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4680发布日期:2018-06-28 04:3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属于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信息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成为信息学的词汇。电子信息在信息的存储、传播和应用方面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纸质载体储存和传播信息的一统天下,代表了信息业发展的方向。然而现有的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现在的信息读取只存在与机体当中,没有伸出的读取装置,使得使用存在不便利,另外以前的不能进行联网功能,信息不能及时的更新。指纹识别考勤机进入市场3-4年,规模量产的少,试验机型多,零售价位从指纹考勤机600-20000元到虹膜考勤机数万元之间。主要优点是无需携带卡,能杜绝代打卡,没有卡片损耗。缺点是指纹考勤机超过几百人使用时,处理时间较其它打卡方式慢数倍。同时在静电干扰、汗液盐分、其它赃物、手指磨损、贴近角度或压力不当时,采集头很难读取指纹,轻者识别效率低,重者识别失败。虹膜考勤机则受到硬件小型化和价格的限制,其主要用途仍限于重要区域的门禁管制、银行金库、保险箱等特殊领域。而目前最流行的无疑是人脸识别考勤机,智能化的人脸识别考勤机,已在国内高档写字楼内随处可见,再次引发了考勤时代的变革,由于其唯一性的特点著称于世,价格上又比虹膜识别系统要低廉得多,所以备受企业的青睐,无可替代和无可复制表现出了傲视群雄的姿态,大有取替高贵的虹膜及指纹的趋势走向。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510812.5的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包括信息识别器本体和控制模块,所述信息识别器本体上嵌套安装有显示屏、电子信息读取模块和操作按钮,所述信息识别器本体的正前方设置有翻盖锁,所述信息识别器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接口保护装置,所述信息识别器本体的内部嵌套安装有信息查询器、AVR中央处理器、控制模块、信息储存装置和信息识别器。本实用新型首先信息识别器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移动信息读取装置,在配合移动信息读取装置上的电子信息读取模块,设置有两种读取装置,使得操作的效率提高,其次,该AVR中央处理器可以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从而将信息及时的进行更新。但是本实用新型没有打印机于识别机上,不方便提取信息和进行打印且没有无线传感装置,需要人工U盘读取到电脑上进行考勤,不方便操作,不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识别机、摄像头区、指纹识别处、打印装置、无线传感装置,所述识别机与外部通过电连接,所述摄像头区装设于识别机内部且设于指纹识别处左侧,所述指纹识别处与识别机嵌设连接,所述打印装置设于指纹识别处右端并与装设于识别机上且通过电连接,所述摄像头区设于打印装置左侧,所述无线传感装置与识别机电连接且与外部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头区设有电路板、按键连接端、摄像头,所述电路板设于机体内部,所述按键连接端焊接于电路板左侧,所述摄像头设于电路板中部且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摄像头设有保护膜、镜头组、对焦马达、红外线滤光片、影像传感器、线路连接基板,所述保护膜设于镜头组上部,所述镜头组嵌设于对焦马达中部,所述对焦马达套设于镜头组外部,所述红外线滤光片设于对焦马达下方,所述影像传感器设于线路连接基板上方,所述线路连接基板焊接于电路板上,所述指纹识别处设有防滑外壳、指纹识别触屏、传感条、指纹基板,所述防滑外壳设于指纹识别触屏外部,所述指纹识别触屏嵌设于防滑外壳下方且连接传感条,所述传感条一端连接指纹识别触屏,另一端连接指纹基板,所述指纹基板连接传感条并与机体电连接,所述打印装置设有上盖、壳体、内机架、耳孔、传动齿轮、电机、连接线、连接端口,所述上盖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嵌设于打印机槽口内部,所述内机架设于壳体内部,所述耳孔镶嵌于内机架侧边且通过螺母固定于壳体内,所述传动齿轮设于内机架上,所述电机与连接线电连接并设于内机架内,所述连接线连接电机与机体,所述连接端口设于内机架中部,所述传动齿轮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传动齿轮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机设有机体、触屏面板、菜单式按键、打印机槽口、凸起块。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通过挂孔与墙壁相连接,所述触屏面板嵌设于机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菜单式按键焊接于机体表面和触屏面板右端,所述打印机槽口为矩形口与机体镶嵌并设于菜单式按键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块与机体固定连接为一体化结构且下方设有摄像头区、指纹识别处。

