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183发布日期:2018-07-11 03:5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射频识别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IC Card)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在工作时,读卡器通过读写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无线信号,当IC卡进入磁场时,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IC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非接触IC卡在遇到兼容性问题后,排除故障的手段较为匮乏,复现失效环境的方法的缺乏程度尤为甚之,而失效环境往往因为IC卡读卡器较差的空中信号波形或被外界信号干扰造成的较差的空中信号波形产生的。因此,需要一种设备来模拟失效环境的中的干扰信号用于复现失效环境,以便进行失效分析,为后续调整IC卡的兼容性提供依据。

通常,通过对读卡器外加负载来模拟失效环境的中的干扰信号,但市场现有的设备大多存在负载不可控的问题,而专业设备价格昂贵,环境搭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以实现模拟失效环境的中的干扰信号用于失效分析,解决了现有设备负载不可控的问题;同时环境搭建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包括:

待增负载读卡器、控制器、负载制造器、校验线圈和示波器;

其中,待增负载读卡器的第一管脚与控制器的第一管脚电连接,用于向控制器发送第一编码信号;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编码信号提取负载加载时间,控制器的第二管脚与负载制造器的第一管脚电连接,用于将负载加载时间发送给负载制造器,以及控制器的第二管脚还与示波器的第一探头电连接,用于将负载加载时间发送给示波器;

示波器的第二探头与校验线圈电连接,用于接收空中信号;

示波器的第三探头与待增负载读卡器的第一管脚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编码信号;

负载制造器叠放在待增负载读卡器的天线上,校验线圈放在负载制造器上方,待增负载读卡器、校验线圈和负载制造器通过待增负载读卡器的天线无线连接。

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

终端设备,分别与待增负载读卡器和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为待增负载读卡器和控制器提供电源及发送指令。

可选的,待增负载读卡器和控制器分别通过USB连接线与终端连接。

可选的,负载制造器的第二管脚与控制器的第三管脚电连接,控制器的第三管脚还与待增负载读卡器的第二管脚电连接;负载制造器的第二管脚、控制器的第三管脚和待增负载读卡器的第二管脚接地。

可选的,负载制造器为参考近耦合卡。

可选的,控制器为一读卡器。

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屏蔽盒,屏蔽盒内壁覆盖有吸波材料,待增负载读卡器、控制器、负载制造器及校验线圈放置于屏蔽盒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一读卡器作为控制器,根据获得的待增负载读卡器的第一编码信号,控制负载加载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解决了现有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负载不可控的问题;同时环境搭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包括:

待增负载读卡器3、控制器2、负载制造器1、校验线圈4和示波器5;

其中,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第一管脚31与控制器2的第一管脚21电连接,用于向控制器2发送第一编码信号;

控制器2用于根据第一编码信号提取负载加载时间,控制器2的第二管脚22与负载制造器1的第一管脚11电连接,用于将负载加载时间发送给负载制造器1,以及控制器2的第二管脚22还与示波器5的第一探头51电连接,用于将负载加载时间发送给示波器5,以显示时间信号波形;

示波器5的第二探头52与校验线圈4电连接,用于接收空中信号,以显示空中信号波形;

示波器5的第三探头53与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第一管脚31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编码信号,以显示第一编码信号波形;

负载制造器1叠放在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天线33上,校验线圈4放在负载制造器1上方,待增负载读卡器3、校验线圈4和负载制造器1通过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天线33无线连接。

具体的,该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待增负载读卡器3通过第一管脚31向控制器2的第一管脚21发送第一编码信号;控制器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编码信号,提取负载加载时间,具体的第一编码信号为米勒编码信号,以米勒编码信号的下降沿作为负载加载的起始时间,保证负载加载的时间准确性;控制器2通过第二管脚22将提取到的负载加载时间发送给负载制造器1的第一管脚11,控制负载制造器1产生负载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该负载以无线信号的形式通过天线33,加载在待增负载读卡器3上;校验线圈4用于接收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天线33发出的空中信号,并发送给示波器5的第二探头52,以显示空中信号的波形。

可选的,可以通过调整负载制造器1与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天线33之间的距离,调整负载的大小,以模拟不同强度的外界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通过采用一读卡器作为控制器,根据获得的待增负载读卡器的第一编码信号,控制负载加载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解决了现有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负载不可控的问题;同时环境搭建简单,成本低廉。

可选的,该非接触式IC卡及读卡器的失效环境复现系统还包括:

终端设备6,分别与待增负载读卡器3和控制器2电连接,用于为待增负载读卡器3和控制器2提供电源及发送指令。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6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内部安装有与待增负载读卡器3和控制器2配套的驱动程序,通过该程序,向待增负载读卡器3发送第一指令,使待增负载读卡器3通过第一管脚31发送第一编码信号;

可选的,待增负载读卡器3和控制器2分别通过USB连接线与终端6连接。

可选的,负载制造器1的第二管脚12与控制器2的第三管脚23电连接,控制器2的第三管脚23还与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第二管脚32电连接;负载制造器1的第二管脚12、控制器2的第三管脚23和待增负载读卡器3的第二管脚32接地。

可选的,负载制造器1为符合10373-6协议的标准的参考近耦合卡。

可选的,控制器为一读卡器。

示例性的,控制器2和待增负载读卡器3采用相同型号的读卡器,本实用新型对控制器2的型号不做限定,只需能够实现控制负载加载时间即可。

可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屏蔽盒,屏蔽盒内壁覆盖有吸波材料,待增负载读卡器、控制器、负载制造器及校验线圈放置于屏蔽盒内,以确保该系统在工作时,不受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