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介质施加系统、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9671发布日期:2019-04-17 04:3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管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介质施加系统、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介质施加系统、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一种将标签等贴附于被输送的塑料瓶上的技术。例如,已知一种标签贴附系统,其将标签(介质)贴附(施加)到塑料瓶(施加目标对象)的表面上,该标签上打印有与将要注入塑料瓶中的凉饮等有关的内容(形成为图像)(参见ptl1)。

在标签贴附系统中,作为容器的大量瓶子在水平面上排成一行并被输送。标签贴附系统送出其上以规则间隔打印有大量标签的长标签基体材料,以被切割成各个标签。切割的标签被顺序地输送至瓶子的输送路径,并且被贴附到输送路径上的每个瓶子上。分别贴附有标签的瓶子再次在水平面上排成一行,以便被取出。

近年来,在某些情况下,装瓶厂等在贴附标签的处理之前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标签(介质)上的打印(图像形成)内容可变的情况下,不能使用与相关技术中的单条打印内容类似的检查方法来执行打印内容的检查。也就是说,在打印单条打印内容的情况下,对所有标签膜执行基于单个比较图像的检查就足够了,但是在打印内容可变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在将要检查的每个标签膜上打印的内容是否是所需内容。因此,难以检测到未打印所需内容的标签膜。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管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介质施加系统、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即使在将要在介质上形成为图像的内容可变时,它们也能够检测所需内容未在其上形成为图像的介质。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管理设备包括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和检查单元。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被配置为创建表示在将要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检查单元被配置为检查根据形成顺序的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根据形成顺序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发送状态信息,在状态信息中形成顺序与基于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结果和由检查单元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形成状态相关联。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使在将要在介质上形成为图像的内容可变时,也能够检测所需内容未在其上形成为图像的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体配置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的硬件配置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硬件配置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硬件配置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6是示出输入数据和使用输入数据创建打印顺序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打印状态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打印单元的配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1是示出使用打印顺序打印和检查打印数据的过程的图。

图9-2是示出使用打印顺序打印和检查打印数据的过程的图。

图10-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图。

图10-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12是示出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执行的打印状态信息的发送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执行的贴附标签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体配置图。

图15-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图。

图15-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17是示出由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执行的贴附标签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体配置图。

图1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图。

图20-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的配置图。

图20-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的配置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22是示出由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执行的标签膜的输送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个配置图的另一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管理设备、图像形成装置、介质施加系统、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体配置图。图1所示的标签贴附系统1是介质施加系统的例子,其中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读取装置300和标签卷绕装置400通过网络相互连接。标签卷绕装置400是介质施加装置的例子。

例如,在装瓶厂等使用这样的标签贴附系统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的情况下,在上游(例如,打印公司)处理中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同时,即使瓶子及其内含物没有变化,也存在装瓶厂想要改变打印在标签上的内容的场景。例如,存在其上贴附有标签的瓶子被运送到使用不同语言的地区的情况以及由于活动等而改变标签的打印内容的情况。

然而,在上游处理中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的情况下,需要保存打印有各种打印内容的多个标签的库存,此外,需要时间来改变打印内容。因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1中,在贴附标签的处理之前,在标签上打印所需内容。下面描述关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细节。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1中,其上部分或全部施加有热转换材料的标签膜被卷绕成卷状以形成卷筒60。如图1所示,标签膜在x方向(输送方向)上从卷筒60拉出,并且标签膜从上游方向连续输送至下游方向。在从上游方向到下游方向的输送路径中,设置有在标签膜上打印打印数据的打印装置200和从标签膜读取打印的打印内容的读取装置300。标签(标签膜)是介质的例子,并且卷筒60是卷筒介质的例子。作为介质,除了上述膜之外,还可以使用其上可以打印打印数据的纸张等。

例如,打印装置200通过激光照射而在标签膜上打印打印数据。后面将描述关于由打印装置200执行的打印的细节。在打印了打印数据之后,将标签膜切割成贴附到瓶子上的单元,即,贴附到一个瓶子上的每个标签。然后,将切割的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这里,打印是形成图像的例子(图像形成),并且打印数据是图像形成数据的例子。瓶子是其上贴附(卷绕)标签的施加目标对象的例子。

在从打印到贴附的过程中,标签贴附系统1检查标签上的打印是否按预期执行。也就是说,标签贴附系统1将打印数据与通过由读取装置300读取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的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进行比较,并执行用于验证匹配性的检查。将具有正常检查结果的标签(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匹配的标签)贴附到瓶子上。另一方面,具有有问题的检查结果的标签(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不匹配的标签)不贴附到瓶子上并被丢弃。标签贴附系统1重新打印具有与丢弃标签的打印内容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

具有正常检查结果的标签是指其上打印有包括所需内容的打印数据的标签,并且也可以被称为“检查ok”等的标签。具有有问题的检查结果的标签是指其上执行了诸如打印模糊或变薄的缺陷打印或者其上打印了与所需打印数据不同的打印数据的标签,并且也可以被称为“检查ng”等的标签。

管理设备100是管理关于将要在标签膜上打印的打印数据的信息的设备,并且例如是诸如个人计算机(pc)的信息处理设备。如图1所示,管理设备100连接至打印装置200、读取装置300和标签卷绕装置400,并且主要包括打印数据管理单元110和检查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的检查单元120。细节将在后面描述。

打印装置200是包括在作为介质的标签膜上打印打印数据的打印单元210的装置,并且例如是诸如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单元210是图像形成单元的例子。读取装置300是从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读取打印图像的装置,并且例如是扫描仪装置。

标签卷绕装置400是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的装置,在该标签上由打印装置200打印有打印数据并且该标签的检查结果由检查单元120判断为是正常的。标签卷绕装置400包括控制标签卷绕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410。细节将在后面描述。

接下来,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每个装置的硬件配置。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的硬件配置图。管理设备100包括诸如中央处理器(cpu)11的控制装置、诸如只读存储器(rom)12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的存储装置、通信i/f14、诸如硬盘驱动器(hdd)15的外部存储装置、显示装置16、输入装置17和将各个部件相互连接的总线18,并且具有利用典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通信i/f14连接至标签卷绕装置400以进行通信。显示装置16是诸如显示设备的显示各种信息的装置。输入装置17用于由用户使用键盘、鼠标等输入操作。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硬件配置图。如图3所示,打印装置200包括cpu21、rom22、ram23、通信i/f25、操作面板26和引擎i/f27,并且各个部件通过总线28以可通信的方式相互连接。

cpu21是控制打印装置200的整个操作的运算装置。rom22是存储用于打印装置200的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装置。ram23是用作用于cpu21的运算操作的工作区的易失性存储装置。

