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及二维码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074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及二维码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和方法及二维码打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PRS移动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和方法,同时根据此方法研发的二维码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但是长久以来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从三鹿奶粉,到含镉大米、地沟油、肯德基麦当劳的过期变质鸡肉等等,正在逐渐挑战着人们的胃。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的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我国在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着漏洞,监管技术更是较为落后,出现质量的问题,往往很难追溯到其最原始的环节,以及所涉及个各个环节,因此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逐个环节盘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二维码技术来追溯产品质量及相关信息的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和方法,旨在解决消费者无法获知产品质量及相关信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利用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和方法下,开发形成的二维码打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一云端服务器;

一信息录入模块,用于录入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至云端服务器;

一页面地址转换模块,用于将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的展示页面地址编码转换成可被追溯的追溯二维码;

一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云端服务器发出的打印所述追溯二维码的打印指令;

一二维码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发出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

一二维码打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接收模块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并驱动打印机打印追溯二维码;以及

一扫描客户端,用于扫描被打印出的追溯二维码并与云端服务器进行信息传输后展示录入的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

较佳地,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一数据库,用于储存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

较佳地,所述页面地址转换模块和指令发送模块内置到所述云端服务器中。

较佳地,所述二维码接收模块为GPRS模块或WLAN模块或USB模块中的一种。

较佳地,当二维码接收模块为GPRS模块时,该GPRS模块需通过SIM卡和GPRS天线来接收指令发送模块发出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

较佳地,当二维码接收模块为GPRS模块时,该GPRS模块通过RS232串口与所述二维码打印模块进行信息传输。

较佳地,所述二维码打印模块包括一控制芯片和一打印电机,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接收模块传输的打印指令并发送至打印电机,所述打印电机用于接收打印指令后驱动打印探头打印追溯二维码。

较佳地,所述扫描客户端为具有扫描功能的移动客户端。

一种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二维码接收器;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发出的打印追溯二维码的打印指令;以及

二维码打印机;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接收器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并驱动打印机打印追溯二维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信息录入模块将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的相关信息录入到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并将其显示产品信息的页面地址转换成可被追溯的二维码,利用该追溯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即可与云端服务器交互,快速获知该产品的质量及相关信息,以便监控产品质量,减少过期产品流入市场,可以从根本上将问题产品及时追回。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码接收模块可以采用GPRS移动通信方式或者采用WLAN无线传输方式,还可采用USB接口有线传输方式来接收打印指令,最大程度的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需要,适用性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追溯系统,更加简单、便利且成本投入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二维码打印装置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20、信息录入模块21、页面地址转换模块22、指令发送模块23、二维码接收模块24、二维码打印模块25和扫描客户端26。

云端服务器20包括一数据库201,用于储存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比如,阿里云服务器,或者其他大型的云端服务器。

信息录入模块21,用于录入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至云端服务器20中的数据库201中。录入者可以是产品的生产厂家,也可以是商家的各级分销商以及各个生产加工车间等,还可以是涉及产品质量信息的各个环节部分,如:原料采集环节、生产环节、包装环节、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录入者只需在云端服务器20中申请并授予录入权限,即可登录云端服务器20录入产品的质量及相关信息,以供追溯。

页面地址转换模块22,用于将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的展示页面地址编码转换成可被追溯的追溯二维码。当可供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被录入到数据库201中后将会产生一个对应该产品信息的唯一标识码,该唯一标识码结合服务器网站本身具有的空白页面框架,则会形成一个完整展示该产品质量信息的页面地址,将该地址编码转换成可被追溯的追溯二维码。

由于不同录入者将不同环节的产品信息录入到服务器中,因此,该追溯二维码集成了产品的各个流通环节的质量信息。

追溯二维码可根据生产厂家的不同要求,比如,商家要求同一批次的产品使用一个二维码,则在产品标注上标注同一的二维码;若商家要求同一批次的产品也要使用不同的二维码,则在产品标注上标注对应每一产品的唯一二维码。

指令发送模块23,用于发送云端服务器20发出的打印追溯二维码的打印指令。指令发送模块23和页面地址转换模块22均内置到云端服务器20中。

二维码接收模块24,用于接收指令发送模块23发出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二维码接收模块24为GPRS模块241或WLAN模块242或USB模块243中的一种。当二维码接收模块24为GPRS模块241时,该GPRS模块241需通过SIM卡和GPRS天线来接收指令发送模块23发出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当二维码接收模块24为WLAN模块242时,则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WLAN模块242为WLAN无线传输接口;当二维码接收模块24为USB模块243时,则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接收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USB模块243为USB接口,直接与电脑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GPRS模块241接收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是由于利用GPRS移动网络传输产品信息和结果,适用于任何环境,无需布线,无需架设通信网络,无需接电脑操作,非常便利。

二维码打印模块25,用于接收所述二维码接收模块24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并驱动打印机打印追溯二维码。当二维码接收模块24为GPRS模块241时,该GPRS模块241通过RS232串口与二维码打印模块25进行信息传输。

二维码打印模块25包括控制芯片251和打印电机252,控制芯片251用于接收二维码接收模块24传输的打印指令并发送至打印电机252,打印电机252用于接收打印指令后驱动打印探头打印追溯二维码。

扫描客户端26,用于扫描被打印出的追溯二维码并与云端服务器20进行信息传输后展示录入的可被追溯的质量及相关信息。扫描客户端26为具有扫描功能的移动客户端,优选为手机。手机仅需轻轻一扫,便可看到产品的厂家信息、厂家地址、产品原料来源、产品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产品投诉等信息。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中的二维码打印装置,包括:二维码接收器24a;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20发出的打印追溯二维码的打印指令;以及二维码打印机25a;用于接收二维码接收器的追溯二维码打印指令,并驱动打印机打印追溯二维码。

二维码接收器24a包括GPRS模块241、SIM卡模块244、GPRS天线245和CPU处理器246以及RS232串口,GPRS模块241通过SIM卡模块244和GPRS天线245接收云端服务器20发出的打印追溯二维码的打印指令,GPRS模块241接收后传输至CPU处理器246后通过RS232串口传输至二维码打印机25a;

二维码打印机25a包括RS232串口、控制芯片251、打印电机252、打印探头253、电源254和LED指示灯255,二维码打印机25a也通过RS232串口接收来自GPRS模块241的打印追溯二维码的打印指令并发送至控制芯片251,控制芯片251根据此打印指令控制打印电机252的打印探头253来打印追溯二维码,电源254对控制芯片251进行供电,由控制芯片251供电给各个部分,控制芯片251控制LED指示灯255的显示,来判断工作正常或故障。

采用GPRS移动网络传输产品的打印指令,适用于任何环境,无需布线,整个过程实现了无线打印的全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