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拍摄装置、图像打印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9553发布日期:2019-08-09 23:4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装置、拍摄装置、图像打印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图像处理程序与流程

以下公开涉及一种对图像进行规定的校正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通过图像处理放大和/或缩小图像中的一部分,由此使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印象变化的技术。通过该技术,例如,通过以缩小图像中包括的人物(被摄体)的脸部的方式校正该图像,能够给观看者(包括该人物)带来小脸的印象。此外,例如,通过以图像中包括的人物的全身变细的方式校正该图像,能够给观看者带来痩(苗条)的印象。此外,例如,通过以图像中包括的人物的腿变长的方式校正该图像,能够给观看者带来身材好的印象。

作为上述那样的将图像中包括的人物的脸部校正得小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处理装置提取图像中包括的人物的脸部区域,将包括脸部区域的区域确定为缩小区域,并且将缩小区域以外的区域确定为放大区域。上述图像处理装置使用规定的缩小率对缩小区域进行缩小,根据放大区域与缩小区域之比计算出放大率,并使用该放大率对放大区域进行放大。由此,能够以将校正前后的图像的纵横比保持为固定的方式校正图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9-251635号公报(2009年10月29日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处理装置(以下,称为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以下问题。关于该问题,使用图14进行说明。图14是用于对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伴随着图像的校正处理而产生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图14(a)是表示校正前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4(b)是表示校正后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图14(a)所示,在校正前的图像ib101中包括作为被摄体的人物的脸部sub的图像。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将包括脸部sub且具有宽度w101的区域设定为缩小区域ar101,将在缩小区域ar101的外侧具有宽度w102的斜线部分的区域设定为放大区域ar102。图像ib101中的缩小区域ar101与放大区域ar102之比(即,宽度w101:2×宽度w102)设为0.8:0.2。此外,用于对缩小区域ar101进行缩小的第一倍率是预先规定的,设为0.9。

在该情况下,当通过应用于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方法计算出用于对放大区域ar102进行放大的第二倍率时,第二倍率为(1.0-0.9×0.8)/0.2=1.4。需要说明的是,1.0是将图像ib101中的缩小区域ar101以及放大区域ar102的总宽度(宽度w101+2×宽度w102)归一化后的值。

以上述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对图像ib101进行校正的结果是,生成图14(b)所示那样的图像ia101。缩小区域ar101被以上述第一倍率缩小,变为宽度w101a(<宽度w101)。其结果是,当将校正前的图像ib101与校正后的图像ia101比较时,图像ia101中的脸部sub缩小得比图像ib101中的脸部sub细。另一方面,放大区域ar102被以上述第二倍率放大,变为宽度w102a(>宽度w102),在横向(±x轴方向)被大幅放大。

在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上述方法中,如图14(a)所示的图像ib101那样,在放大区域ar102比缩小区域ar101小的情况下,第二倍率为大的值。换言之,在上述方法中,与缩小区域ar101相比放大区域ar102越小,第二倍率越被计算为更大的值。因此,与缩小区域ar101相比放大区域ar102越小,在校正后的图像ia101中放大区域ar102越被放大得更大。因此,在上述方法中,作为校正后的图像ia101可能会生成不自然的图像。换言之,校正后的图像ia101的画质可能会劣化。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抑制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画质劣化的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如下构成,其具备:对象区域检测部,检测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区域;倍率确定部,确定用于缩小包括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倍率和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区域外侧的第二区域的第二倍率;以及图像校正部,使用所述第一倍率缩小所述第一区域,且使用所述第二倍率放大所述第二区域,由此来校正所述图像,所述倍率确定部基于所述第二倍率和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图像处理装置是如下构成,其具备:对象区域检测部,检测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区域;倍率确定部,确定用于缩小包括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倍率;以及图像校正部,使用所述第一倍率缩小所述第一区域,且使用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区域外侧的第二区域的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放大该第二区域,由此来校正所述图像,所述倍率确定部基于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如下方法,其包括:对象区域检测工序,检测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区域;倍率确定工序,确定用于缩小包括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倍率和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区域外侧的第二区域的第二倍率;以及图像校正工序,使用所述第一倍率缩小所述第一区域,且使用所述第二倍率放大所述第二区域,由此来校正所述图像,在所述倍率确定工序中,基于所述第二倍率和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起到能够抑制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画质劣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2](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b)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图2(c)是对输入图像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3](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b)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图3(c)以及图3(d)是用于对输入图像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4](a)以及图4(b)是用于对输入图像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5](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b)是表示通过以往的方法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c)是表示通过上述图像打印装置的控制部的处理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控制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对输入图像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控制部实现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b)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图8(c)是表示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图9(c)是表示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