进一步地,通过设有无线传感装置于识别装机上,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将信息传输到电脑上无需拿U盘读取再拷贝到电脑上,方便简约掉繁琐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感装置设有传感基板、芯片、数据处理器、连接端口、信息中转器、主基板、主芯片、信号杆,所述传感基板设于机体内部且上表面设有芯片、数据处理器、连接端口、信息中转器、主基板、主芯片,所述芯片焊接于数据处理器右侧,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信息中转器和连接端口,所述主基板焊接于传感基板上且表面设有主芯片,所述主芯片与信号杆电连接,所述信号杆与外部信号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打印装置设于识别机上,通过菜单式按键设置或触屏面板选项,选择想要打印的信息即可通过打印口打印出凭条且识别机内部设有无线传感装置,可通过与外部无线连接将信息无线传输,通过电脑读取,方便使用识别机上设有摄像头区、指纹识别处和打印装置且内部设有无线传感装置,不仅可以人脸识别还可以指纹识别且通过触屏面板选择相应的信息通过菜单式按键就可以打印出来,一机多功能,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识别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区内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摄像头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指纹识别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打印机体左侧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打印机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传感装置工作流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识别机-1、摄像头区-2、指纹识别处-3、打印装置-4、无线传感装置-5、机体-10、触屏面板-11、菜单式按键-12、打印机槽口-13、凸起块-14、电路板-20、按键连接端-21、摄像头-22、保护膜-220、镜头组-221、对焦马达-222、红外线滤光片-223、影像传感器-224、线路连接基板-225、防滑外壳-30、指纹识别触屏-31、传感条-32、指纹基板-33、上盖-40、壳体-41、内机架-42、耳孔-43、传动齿轮-44、电机-45、连接线-46、连接端口-47、传感基板-50、芯片-51、数据处理器-52、连接端口-53、信息中转器-54、主基板-55、主芯片-56、信号杆-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技术方案:识别机1、摄像头区2、指纹识别处3、打印装置4、无线传感装置5,所述识别机1与外部通过电连接,所述摄像头区2装设于识别机1内部且设于指纹识别处3左侧,所述指纹识别处3与识别机1嵌设连接,所述打印装置4 设于指纹识别处3右端并与装设于识别机1上且通过电连接,所述摄像头区 2设于打印装置4左侧,所述无线传感装置5与识别机1电连接且与外部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头区2设有电路板20、按键连接端21、摄像头22,所述电路板20设于机体10内部,所述按键连接端21焊接于电路板20左侧,所述摄像头22设于电路板20中部且与电路板20电连接,所述摄像头22设有保护膜220、镜头组221、对焦马达222、红外线滤光片223、影像传感器224、线路连接基板225,所述保护膜220设于镜头组221上部,所述镜头组221 嵌设于对焦马达222中部,所述对焦马达222套设于镜头组221外部,所述红外线滤光片223设于对焦马达222下方,所述影像传感器224设于线路连接基板225上方,所述线路连接基板225焊接于电路板20上,所述指纹识别处3设有防滑外壳30、指纹识别触屏31、传感条32、指纹基板33,所述防滑外壳30设于指纹识别触屏31外部,所述指纹识别触屏31嵌设于防滑外壳30下方且连接传感条32,所述传感条32一端连接指纹识别触屏31,另一端连接指纹基板33,所述指纹基板33连接传感条32并与机体10电连接,所述打印装置4设有上盖40、壳体41、内机架42、耳孔43、传动齿轮 44、电机45、连接线46、连接端口47,所述上盖40与壳体41活动连接,所述壳体41嵌设于打印机槽口13内部,所述内机架42设于壳体41内部,所述耳孔43镶嵌于内机架42侧边且通过螺母固定于壳体41内,所述传动齿轮44设于内机架42上,所述电机45与连接线46电连接并设于内机架42 