通信i/f25是用于与管理设备100通信的接口。例如,操作面板26是接收对打印装置200的输入并显示打印装置200的状态等的触摸面板。

引擎i/f27是用于与打印机引擎29通信的接口。打印机引擎29是实现打印机功能等的硬件装置。这里,打印机功能是指对从管理设备100发送的打印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并在作为打印介质的标签膜上打印具有可输出格式的绘图仪图像的功能。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硬件配置图。标签卷绕装置400包括诸如cpu41的控制装置、诸如rom42和ram43的存储装置、与管理设备100通信的通信i/f44、用于使诸如用于输送瓶子的输送带的输送单元操作的输送马达45、感测瓶子的瓶子传感器46和将各个部件相互连接的总线48,并且具有利用典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接下来,下面描述关于管理设备100的细节。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的配置的功能框图。如图5所示,管理设备100包括打印数据管理单元110和检查单元120。打印数据管理单元110包括存储单元150、输入接收单元111、记录管理单元112、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和发送单元116。

存储单元150记录关于打印数据的各种信息,并且由hdd15实现(参见图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单元150记录将要在标签膜上打印的打印数据。存储单元150还记录其中打印数据与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数据(输入信息的例子)。存储单元150还记录其中限定打印打印数据的顺序的打印顺序与打印数据的打印状态相关联的打印状态信息(状态信息的例子)。

输入接收单元111通过输入装置17(参见图2)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输入。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接收单元111接收将要在标签膜上打印的打印数据和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这里,例如,打印数据包括字符、图形、条形码、qr码(注册商标)等(诸如图像的对象的分类)、字符串等(数据信息)和坐标等(设置信息)。本文例示的打印数据仅是例子,并且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数据由用户输入。可替代地,实施方式可以具有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打印数据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创建或获取打印数据的时刻不依赖于其上卷绕有标签膜的卷筒单元。

记录管理单元112生成其中由输入接收单元111接收的打印数据和打印数据的数量彼此相关联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记录于存储单元150中。记录管理单元112将生成的输入数据发送至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

图6是示出输入数据和使用输入数据创建打印顺序的过程的说明图。图6示出了作为输入数据的例子的输入数据d1。在输入数据d1中,打印数据(例如,x)和数量(例如,3)以彼此相关联的方式被记录。

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参考所接收的输入数据,基于将要在卷绕在瓶子上的标签上打印的打印数据和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来创建表示打印打印数据的顺序的打印顺序,并将打印顺序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打印顺序是形成顺序的例子,并且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是形成顺序创建单元的例子。

下面参照图6描述打印顺序的创建。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顺序基于队列结构来管理,并且打印数据基于相对于标签膜的头部的相对位置来指定。当用户输入打印数据和数量时,创建以一个标签为单位的打印数据以进行排队。在从管理设备100的发送单元116发送数据之后的可选时刻执行出队。

具体而言,参照图6,首先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x的数量是3,因此将打印数据x用于打印顺序的第一到第三。接下来,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y的数量是2,因此将打印数据y用于随后的打印顺序的第四和第五。以这种方式,每当从用户接收到打印数据和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的输入时,执行排队以创建打印数据的打印顺序。按照打印顺序,使打印装置200打印打印数据。

记录管理单元112生成其中由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创建的打印数据的打印顺序与打印数据的打印状态相关联的打印状态信息,并且将打印状态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150中。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按照打印顺序选择的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

下面描述打印状态的例子。图7是示出打印状态信息的例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如下五种打印状态。

1.“打印之前”,其是在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创建打印顺序之后并且在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单元210之前的状态(在图7中,称为“之前”)。

2.“打印期间”,其是在打印数据被发送至打印单元210之后并且打印未完成的状态(在图7中,称为“期间”)。

3.“打印完成”,其是在打印数据被发送至打印单元210之后并且打印完成的状态(在图7中,称为“完成”)。

4.“检查ok”,其是作为由检查单元120获得的检查结果的、其中打印数据与读取图像匹配的状态(在图7中,称为“ok”)。

5.“检查ng”,其是作为由检查单元120获得的检查结果的、其中打印数据与读取图像不匹配的状态(在图7中,称为“ng”)。

紧接在打印顺序被创建之后,例如,如图7的上图所示,由于记录管理单元112没有执行打印和检查,并且没有接收到打印结果和检查结果,因此所有打印状态被记录为“之前”(打印之前)。在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之后,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打印状态更新为“期间”(打印期间)。

在按照打印顺序接收到打印数据之后,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按不变的顺序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装置200的打印单元210。然后,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从打印单元210接收表示打印数据完全被打印的打印结果(图像形成结果的例子),并将结果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

打印装置200的打印单元210将按照打印顺序发送的打印数据照此打印顺序打印在输送的标签上。例如,假设从膜的输送方向顺序地接收打印数据以便顺序地打印。然而,打印顺序仅是例子,并且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下面描述关于由打印单元210打印打印数据的方法的细节。图8是示出打印单元的配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图8中示出的打印单元210的配置仅是例子,因此可以使用另一种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光纤阵列记录装置作为打印单元210的记录装置214,该光纤阵列记录装置使用光纤阵列来打印打印数据,在光纤阵列中,多根光纤的激光发射单元在与作为标签膜的输送方向的副扫描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主扫描方向(z轴方向)上设置成阵列。光纤阵列记录装置通过光纤阵列利用从激光发射元件发射的激光束照射标签膜,并以绘图单元打印打印数据。作为标签膜(标签),例如,使用包括吸收激光束以将其转换成热的材料(光热转换材料)和通过热量使色相和反射率变化的材料的热记录介质。

具体而言,记录装置214包括激光阵列单元214a、光纤阵列单元214b和光学单元243。激光阵列单元214a包括设置成阵列的多个激光发射元件241、冷却激光发射元件241的冷却单元250、对应于相应的激光发射元件241设置的用于驱动相应的激光发射元件241的多个驱动驱动器245以及用于控制驱动驱动器245的控制器246。与控制器246连接有用于向激光发射元件241提供电力的电源248以及输出打印数据的图像信息输出单元247(例如pc)。

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激光发射元件241。例如,可以使用半导体激光器、固态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其中,半导体激光器是优选的,因为可以在宽范围内选择波长,半导体激光器的尺寸小造成可以减小器件尺寸,并且可以降低价格。

