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957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



背景技术:

主板电源有AT电源和ATX电源两种类型。

其中,AT电源是由IBM早期推出PC/AT机时,所提出的标准,当时能够提供大约190W的电力供应。AT电源上必需有电源开关,以控制电脑的开关。

其中,ATX电源是由Intel公司于1995年提出的工业标准,从最初的ATX1.0开始,ATX标准又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是否工作,而是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这样就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来关闭电脑电源了。

现在的主板只能支持单一类型的电源,同一个主板不能适用不同类型电源,增加了减少客户电源选用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包括:

ATX电源座子,用于接入外部的ATX电源;

ATX电源检测电路,与所述ATX电源座子连接,用于在检测到ATX电源座子接入ATX电源时输出ATX电源检测信号;

AT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ATX电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AT电源转换得到所需要的电源,并在接收到所述ATX电源检测信号时,关闭对AT电源的转换功能。

其中,所述ATX电源座子包括一个24脚的第一座子和一个4脚的第二座子,其中,第一座子的5号脚连接ATX电源检测电路,第一座子的5号脚在接入外部的ATX电源时输出ATX电源接入信号。

较佳的,所述ATX电源检测电路包括上拉电阻PR23、MOS管PQ18、MOS管PQ9,所述MOS管PQ18的栅极连接至第一座子的5号脚以接收所述ATX电源接入信号,所述MOS管PQ18的栅极还接高电平,所述MOS管PQ18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PQ18的漏极连接MOS管PQ9的栅极,所述MOS管PQ9的栅极还经由上拉电阻PR23接高电平,所述MOS管PQ9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PQ9的漏极连接所述AT电源控制模块以输出ATX电源检测信号。

其中,所述AT电源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TPS51125RGER的芯片,芯片的第6脚连接所述ATX电源检测电路以获取所述ATX电源检测信号。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到ATX电源的插入,且在插入ATX电源时关闭对AT电源的转换功能,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电源,减少客户电源选用困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2是较佳实施例中的ATX电源座子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较佳实施例中的电源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较佳实施例中的AT电源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相连”或“连接”,不仅仅包括将两个实体直接相连,也包括通过具有有益改善效果的其他实体间接相连。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包括:

ATX电源座子,用于接入外部的ATX电源;

ATX电源检测电路,与所述ATX电源座子连接,用于在检测到ATX电源座子接入ATX电源时输出ATX电源检测信号;

AT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ATX电源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将AT电源转换得到所需要的电源,并在接收到所述ATX电源检测信号时,关闭对AT电源的转换功能。

具体的,参考图2,所述ATX电源座子包括一个24脚的第一座子ATX1和一个4脚的第二座子ATX2,其中,ATX1的16号引脚接收低电平有效的启动信号PS-ON,当接收到此信号后,ATX1的5号脚输出低电平的ATX电源接入信号ATX_DET_N。

参考图3,所述ATX电源检测电路包括:上拉电阻PR18、上拉电阻PR30、二极管D18、二极管D19、上拉电阻PR23、MOS管PQ18、MOS管PQ9、上拉电阻R248、上拉电阻R249、MOS管Q19、MOS管Q20、MOS管Q21、MOS管Q22、电阻R250、电容C224、电容C227。其中,MOS管Q20、MOS管Q21、MOS管Q22、MOS管PQ18、MOS管PQ9为NPN型MOS管,MOS管Q19为PNP型MOS管。

参考图4,所述AT电源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TPS51125RGER的芯片U56及其外围电路,AT电源控制模块部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继续参考图3,MOS管Q21的栅极经由电阻R250接收+VCC5信号,即连接座子ATX1的8号引脚,MOS管Q21的漏极经由上拉电阻R249接收+V5SB_ATX信号,即连接座子ATX1的9号引脚,MOS管Q21的漏极还连接至MOS管Q20的栅极,MOS管Q20、Q21的源极均接地,MOS管Q20的漏极经由上拉电阻R248接收+VCC12信号,即连接座子ATX1的10号或者11号引脚,MOS管Q20的漏极还与MOS管Q19的栅极、MOS管Q22的栅极分别连接,MOS管Q19的漏极连接+V5SB_ATX信号,MOS管Q19的源极经由电容C224接地,MOS管Q22的源极接收+5V_EXT信号,即连接座子ATX1的4、6、21、22、23号引脚中的任意一个,MOS管Q22的源极还经由电容C227接地,MOS管Q19的源极以及MOS管Q22的漏极分别输出高电平5VDUAL。

继续参考图3,MOS管PQ18的栅极连接至座子ATX1的5号脚以接收所述ATX电源接入信号ATX_DET_N,所述MOS管PQ18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18的负极以及二极管D19的负极,二极管D18的正极经由上拉电阻PR30连接高电平5VDUAL,二极管D19的正极经由上拉电阻PR18接高电平+V12A,即座子ATX2的3号、4号引脚所连接的电感L5的一端,所述MOS管PQ18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PQ18的漏极连接MOS管PQ9的栅极,所述MOS管PQ9的栅极还经由上拉电阻PR23接另一个高电平5VDUAL,所述MOS管PQ9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PQ9的漏极连接所述AT电源控制模块以输出ATX电源检测信号5V_TRIP。具体的,参考图4,芯片U56的第6脚连接MOS管PQ9的漏极以获取所述ATX电源检测信号5V_TRIP。

可以理解的是,较佳实施中的开关、芯片及其型号的选择仅为示意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元器件的替换属于本实施例的简单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这些简单变形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只接AT电源时,直接通过芯片U56将AT电源转出3.3V和5V。当插入ATX电源时,座子ATX1的5号脚的电压为低,输出低电平的ATX电源接入信号ATX_DET_N,该信号送往MOS管PQ18的栅极,从而将PQ9的漏极拉低,即输出低电平的ATX电源检测信号5V_TRIP,芯片U56的第6脚检测到该信号,进而通过控制U56的1号引脚的电平来关闭AT电源转换功能,从而只有ATX工作。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支持AT电源和ATX电源的主板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测到ATX电源的插入,且在插入ATX电源时关闭对AT电源的转换功能,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电源,减少客户电源选用困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