[图11]是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控制部实现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11(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b)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图11(c)是表示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控制部实现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12(a)是表示输入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b)是表示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设定例的图,图12(c)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的处理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d)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3的控制部的处理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图像打印装置的控制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对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伴随着图像的校正处理而产生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图14(a)是表示校正前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4(b)是表示校正后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至图7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说明。

《图像打印装置的构成》

首先,基于图1对图像打印装置1(拍摄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打印装置1的构成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图像打印装置1具备:拍摄部10、操作部20、显示部30、控制部40(图像处理装置)、打印部50以及存储部60。需要说明的是,拍摄部10以及控制部40作为拍摄装置发挥功能。

拍摄部10对被摄体进行拍摄,将拍摄到的图像(包括对象领域的图像,所述对象领域包括被摄体)作为输入图像发送至控制部40。对象区域是指作为控制部40进行缩小以及放大处理的对象的区域。

操作部20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通过触摸面板、鼠标来实现。例如,在操作部20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在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部30显示输入图像。

显示部30对各种图像进行显示。显示部30例如对拍摄部10所拍摄到的图像或者后述图像校正部44所生成的输出图像进行显示。

控制部40总体地控制图像打印装置1。控制部40作为对拍摄部10所拍摄到的图像(输入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生成处理后(校正后)的输出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关于控制部40的具体构成将在后面叙述。

打印部50打印通过控制部40的处理生成的输出图像(图像)。打印部50也可以打印由用户经由操作部20对该输出图像进一步描绘的图像。

存储部60例如存储控制部40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由例如硬盘、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构成。在存储部60例如存储有输入图像以及输出图像。此外,在存储部60也可以存储有图像处理(校正处理)、被摄体的检测处理等控制部40的处理所需的参数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像打印装置1不一定需要具备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的控制部40。例如,能够与图像打印装置1可通信地连接的外部装置也可以具有控制部40的图像处理功能。

此外,图像打印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具备拍摄部10以及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的控制部40。在该情况下,拍摄装置既可以作为能够与图像打印装置1可通信地连接的外部装置发挥功能,也可以不具有该功能。而且,图像打印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拍摄部10,在该情况下,例如,拍摄部10作为能够与图像打印装置1可通信地连接的外部装置发挥功能。

《控制部的构成》

接着,基于图1对控制部4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为了执行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控制部40具备:被摄体检测部(对象区域检测部)41、校正区域设定部42、校正强度确定部43(倍率确定部)以及图像校正部44。

被摄体检测部41从输入至控制部40的输入图像中检测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对象区域)。作为被摄体检测部41所检测的被摄体,可列举出:(1)人物、(2)人物的脸部、(3)眼睛、嘴巴或鼻子等脸部的各器官、或者(4)脸部的轮廓等。例如若是脸部的检测,则被摄体检测部41可以使用利用从输入图像中检测到的肤色区域的信息等现有技术来检测被摄体。

需要说明的是,被摄体检测部41对被摄体的检测也可以是手动的。换言之,用户可以从输入图像中检测被摄体。在该情况下,例如,被摄体检测部41(被摄体选择部)检测(选择)使输入图像显示于显示部30,并通过经由操作部20的用户的输入而指定的、设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在输入图像中存在多个被摄体的情况下,被摄体检测部41基于用户的输入来选择设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

