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后盖复用度的轨道交通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94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运行保障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后盖复用度的轨道交通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高铁凭借其舒适的体验越来越被出行者青睐,同时轨道交通也因其强大的运力,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被应用,在高铁和轨道交通领域中,控制器作为整个铁路轨交的控制中枢,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和可扩展性正被越来越多的铁路轨交系统所采用。目前的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的前框的外壁结构是一个平整、连续的面,在前框的外壁上没有落手点,并且在多个前框累叠时,并且在安装时也过于依赖前框的前面板,稳定性略有不足。

尽管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轨交用易夹持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前框和后盖,前框包括前面板以及固定于前面板上的边框,且边框上设有用于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凹陷部,凹陷部的下凹面为磨砂面,凹陷部的存在一来可以方便人工搬运时的落手,二来可以在安装时方便从侧边对其进行夹持,避免工作时的抖动或晃动,同时由于凹陷部的下凹面为磨砂面,可以提高摩擦系数。

然而在轨道交通上使用的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一般都由前框和后盖组装而成。当要使用不同规格尺寸的显示器,如10英寸,12英寸等时,由于显示器的尺寸不同,往往要根据不同的显示器尺寸来设计不同的机器。当需要10英寸的显示器时,12英寸机器的后盖由于尺寸大,不能在10英寸的机器中使用。而当需要12英寸的显示器时,10英寸机器的后盖由于尺寸小,不能在12英寸的机器中使用。

这样,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显示器尺寸来设计不同尺寸的前框和后盖。设计工作量大,而且不同尺寸的后盖要设计和制造不同的后盖模具。造成资金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后盖复用度的轨道交通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后盖复用度的轨道交通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包括前框和后盖,所述前框上设有显示器,所述后盖上设有控制电路,还包括用于连接前框和后盖的中框转接装置,所述中框转接装置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前框背面,所述后盖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于中框转接装置上。

所述前框包括前面板以及固定于前面板上的边框,且所述边框上设有用于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下凹面为磨砂面。

所述边框的每一面上均设有凹陷部。

所述边框的横截面为方形。

所述边框的任一面上均设有两个凹陷部,且每一面上每个凹陷部的长度占边框该面长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中框转接装置上设有用于所述后盖架设的台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中框转接装置可以减少重复设计后盖的工作,以及减少生产制造后盖需要的模具费用,从而减少新产品的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

2)中框转接装置上设有用于所述后盖架设的台阶,可以便于后台的临时固定,方便第二螺栓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盖,2、控制电路,3、中框转接装置,4、前框,5、凹陷部,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提高后盖复用度的轨道交通移动计算机显示控制器,如图1所示,包括前框4和后盖1,前框4上设有显示器,后盖1上设有控制电路2,还包括用于连接前框4和后盖1的中框转接装置3,中框转接装置3通过第一螺栓6固定于前框4背面,后盖1通过第二螺栓7固定于中框转接装置3上。

前框包括前面板以及固定于前面板上的边框,且边框上设有用于提高夹持稳定性的凹陷部5,凹陷部5的下凹面为磨砂面。

边框的每一面上均设有凹陷部5,边框的横截面为方形,边框的任一面上均设有两个凹陷部5,且每一面上每个凹陷部5的长度占边框该面长度的三分之一。

中框转接装置3上设有用于后盖1架设的台阶。

为了尽可能的重复利用已有的后盖1,通过该中框转接装置3来分别连接前框4和后盖1,即可把10英寸机器的后盖使用在12英寸的机器中。

当要在12英寸机器中使用已存在的10英寸机器的后盖1时,通过该中框转接装置3,先用第一螺栓6把该中框转接装置3连接在前框4上,然后再把已存在的10英寸机器的后盖1用第二螺栓7连接在12英寸机器的前框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