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装置及含其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630发布日期:2018-12-18 21:1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指纹识别装置及含其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存储有大量个人信息等重要资料,其安全性变得更为重要。这样,对于用户身份确认显得格外重要,而常见的身份识别防水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等。

指纹是由手指表面皮肤凹凸不平的纹路组成,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其复杂程度可提高用户识别身份的足够特征,这样,指纹识别既是利用指纹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定来实现身份识别,而无需用户记忆。

参见图1,传统的指纹识别装置1'通常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PCB板2'、指纹识别模组3'和指纹固定支架4',PCB板2'固定于壳体,指纹识别模组3'固定于指纹固定支架4',指纹固定支架4'整体位于PCB板2'的背面(即使用时背离用户的一面),指纹固定支架4'设有定位柱5',PCB板2'设有定位孔,定位柱5'卡设于定位孔6'内,以使指纹固定支架4'固定于PCB板2'。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在PCB板上设置定位孔实现指纹固定支架的固定,即需要在PCB板上开孔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固定,从而使得PCB板的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指纹识别装置中PCB板的空间利用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包括壳体、PCB板、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固定支架,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指纹固定支架放置于所述PCB板,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指纹固定支架,所述指纹固定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

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缘延伸至所述PCB板的外侧外,所述延伸部中位于所述PCB板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所述壳体。

在本方案中,将指纹固定支架设置成包括支架本体和延伸部,支架本体固定指纹识别模组,延伸部中位于PCB板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壳体,这样无需在PCB板上开孔即可实现指纹识别模组与壳体的固定,从而提高了PCB板的空间利用率。

另,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支架本体,延伸部固定于壳体,仅为两重定位,相比于传统的指纹识别装置中采用三重定位的方式,其累计公差减小,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模组相对于壳体的定位精度。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PCB板外侧外的区域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这样方便指纹固定支架和指纹识别模组整体相对于壳体的拆装。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PCB板外侧外的区域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定位结构。

在本方案中,定位结构便于将延伸部固定于壳体前先进行定位,不仅提高定位精度,而且能节省安装时间。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结构和卡扣结构,所述定位柱结构和所述卡扣结构在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方案中,定位柱结构和卡扣结构在与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不仅能够提高指纹固定支架相对于壳体的定位精度,而且结构紧凑。

可选地,所述定位柱结构包括定位柱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或者,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卡扣部和卡槽,所述卡扣部卡设于所述卡槽,所述卡扣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或者,所述卡扣部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两所述侧壁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定位柱结构和所述卡扣结构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在本方案中,定位柱结构和卡扣结构分别位于壳体的两侧壁与延伸部之间,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与延伸部之间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分别从所述支架本体的相对设置的两边向外延伸至所述PCB板的外侧外,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定位柱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分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延伸部分固定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分与所述壳体之间。

在本方案中,第一延伸部分和第二延伸部分的设置,能够提高指纹固定支架相对于壳体的定位精度以及固定的稳定性、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分包括第一延伸主体和第一延伸台,所述第一延伸主体从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至所述PCB板的外侧外,所述第一延伸台从所述第一延伸主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位于所述PCB板的外侧外,所述第一延伸台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延伸主体的外侧,并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延伸主体的前方,所述定位柱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延伸台与所述壳体之间;

第二延伸部分包括第二延伸主体和第二延伸台,所述第二延伸主体从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至所述PCB板的外侧外,所述第二延伸台从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位于所述PCB板的外侧外,所述第二延伸台在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外侧,并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二延伸主体的前方,所述卡扣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台与所述壳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本体塑胶部分和本体金属部分,所述本体塑胶部分与所述本体金属部分一体成型,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本体金属部分;

所述延伸部包括延伸塑胶部分和延伸金属部分,所述延伸塑胶部分从所述本体塑胶部分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与所述本体塑胶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金属部分从所述本体金属部分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与所述本体金属部分一体成型;

所述延伸塑胶部分与所述延伸金属部分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金属部分中位于所述PCB板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所述壳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指纹固定支架的结构强度,还能够减小指纹固定支架在成型中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指纹传感器;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指纹传感器,并沿与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出所述指纹传感器,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电连接于所述指纹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端电连接于所述PCB板;

传感器加强板,所述传感器加强板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一面,所述传感器加强板通过缓冲泡棉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

在本方案中,传感器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柔性电路板中固定指纹传感器的位置的刚性,且能够将指纹传感器牢固、稳定地固定于指纹固定支架。