由激光发射元件241发射的激光束的波长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波长优选在700nm至2,000n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780nm至1,600nm的范围内。

冷却单元250使用使冷却剂循环以冷却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液体冷却方法,并且包括热量接收单元251和散热单元252,冷却剂通过热量接收单元251从每个激光发射元件241接收热量,散热单元252散发冷却剂的热量。热量接收单元251和散热单元252通过冷却管253a和253b彼此连接。在热量接收单元251中,由良好的导热构件制成的冷却管设置在由良好的导热构件制成的壳体内,冷却剂在冷却管中流动。激光发射元件241以阵列设置在热量接收单元251中。

散热单元252包括散热器和用于使冷却剂循环的泵。通过散热单元252的泵送出的冷却剂穿过冷却管253a以流入热量接收单元251。在穿过热量接收单元251中的冷却管的同时,冷却剂从设置在热量接收单元251中的激光发射元件241吸取热量以冷却激光发射元件241。从热量接收单元251流出的冷却剂,其温度因从激光发射元件241吸取热量而升高,穿过冷却管253b,并流入散热单元252的散热器中以通过散热器冷却。通过散热器冷却的冷却剂再次通过泵送出到热量接收单元251。

光纤阵列单元214b包括对应于激光发射元件241设置的多根光纤242以及将光纤242在激光发射单元242a附近在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保持为阵列的阵列头244。每根光纤242的激光入射单元附接至对应的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激光发射表面。

光纤242是从激光发射元件241发射的激光束的光导。光纤242的形状、尺寸(直径)、材料、结构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

光纤242的尺寸(直径)优选大于或等于15μm且小于或等于1,000μm。光纤24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光纤242的材料的例子包括玻璃、树脂和石英。光纤242优选具有包括位于激光束通过的中心部分处的芯部和设置在芯部的外周上的包层的结构。

芯部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芯部的直径优选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500μm。芯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芯部的材料的例子包括掺杂有锗或磷的玻璃。

包层的平均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包层的平均厚度优选大于或等于10μm且小于或等于250μm。包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包层材料的例子包括掺杂硼或氟的玻璃。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光纤242在激光发射单元242a附近通过阵列头244保持为阵列,使得光纤242的激光发射单元242a的间距为130μm。将激光发射单元242a的间距设定为130μm,使得可以记录分辨率为200dpi的图像。

为了通过一个阵列头244保持所有光纤242,阵列头244变长并且趋于容易变形。结果,难以保持光束设置的线性度和光束间距的均匀性。因此,优选阵列头244保持100至200根光纤242,并且每个保持100至200根光纤242的多个阵列头244在垂直于标签膜的输送方向(x轴方向)的z轴方向上并排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200个阵列头244在z轴方向上并排设置。

光学单元243包括准直透镜243a和聚光透镜243b,准直透镜243a将从每根光纤242发射的发散光束的激光束转换成平行光束,聚光透镜243b将激光束会聚到标签膜l的用作激光照射表面的表面上。是否设置光学单元243可以根据目的适当地确定。

打印数据从诸如pc的图像信息输出单元247输入到控制器246。控制器246基于输入的打印数据生成用于驱动每个驱动驱动器245的驱动信号,并将生成的驱动信号发送至各个驱动驱动器245。具体而言,控制器246包括时钟信号发生器。当由时钟信号发生器振荡的时钟数量达到时钟的预定数量时,控制器246将用于驱动各个驱动驱动器245的驱动信号发送至各个驱动驱动器245。

当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各个驱动驱动器245驱动对应的激光发射元件241,并且从激光发射元件241发射激光。从激光发射元件241发射的激光入射到对应的光纤242上,并从光纤242的激光发射单元242a发射。从光纤的激光发射单元242a发射的激光束穿过光学单元243的准直透镜243a和聚光透镜243b,并发射到标签膜l的表面上。标签膜l被发射到标签膜l的表面上的激光束加热,并打印打印数据。

在使用通过使用检流计镜来改变激光以在诸如标签膜的记录介质上打印打印数据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发射激光束以便通过检流计镜的旋转以单个笔划绘制诸如字符的图像来记录该图像。因此,在标签膜上记录一定量的信息的情况下,存在除非停止标签膜的输送否则记录被延误的问题。

另一方面,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214类似,通过使用其中多个激光发射元件241设置成阵列的激光阵列单元214a,可以通过开/关控制与每个像素对应的激光发射元件241而在标签膜上打印打印数据。因此,即使在信息量大时,也可以在不停止标签膜的输送的情况下打印打印数据。因此,在标签膜上打印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在不降低生产率的情况下打印打印数据。

记录装置通过利用激光加热标签膜而在标签膜上打印打印数据,因此需要使用具有一定高功率的激光器作为激光发射元件241。因此,激光发射元件241的发热量大。在不包括光纤阵列单元214b的激光阵列记录装置中,激光发射元件241需要以与分辨率对应的间隔设置成阵列。因此,为了获得200dpi的分辨率,激光发射元件241以非常小的间距设置。

结果,激光发射元件241的热量几乎不会逸出,并且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温度变高。当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温度变高时,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波长和光输出发生变化并且标签膜不能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使得不能获得良好的图像。为了抑制如上所述的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温度升高,需要降低标签膜的输送速度并且需要延长激光发射元件241的发光间隔,使得不能充分提高生产率。

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纤阵列记录装置包括光纤阵列单元214b。当使用光纤阵列记录装置时,可以以与分辨率对应的间距设置光纤阵列的激光发射单元242a,而不必使激光阵列单元214a的激光发射元件之间的间距与图像分辨率对应。因此,可以充分加宽激光发射元件之间的间距,使得可以充分地散发激光发射元件241的热量。因此,可以防止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温度变高,可以防止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波长和光输出发生变化,可以增大标签膜的输送速度,并且可以提高生产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冷却单元250设置成用液体冷却激光发射元件241,可以进一步抑制激光发射元件241的温度升高。结果,可以进一步缩短激光发射元件241的发光间隔,可以增大标签膜的输送速度,并且可以提高生产率。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激光发射元件241是用液体冷却的,但是激光发射元件241可以通过使用冷却风扇等用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的冷却效率高于空气冷却的冷却效率,使得可以通过液体冷却有利地冷却激光发射元件241。另一方面,尽管冷却效果减弱,但是通过空气冷却可以以低成本冷却激光发射元件24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激光照射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膜上,但是打印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喷墨系统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膜上。

返回到图5,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打印状态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150中,在打印状态信息中,由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创建的打印数据的打印顺序与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结果的打印状态相关联。在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之后,记录管理单元112按照打印顺序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

