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个体感官体验快速评估定位方法及定位卡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858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体感官体验快速评估定位方法及定位卡,属于感官体验定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饮料的口感特别是茶叶类,业内专家通过感官评审决定茶叶的等级,然而等级并不能反应非专家品鉴人个体对茶叶口感的感官偏好;而且目前行业内只有对茶叶品质的感官审评和理化指标的测定标准,没有对品鉴人个体的感官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估及定位。而这对于饮料研发领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一项方法和工具用来填补评估定位个体体验茶叶内含物感官偏好的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没有对品鉴人个体的感官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估及定位的缺陷,提供一种个体感官体验快速评估定位方法及定位卡,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个体感官体验快速评估定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取样:选取5档标准茶样,并根据香气、滋味、汤色的特性,由低到高并编号为a-e;

(2)轮廓测定:

s1)每次取一款样茶,对该样茶从香气、滋味、汤色上,将在“投影定位卡1”的evi列上记下对应的取样的个体感官评价作为参考该样茶的标准测定,并在测评后,体验者也在“投影定位卡1”的exi列上记录最适合自己体验的预期;

s2)参照步骤s1),对五款样茶分别完成个体感官评价和最适合体验预期,

s3)在完成以上步骤s1)和s2)并填写“投影定位卡1”后,计算偏好度;

(3)区间测定:

(a)每次取不同标准档次的两样茶冲泡,

(b)从香气、滋味和汤色层面依照标准特性值品鉴“(a)”里获得的茶汤,

(c)从香气、滋味和汤色层面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分别将自身感受期望值记录在“投影定位卡2”的exj列上记录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d)完成多轮品鉴,

(e)加权平均期望值,计算偏好值;

(f)比照权重,获得感官偏好在标准中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投影定位卡1”中的evi以及exi中的i=1~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i=1时,ev1以及ex1分别表示a茶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和最适合自己体验的预期;i=2时,ev2以及ex2分别表示b茶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和最适合自己体验的预期;i=3时,ev3以及ex3分别表示c茶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和最适合自己体验的预期;i=4时,ev4以及ex4分别表示d茶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和最适合自己体验的预期;i=5时,ev5以及ex5分别表示e茶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和最适合自己体验的预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投影定位卡2”中的exj中的j=1~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j=1时,ex1表示取用a、e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2时,ex2表示取用a、d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3时,ex3表示取用a、c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4时,ex4表示取用b、e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5时,ex5表示取用c、e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6时,ex6表示取用b、d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7时,ex7表示取用c、d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8时,ex8表示取用b、c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9时,ex9表示取用d、e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j=10时,ex10表示取用a、b两个档次的茶样,圈定适合自身感受期望值。

一种个体感官体验快速评估定位卡,包括投影定位卡1和,投影定位卡2,投影定位卡1和,投影定位卡2中均设置有5档标准茶样,由低到高并编号为a-e;5档标准茶样分别从香气、滋味和汤色三个层面做出品鉴,每个层面的茶样从低到高依次赋予1到5不同的权重;其中a茶样的特性为无甜香且有杂味、苦涩及浑浊暗;b茶样的特性为无甜香却有植物香、醇和及浑浊偏暗;c茶样的特性为甜香较弱、较醇厚及略浑浊偏暗;d茶样的特性为甜香、鲜醇较浓及较清澈较艳;e茶样的特性为甜香浓郁、鲜浓醇及清澈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投影定位卡1中x用于记录品鉴茶样的最适体验的预期值在对应权重下的计数;y用于记录品鉴茶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在对应权重下的计数;s表示本次品鉴中取用对应权重茶样的计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投影定位卡2中x用于记录品鉴茶样的最适体验的预期值在对应权重下的计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品鉴方法简单,主要对现有的茶样进行分类,随后由品鉴人在分别品鉴各茶样后,参照标准权重,提出可以接受的预期;同时又因为品鉴人本身对各茶样的熟悉和预期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行第二步更为详细的比对,每次取不同两份茶样,按照品鉴人自身习惯冲泡,并参照标准茶样在香气、滋味、汤色上的归档所辖的区间,圈定自身的预期。如此多个回合,再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偏好度。目前这两种方法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以便于更好的评估口感偏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个体感官体验快速评估定位方法,选取若干样茶从香气、滋味、汤色上符合由低到高的特性,并编号为a~e。品茗人每次依上表顺序取两样茶汤从香气、滋味、汤色上给予品鉴,其中a茶样的特性为无甜香且有杂味、苦涩及浑浊暗;b茶样的特性为无甜香却有植物香、醇和及浑浊偏暗;c茶样的特性为甜香较弱、较醇厚及略浑浊偏暗;d茶样的特性为甜香、鲜醇较浓及较清澈较艳;e茶样的特性为甜香浓郁、鲜浓醇及清澈艳。

参考标准茶样的感官特性,做出个体对该茶样的感官评价(如“投影定位卡1”所示evi,i从1~5,ev4表示对第四取样的个体感官评价),并依照自身的感受圈出对茶汤的可能期望值,记录在“投影定位卡1”中;每轮品鉴后,对该茶样圈定适合自身的期望值(如exi,,i从1~5,例如ex3表示对第三次取样的期望)。期望值分别从香气、滋味和汤色上分别加权平均得到该维度上的偏好度,如上表所示,该次偏好度比照权重列,该品鉴人的偏好在中等稍上的位置,从而完成对品鉴人口感偏好的分析定位。