例如,在操作部20为触摸面板的情况下,通过触摸触摸面板来选择显示部30所显示的输入图像内的被摄体。此外,在操作部20为鼠标的情况下,基于鼠标操作来选择被摄体。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以对由拍摄部10拍摄到的图像(即,包括被摄体的图像)进行校正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具体而言,以对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进行缩小以及放大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设为校正对象的图像也可以不是拍摄部10所拍摄到的图像。在该情况下,被摄体检测部41检测图像中包括的、作为校正对象的对象物(换言之,包括该对象物的对象区域)。就是说,被摄体检测部41作为检测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或者包括被摄体以外的对象物的对象区域(换言之,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区域)的对象区域检测部发挥功能。

校正区域设定部42基于表示被摄体检测部41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信息(例如:表示被摄体的位置以及大小的信息)将设为校正对象的校正区域设定于输入图像。校正区域设定部42将包括输入图像中包括的被摄体的区域作为缩小区域(第一区域)设定于该输入图像。此外,校正区域设定部42将所设定的缩小区域外侧的区域、具体而言与缩小区域邻接的区域作为放大区域(第二区域)设定于输入图像。换言之,校正区域设定部42设定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作为校正区域。

例如,在进行缩小作为被摄体的人物的脸部的校正的情况下,校正区域设定部42将包括检测到的脸部的区域设定为缩小区域,将其外侧区域设定为放大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所设定的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用于缩小由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输入图像中设定的缩小区域的第一倍率(<1)和用于放大由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输入图像中设定的放大区域的第二倍率(>1)。换言之,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来做为表示对校正区域进行校正的程度的校正强度。

此外,校正强度确定部43基于第二倍率和输入图像中的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宽度来确定第一倍率。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根据{1-(第二倍率)×(从缩小区域的规定位置起规定方向上的第二区域的宽度与从该规定位置至放大区域的边缘部的基准宽度的比例)}/(从该规定位置起规定方向上的第一区域的宽度与该基准宽度的比例)求出第一倍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直接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的值。此外,像上述那样求出的第一倍率例如可以通过基于输入图像中的被摄体的位置以及大小,并基于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和上述宽度进行计算来确定。

此外,上述算式中的“1”是将基准宽度归一化后的值。规定位置是规定基准宽度的位置,设定为以在输出图像中实现适当的校正(没有不自然感的校正)的方式求出第一倍率即可。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位置是图2以及图3所示的缩小区域ar1的中心线(校正中心线)cl,基准宽度wb是中心线cl左侧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的合计(wb=w1+w2)。

具体而言,例如在被摄体的位置为输入图像的边缘部(图像边缘)附近的情况下,校正区域设定部42所设定的放大区域的宽度根据放大区域内的位置而不同,或者比较窄。当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对缩小区域进行缩小、对放大区域进行放大时,可能会生成不自然的图像。通过将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换成如上所述基于第二倍率和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宽度计算出的第一倍率(即修正第一倍率),无论输入图像中的被摄体的位置等如何,都能够对输入图像进行抑制了画质劣化的合适的校正。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倍率的确定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输入图像中的被摄体的位置以及大小而设定的缩小区域的宽度与放大区域的宽度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且不根据输入图像内的位置而变化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可以将预先设定的值(设定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此外,校正强度确定部43也可以基于用户的输入来确定第二倍率。

换言之,在规定方向上的第一区域的宽度与第二区域的宽度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可以将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确定为用于缩小从规定位置向规定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的缩小区域的第一倍率以及用于放大该直线上的放大区域的第二倍率。在该情况下,例如,校正强度确定部43也可以判定缩小区域的宽度与放大区域的宽度之比是否遍及各区域的整体而一致,在一致的情况下将预先设定的值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不过,校正强度确定部43也可以无论被摄体的位置以及大小如何都一律基于上述第二倍率和缩小区域以及放大区域的宽度来确定第一倍率。在该情况下,第一倍率也与预先设定的值相同。

