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8489发布日期:2018-07-20 21:4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静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



背景技术:

指静脉识别技术利用手指静脉血管的纹理进行身份验证,对人体无害,具有不易被盗取、伪造等特点。该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政府国安、教育社保等领域的门禁系统等身份鉴别系统,是比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体表特征识别技术更安全、高效的技术。

但是在大多数的应用中,采集到的指静脉数据都是以明文方式在系统网络中传输和存储的,如果系统网络环境整体的安全性不高,破坏分子可能以其它方式绕开指静脉识别,从而使得基于该技术的身份鉴别系统达不到应该具备的安全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备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为指静脉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提供加密保护,进一步提高指静脉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静脉装置中设置密码模块,弥补了现有设备安全性上的不足,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所述指静脉装置包括:

安全控制芯片通过USB接口、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连接通信接口电路模块,安全控制芯片通过USB接口与密码模块相连;

安全控制芯片通过串行外设接口连接数据存储模块,安全控制芯片通过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连接网络通信模块;

安全控制芯片通过串行外设接口连接液晶显示模块,安全控制芯片通过输入输出通信接口连接按键电路模块,安全控制芯片与电源电路模块相连。

所述密码模块可内置在指静脉装置内部,或设计成独立的模块,与指静脉装置通过标准USB接口连接。

其中,所述网络通信模块包括:有线网络通信模块、无线wifi网络通信模块以及有线/无线网络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密码模块包括:密码算法芯片、USB通信电路模块,其中:密码算法芯片的型号为LQFP44;

密码算法芯片的RXD引脚依次通过发光二极管D1、电阻R3接3.3V工作电压;密码算法芯片的USBDM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接USB通信电路模块;

密码算法芯片的USBDP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3.3V工作电压;电阻R4的另一端接USB通信电路模块;

密码算法芯片的USBR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USBC引脚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USB通信电路模块、且同时接地;

密码算法芯片的电源引脚VDD均接3.3V工作电压、接地引脚GND均接地;

密码算法芯片的XTAL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晶振JZ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且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晶振JZ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密码算法芯片的EXTAL引脚。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模块包括:电阻,

所述电阻的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以及变压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变压芯片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端、第五电容的一端以及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

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变压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端、所述第五电容另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容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变压芯片输出3.3V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该指静脉装置通过内置或者外置的密码模块的设计,将采集到的指静脉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通过网络传输并保存;

2、由于传输和保存的都是加密处理后的信息,保障了应用指静脉装置的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密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电源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参见图1,该指静脉装置包括:安全控制芯片1、密码模块2、通信接口电路模块3、网络通信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5、液晶显示模块6、按键电路模块7和电源电路模块8。

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USB接口、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连接通信接口电路模块3,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USB接口与密码模块2相连,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串行外设接口连接数据存储模块5,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串行外设接口或集成电路总线连接网络通信模块4,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串行外设接口连接液晶显示模块6,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输入输出通信接口连接按键电路模块7,安全控制芯片1与电源电路模块8相连。

其中,网络通信模块4包括:有线网络通信模块、无线wifi网络通信模块以及有线/无线网络控制模块。

其中,密码模块2包括:USB通信电路模块和密码算法芯片。密码模块2可内置在指静脉装置内部;同时也可设计成为独立的模块,与指静脉装置通过标准USB接口连接。

安全控制芯片1通过USB通信模块与密码算法芯片通信。密码算法芯片用于产生随机密钥、存储数字证书,还用于通过调用商用密码算法实现身份认证及加解密。

其中,上述加解密、调用的流程,以及密码算法芯片、商用密码算法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仅是运用了已有的软件成熟技术,不存在对软件的任何改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指静脉装置中增加了密码模块,弥补了现有设备安全性上的不足,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保证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的工作效果,提高指静脉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对指静脉装置的密码模块的电路进行了改进,参见图2,详见下文描述:

密码模块包括:密码算法芯片U1、USB通信电路模块U3,其中:密码算法芯片U1的型号为LQFP44。

密码算法芯片U1的RXD引脚依次通过发光二极管D1、电阻R3接3.3V工作电压;密码算法芯片U1的USBDM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接USB通信电路模块U3;

密码算法芯片U1的USBDP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3.3V工作电压;电阻R4的另一端接USB通信电路模块U3;

密码算法芯片U1的USBR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USBC引脚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USB通信电路模块U3、且同时接地;

密码算法芯片U1的电源引脚VDD均接3.3V工作电压、接地引脚GND均接地;

密码算法芯片U1的XTAL引脚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晶振JZ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且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晶振JZ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密码算法芯片U1的EXTAL引脚;密码算法芯片U1的EINT引脚用于调试时下载程序代码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指静脉装置的密码模块的电路做了改进,提高了整个指静脉装置的供电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3

为了进一步保证基于密码模块的指静脉装置的工作效果,提高指静脉装置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对指静脉装置的供电电路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该电源电路模块包括:

电阻R4、二极管D1、第三电容C7、第四电容C8、变压芯片U2、第二电解电容C9、第五电容C10、第六电容C11。电阻R4的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三电容C7的一端、第四电容C8的一端以及变压芯片U2的输入端相连;变压芯片U2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解电容C9的正极端、第五电容C10的一端以及第六电容C11的一端相连;

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三电容C7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8的另一端、变压芯片U2的接地端、第二电解电容C9的负极端、第五电容C10另一端以及第六电容C11另一端均接地;变压芯片U2输出3.3V电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对指静脉装置的供电电路做了改进,提高了整个指静脉装置的供电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各器件的型号除做特殊说明的以外,其他器件的型号不做限制,只要能完成上述功能的器件均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