当按照打印顺序接收到打印数据时,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以不变的顺序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检查单元120。然后,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从检查单元120接收判断打印数据是否被正常打印的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

检查单元120从读取装置300接收通过读取按照打印顺序在标签膜上打印了打印数据的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

下面描述读取装置300。读取装置300是读取由打印单元210打印的标签膜的图像等并将图像发送至检查单元120的装置。读取装置300通过使用例如线传感器读取在标签膜上打印的图像,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检查单元120将从读取装置300接收的读取图像与从记录管理单元112接收到的按照打印顺序的打印数据进行比较,以执行判断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是否匹配的检查。例如,检查单元120将读取图像和打印数据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转换为可检查的数据。检查单元120对转换的读取图像和打印数据之间的对应像素中像素值的差异超过预定值的像素的数量进行计数。在计数的像素数量与总像素数量的比值超过参考值时,检查单元120判断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不匹配,并判断它是打印缺陷或打印了不同的打印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检查单元120通过比较读取图像和打印数据之间的像素值来判断匹配性,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另一种检查方法来判断匹配性。检查单元120通过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将检查结果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

记录管理单元112将由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创建的打印数据的打印顺序与基于由检查单元120获得的检查结果的打印状态相关联,并将关联信息作为打印状态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150中。当由打印单元210打印打印数据或者由检查单元120执行检查时,记录管理单元112基于从打印单元210接收到的打印结果和从检查单元120接收到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来更新打印状态。

下面参照图7描述打印状态信息。例如,在图7的下图中,按照打印顺序顺次地打印打印数据以便之后检查。在图7的打印状态下,接收针对打印顺序中第一至第四的打印数据的检查结果,使得分别针对它们记录“(检查)ok”或“(检查)ng”。对于打印顺序中第五和第六的打印数据,未执行检查,而是接收到表示打印完成的打印结果,因此记录“完成”。对于打印顺序中第七的打印数据,未执行检查和打印,而是打印数据被发送至打印单元210,因此记录“期间”。对于打印顺序中第八至第十的打印数据,未执行检查和打印并且未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单元210,因此记录“之前”。以这种方式,根据打印数据的打印状态记录打印状态信息。

记录管理单元112在预定时刻将其中打印顺序与打印状态相关联的打印状态信息发送至发送单元116。如果检查结果是“检查ng”,则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检查ng”的打印数据和打印数据的数量发送至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并重新打印打印数据。

发送单元116将打印状态信息发送至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的标签卷绕装置400,在打印状态信息中,打印顺序与基于打印数据的打印结果和由检查单元120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打印状态相关联。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使用打印顺序打印和检查打印数据的过程。图9-1和图9-2是示出使用打印顺序打印和检查打印数据的过程的图。

图9-1示出了打印顺序中第二的打印数据正在被打印的状态。打印顺序中第一的打印数据已被完全打印,并且正朝向读取装置300被输送。图9-2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即,读取其上打印有打印顺序中第二的打印数据的标签膜以检查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是否匹配,并且打印顺序中第五的打印数据正在打印。以这种方式,打印数据的打印和检查像流程操作一样执行。

接下来,下面描述关于标签卷绕装置400的细节。图10-1和图10-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图。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400参照从管理设备100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该标签与表示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匹配的“检查ok”的结果(第一检查结果)对应。标签卷绕装置400不将与表示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不匹配的“检查ng”的结果(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标签贴附到瓶子上。

如图10-1和图10-2所示,标签卷绕装置400包括标签供应单元432、瓶子输送单元433a至433d、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标签切割构件435、标签贴附构件436和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在图10-1和图10-2中,附图标记b表示瓶子。

标签供应单元432是将其上由打印装置200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朝向标签切割构件435输送以将标签膜供应至标签卷绕装置400的装置。

瓶子输送单元433a至433d是输送瓶子的装置。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具有直线形状的瓶子输送单元433a输送瓶子,并且将瓶子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瓶子输送单元433b沿着圆形形状在逆时针方向上输送瓶子,并且将瓶子传送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瓶子输送单元433c沿着比瓶子输送单元433b大的圆形形状在顺时针方向上输送瓶子,并且将瓶子传送到瓶子输送单元433d。在瓶子通过瓶子输送单元433c输送的同时,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接下来,瓶子输送单元433d沿着与瓶子输送单元433c相当的圆形形状在逆时针方向上输送瓶子,并将瓶子传送到瓶子输送单元433a。然后,瓶子输送单元433a输送瓶子以将其排出。

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是在瓶子能够从瓶子输送单元433a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状态和瓶子不能从瓶子输送单元433a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状态之间切换的构件。

标签切割构件435是将输送的标签膜切割成贴附于每个瓶子上的标签的装置。当切割其上没有正常打印打印数据的标签(图10-2中的“检查ng”标签l1)时,标签切割构件435直接将标签放入清理盒等中以将其丢弃。

标签贴附构件436是将其上正常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贴附于瓶子上的装置。可以应用任何贴附方法。例如,通过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并将标签的两端重叠以通过热量使彼此压配合来贴附标签。

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是在瓶子可以从瓶子输送单元433c排出到瓶子输送单元433d的状态和瓶子通过瓶子输送单元433c再次输送以被再装入的状态之间切换的构件。

如图11所示,标签卷绕装置400中包括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410包括接收单元411、标签供应控制单元412、输送控制单元413、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和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

在完成打印数据的打印和检查之后,接收单元411从管理设备100接收打印状态信息。

标签供应控制单元412通过控制标签供应单元432以将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朝向标签切割构件435输送而将标签膜供应至标签卷绕装置400。

输送控制单元413控制瓶子输送单元433a至433d对瓶子的输送。也就是说,输送控制单元413通过输送马达45(参见图4)使瓶子输送单元433a移动以使瓶子输送单元433b至433d旋转来输送瓶子。输送控制单元413可以通过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瓶子传感器46(参见图4)检测瓶子来掌握输送的瓶子的数量。

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在瓶子能够从瓶子输送单元433a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状态和瓶子不能从瓶子输送单元433a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并且如果打印状态是“检查ng”,则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不将瓶子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的支架中,该支架与将标签贴附构件436未在其上贴附标签的瓶子(无标签的瓶子)再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中的位置对应。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并且如果打印状态是“检查ok”,则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以使瓶子输送单元433b连续地输送瓶子。

例如,当一个瓶子未被装入时,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通过在未被输送的瓶子之前插入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来执行停止瓶子的输送的控制,并且当瓶子输送单元433b的支架旋转对应于一个瓶子的量时,通过拉出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来执行将瓶子再装入到输送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控制。