图像校正部44使用校正强度确定部43所确定的第一倍率对缩小区域进行缩小,且使用校正强度确定部43所确定的第二倍率对放大区域进行放大,由此来校正输入图像。图像校正部44将校正后的图像作为输出图像输出至打印部50和/或显示部30。

《缩小区域和放大区域的设定、以及第一倍率的确定的详细情况》

接着,基于图2至图5对缩小区域和放大区域的设定、以及第一倍率的确定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详细情况的说明中,列举出如下例子进行说明:对于输入图像,通过将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人物的脸部在横向(x轴方向)缩小来进行使脸部变细的校正。

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预先设定于输入图像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为相同长度的情况(换言之,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为宽度w1:宽度w2=0.5:0.5)的情况。

<放大区域的各宽度相同的情况>

首先,通过校正对象的人物的脸部sub存在于远离图像边缘的位置且该脸部sub的大小相对于输入图像不太大的情况的图像校正例,对上述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2是用于对缩小区域ar1和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以及第一倍率的确定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的图。图2(a)是表示输入图像ib1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b)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图2(c)是对输入图像ib1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在图2(c)中,将横轴设为输入图像ib1中的x坐标,将纵轴设为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此外,如图2(b)所示,在输入图像ib1中,规定将缩小区域ar1的中心线cl设为0的x轴。输出图像也相同,此外,图3以及图10中的对应关系也相同。

图2(a)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1。此外,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1的大致中央。

校正区域设定部42基于脸部sub的位置以及大小如图2(b)所示在输入图像ib1中以包括脸部sub的方式设定缩小区域ar1(斜线区域)。此外,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缩小区域ar1的外侧设定放大区域ar2(格子图案的区域)。

在上述例子中,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被设定为在输入图像ib1中具有规定宽度的矩形区域。

缩小区域ar1被设定为与脸部sub的横向宽度相同的宽度(2×w1),放大区域ar2在缩小区域ar1的两侧设有两个,左侧以及右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被设定为与缩小区域ar1的一半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换言之,相对于从中心线cl至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的基准宽度wb,从中心线cl起+x轴方向(规定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相同,即宽度w1:宽度w2=0.5:0.5。进一步换言之,在图2(b)中,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1中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将缩小区域ar1的一半的宽度w1简称为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

图像校正部44通过使用校正强度确定部43所确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分别对这样设定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进行缩小以及放大,来生成作为校正后的图像的输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b)所示,放大区域ar2为矩形区域,整个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换言之,整个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被设定为维持在输入图像ib1中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因此,校正强度确定部43既可以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也可以如上述那样基于第二倍率和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在后者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根据{1-(第二倍率)×(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求出第一倍率。

输入图像ib1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如图2(c)所示。由于第一倍率被设定为小于1,因此输出图像的x坐标相对于输入图像ib1的x坐标的斜率也小于1。因此,如图2(c)所示,输出图像的x坐标相对于输入图像ib1的x坐标变小。此外,随着接近放大区域ar2,输出图像的x坐标相对于输入图像ib1的x坐标变得更小。这意味着:在缩小区域ar1中朝向缩小区域ar1的中心线cl进行缩小,且越远离中心线cl,缩小的程度(像素的移动量)越大。

另一方面,第二倍率被设定为大于1,因此输出图像的x坐标相对于输入图像ib1的x坐标的斜率也大于1。这意味着:在放大区域ar2中朝向缩小区域ar1的中心线cl进行放大,且越远离中心线cl,放大的程度(像素的移动量)越小。

然后,在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中,输入图像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的x坐标一致。因此,可以说图像校正部44能够以不产生画质劣化的方式生成输出图像。

<放大区域的各宽度不同的情况>

接着,通过校正对象的脸部sub位于图像边缘附近或者该脸部sub的大小相对于输入图像ib2大的情况的图像校正例,对上述详细情况进行说明。以下,列举出脸部sub位于图像边缘附近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3是用于对缩小区域ar1和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以及第一倍率的确定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的图。图3(a)是表示输入图像ib2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b)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图3(c)以及图3(d)是对输入图像ib2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3(a)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2。此外,与图2(a)的情况不同,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2的边缘部附近(在本例子中靠右)。

