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662发布日期:2018-12-18 21:1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领域,尤其是复合通行卡应用系统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通行卡,所述的新型复合通行卡是对原有复合通行卡功能的拓展。



背景技术:

在MTC领域,复合通行卡是为解决高速公路路径识别问题的新一代DSRC 类产品,其特点是具有5.8GHz和13.56MHz通信功能,支持出入口信息和路径信息读写功能。由于技术颇为复杂,目前复合通行卡成本也比较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车主由于疏忽大意,经常将领取到的复合通行卡遗失在车内某个位置,在到达收费站将要上交复合通行卡时,发现复合通行卡“丢失”,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复合通行卡无法完成扣款、从而使收费站出现拥堵现象。

针对车主找不到车内复合通行卡的问题,现有的电子不停车系统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可能导致复合通行卡丢失以及扣款无法正常执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以便于收费人员能够借助寻卡终端快速定位车内复合通行卡位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复合通行卡,所述复合通行卡包括射频模块(100)、无线通信模块(101)、控制模块(102)、读卡模块(103)、电池模块(105),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复合通行卡还包括报警模块 (104)。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1)用于接收所述寻卡终端发出的“寻卡”数据帧。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1)通过SPI总线或I2C总线与控制模块(102)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1)为蓝牙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RF无线收发模块中一种。

所述控制模块(102)用于处理各个模块传输的数据,控制相应的模块做出正确的响应。

所述的报警模块(104)与控制模块(102)连接,用于提醒用户复合通行卡的位置。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102)处理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1)传输的数据,控制所述报警模块(104)进行蜂鸣报警。

所述的报警模块(104)优选贴片式蜂鸣器。

与同类产品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一)能够快速定位复合通行卡的位置。

(二)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减少收费站出现拥堵现象,降低复合通行卡丢失数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车主在上交复合通行卡时,由于疏忽大意,将复合通行卡放在车内未知位置,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复合通行卡的问题,提高了收费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了复合通行卡丢失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蓝牙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RF无线收发模块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实现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以蓝牙模块为例进行功能性介绍。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复合通行卡结构框图,包括射频模块(100)、蓝牙模块(101)、控制模块(102)、读卡模块(103)、电池模块(105),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通行卡还包括报警模块(104)。

射频模块(100):与控制模块(102)相连,用于与路侧单元RSU进行数据交互,完成标识功能。

读卡模块(103):与控制模块(102)相连,用于与读卡器进行通信,实现写入口、写出口、清标识等相关操作;用于存储路径信息。

蓝牙模块(101):用于接收寻卡终端发出“寻卡”数据帧。所述寻卡终端包括手持移动终端,收费人员可以通过所述寻卡终端定位车内复合通行卡的位置。所述蓝牙模块(101)通过SPI总线或I2C总线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102)。

控制模块(102):复合通行卡的“大脑”,用于处理各个模块传输的数据,控制相应的模块做出正确的响应。

报警模块(104):所述报警模块(104)为蜂鸣器,与控制模块(102)相连,用于提醒用户复合通行卡的位置。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102)接收并处理所述蓝牙模块(101)传输的数据,处理成功后,所述控制模块(102)控制所述蜂鸣器(104)进行连续蜂鸣报警,提醒用户车内复合通行卡的位置。

电池模块(105):为复合通行卡提供稳定电源。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