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套件组、串联式机箱及串联式机箱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009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串联套件组、串联式机箱及串联式机箱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套件组,以及搭配该串联套件组的串联式机箱及串联式机箱组,尤其是一种可串联两机箱的串联套件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通常是由基板、盖板及设置于该基板及该顶盖之间的多个连接柱所组成。然而,现有技术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当使用者在该开放式机箱中设置使用者所需要的硬设备后,使用者想要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效能或是增加计算机功能时,该开放式机箱内的空间往往不足以容置更多硬设备,例如,用户为提升计算机散热效果,会在该开放式机箱内装设水冷套件,然而,当该开放式机箱内装设有该水冷套件后,该开放式机箱内的空间便不足以让使用者将更多的硬设备装设于该开放式机箱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串联套件组,用于串联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所述串联套件组包含两串联套件,各所述串联套件包括串联片及两结合件,所述串联片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两串联套件各自的结合件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的第一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一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两串联套件各自的另一结合件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的第二端部结合于所述第二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

如上所述的串联套件组,各串联套件的两结合件分别为枢轴及固定件;各串联片的第一端部上具有轴孔,各枢轴穿设于对应串联片的轴孔;两枢轴分别用于设置于第一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两固定件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的第二端部固定于第二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

如上所述的串联套件组,各串联片具有两肋片组,各肋片组包括肋片主体及翼片,两肋片主体垂直于对应串联片且靠近对应串联片的第二端部,两肋片主体呈矩形且用于固定于第二机箱的垂直侧面上;两翼片分别垂直连接于对应串联片的侧边且靠近对应串联片的第二端部,两翼片呈三角形且用于支撑对应串联片。

如上所述的串联套件组,串联套件的两结合件分别为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各串联片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上分别具有第一轴孔及第二轴孔,各第一枢轴穿设于对应串联片的第一轴孔中且各第一枢轴分别用于设置于第一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各第二枢轴穿设于对应串联片的第二轴孔中且各第二枢轴分别用于设置于第二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式机箱,其包含底座、基板、盖板、多个连接柱及至少一组以上的上述的串联套件组,所述基板直立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基板具有厚度且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侧面,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为相反的两面,所述盖板平行于所述基板,各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基板及所述盖板。两串联套件各自的结合件分别将对应串联片的第一端部结合于所述基板的顶面及底面上,两串联套件各自的另一结合件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的第二端部结合于外部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

如上所述的串联式机箱,包含两串联套件组,其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串联式机箱,基板用于供水冷套件设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式机箱组,其包含开放式机箱及如上所述的串联式机箱,所述开放式机箱与所述串联式机箱彼此串联。

借由如上所述的串联套件组、串联式机箱及串联式机箱组,可以将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与机箱串联以提供额外的硬件容置空间,解决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串联套件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串联套件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串联套件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串联套件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串联式机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串联式机箱的另一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串联式机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串联式机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串联式机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串联式机箱组的外观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串联套件组

110 串联套件

11 串联片

111 第一端部

112 第二端部

121 结合件

122 结合件

200 串联套件组

210 串联套件

21 串联片

211 第一端部

212 第二端部

213 轴孔

22 枢轴

23 固定件

300 串联套件组

310 串联套件

31 串联片

32 枢轴

33 固定件

34 肋片组

341 肋片主体

342 翼片

400 串联套件组

410 串联套件

41 串联片

42 第一枢轴

43 第二枢轴

411 第一端部

412 第二端部

413 第一轴孔

414 第二轴孔

500 串联式机箱

50 底座

51 基板

511 顶面

512 底面

52 盖板

53 连接柱

54 串联套件组

540 串联套件

541 串联片

542 结合件

543 结合件

544 第一端部

545 第二端部

600 串联式机箱

60 底座

61 基板

611 顶面

612 底面

62 盖板

63 连接柱

64 串联套件组

640 串联套件

641 串联片

642 枢轴

643 固定件

644 第一端部

645 第二端部

646 轴孔

700 串联式机箱

70 底座

71 基板

72 盖板

73 连接柱

74 串联套件组

740 串联套件

741 串联片

745 第二端部

75 肋片组

751 肋片主体

752 翼片

800 串联式机箱

80 底座

81 基板

82 盖板

83 连接柱

84 串联套件组

840 串联套件

841 串联片

842 第一枢轴

843 第二枢轴

844 第一端部

845 第二端部

846 第一轴孔

847 第二轴孔

900 串联式机箱组

91 串联式机箱

92 开放式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如图1所示的串联套件组100,其用于串联第一机箱(图中未示)及第二机箱(图中未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箱为如现有技术中所述的开放式机箱,但第一机箱也可为其他类型机箱,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串联套件组100包含两串联套件110,各串联套件110包含串联片11及两结合件121、122,串联片11具有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12。两串联套件110的结合件121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11的第一端部111结合于第一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两串联套件110的结合件122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11的第二端部112结合于第二机箱的顶面及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套件组100可以将开放式机箱与机箱串联以提供额外的硬件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套件组100借此解决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套件组100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机箱的串联,而不以开放式机箱为限。