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控制标签切割构件435以将卷绕成卷状的标签膜切割成贴附到瓶子上的单元。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切割并丢弃其上没有正常打印打印数据的“检查ng”(第二检查结果)的标签。另一方面,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切割其上正常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检查ok”(第一检查结果)的标签,并将该标签传送到标签贴附构件436。

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控制标签贴附构件436将“检查ok”的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控制标签贴附构件436不从标签切割构件435接收“检查ng”的标签。结果,该标签不被贴附到瓶子上。

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在瓶子能够从瓶子输送单元433c排出到瓶子输送单元433d的状态和瓶子通过瓶子输送单元433c再次输送以被再装入的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通过将其上通过标签贴附构件436贴附有标签的瓶子从瓶子输送单元433c传送到瓶子输送单元433d来排出瓶子。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参考所接收的打印信息,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将其上未通过标签贴附构件436贴附标签的瓶子(未贴标签的瓶子)再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中,并输送该瓶子。

例如,如图10-1所示,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通过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以便设置在阻挡瓶子输送单元433c的输送路径的位置处而使瓶子排出。如图10-2所示,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通过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以便设置在引导瓶子输送单元433c的输送路径的位置处而使瓶子再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基于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并且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也基于打印状态信息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可替代地,可以采用另一种配置。

也就是说,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可以从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接收表示标签是否贴附到瓶子上的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该信息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类似地,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可以从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接收表示标签是否贴附到瓶子上的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该信息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

接下来,下面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执行的打印状态信息的发送处理的过程。图12是示出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执行的打印状态信息的发送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输入接收单元111从用户接收打印数据和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的输入(步骤s10)。记录管理单元112生成其中接收的打印数据与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数据,将输入数据记录于存储单元150中,并将输入数据发送至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步骤s11)。

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参考所接收的输入数据,基于打印数据和将要打印的打印数据的数量创建打印打印数据的打印顺序,并将该打印顺序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步骤s12)。

记录管理单元112生成其中接收的打印顺序与打印数据的打印状态相关联的打印状态信息,并将该打印状态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150中(步骤s13)。然后,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按照打印顺序选择的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并将打印状态更新为“期间(打印期间)”(步骤s14)。

当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打印单元210并且打印单元210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膜上时,打印信息管理单元114将从打印单元210接收到的表示打印完成的打印结果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记录管理单元112接收打印结果,并将打印状态更新为“完成(打印完成)”(步骤s15)。

记录管理单元112通过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按照打印顺序将打印数据发送至检查单元120。另一方面,读取装置300将通过读取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而获得的读取图像发送至检查单元120。检查单元120接收打印数据,并接收通过读取标签膜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步骤s16)。检查单元120将打印数据与读取图像进行比较,以检查它们彼此是否匹配(步骤s17)。检查单元120通过检查信息管理单元115将检查结果发送至记录管理单元112。

记录管理单元112接收检查结果,并基于检查结果将打印状态更新为“检查ok”或“检查ng”(步骤s18)。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打印状态信息发送至发送单元116,并且发送单元116将打印状态信息发送至标签卷绕装置400(步骤s19)。

记录管理单元112参考检查结果,判断检查结果是否是“检查ng”(步骤s20)。如果检查结果不是“检查ng”,即检查结果是“检查ok”(步骤s20为否),则将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贴附到瓶子上。另一方面,如果检查结果是“检查ng”(步骤s20为是),则记录管理单元112将“检查ng”的打印数据及其数量发送至打印顺序创建单元113,重复步骤s12之后的处理并重新打印打印数据。

接下来,下面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400执行的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的处理过程。图13是示出由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执行的贴附标签的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标签供应控制单元412控制标签供应单元432以供应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步骤s30)。输送控制单元413控制瓶子输送单元433a至433d以输送瓶子(步骤s31)。

接收单元411从管理设备100接收打印状态信息(步骤s32)。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的打印状态,判断打印数据是否未成功打印。也就是说,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判断打印状态是“检查ok”还是“检查ng”(步骤s33)。

如果打印状态是“检查ng”并且打印数据未成功打印(步骤s33为是),则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使标签切割构件435切割其上未成功打印打印数据的标签并丢弃该标签(步骤s34)。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不将该标签贴附到瓶子上(步骤s35)。

瓶子装入判断单元414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不将瓶子装入到位于其上未贴附标签的瓶子(无标签的瓶子)被再装入的位置处的瓶子输送单元433c的支架中(步骤s36)。

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以将其上未贴附标签的瓶子再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中(步骤s37)。

另一方面,在步骤s33,如果打印状态是“检查ok”并且打印数据被成功打印(步骤s33为否),则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使标签切割构件435切割其上成功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步骤s38)。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使标签贴附构件436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步骤s39)。

瓶子排出判断单元417控制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以将其上贴附有标签的瓶子排出到瓶子输送单元433d(步骤s40)。

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判断标签是否贴附到预定数量的所有瓶子上(步骤s41)。如果标签未贴附到所有瓶子上(步骤s41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3以便重复。另一方面,如果标签贴附到了所有瓶子上(步骤s41为是),则结束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1中,在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上之后,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标签贴附系统1在打印了打印数据之后将打印数据与从标签读取的读取图像进行比较以检查它们之间的匹配性,并判断是否在标签上打印了所需内容。如果未打印所需内容,则丢弃标签并重新打印具有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因此,标签贴附系统1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上并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使得不需要将标签(介质)作为库存保存,并且即使打印内容是变化的,也可以缩短改变和打印打印内容的时间。即使存在其上未打印所需内容的标签时,也可以通过基于打印顺序将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进行比较以进行检查来指定标签,使得可以重新打印具有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

利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即使在标签卷绕装置400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410不识别读取装置300和打印装置200的操作或结果时,由于从管理设备100发送的状态信息,标签卷绕管理单元410也可以可靠地管理标签。

第二实施方式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中,在存在检查结果为“检查ng”的标签时,将该标签丢弃并且不贴附到瓶子上。然后,再装入无标签的瓶子。相比之下,在存在检查结果为“检查ng”的标签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不会将瓶子装入到其上将贴附标签的瓶子的位置。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体配置图。在图14所示的标签贴附系统2中,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读取装置300和标签卷绕装置500通过网络相互连接。

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和读取装置3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管理设备100和打印装置200的硬件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标签卷绕装置500的硬件配置与标签卷绕装置400的硬件配置相同(参见图4)。