“投影定位卡1”中“偏好值”计算公式:

香气偏好值=[(“甜香浓郁”权重x期望“甜香浓郁”计数)+(“甜香”权重x期望“甜香”计数)+(“甜香较弱”权重x期望“甜香较弱”计数)+(“无甜香却有植物香”权重x期望“无甜香却有植物香”计数)+(“无甜香有杂味”权重x期望“无甜香有杂味”计数)]/[(“甜香浓郁”权重x个体评价“甜香浓郁”计数)+(“甜香”权重x个体评价“甜香”计数)+(“甜香较弱”权重x个体评价“甜香较弱”计数)+(“无甜香却有植物香”权重x个体评价“无甜香却有植物香”计数)+(“无甜香有杂味”权重x个体评价“无甜香有杂味”计数)]/[(“甜香浓郁”权重x标准评价“甜香浓郁”计数)+(“甜香”权重x标准评价“甜香”计数)+(“甜香较弱”权重x标准评价“甜香较弱”计数)+(“无甜香却有植物香”权重x标准评价“无甜香却有植物香”计数)+(“无甜香有杂味”权重x标准评价“无甜香有杂味”计数)]/比对次数;

滋味偏好值=[(“鲜浓醇”权重x期望“鲜浓醇”计数)+(“鲜浓较醇”权重x期望“鲜浓较醇”计数)+(“较醇厚”权重x期望“较醇厚”计数)+(“醇和”权重x“醇和”计数)+(“苦涩”权重x期望“苦涩”计数)]/[(“鲜浓醇”权重x个体评价“鲜浓醇”计数)+(“鲜浓较醇”权重x个体评价“鲜浓较醇”计数)+(“较醇厚”权重x个体评价“较醇厚”计数)+(“醇和”权重x个体评价“醇和”计数)+(“苦涩”权重x个体评价“苦涩”计数)]/[(“鲜浓醇”权重x标准评价“鲜浓醇”计数)+(“鲜浓较醇”权重x标准评价“鲜浓较醇”计数)+(“较醇厚”权重x标准评价“较醇厚”计数)+(“醇和”权重x标准评价“醇和”计数)+(“苦涩”权重x标准评价“苦涩”计数)]/比对次数;

汤色偏好值=[(“清澈艳”权重x期望“清澈艳”计数)+(“较清澈艳”权重x期望“较清澈艳”计数)+(“略浑浊偏暗”权重x期望“略浑浊偏暗”计数)+(“浑浊偏暗”权重x期望“浑浊偏暗”计数)+(“浑浊暗”权重x“浑浊暗”计数)]/[(“清澈艳”权重x个体评价“清澈艳”计数)+(“较清澈艳”权重x个体评价“较清澈艳”计数)+(“略浑浊偏暗”权重x个体评价“略浑浊偏暗”计数)+(“浑浊偏暗”权重x个体评价“浑浊偏暗”计数)+(“浑浊暗”权重x“个体评价浑浊暗”计数)]/[(“清澈艳”权重x标准评价“清澈艳”计数)+(“较清澈艳”权重x标准评价“较清澈艳”计数)+(“略浑浊偏暗”权重x标准评价“略浑浊偏暗”计数)+(“浑浊偏暗”权重x标准评价“浑浊偏暗”计数)+(“浑浊暗”权重x标准评价“浑浊暗”计数)]/比对次数

若偏好值大于5,则取上限值5。

按“投影定位卡2”,各取5档标准茶样(a\b\c\d\e)若干克,品鉴人按自身冲泡习惯从香气、滋味、汤色层面做出品鉴。其中5档标准茶样分别对应三个层面的五个档次。每个档次分别赋予1到5不同的权重。品鉴人在分别品鉴各茶样后,参照标准权重,提出可以接受的预期。比如,品鉴人在品尝完茶样a后,参照标准茶样的特性,香气为无香甜有杂味,提出自己期望的预期,如香气希望达到甜香;依次方法完成茶样a在滋味、汤色上的期望,从而完成对茶样a的品鉴和预期;以此方法,完成茶样b\c\d\e的期望。

把获取的期望值进行权重计算获得偏好度。

“投影定位卡2”中“偏好值”计算公式:

香气偏好值=[(“甜香浓郁”权重x“甜香浓郁”计数)+(“甜香”权重x“甜香”计数)+(“甜香较弱”权重x“甜香较弱”计数)+(“无甜香却有植物香”权重x“无甜香却有植物香”计数)+(“无甜香有杂味”权重x“无甜香有杂味”计数)]/比对次数

滋味偏好值=[(“鲜浓醇”权重x“鲜浓醇”计数)+(“鲜浓较醇”权重x“鲜浓较醇”计数)+(“较醇厚”权重x“较醇厚”计数)+(“醇和”权重x“醇和”计数)+(“苦涩”权重x“苦涩”计数)]/比对次数

汤色偏好值=[(“清澈艳”权重x“清澈艳”计数)+(“较清澈艳”权重x“较清澈艳”计数)+(“略浑浊偏暗”权重x“略浑浊偏暗”计数)+(“浑浊偏暗”权重x“浑浊偏暗”计数)+(“浑浊暗”权重x“浑浊暗”计数)]/比对次数

取值范围:(0,5)。

投影定位卡1

投影定位卡2

投影定位卡2(续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