在本实施例1中,各串联套件110的各结合件121、122为固定件,各结合件121、122可以选用一般螺丝、自攻螺丝、铆钉或其他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如图2所示的串联套件组200,串联套件组200包含两串联套件210,各串联套件210包括串联片21、枢轴22及固定件23,串联片21具有第一端部211及第二端部212,第一端部211上具有轴孔213,两枢轴22穿设于对应串联片21的轴孔213中且分别用于设置于第一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各串联片21可相对于对应枢轴22转动,两固定件23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21的第二端部211固定于第二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由此,通过串联套件组200串联的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便可相对彼此转动,改变两者之间的摆设角度,例如:45度、90度、180度、225度、270度等角度,使得串联的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能够通过不同的摆设角度而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用户并可通过改变串联的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之间的摆设角度而让串联的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可灵活地摆放在一个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如图3所示的串联套件组300,串联套件组300包含两串联套件310,各串联套件310包括串联片31、枢轴32及固定件33,串联套件300的结构及功能与实施例2中的串联套件组200大致相同,唯各串联片31具有两肋片组34,各肋片组34包括肋片主体341及翼片342,各串联片31的两肋片主体341垂直于对应串联片31且靠近对应串联片31的第二端部312,串联片31的两肋片主体341呈矩形且用于固定于与对应串联片31的第二端部312结合的机箱(图中未示)的垂直侧面上;串联片31的两翼片342分别垂直连接于对应串联片31的侧边且靠近对应串联片31的第二端部312,串联片31的两翼片342呈三角形且用于支撑对应串联片31。

两翼片342通过给予对应串联片31的支撑而能够进一步地加强对应串联片31的结构强度,同时,两肋片主体341与对应串联片31的第二端部312共同形成L形结构固定于机箱上,使得通过串联套件组300串联的两机箱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提供如图4所示的串联套件组400,串联套件组400包含两串联套件410,各串联套件410包括串联片41、第一枢轴42及第二枢轴43,串联片41具有第一端部411及第二端部412,第一端部411及第二端部412上分别具有第一轴孔413及第二轴孔414。各第一枢轴42穿设于对应串联片41的第一轴孔413中且各第一枢轴42分别用于设置于第一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各该二枢轴43穿设于对应串联片41的第二轴孔414中且各第二枢轴43分别用于设置于第二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各串联片41可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枢轴42及第二枢轴43转动。通过本实施例4中的串联套件组400所串联的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各自皆可转动,使得第一机箱及第二机箱可呈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且可更灵活地摆放在一个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提供如图5所示的串联式机箱500,串联式机箱500包含底座50、基板51、盖板52、多个连接柱53及串联套件组54,基板51直立设置于底座50上,基板51具有厚度且包括顶面511以及底面512,底面512与顶面511为相反的两面。盖板52平行于基板51且用于保护设置于基板51上的硬设备。各连接柱53的两端分别连接基板51及盖板52,在本实施例5中,串联式机箱500有四根连接柱53,但连接柱53数量不以此为限。串联套件组54包含两串联套件540,各串联套件540包括串联片541及两结合件542、543,各串联片541具有第一端部544及第二端部545,两串联套件540的结合件542分别将对应串联片541的第一端部544结合于基板51的顶面511及底面512上,两串联套件540的结合件543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541的第二端部545结合于外部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在本实施例5中,外部机箱为开放式机箱,但外部机箱也可为其他类型机箱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500借由串联套件组54,使得串联式机箱500能与开放式机箱串联在一起,串联式机箱500增加额外的容置空间供计算机硬设备容置,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500借此解决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500也可应用于与其他类型机箱的串联,而不以开放式机箱为限。

在本实施例5中,各串联套件540的各结合件542、543为固定件,各结合件542、543可以选用一般螺丝、自攻螺丝、铆钉或其他固定件。

在本实施例5中,基板51上可供水冷套件设置,串联式机箱500与开放式机箱串联时,容置于开放式机箱内的水冷套件(图中未示)便可挪至串联式机箱500内容置,而本开放式机箱内原容置水冷套件的空间便可容置其他硬设备,如此一来,开放式机箱便可在提高计算机散热效能时,更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运作效能或增加其他功能。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5中,串联式机箱500可以还包括串联套件组54,也即,串联式机箱500可包括两串联套件组54,两串联套件组54分别设置于基板51的两侧,串联式机箱500借由两串联套件组54使得串联式机箱500可同时与两外部机箱(图中未示)串联在一起,让两外部机箱可以共享额外的容置空间,而不需要让两外部机箱各自与串联套件组串联,减少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提供如图7所示的串联式机箱600,串联式机箱600包含底座60、基板61、盖板62、多个连接柱63及串联套件组64,串联式机箱600的结构及功能与实施例5中的串联式机箱500大致相同,唯串联套件组6的各串联套件640的两结合件分别为枢轴642及固定件643,各串联片641的第一端部644上具有轴孔646,各枢轴642穿设于对应串联片641的轴孔646中,两枢轴642分别设置于基板61的顶面611及底面612上,各串联片641可相对于对应枢轴642转动;两固定件643分别用于将对应串联片641的第二端部645固定于外部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选择将两枢轴642设置于外部机箱上,并将两串联片641的第二端部645固定于串联式机箱600上。

