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054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计算机机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具体涉及一种壁挂式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内,用户的台式计算机的机箱一般都会放置在办公桌面下方的地面上或着托板上,既容易被用户的脚踢到,又容易被地面上的水浸湿,另外如果机箱在桌面下方靠里面放置,插拔U盘还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壁挂式计算机机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壁挂式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还包括由侧板和顶板所组成的L形安装座;所述侧板上固设有上下两个滑轨;上下两个滑轨上滑动设有滑板,所述箱体靠近侧板的一侧顶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滑板上;所述箱体远离侧板的一侧底部固设有挂钩,所述顶板上相应的设有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与顶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箱体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两个滑轨由内向外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侧壁和壳体,所述铰链的一端设在侧壁上,所述挂环设在壳体上,并且侧壁的后端与壳体的后端铰接设置,侧壁的前端与壳体的前端之间设有锁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L形安装座安装在办公桌的下面,顶部固定在桌面底部,侧板固定在支板上,并且上下两个滑轨由内向外水平设置,滑板带动箱体可在桌面下方由内向外来回移动,既使得箱体脱离地面一定的高度,避免脚踢或地面浸水,又使得用户可方便的在箱体前部插拔U盘等器件;当箱体移动到桌面下方最里面时,还可将箱体向上翻转,使得挂钩勾住挂环,这样箱体直接悬挂在桌面底部,离地面更高,使得用户腿脚的活动空间更大,更不易踢碰到箱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上翻转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箱体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侧板,3、顶板,4、滑轨,5、滑板,6、挂钩,7、挂环,8、侧壁,9、壳体,10、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壁挂式计算机机箱,包括箱体1;还包括由侧板2和顶板3所组成的L形安装座;所述侧板2上固设有上下两个滑轨4;上下两个滑轨4上滑动设有滑板5,所述箱体1靠近侧板2的一侧顶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滑板5上;所述箱体1远离侧板2的一侧底部固设有挂钩6,箱体1的顶部与顶板3之间的距离大于箱体1的宽度,并且顶板3上相应的设有挂环7。

L形安装座安装在办公桌的下面,顶部3固定在桌面底部,侧板2固定在支板上,并且上下两个滑轨4由内向外水平设置,滑板5带动箱体1可在桌面下方由内向外来回移动,既使得箱体1脱离地面一定的高度,避免脚踢或地面浸水,又使得用户可方便的在箱体1前部插拔U盘等器件;并且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当箱体1移动到桌面下方最里面时,还可将箱体1向上翻转,使得挂钩6勾住挂环7,这样箱体1直接悬挂在桌面底部,离地面更高,使得用户腿脚的活动空间更大,更不易踢碰到箱体1。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箱体1包括侧壁8和壳体9,所述铰链的一端设在侧壁8上,所述挂环7设在壳体9上,并且侧壁8的后端与壳体9的后端铰接设置,侧壁8的前端与壳体9的前端之间设有锁扣10。

箱体1脱离地面一定高度设置,锁扣10将侧壁8和壳体9紧闭在一起,打开锁扣10可将壳体9绕着铰轴翻转开,可方便快捷的检查壳体9中的器件状态或清理里面的灰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