标签卷绕装置500是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的装置,在该标签上由打印装置200打印有打印数据并且该标签的检查结果由检查单元120判断为是正常的。标签卷绕装置500包括控制标签的卷绕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

接下来,下面描述关于标签卷绕装置500的细节。图15-1和图15-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图。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500参考从管理设备100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该标签与表示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匹配的“检查ok”的结果(第一检查结果)对应。标签卷绕装置500不将与表示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不匹配的“检查ng”的结果(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标签贴附到瓶子上。虽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400被配置为不将“检查ng”的标签贴附到被输送的瓶子上,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500被配置为不输送与“检查ng”对应的标签的瓶子。

如图15-1和图15-2所示,标签卷绕装置500包括标签供应单元432、瓶子输送单元433a至433d、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标签切割构件435和标签贴附构件436。它们的功能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400中的那些的功能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500不判断是再装入瓶子还是排出瓶子,使得标签卷绕装置500不包括瓶子排出控制构件437。在图15-1和图15-2中,附图标记b表示瓶子。

如图16所示,标签卷绕装置500中包括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包括接收单元411、标签供应控制单元412、输送控制单元413、瓶子装入判断单元514、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和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这里,除瓶子装入判断单元514之外的部件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瓶子装入判断单元514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在瓶子能够从瓶子输送单元433a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状态和瓶子不能从瓶子输送单元433a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b中的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而言,瓶子装入判断单元514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不将瓶子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的支架中,该支架对应于贴附与打印状态为“检查ng”的结果对应的标签的位置。瓶子装入判断单元514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使瓶子被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的支架中,该支架对应于贴附与打印状态为“检查ok”的结果对应的标签的位置。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

接下来,下面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500执行的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的处理过程。图17是示出由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卷绕装置执行的贴附标签的过程的流程图。由管理设备100执行的打印状态信息的发送处理的过程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参见图12)。

首先,标签供应控制单元412控制标签供应单元432以供应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步骤s50)。输送控制单元413控制瓶子输送单元433a至433d以输送瓶子(步骤s51)。

接收单元411从管理设备100接收打印状态信息(步骤s52)。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的打印状态,判断打印数据是否未成功打印。也就是说,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判断打印状态是“检查ok”还是“检查ng”(步骤s53)。

如果打印状态是“检查ng”并且打印数据未成功打印(步骤s53为是),则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使标签切割构件435切割其上未成功打印打印数据的标签并且丢弃该标签(步骤s54)。

瓶子装入判断单元514参考所接收的打印状态信息,控制瓶子装入控制构件434不将瓶子装入到瓶子输送单元433c的支架中,该支架对应于其上未成功打印打印数据的标签被贴附的位置(步骤s55)。不装入瓶子并且丢弃标签,使得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不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步骤s56)。

另一方面,在步骤s53,如果打印状态是“检查ok”并且打印数据被成功打印(步骤s53为否),则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使标签切割构件435切割其上成功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步骤s57)。标签贴附控制单元416使标签贴附构件436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步骤s58)。输送控制单元413输送其上贴附有标签的瓶子,并将该瓶子排出到瓶子输送单元433d(步骤s59)。

标签切割控制单元415判断标签是否贴附到预定数量的所有瓶子上(步骤s60)。如果标签未贴附到所有瓶子上(步骤s60为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53以便重复。另一方面,如果标签贴附到了所有瓶子上(步骤s60为是),则结束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2中,在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上之后,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标签贴附系统2在打印了打印数据之后将打印数据与从标签读取的读取图像进行比较以检查它们之间的匹配性,并判断是否在标签上打印了所需内容。如果未打印所需内容,则丢弃标签并重新打印具有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因此,标签贴附系统2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上并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使得不需要将标签(介质)作为库存保存,并且即使打印内容是变化的,也可以缩短改变和打印打印内容的时间。即使存在其上未打印所需内容的标签,也可以通过基于打印顺序将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进行比较以进行检查来指定标签,使得可以重新打印具有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

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2的标签卷绕装置500中,瓶子不被装入到处于瓶子被输送至的位置的支架中,该瓶子上贴附打印状态为“检查ng”的标签,因此只要在将要装入瓶子时判断是否装入瓶子就够了,而不需要在将要排出瓶子时判断是否排出瓶子。因此,可以以更简单的配置将其上成功执行打印的标签贴附到瓶子上。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1和2具有“卷筒到瓶子”的构造,其中标签膜不卷绕成卷状,以便在其上打印了打印数据之后按原样贴附到瓶子上。标签贴附系统1和2具有内联式(in-line)配置,其中使对从卷筒60提取的标签膜的打印处理、对打印的标签膜的检查处理、标签在瓶子上的贴附以及与之同时进行的处理作为一系列处理被自动化。在内联式配置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地表示每个处理所需的页面位置,使得在打印数据被打印之后不需要管理卷筒60。

利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即使在标签卷绕装置500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不识别读取装置300和打印装置200的操作或结果时,由于从管理设备100发送的状态信息,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也能够可靠地管理标签。

第三实施方式

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中,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由读取装置300读取为图像,并按原样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并且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相比之下,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中,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由读取装置300读取为图像,并暂时卷绕成卷状。在预定时刻将标签膜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并且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

图18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体配置图。在图18所示的标签贴附系统3中,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读取装置300、卷筒控制装置600和标签卷绕装置500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图1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600的硬件配置图。如图19所示,卷筒控制装置600具有与图2所示的管理设备100类似的硬件配置。在图19中,与图2中所示的管理设备100的硬件配置相同的硬件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描述。卷筒控制装置600包括输送标签膜的输送机构601。

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读取装置300和标签卷绕装置500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和标签卷绕装置5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硬件配置,因此将省略它们的描述。

卷筒控制装置600是如下的装置:该装置使卷绕标签膜的卷筒暂时备用,其上由打印装置200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由读取装置300读取为图像,并且该装置在预定时刻将标签膜发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的装置。

接下来,下面描述关于卷筒控制装置600的细节。图20-1和图20-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的配置图。图2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如图20-1和图20-2所示,卷筒控制装置600包括第一卷筒单元651、第二卷筒单元652、存储单元620和卷筒管理单元610。

第一卷筒单元651是打印打印数据之前的标签膜在其上卷绕成卷状以被保持的构件。第二卷筒单元652是打印打印数据之后的标签膜在其上卷绕成卷状以被保持的构件。

存储单元620存储关于通过将标签膜卷绕成卷状而获得的卷筒的各种信息,并且通过rom12或hdd15实现(参见图19)。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单元620存储卷筒信息,其中对应于卷筒的打印状态信息与用于识别作为卷绕在第二卷筒单元652上的卷状标签膜的卷筒的卷筒id(卷筒识别信息的例子)以相反的打印顺序相关联。卷筒是卷筒介质的一个例子。