本实施例6中的串联式机箱600通过上述的串联套件组64,可相对于与其串联的外部机箱转动而改变两者之间的摆设角度,借此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并可使串联式机箱600与串联的外部机箱可灵活地摆放在一个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提供如图8所示的串联式机箱700,串联式机箱700包含底座70、基板71、盖板72、多个连接柱73及串联套件组74,串联套件组74包括两串联套件740,串联式机箱700的结构及功能与实施例6中的串联式机箱600大致相同,唯各串联片741具有两肋片组75,各肋片组75包括肋片主体751及翼片752,各肋片组75的功能及结构大致上与实施例3中的各肋片组34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各串联片741的两肋片主体751分别用于固定于与各串联片741的第二端部745结合的外部机箱(图中未示)的垂直侧面上,各串联片741的两翼片752通过给予对应串联片741的支撑而能够进一步地加强对应串联片741的结构强度。同时,各串联片741的两肋片主体751与对应串联片741的第二端部745共同形成L形结构固定于机箱上,使得串联式机箱700与外部机箱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提供如图9所示的串联式机箱800,串联式机箱800包含底座80、基板81、盖板82、多个连接柱83及串联套件组84,串联式机箱800的结构及功能与实施例6中的串联式机箱600大致相同,唯串联套件组84的各串联套件840的两结合件分别为第一枢轴842及第二枢轴843,各串联片841的第一端部844及第二端部845上分别具有第一轴孔846及第二轴孔847,各第一枢轴842穿设于对应串联片841的第一轴孔846中且各第一枢轴842分别设置于基板81的顶面811及底面812上,各第二枢轴843穿设于对应串联片841的第二轴孔847中且各第二枢轴843分别设置于外部机箱(图中未示)的顶面及底面上,各串联片841可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枢轴842及第二枢轴843转动。

本实施例8的串联式机箱800通过上述的串联套件组84,使串联式机箱800与串联的外部机箱各自皆可转动,借此呈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并可使串联式机箱800与串联的外部机箱可更灵活地摆放在一个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9提供如图10所示的串联式机箱组900,串联式机箱组900由串联式机箱91及开放式机箱92串联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9中,串联式机箱91设计成如实施例5的串联式机箱500,但在其他实施例中,串联式机箱91也可设计成如实施例6至8中任一种的串联式机箱,开放式机箱92如现有技术中的开放式机箱,具有基板、盖板及设置于基板及顶盖之间的多个连接柱。串联式机箱组900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具有更多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组900借此解决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串联套件组通过各串联片,可以让开放式机箱与另一机箱串联,与开放式机箱串联的机箱增加一个额外的容置空间供计算机硬设备容置,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套件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套件组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两机箱之间串联,而不以开放式机箱为限。串联套件组通过穿设于各串联片上的一个或两个枢轴,可以让通过串联套件串联的两机箱相对彼此转动,使串联的两机箱呈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且可更灵活地摆放在一个空间中。各串联片上还具有两肋片组,两翼片通过给予对应串联片的支撑而能够进一步地加强对应串联片结构强度,同时,两肋片主体可使得串联的两机箱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

如上所述的串联式机箱借由上述的串联套件组,使得串联式机箱能与开放式机箱串联,串联式机箱增加一个额外的容置空间供计算机硬设备容置,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解决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并借由上述的串联套件组而可达到前述通过串联套件所产生的功效。

串联式机箱可供容置水冷套件,串联式机箱与开放式机箱串联时,容置于开放式机箱内的水冷套件便可挪至串联式机箱内容置,而开放式机箱内原本放置水冷套件的空间便可设置其他硬设备,如此一来,开放式机箱便可在提高计算机散热效能时,更进一步提升计算机运作效能或增加其他功能。

串联式机箱可包括两串联套件组,各串联套件组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侧,串联式机箱借由两串联套件组使得串联式机箱可同时与两外部机箱(图中未示)串联在一起,让两外部机箱可以共享一个额外的容置空间,而不需要让两外部机箱各自与串联套件组串联,减少空间的占用。

如上所述的串联式机箱组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开放式机箱,具有更多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机箱组借此解决现有技术开放式机箱的容置空间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视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