内,所述连接线46连接电机45与机体10,所述连接端口47设于内机架42 中部,所述传动齿轮44设有转动轴440,所述转动轴440与传动齿轮44转动连接,所述识别机1设有机体10、触屏面板11、菜单式按键12、打印机槽口13、凸起块14,所述机体10通过挂孔与墙壁相连接,所述触屏面板11 嵌设于机体10表面,所述菜单式按键12焊接于机体10表面和触屏面板11 右端,所述打印机槽口13为矩形口与机体10镶嵌并设于菜单式按键12上方,所述凸起块14与机体10固定连接为一体化结构且下方设有摄像头区2、指纹识别处3,通过设有无线传感装置于识别装机上,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将信息传输到电脑上无需拿U盘读取再拷贝到电脑上,方便简约掉繁琐工序,所述无线传感装置5设有传感基板50、芯片51、数据处理器52、连接端口 53、信息中转器54、主基板55、主芯片56、信号杆57,所述传感基板50 设于机体10内部且上表面设有芯片51、数据处理器52、连接端口53、信息中转器54、主基板55、主芯片56,所述芯片51焊接于数据处理器52右侧,所述数据处理器52连接信息中转器54和连接端口53,所述主基板55焊接于传感基板50上且表面设有主芯片56,所述主芯片56与信号杆57电连接,所述信号杆57与外部信号连接。

本专利所说的便携式微型打印机:便携式微型打印机体积较小,电池供电,利用红外或蓝牙技术进行数据通讯,当然也使用串口;通常便携式微型打印机又称为便携式票据打印机;主要用于各种移动应用:如政府部门的移动警务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等现场打印执法文书,另外如保险行业的现场车辆定损系统打印定损单,还如户外设备巡检、物流系统交割单等等。

当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其产品的识别机上设有摄像头和指纹识别,可通过人脸扫描或指纹识别读取信息并设有无线传感装置和打印装置,打印装置设于识别机上,通过菜单式按键设置或触屏面板选项,选择想要打印的信息即可通过打印口打印出凭条且识别机内部设有无线传感装置,可通过与外部无线连接将信息无线传输,通过电脑读取,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识别机-1、摄像头区-2、指纹识别处-3、打印装置-4、无线传感装置-5、机体-10、触屏面板-11、菜单式按键-12、打印机槽口-13、凸起块-14、电路板-20、按键连接端-21、摄像头-22、保护膜-220、镜头组 -221、对焦马达-222、红外线滤光片-223、影像传感器-224、线路连接基板 -225、防滑外壳-30、指纹识别触屏-31、传感条-32、指纹基板-33、上盖-40、壳体-41、内机架-42、耳孔-43、传动齿轮-44、电机-45、连接线-46、连接端口-47、传感基板-50、芯片-51、数据处理器-52、连接端口-53、信息中转器-54、主基板-55、主芯片-56、信号杆-5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没有打印机于识别机上,不方便提取信息和进行打印且没有无线传感装置,需要人工U盘读取到电脑上进行考勤,不方便操作,不实用,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识别机上设有摄像头区、指纹识别处和打印装置且内部设有无线传感装置,不仅可以人脸识别还可以指纹识别且通过触屏面板选择相应的信息通过菜单式按键就可以打印出来,一机多功能,方便使用,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打印装置4设有上盖40、壳体41、内机架42、耳孔43、传动齿轮 44、电机45、连接线46、连接端口47,所述上盖40与壳体41活动连接,所述壳体41嵌设于打印机槽口13内部,所述内机架42设于壳体41内部,所述耳孔43镶嵌于内机架42侧边且通过螺母固定于壳体41内,所述传动齿轮44设于内机架42上,所述电机45与连接线46电连接并设于内机架42 内,所述连接线46连接电机45与机体10,所述连接端口47设于内机架42 中部,所述传动齿轮44设有转动轴440,所述转动轴440与传动齿轮44转动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息读取识别装置技术方案:通过设有无线传感装置于识别装机上,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将信息传输到电脑上无需拿U盘读取再拷贝到电脑上,方便简约掉繁琐工序。

所述无线传感装置5设有传感基板50、芯片51、数据处理器52、连接端口53、信息中转器54、主基板55、主芯片56、信号杆57,所述传感基板 50设于机体10内部且上表面设有芯片51、数据处理器52、连接端口53、信息中转器54、主基板55、主芯片56,所述芯片51焊接于数据处理器52 右侧,所述数据处理器52连接信息中转器54和连接端口53,所述主基板 55焊接于传感基板50上且表面设有主芯片56,所述主芯片56与信号杆57 电连接,所述信号杆57与外部信号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