卷筒管理单元610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至打印数据管理单元110和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如图21所示,卷筒管理单元610包括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通信单元612和卷筒信息管理单元613。

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控制输送机构601以将标签膜从第一卷筒单元651输送至第二卷筒单元652,并将标签膜卷绕成卷状以形成卷筒。在这种情况下,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将用于识别卷筒的卷筒id(卷筒识别信息)施加到卷绕有标签膜的卷筒上,并将卷筒id发送至卷筒信息管理单元613。

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控制输送机构601以在预定时刻将卷绕在第二卷筒单元652上的标签膜朝向标签卷绕装置500输送。例如,在输送机构601中设置用于旋转地驱动第一卷筒单元651和第二卷筒单元652的驱动单元。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执行控制,使得通过使驱动单元旋转来输送标签膜以卷绕或排出标签膜。

通信单元612与管理设备100和标签卷绕装置500互通各种信息。具体而言,通信单元612从管理设备100接收打印状态信息。当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控制输送机构601以将第二卷筒单元652的标签膜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时,通信单元612将对应于将要输送的卷筒的卷筒信息从存储单元620发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

卷筒信息管理单元613生成其中用于识别卷绕在第二卷筒单元652上的卷筒的卷筒id与对应于卷绕在第二卷筒单元652上的卷筒的标签膜的打印信息以相反的打印顺序相关联的卷筒信息,并将生成的卷筒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620中。

接下来,下面描述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600执行的标签膜的输送控制处理的过程。图22是示出由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卷筒控制装置执行的标签膜的输送控制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控制输送机构601以将标签膜从第一卷筒单元651输送至第二卷筒单元652,以便卷绕成卷状以形成卷筒(步骤s70)。同时,在标签膜上打印打印数据,读取装置300读取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并且检查打印数据和读取图像之间的匹配性。

此后,通信单元612从管理设备100接收打印状态信息(步骤s71)。卷筒信息管理单元613生成其中卷绕在第二卷筒单元652上的卷筒的卷筒id与对应于卷绕在第二卷筒单元652上的卷筒的标签膜的打印状态信息以相反的打印顺序相关联的卷筒信息,并将生成的卷筒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620中(步骤s72)。

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判断是否预定时刻是否到来(步骤s73)。如果预定时刻尚未到来(步骤s73为否),则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作好准备直到预定时刻到来。另一方面,如果预定时刻到来了(步骤s73为是),则卷筒输送控制单元611控制输送机构601以将标签膜从第二卷筒单元652的卷筒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步骤s74),并且通信单元612将卷筒信息发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步骤s75)。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3中,在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上之后,将标签卷绕在瓶子上以进行贴附。标签贴附系统3在打印数据被打印之后将打印数据与从标签读取的读取图像进行比较以检查它们之间的匹配性,并判断是否在标签上打印了所需内容。如果未打印所需内容,则丢弃标签并重新打印具有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因此,标签贴附系统3将打印数据打印在标签上并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使得不需要将标签(介质)作为库存保存,并且即使打印内容是变化的,也可以缩短改变和打印打印内容的时间。即使存在其上未打印所需内容的标签时,也能够通过基于打印顺序将读取图像与打印数据进行比较以进行检查来指定标签,使得可以重新打印具有相同内容的打印数据。

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3中,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由读取装置300读取为图像,并暂时卷绕成卷状。标签膜在预定时刻被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并且标签被贴附到瓶子上。因此,即使标签膜上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与瓶子上的标签的贴附处理不同步时(即使两个处理不能连续执行时),通过调整从打印有打印数据的卷筒输送标签膜的时刻,也能够由标签贴附系统3执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和标签的贴附处理。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3具有“卷筒到卷筒”的构造,其中在打印数据被打印之后,标签膜被暂时卷绕成卷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标签贴附系统3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在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被卷绕之后,标签膜在可选时刻被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500。可替代地,可以暂时存储其上卷绕有标签膜的卷筒。即,具体而言,标签贴附系统可以具有在线构造,其中卷绕有其上打印有打印数据的标签膜的卷筒暂时从生产线被移除以被保存、存储等,并且在可选时刻被输送至标签卷绕装置以将标签贴附到瓶子上。在在线配置的情况下,尽管在保持或存储过程中产生了卷筒的管理过程和人工判断过程,但是标签可以在与打印处理不同步的情况下在可选时刻贴附到瓶子上。

利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即使在标签卷绕装置500的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不识别读取装置300或打印装置200的操作或结果时,由于从管理设备100发送的状态信息,标签卷绕管理单元510也可以可靠地管理标签。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包括打印单元210的打印装置200连接至管理设备100。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包括管理设备100的配置和打印装置200的配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图23是示出标签贴附系统的整个配置图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图23中的标签贴附系统4包括管理设备100、打印装置200和读取装置300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00。

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作为可安装或可执行文件记录在诸如压缩只读光盘存储器(cd-rom)、软盘(fd)、压缩可录式光盘(cd-r)和数字通用光盘(dvd)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而被提供。

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连接至诸如因特网的网络的计算机中,并且通过经由网络下载来提供。此外,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提供或分配。例如,可以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程序嵌入在rom中而被提供。

由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设备100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具有包括上述部件(输入接收单元、记录管理单元、打印顺序创建单元、打印信息管理单元、检查信息管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检查单元)的模块配置。作为实际的硬件,当cpu(处理器)从rom读取计算机程序以执行该程序时,将上述部件加载到主存储装置中,并且在主存储装置上生成所述部件。例如,上述部件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以用专用硬件电路实现。

附图标记列表

1,2,3,4标签贴附系统

100管理设备

110打印数据管理单元

111输入接收单元

112记录管理单元

113打印顺序创建单元

114打印信息管理单元

115检查信息管理单元

116发送单元

120检查单元

150存储单元

200打印装置

210打印单元

214a激光阵列单元

214b光纤阵列单元

214记录装置

241激光发射元件

242a激光发射单元

242光纤

243光学单元

243a准直透镜

243b聚光透镜

244阵列头

245驱动驱动器

246控制器

247图像信息输出单元

248电源

250冷却单元

251热量接收单元

252散热单元

253a,253b冷却管

300读取装置

400,500标签卷绕装置

410,510标签卷绕管理单元

411接收单元

412标签供应控制单元

413输送控制单元

414,514瓶子装入判断单元

415标签切割控制单元

416标签贴附控制单元

417瓶子排出判断单元

432标签供应单元

433a,433b,433c,433d瓶子输送单元

434瓶子装入控制构件

435标签切割构件

436标签贴附构件

437瓶子排出控制构件

600卷筒控制装置

610卷筒管理单元

611卷筒输送控制单元

612通信单元

613卷筒信息管理单元

620存储单元

651第一卷筒单元

652第二卷筒单元

1000图像形成装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73847号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一种管理设备,其包括:

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创建表示在将要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以及

检查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查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按照所述形成顺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发送状态信息,在该状态信息中,所述形成顺序与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结果和由所述检查单元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形成状态相关联,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记录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信息,并将所述输入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中;

形成顺序创建单元,其被配置为参考所述输入信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来创建所述形成顺序;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所述记录管理单元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并将生成的状态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

2.(删除)

3.(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设备,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还包括:

图像形成信息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发送至图像形成单元,并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接收图像形成结果;以及

检查信息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发送至所述检查单元,并从所述检查单元接收所述检查结果,其中

所述记录管理单元基于所述图像形成结果和所述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更新所述图像形成状态。

4.(修改)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设备,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至将所述介质施加于所述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施加装置。

5.(修改)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创建表示在将要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

图像形成单元,其被配置为按照所述形成顺序形成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所述图像;以及

检查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查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发送其中所述形成顺序与基于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获得的图像形成结果和由所述检查单元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形成状态相关联的状态信息,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记录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信息,并将所述输入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中;

形成顺序创建单元,其被配置为参考所述输入信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来创建所述形成顺序;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所述记录管理单元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并将生成的状态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

6.(修改)一种介质施加系统,其包括:

管理设备;以及

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管理设备的介质施加装置,其中

所述管理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创建表示在将要分别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以及

检查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查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按照所述形成顺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所述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将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介质施加装置,在所述状态信息中,所述形成顺序与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结果和由所述检查单元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信息状态相关联,

所述介质施加装置包括:介质施加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参考从所述管理设备接收的所述状态信息,将与第一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并且不将与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所述第一检查结果表示所述读取图像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匹配,所述第二检查结果表示所述读取图像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不匹配,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记录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信息,并将所述输入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中;

形成顺序创建单元,其被配置为参考所述输入信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来创建所述形成顺序;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所述记录管理单元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并将生成的状态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施加系统,其中

所述介质施加管理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从所述管理设备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输送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输送所述施加目标对象的输送单元;

介质施加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参考所述状态信息,将与所述第一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所述施加目标对象,并且不将与所述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所述施加目标对象;

排出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排出已经施加了所述介质的所述施加目标对象,并且将未施加所述介质的所述施加目标对象再装入到所述传输单元中;以及

装入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不将另一施加目标对象装入到与再装入未施加所述介质的所述施加目标对象的位置对应的所述输送单元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施加系统,其中

所述介质施加管理单元包括: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从所述管理设备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输送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输送所述施加目标对象的输送单元;

装入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参考所述状态信息,不将施加目标对象装入到对应于装入与所述第一检查结果对应的所述介质的位置的所述输送单元中;以及

介质施加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通过参考所述状态信息,将与所述第一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所述施加目标对象,并且不将与所述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所述施加目标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介质施加系统,其还包括:

介质切割单元,其被配置为将卷绕成卷状的介质切割成分别施加于所述施加目标对象的单元,并丢弃与所述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

10.(修改)一种介质施加系统,其包括:

管理设备;

卷筒控制装置,其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管理设备;以及

介质施加装置,其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卷筒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管理设备包括:

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创建表示在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以及

检查单元,其被配置为检查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按照所述形成顺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将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滚筒控制装置,在所述状态信息中,所述形成顺序与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结果和由所述检查单元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形成状态相关联,

所述卷筒控制装置包括:

卷筒单元,其上形成有图像的介质卷绕在所述卷筒单元上以被保持;以及

卷筒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从所述管理设备接收所述状态信息,并且以相反的形成顺序将所述状态信息作为卷筒信息存储于存储单元中,所述卷筒信息与作为在所述卷筒单元上卷绕成卷状的介质的卷筒介质对应,

所述介质施加装置包括介质施加控制单元,该介质施加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将介质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时通过参考从所述卷筒控制装置接收的所述卷筒信息,将与第一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并且不将与第二检查结果对应的介质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所述第一检查结果表示所述读取图像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匹配,所述第二检查结果表示所述读取图像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不匹配,

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管理单元包括:

输入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记录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信息,并将所述输入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中;

形成顺序创建单元,其被配置为参考所述输入信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来创建所述形成顺序;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所述记录管理单元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并将生成的状态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施加系统,其中,所述卷筒管理单元包括:

介质输送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预定时刻从所述卷筒介质中拉出所述介质,并将所述介质输送至所述介质施加装置;

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卷筒信息管理单元,其被配置为生成其中卷筒识别信息与对应于所述卷筒介质的状态信息以相反的形成顺序相关联的卷筒信息,并且将生成的卷筒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以及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当所述介质输送控制单元从所述卷筒介质中拉出所述介质并将所述介质输送至所述介质施加装置时,将所述卷筒信息发送至所述介质施加装置。

12.(修改)一种由管理设备执行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创建表示在将要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

检查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按照所述形成顺序在所述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以及

发送状态信息,在所述状态信息中,所述形成顺序与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结果和在检查中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形成状态相关联,其中

所述创建包括:

接收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生成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所述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信息;

将所述输入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中;

参考所述输入信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来创建所述形成顺序;以及

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所述记录包括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并将生成的状态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

13.(修改)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用于使计算机执行:

创建表示在将要施加于施加目标对象的介质上形成与图像形成数据对应的图像的顺序的形成顺序;

检查按照所述形成顺序的图像形成数据与通过读取按照所述形成顺序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而获得的读取图像是否匹配;以及

发送状态信息,在所述状态信息中,所述形成顺序与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图像形成结果和在所述检查中获得的检查结果中的至少一个的图像形成状态相关联,其中

所述创建包括:

接收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的输入;

生成其中所述图像形成数据与所述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相关联的输入信息;

将所述输入信息记录于存储单元中;

参考所述输入信息,基于所述图像形成数据和所述将要形成为图像的所述图像形成数据的数量来创建所述形成顺序;以及

发送所述状态信息,并且

所述记录包括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并将生成的状态信息记录于所述存储单元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