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防丢失云服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8497发布日期:2018-07-20 21:4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维码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二维码防丢失云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二维条码/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二维码防丢失云服务系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码防丢失云服务系统,包括云服务器、计算机管理系统、二维码生成设备和移动终端;

所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负责二维码的初始分配,并通过网络将分配好的二维码存储在所述的云服务器中;

所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与二维码生成设备通信连接,从而控制二维码生成设备的启停,二维码生成设备与云服务器通信从云服务器获取需要的二维码信息;

所述的移动终端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卡贴初始信息并与云服务器通信将每一个二维码对应的绑定信息存储在云服务器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相连接的身份识别终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身份识别终端为指纹识别器或身份证识别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二维码绑定物主任信息,并且通过网络上传到云服务,当物品丢失之后,捡到的人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从云服务器读取该信息,从而能够很容易联系到失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维码防丢失云服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云服务器,2为计算器管理系统,3为二维码生成设备,4为二维码卡贴,5为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码防丢失云服务系统,包括云服务器1、计算机管理系统2、二维码生成设备3和移动终端5;

所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2负责二维码的初始分配,并通过网络将分配好的二维码存储在所述的云服务器1中;

所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2与二维码生成设备通信连接,从而控制二维码生成设备3的启停,二维码生成设备3与云服务器通信从云服务器获取需要的二维码信息,然后打印形成二维码卡贴4;

所述的移动终端5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卡贴4初始信息并与云服务器1通信将每一个二维码对应的绑定信息存储在云服务器1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相连接的身份识别终端;所述身份识别终端为指纹识别器或身份证识别器。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身份识别终端识别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然后将得到的识别信息(身份证识别器得到的是身份证信息,指纹识别器得到的是用户指纹信息)解码得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再将用户信息传输给云服务器1,与存储在云服务器1上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本实用新型通过二维码绑定物主任信息,并且通过网络上传到云服务,当物品丢失之后,捡到的人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从云服务器读取该信息,从而能够很容易联系到失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