校正区域设定部42基于脸部sub的位置以及大小如图3(b)所示在输入图像ib2中以包括脸部sub的方式设定缩小区域ar1(斜线区域)。此外,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缩小区域ar1的外侧设定放大区域ar2(格子图案的区域)。

在上述例子中,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被设定为在输入图像ib2中具有规定宽度的矩形区域。

缩小区域ar1被设定为与脸部sub的横向宽度相同的宽度(2×w1)。放大区域ar2在缩小区域ar1的两侧设有两个,左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图2(b)同样被设定为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换言之,在左侧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2中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相同。

另一方面,与图2(b)不同,脸部sub接近图像边缘,因此校正区域设定部42无法将右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设定为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因此,右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被设定得比图2(b)所示的右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以及图3(b)所示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小。换言之,在右侧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2中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不同。

就是说,设定于输入图像ib1内的右侧的放大区域ar2与图2(b)所示的右侧的放大区域ar2以及图3(b)所示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比,小由虚线包围的区域arn的量。换言之,在图3(b)中,在以预先设定的比设定了右侧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的情况下(在本例子中,在将右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设定为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的长度的情况下),由虚线包围的区域arn可以说是指右侧的放大区域ar2中的视角外的区域。(问题点)

假设在如图3(b)所示那样设定了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情况下,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对输入图像ib2进行了校正处理。在该情况下,输入图像ib2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如图3(c)。在该情况下,与图2(c)的情况不同,在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在本例子中,边缘部p1=图像边缘),输入图像ib2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的x坐标不一致。为了确定输出图像的图像边缘的像素值,参照输入图像ib2的视角外的区域arn,但该视角外(参照目标)的像素值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输出图像的图像边缘的像素值。因此,在输出图像的边缘部p1中会产生画质劣化。

此外,在通过上述以往的方法来确定应用于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的情况下,上述对应关系如图3(d)。在该情况下,与图3(c)的情况不同,参照目标的像素值不会不确定,因此能够使输出图像的边缘部p1的像素值与输入图像ib2的边缘部p1的像素值一致。然而,如图3(d)所示,与图2(c)相比,表示放大区域ar2的部分的斜率(即第二倍率)变大。因此,在输出图像中放大区域ar2会被不自然地大幅放大,产生画质劣化。

(本实施方式的处理)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打印装置1的控制部40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如上述那样基于第二倍率和输入图像ib2中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x轴方向上进行以下处理。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固定值)直接确定为应用于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然后,校正强度确定部43使用该第二倍率和设定为矩形区域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此外,在-x轴方向上,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且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被设定于规定范围(即,被设定于输入图像ib1内),因此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图4(a)以及图4(b)是用于对输入图像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4(a)示出了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输入图像ib1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与图2(c)相同。在图4(a)的例子中,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在图2的例子中宽度w1与宽度w2为相同长度,即宽度w1:宽度w2=0.5:0.5),该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全部存在于输入图像ib1内(视角内)。在该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应用于该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因此,在该情况下,即使不修正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也能够生成没有不自然感的输出图像。

另一方面,图4(b)示出了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输入图像ib2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是校正强度确定部43使用上述算式确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的结果而得到的关系。在图4(b)的情况下,当与图4(a)的情况比较时,从缩小区域ar1与放大区域ar2的边界至图像边缘iend的距离短,因此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被设定得小。换言之,在使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的情况下,放大区域ar2的一部分的区域arn被设定于视角外。进一步换言之,+x轴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以及+x轴方向上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和预先设定于输入图像ib2的比例不同,且区域arn被设定于视角外。

在该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例如如下求出第一倍率。将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设为0.9,将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设为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二倍率固定为设定值,因此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确定为1.1。

