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712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部件通常设置在左下部,其热量的散发主要靠空气的自然热交换,在夏天使用时,散热速度慢,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为了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速度,人们采用在笔记本电脑下面设置散热器,通过散热器的风扇强制把笔记本电脑的热量带走。而在冬天使用笔记本电脑时,这些散发的热量完全可以用来为操作鼠标的手部供暖,但目前还没有一款散热器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散发的热量加以引导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其既能加快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速度,又能够将笔记本电脑散发出的热量引导给操作鼠标的手进行供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包括中空的笔记本电脑支撑壳体、散热风扇,所述支撑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通气孔,所述支撑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通气孔,散热风扇安装于下通气孔的下方的支撑壳体上,所述支撑壳体的内部设置导风通道,导风通道同时连通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所述支撑壳体的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与出风口相连通,散热风扇的下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挡风板。

作为优选结构,支撑壳体包括上支撑壳体和下支撑壳体,上通气孔位于上支撑壳体,下通气孔位于下支撑壳体,所述出风口设置于上支撑壳体和下支撑壳体一侧的结合部。

作为优选结构,导风通道包括集风挡圈和引风道,引风道一端连通集风挡圈,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集风挡圈同时连通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

作为改进,支撑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中穿有挡片,所述挡片可隔断导风通道。

作为优选结构,散热风扇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挡风板上设有固定柱,固定柱可插入所述固定孔。

作为改进,所述出风口上铰接有多片可旋转的叶片,拨动所述叶片可改变出风的角度。

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壳体的侧面设有拨动开关,拨动开关通过一根连杆连接所有叶片,通过拨动开关控制叶片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壳体的内部设置导风通道,导风通道同时连通上通气孔和下通气孔,支撑壳体的侧面设有出风口,导风通道与出风口相连通,散热风扇的下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挡风板,当挡风板装于散热风扇的下部后,防止热量直接从散热风扇处散失,笔记本散发的热量就能够通过导风通道被引导至出风口,通过出风口出来的热气就能够为操作鼠标的手进行供暖。无需给操作鼠标的手供暖时,拆下挡风板,就能够正常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加快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速度,又能够将笔记本电脑散发出的热量引导给操作鼠标的手部进行供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风扇和挡风板相互分离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支撑壳体和下支撑壳体相互分离立体图;

图4是叶片、连杆和拨动开关相互连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所示,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包括中空的笔记本电脑支撑壳体1、散热风扇2,所述支撑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上通气孔3,所述支撑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通气孔4,散热风扇2安装于下通气孔4下方的支撑壳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壳体1包括上支撑壳体1a和下支撑壳体1b,上通气孔3位于上支撑壳体1a上,下通气孔4位于下支撑壳体1b上。

所述支撑壳体1的内部设置导风通道5,导风通道5同时连通上通气孔3和下通气孔4,所述支撑壳体1的侧面设有出风口6,出风口6位于上支撑壳体1a和下支撑壳体1b右侧的结合部,所述导风通道5与出风口6相连通,散热风扇2的下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挡风板7,具体地,散热风扇2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孔21,所述挡风板7上设有固定柱71,固定柱71可插入所述固定孔21。

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通道5包括集风挡圈51和引风道52,引风道52一端连通集风挡圈51,另一端与出风口6相连通,集风挡圈51同时连通上通气孔3和下通气孔4。

在冬日需要发挥散热器的取暖作用时,将挡风板7安装在散热风扇2的下方,热量就不会直接散失到外界,然后笔记本散发出的热量先经集风挡圈51和引风道52的引导下被送出出风口6。出风口6靠近操作鼠标的手,给手供暖。

作为进一步改进,支撑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通孔1c,安装通孔1c中穿有挡片8,所述挡片8可隔断导风通道5,若使用者不需要取暖,可将挡片8由安装通孔1c穿过隔断导风通道5,即隔断热量的传送;然后取下挡风板7可正常散热。

为了调整出风口6处热量的散发角度,出风口6上铰接有多片可旋转的叶片9,拨动所述叶片9可改变出风的角度。具体为,叶片9的上下方皆设有铰接于支撑壳体1的铰接柱9a,叶片9的上方还设有拨动柱9b,支撑壳体1的侧面设有拨动开关10,拨动开关10通过一根连杆10a连接所有叶片9上的拨动柱9b,通过拨动开关10就可控制叶片9旋转。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