另,缓冲泡棉可以吸收公差,从而确保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固定支架能够顺利装配至前壳与后壳之间,且保证装配精度以及装配后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指纹识别装置及含其的移动终端,将指纹固定支架设置成包括支架本体和延伸部,支架本体固定指纹识别模组,延伸部中位于PCB板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壳体,这样无需在PCB板上开孔即可实现指纹识别模组与壳体的固定,从而提高了PCB板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支架本体,延伸部固定于壳体,仅为两重定位,相比于传统的指纹识别装置中采用三重定位的方式,其累计公差减小,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模组相对于壳体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指纹识别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指纹识别装置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识别模组和指纹固定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技术

指纹识别装置:1'

PCB板:2'

指纹识别模组:3'

指纹固定支架:4'

定位柱:5'

定位孔:6'

本实用新型

指纹识别装置:1

壳体:2

侧壁:20

PCB板:3

指纹识别模组:4

指纹传感器:40

柔性电路板:41

缓冲泡棉:42

指纹固定支架:5

支架本体:50

本体塑胶部分:500

本体金属部分:501

延伸部:51

第一延伸部分:510

第一延伸主体:511

第一延伸台:512

第一延伸塑胶部分:513

第一延伸金属部分:514

第二延伸部分:515

第二延伸主体:516

第二延伸台:517

第二延伸塑胶部分:518

第二延伸金属部分:519

咬合结构:520

紧固件:6

定位柱结构:7

定位柱:70

定位孔:71

卡扣结构:8

卡扣部:80

卡槽:81

支架背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指纹识别装置1包括壳体2、PCB板3、指纹识别模组4和指纹固定支架5。PCB板3固定于壳体2。指纹固定支架5放置于PCB板3。指纹识别模组4固定于指纹固定支架5。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装置1用于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指纹固定支架5包括支架本体50和延伸部51,指纹识别模组4固定于支架本体50。延伸部51从支架本体50的外边缘延伸至PCB板3的外侧外。延伸部51中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壳体2。

将指纹固定支架5设置成包括支架本体50和延伸部51,支架本体50固定指纹识别模组4,延伸部51中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壳体2,这样无需在PCB板3上开孔即可实现指纹识别模组4与壳体2的固定,从而提高了PCB板3的空间利用率。

指纹识别模组4固定于支架本体50,延伸部51固定于壳体2,仅为两重定位,相比于传统的指纹识别装置1中采用三重定位的方式,其累计公差减小,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模组4相对于壳体2的定位精度。

实施例2

如图3-6所示,指纹识别装置1包括壳体2、PCB板3、指纹识别模组4和指纹固定支架5。PCB板3固定于壳体2。指纹固定支架5放置于PCB板3。指纹识别模组4固定于指纹固定支架5。在本实施方式中,指纹识别装置1用于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指纹固定支架5包括支架本体50和延伸部51,指纹识别模组4固定于支架本体50。延伸部51从支架本体50的外边缘延伸至PCB板3的外侧外。延伸部51中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壳体2。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2为移动终端的前壳。指纹识别模组4位于移动终端的背面,即背离用户的一面。

具体地,如图3-5所示,延伸部51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这样方便指纹固定支架5和指纹识别模组4整体相对于壳体2的拆装。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部51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通过紧固件6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紧固件6具体为螺丝。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延伸部51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其他合适的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

进一步地,延伸部51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与壳体2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在将指纹固定支架5安装于壳体2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定位结构将延伸部51定位于壳体2的预定设计位置,然后在通过紧固件6拧紧将延伸部51固定于并可拆卸连接于壳体2。也就是说,定位结构便于将延伸部51固定于壳体2前先进行定位,不仅提高定位精度,而且能节省安装时间。

具体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柱结构7和卡扣结构8。定位柱结构7和卡扣结构8在与壳体2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指纹固定支架5相对于壳体2的定位精度,而且结构紧凑。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柱结构7和卡扣结构8沿壳体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20,两侧壁20均位于壳体2的长度方向上。定位柱结构7和卡扣结构8分别位于壳体2的两侧壁20与延伸部51之间。定位柱结构7和卡扣结构8分别位于壳体2的两侧壁20与延伸部51之间,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2与延伸部51之间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

参见图4,定位柱结构7包括定位柱70和定位孔71,定位柱70穿设于定位孔71。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柱70设置于壳体2,定位孔71设置于延伸部51。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柱70设置于延伸部51,定位孔71设置于壳体2。

参见图5,卡扣结构8包括卡扣部80和卡槽81,卡扣部80卡设于卡槽81。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部80设置于壳体2,卡槽81设置于延伸部51。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卡扣部80设置于延伸部51,卡槽81设置于壳体2。