此外,在图3(b)中,+x轴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设为0.75:0.25。换言之,+x轴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为0.75,+x轴方向上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为0.25。进一步换言之,x轴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与放大区域ar2之比为0.75:0.25。在该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使用上述算式求出第一倍率为(1.0-1.1×0.25)/0.75≒0.967(将1/10000的位数四舍五入)。

由此,得到图4(b)所示的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整体分别以固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缩小或放大。换言之,在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分别应用的倍率是固定的。

如此,特别是如图3(b)以及图4(b)所示,在从缩小区域ar1与放大区域ar2的边界至图像边缘iend的距离短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第二倍率固定为预先设定的值,并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由此,校正强度确定部43能够以在输入图像ib2以及输出图像之间纵横比保持为固定的方式修正第一倍率。

然后,图像校正部44使用修正后的第一倍率对缩小区域ar1进行缩小,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对放大区域ar2进行放大。因此,即使在如图3(b)以及图4(b)所示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放大区域ar2的过度放大,并且生成纵横比相对于输入图像ib2保持为固定的输出图像。换言之,在处理后(校正后),图像校正部44也能够生成没有不自然感的输出图像,能够消除上述那样的问题点(输出图像中的画质劣化)。

需要说明的是,图3(a)以及图3(b)所示的输入图像ib2的、中心线cl右侧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2中预先设定的比一致。因此,图像校正部44对于右侧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来校正输入图像ib2。

《输出图像例》

图5(a)是表示输入图像ib3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b)是表示通过以往的方法校正输入图像ib3后的输出图像ia3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c)是表示通过控制部40的处理校正输入图像ib3后的输出图像ia3’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图5(a)中,在输入图像ib3的大致中央且遍及横向的整体存在脸部sub。在将脸部sub设为校正对象、进行了使脸部sub变细的校正的情况下,在以往的方法中生成图5(b)所示的输出图像ia3,在控制部40的处理方法中生成图5(c)所示的输出图像ia3’。

如图5(b)所示,在通过以往的方法生成的输出图像ia3中,位于放大区域ar2的人物的耳朵部分被过度地放大,变为不自然的图像。另一方面,如图5(c)所示,在通过控制部40的处理方法生成的输出图像ia3’中,以脸部sub变细的方式进行了校正,并且抑制了位于放大区域ar2的人物的耳朵的过度放大。如此,输出图像ia3’变为没有不自然感的图像。

《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接着,使用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打印装置1的控制部40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控制部4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当被摄体检测部41获取由拍摄部10拍摄到的图像作为输入图像时(s1),从该输入图像中检测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s2:对象区域检测工序)。校正区域设定部42基于表示被摄体检测部41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信息来设定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s3)。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用于对缩小区域ar1进行缩小的第一倍率以及用于对放大区域ar2进行放大的第二倍率(s4:倍率确定工序)。图像校正部44通过使用由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对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进行缩小以及放大,来校正输入图像(s5:图像校正工序)。由此,输入图像中的被摄体得以校正。然后,图像校正部44将校正后的图像作为输出图像输出至打印部50或显示部30(s6)。

需要说明的是,在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的情况下,s4的处理也可以在s2以及s3的处理之前执行。不过,如上所述,在使用预先设定的值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是否一致的判定,在该情况下,在s3的处理后进行s4的处理。

《变形例》

在上述中,对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分别在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整体中为固定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具体而言,对输入图像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那样由直线表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也可以不一定在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是固定的。

图7(a)以及图7(b)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输入图像中的x坐标与输出图像中的x坐标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在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不固定的情况下,基于如图7(a)所示那样的曲线来变更输入图像的x坐标。即使在该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也能够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此外,在图3(b)那样的区域设定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以放大区域ar2的斜率与图7(a)中的相同区域的斜率相同的方式确定第二倍率。在该情况下,第二倍率可以在放大区域ar2的各位置中为相互不同的值。校正强度确定部43可以通过将所确定的第二倍率中的一个值(例如平均值)应用于上述算式来求出第一倍率。其结果是,图像校正部44能够如图7(b)所示校正输入图像。就是说,即使在图3(b)那样的区域设定、且预先设定的值在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不固定的情况下,图像校正部44也能够生成没有不自然感的输出图像。《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校正强度确定部43至少在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不同的位置基于第二倍率和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具体而言,通过将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和宽度w1以及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代入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

