电网GIS地理图开发,采用公共信息模型对配电网进行建模,通过信息交互总线自动从各业务系统获取相关数据。以B/S三层架构进行设计,后台使用JAVA开发,前台使用FLEX技术基于电网GIS地理图背景进行界面开发,可以在地理图中以不同的颜色标示当前配网运营状态,以网格化区域的形式实现精益化管理,根据颜色变化及时掌握配网运营趋势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