再次参见图3,延伸部51包括第一延伸部分510和第二延伸部分515。第一延伸部分510和第二延伸部分515分别从支架本体50的相对设置的两边向外延伸至PCB板3的外侧外。第一延伸部分510固定于壳体2。且定位柱结构7设置于第一延伸部分510与壳体2之间。第二延伸部分515固定于壳体2。且卡扣结构8设置于第二延伸部分515与壳体2之间。第一延伸部分510和第二延伸部分515的设置,能够提高指纹固定支架5相对于壳体2的定位精度以及固定的稳定性、可靠性。

其中,第一延伸部分510包括第一延伸主体511和第一延伸台512。第一延伸主体511从支架本体50的外边缘向外延伸至PCB板3的外侧外。第一延伸台512从第一延伸主体51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位于PCB板3的外侧外。第一延伸台512在壳体2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一延伸主体511的外侧,并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位于第一延伸主体511的前方(即第一延伸台512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相对于第一延伸主体511更靠近移动终端面向用户的一面)。定位柱结构7设置于第一延伸台512与壳体2之间。

第二延伸部分515包括第二延伸主体516和第二延伸台517。第二延伸主体516从支架本体50的外边缘向外延伸至PCB板3的外侧外。第二延伸台517从第二延伸主体516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位于PCB板3的外侧外。第二延伸台517在壳体2的宽度方向位于第二延伸主体516的外侧,并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位于第二延伸主体516的前方(即第二延伸台517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相对于第二延伸主体516更靠近移动终端面向用户的一面)。卡扣结构8设置于第二延伸台517与壳体2之间。

参见图6,支架本体50包括本体塑胶部分500和本体金属部分501。本体塑胶部分500与本体金属部分501一体成型。指纹识别模组4固定于本体金属部分501。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塑胶部分500通过支架背胶9固定于PCB板3。

延伸部51包括延伸塑胶部分和延伸金属部分。延伸塑胶部分从本体塑胶部分500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与本体塑胶部分500一体成型。延伸金属部分从本体金属部分501的外边缘向外延伸,并与本体金属部分501一体成型。

延伸塑胶部分与延伸金属部分一体成型。延伸金属部分中位于PCB板3外侧外的区域固定于壳体2。

将指纹固定支架5设置成以上结构,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指纹固定支架5的结构强度,还能够减小指纹固定支架5在成型中所占用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塑胶部分和延伸金属部分均具有两个,且两个延伸塑胶部分和两个延伸金属部分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延伸塑胶部分分别位于本体塑胶部分500的两侧,并分别定义为第一延伸塑胶部分513和第二延伸塑胶部分518。两个延伸金属部分分别位于本体金属部分501的两侧,并分别定义为第一延伸金属部分514和第二延伸金属部分519。第一延伸台512和第二延伸台517分别形成于两个延伸金属部分。第一延伸部分510包括第一延伸塑胶部分513和第一延伸金属部分514,第一延伸塑胶部分513和第一延伸金属部分514一体成型。第二延伸部分515包括第二延伸塑胶部分518和第二延伸金属部分519,第二延伸塑胶部分518和第二延伸金属部分519一体成型。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6,本体塑胶部分500与本体金属部分501之间通过咬合结构520一体成型,延伸塑胶部分与延伸金属部分之间也通过咬合结构520一体成型。

参见图6,指纹识别模组4包括指纹传感器40、柔性电路板41和传感器加强板(图中未示出)。柔性电路板41固定连接指纹传感器40,并沿与壳体2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出指纹传感器40。柔性电路板41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电连接于指纹传感器40,第二连接端电连接于PCB板3(参见图3)。

传感器加强板固定于柔性电路板41背离指纹传感器40的一面。传感器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柔性电路板41中固定指纹传感器40的位置的刚性,且能够将指纹传感器40牢固、稳定地固定于指纹固定支架5。

传感器加强板通过缓冲泡棉42固定于支架本体50。缓冲泡棉42可以吸收公差,从而确保指纹识别模组4和指纹固定支架5能够顺利装配至前壳与后壳之间,且保证装配精度以及装配后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加强板通过缓冲泡棉42固定于本体金属部分501。在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加强板也可以通过指纹背胶固定于本体金属部分50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实施例1的指纹识别装置。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实施例2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一个实施例可能配有多张附图,同一实施例中的同一部件的附图标记不一定在每一张附图中均标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对实施例中的某一张或多张附图进行描述的时候,可以结合该实施例中的其他附图加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指明文字具体对应的是哪一张附图时,可以结合该实施例中的所有附图加以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