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仓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31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仓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资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仓储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中国的陶瓷产业发展迅猛,陶瓷产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海量的陶瓷产品对仓储管理也带来了挑战。现有陶瓷产品的仓储通常包括分级区、分拣区、装箱区、分托区、装托区、仓库区和运输机构;生产出的陶瓷产品经过分级区后被顺序分发到各个分拣区;在分拣区的陶瓷产品根据需求被拣取运送到装箱区;在装箱区将多个陶瓷产品打包后运送到分托区;在分托区根据需求再将打包装箱的陶瓷产品分发到各个装托区;在装托区将多个打包装箱的陶瓷产品放在托盘上,运送到仓库区存储。

但是,现有的陶瓷产品在仓储流转过程中,需要人工记录和统计各个陶瓷产品,这存在人工统计实效性差,准确性差,量化难等缺点;甚至存在人为瞒报、误报统计数据的现象;而且对陶瓷产品的发货也无法跟踪到位,存在发货时间长,存在发货数量与发货实物不一致,发货等级与发货实物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发货进度,大大增加了陶瓷产品的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仓储系统,其具有方便统计、查询产品、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发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仓储系统,包括二维码打码机、二维码扫码机、条码打码机、条码扫码机、多个电子标签、多个无线读写器和服务器;所述二维码打码机设置在分级区内,并在各个产品上喷印二维码;所述二维码扫码机设置在分拣区内,并读取各产品的二维码信息;所述条码打码机设置在装箱区内,并在各箱产品上喷印条码;所述条码扫码机设置在分托区上,并读取各箱产品的条码信息;所述多个电子标签分别设置在装托区的各托盘上,所述各托盘设置在仓库区的对应库位上;在仓库区内的每一个库位上设置一个所述无线读写器,所述无线读写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一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无线读写器读取各托盘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并传送到所述服务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产品仓储过程中设置电子标签,可实现智能快速地统计产品数量,提高统计的准确性,防止了人为统计的瞒报、误报统计数据的现象,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在不增加作业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自动记录产品的流转状态信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发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码扫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二输入端信号连接,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条码扫码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三输入端信号连接,并将读取的条码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发卡器;所述发卡器设置在装托区,并在所述电子标签上喷印唯一识别托盘的信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产品仓储过程中设置电子标签,可实现智能快速地统计产品数量,提高统计的准确性,防止了人为统计的瞒报、误报统计数据的现象,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进一步地,通过服务器可实时查询各产品的流转状态以及产品的存储状态,避免因产品数据不准,导致该产品实物数量与账面数量不一致,影响后续的发货安排。通过无线读写器无线智能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在不增加作业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自动记录产品的流转状态信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发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仓储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仓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各产品装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各箱产品放置在托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仓库区中产品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仓储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仓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各产品装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各箱产品放置在托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仓库区中产品的存储结构示意图。该仓储系统,包括二维码打码机1、二维码扫码机2、条码打码机3、条码扫码机4、多个电子标签5、发卡器6、多个无线读写器7和服务器8。

所述二维码打码机1设置在分级区A内,并在各个产品W1上喷印唯一识别产品的二维码Y1。所述二维码扫码机2设置在分拣区B内,并读取各产品W1的二维码信息。所述条码打码机3设置在装箱区C内,并在各箱产品W2上喷印唯一识别各箱产品的条码Y2。所述条码扫码机4设置在分托区D上,并读取各箱产品W2的条码信息。所述发卡器6用于在所述电子标签5上喷印唯一识别该托盘的信息,且所述多个电子标签5分别设置在装托区E的各托盘W3上,所述各托盘W3设置在仓库区的对应库位上。在仓库区F内的每一个库位上设置一个所述无线读写器7,所述无线读写器7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8的第一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无线读写器7读取各托盘上的电子标签5信息,并传送到所述服务器8。

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码扫码机2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8的第二输入端信号连接,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8。所述条码扫码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服务器8的第三输入端信号连接,并将读取的条码信息传送到所述服务器8。

其中,二维码Y1包含图案编号信息、等级信息、客户信息、订单信息和批次信息。条码Y2包含客户信息、订单信息、等级信息、批次信息、图案编号信息、数量信息和二维码信息。电子标签Y3包含图案编号信息、等级信息、批次信息、数量信息、客户信息、订单信息、条码信息和二维码信息。

使用时,在分级区A通过二维码打码机1将用于唯一识别各产品的二维码Y1分别喷印在各个产品W1上,并将产品运送到分拣区B。在分拣区通过二维码扫码机2扫描各个产品W1上的二维码Y1,并将读取的二维码信息上传到服务器8,在服务器8内便可查询各个产品W1的位置信息,且在分拣区B内还可根据读取到的二维码信息将相同属性的产品分拣归类,以确保在装箱区C内将相同属性的产品装到同一箱体内,避免出现错装、少装的现象。

在装箱区C内将相同属性的产品装到同一箱内,并通过条码打码机3在各箱产品W2上喷印条码Y2。在分托区D内通过条码扫码机4扫描各个产品上的条码Y2,并将读取的条码信息上传到服务器8,在服务器8内便可查询各箱产品的位置信息,且在分托区D内还可根据读取到的二维码信息将相同属性的各箱产品分设在同一托盘W3上,以确保在装托区E内将相同属性的箱体放置在同一托盘上,避免出现混装、错装的现象。

在装托区E将相同属性的箱体放置在同一托盘上,并通过所述发卡器6将唯一识别该托盘信息喷印在电子标签5上。在仓库区F的每一个库位上安装一个无线读写器7,托盘W3放置在库位上后,通过无线读写器7读取电子标签5信息,进而获得各库位上的产品信息,并将各库位上的产品信息传送到服务器8,在服务器8内便可查询各库位上的各托盘W3产品的位置信息。

本实用新型中,服务器8还可显示和查询各个产品、各箱产品、各库位上的产品信息。本实用新型中,服务器为现有的已知结构,其仅仅在于接收二维码扫码机、条码扫码机和无线读取器的信息并显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产品仓储过程中设置电子标签,可实现智能快速地统计产品数量,提高统计的准确性,防止了人为统计的瞒报、误报统计数据的现象,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进一步地,通过服务器可实时查询各产品的流转状态以及产品的存储状态,避免因产品数据不准,导致该产品实物数量与账面数量不一致,影响后续的发货安排。通过无线读写器无线智能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在不增加作业人员工作量的情况下,自动记录产品的流转状态信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发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