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导航定位的地面标签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277发布日期:2018-08-07 23:5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导航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面的标签和采用该标签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定位技术的种类繁多,根据所采用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无线定位(Wi-Fi/ZigBee/Bluetooth)、超宽带、声波、地磁等等。根据信号的来源,又可以分为标签式和无标签式两类,前者如无线、超宽带和声波等,后者如地磁定位。其中标签式定位因为标签有明确的位置信息,因此能提供较为精确地定位,应用较为广泛。

目前,市面上各种可识别标签种类繁多,主要分类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两种。其中无源标签因无需供电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市面现有的应用方式为单个信标为一个标签产品,应用领域被局限在仓库、药房等物品的管理应用方面。但是这些标签都是安装或者黏贴在墙壁或者其他物件上,采用非接触式接收或者发射信号的方式。现有标签因其本身抗压和破坏的能力较弱,故无法黏贴在地面使用,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场景,例如商场或者机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导航定位的地面标签单元,包括:

含有位置信息的芯片;

底面具有容纳所述芯片的沉槽的保护框架;以及

覆设于所述保护框架底面的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背向所述保护框架的一侧形成用于和地面贴合的粘合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层覆设于所述保护框架的底面以使得所述芯片封装于所述沉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框架呈薄片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框架的顶面具有装饰图案,所述地面标签单元还包括:覆设于所述保护框架顶面的第二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导航定位的地面标签单元包括:

覆设于所述保护框架顶面的装饰层;以及

覆设于所述装饰层的第二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航定位的带状地面标签,包括:

呈直线排列的多个如上所述的地面标签单元;

当所述芯片的长度为b,用于识别所述芯片包含的位置信息的识别单元的识别半径为d时,则:

相邻的两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中心间距a<(d-b)。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航定位的片状地面标签,包括:

呈矩形排列的多个如上所述的地面标签单元;

当所述芯片的长度为b,用于识别所述芯片包含的位置信息的识别单元的识别半径为d时,则:

相邻的两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中心间距a<(d-b)。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带状地面标签的定位方法,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一个所述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所述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处或者临近位置;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两个所述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所述识别单元位于该两个地面标签单元之间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片状地面标签的定位方法,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一个所述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所述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处或者临近位置;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两个所述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所述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之间的位置处;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三个所述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所述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所围合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当所述识别单元获取四个所述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所述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所围合成的四边形的区域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以地面为载体,以点、线、面结合的全面布局地面标签单元的方式,可以兼具美观性、安全性、不易丢失、不易破坏等优点地为识别单元提供定位导航。

该地面标签单元可以装饰美化,配以耐压、耐磨的外观材料,贴装在地面,实现在PVC地胶、地毯、地板砖、地面标语等下面直接贴装,形成全面覆盖的隐藏式标签。因其无需供电,故可以在机场、展馆、大型博物馆、超市等人口密集的环境应用。通过此地面标签单元和导航方法可以更准确的进行导航,建立更好的导航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面标签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地面标签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带状地面标签的示意图;

图4为识别单元位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带状地面标签区域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片状地面标签的示意图;

图6为识别单元位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片状地面标签区域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航定位的地面标签单元包括含有位置信息的芯片1、具有容纳芯片1的沉槽21的保护框架2以及覆设于保护框架2底面的第一保护层3。第一保护层3的背向保护框架2的一侧形成用于和地面粘合的粘合面。因此,该地面标签单元可以在保护框架2的保护下,依靠第一保护层3粘合在地板、地毯等的下面,以形成隐藏式地面标签。此外,第一保护层3还可以起到防潮和绝缘作用。芯片1可以采用现有常规的无源标签。

优选地,保护框架2呈薄片状,第一保护层3覆设于保护框架2的底面以使得芯片1封装于沉槽21内。因此,只要揭开第一保护层3就可以对封装在沉槽21内的芯片1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当该地面标签单元裸露地覆设于地面上时,保护框架2的顶面可以是包括地面标语、环境色块、装饰线条等的装饰面,此时该地面标签单元还包括了覆设于保护框架2顶面的第二保护层4以保护装饰图案不会磨损。

在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单独的覆设于保护框架2顶面的装饰层,此时第二保护层4则应当覆设在该单独的装饰层上对其进行保护。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航定位的带状地面标签包括呈直线排列的多个上述的地面标签单元。

其中,当所述芯片1的长度为b,用于识别芯片1包含的位置信息的识别单元的识别半径为d时,则相邻的两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中心间距a<(d-b)。

该带状识别标签中的地面标签单元有不同的编码ID,其会按一种顺序原则进行排列,例如0000000,00000001,00000010…..,当其贴装在地面上时,每一个地面标签单元即可表示地面上的一个位置(x,y),当识别单元获取一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即收到1个编码ID),则系统会定位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处或者临近位置。当识别单元获取两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即收到2个编码ID时),则系统会定位识别单元位于该两个地面标签单元之间的位置处。

此外,该带状地面标签可以贴装成以下形式:

A、贴装成“回”型、“O”型、封闭环型等封闭区域。当识别单元从外围进入该封闭区域时,系统会判断识别单元到达该封闭区域,同时也可以获知识别单元是从哪一个方向进入该封闭区域的。该贴装方式更容易分割区域,形成精准定位,适合应用在较大的空旷场地。

B、贴装成“三”字型。以现场通道为例,在通道横向上贴装N条,识别单元每经过一条带状地面标签时,系统即可定位其处于通道中的具体位置。

C、贴装成平行的两条。用来规化行驶路线,识别单元接收到编码ID时,系统则判定车辆已经偏离行车路线,即车辆已经压线或者即将压线。

D、贴装成“C”形。用来包围门口、电梯口、安检口等,识别单元标签接收到编码ID时,即表示其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上述危险区域,系统则可发出提示或预警。

实施例3

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航定位的片状地面标签包括呈矩形排列的多个上述的地面标签单元。

其中,当所述芯片1的长度为b,用于识别芯片1包含的位置信息的识别单元的识别半径为d时,则相邻的两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中心间距a<(d-b)。

该带状识别标签中的地面标签单元有不同的编码ID,其会按一种顺序原则进行排列,例如0000000,00000001,00000010…..,当其贴装在地面上时,每一个地面标签单元即可表示地面上的一个位置(x,y),当识别单元获取一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即收到1个编码ID),则系统会定位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处或者临近位置。当识别单元获取两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即收到2个编码ID时),则系统会定位识别单元位于该两个地面标签单元之间的位置处。当识别单元获取三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所围合成的三角形的区域内。当识别单元获取四个地面标签单元的位置信息时,则识别单元位于该地面标签单元所围合成的四边形的区域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