由此,能够抑制通过以往的方法可能会产生的输出图像劣化(例如:输出图像的一部分的过度变形)。因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生成将校正对象的被摄体按照期望且适当地变形后的输出图像。

此外,校正强度确定部43可以在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的位置将预先设定的值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在该位置中,即使不使用上述算式,通过直接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也能够得到将校正对象的被摄体按照期望且适当地变形后的输出图像。

如此,校正强度确定部43根据规定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由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生成将输入图像的整体适当地变形后的输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不管设定于输入图像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如何,都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能够得到适当地变形后的输出图像。

《补充》

在上述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应用于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但不限于此。具体而言,能够将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直接应用于放大区域ar2即可,也可以不通过校正强度确定部43来确定为应用于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在该情况下,控制部40进行以下这样的变形处理。

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基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第一倍率的确定方法的一个例子如上所述。图像校正部44使用校正强度确定部43所确定的第一倍率对缩小区域ar1进行缩小,且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对放大区域ar2进行放大。

即使在进行了上述变形处理的情况下,通过该处理得到的输出图像也与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得到的输出图像相同。因此,能够抑制通过以往的方法可能会产生的输出图像劣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变形处理在实施方式2以及3中也能够应用于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的情况。

〔实施方式2〕

若基于图8至图10对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校正的方向(放大或缩小的方向:校正方向)为x轴方向,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该校正方向根据输入图像内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对控制部40实现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表示输入图像ib4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b)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图8(c)是表示输出图像ia4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a)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4。此外,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1的大致中央。

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区域设定部42如图8(b)所示根据距脸部sub的中心ct(校正中心、规定位置)的距离来设定朝向该中心ct缩小的缩小区域ar1。换言之,缩小区域ar1是朝向以与脸部sub的中心ct大致一致的方式设定的自身的中心缩小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距中心ct的距离(在此为半径)为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换言之,缩小区域ar1被设定为具有从中心ct向多个方向(规定方向)扩展的宽度w1。

此外,校正区域设定部42将放大区域ar2以具有从中心ct向多个方向扩展的宽度w2的方式设定于缩小区域ar1的外侧。换言之,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为从缩小区域ar1与放大区域ar2的边界至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的距离。由于这样设定放大区域ar2,因此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取决于各方向上的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

如此,校正区域设定部42以在输入图像ib4中以脸部sub的中心ct为中心扩展的方式设定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需要说明的是,中心ct也可以说是缩小区域ar1的中心。

然后,如图8(c)所示,图像校正部44使用由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对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进行缩小以及放大,结果生成输出图像ia4。当将输入图像ib4与输出图像ia4比较时,脸部sub在输出图像ia4中被校正为在纵向(y轴方向)和横向(x轴方向)都变小。更具体而言,在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位于中心ct左侧的像素通过校正向右侧移动,位于中心ct右侧的像素通过校正向左侧移动。此外,位于中心ct下侧的像素通过校正向上侧移动,位于中心ct上侧的像素通过校正向下侧移动。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方向表示在从中心ct向多个方向延伸的各直线中朝向中心ct的方向,脸部sub被以朝向中心ct(即校正对象的中心)缩小的方式进行校正。换言之,与实施方式1不同,校正方向根据输入图像ib4中的像素的位置而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ct例如可以是被摄体检测部41所求出的、被摄体中包括的多个器官(例如:脸部sub中包括的两个眼睛以及嘴巴)的重心位置。

《校正处理的具体例》

接着,使用图8以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校正处理的具体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例中,也列举出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输入图像中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为宽度w1:宽度w2=0.5:0.5的情况。

<放大区域的各宽度相同的情况>

在如图8(a)所示那样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4的大致中央的情况下,如图8(b)所示,校正区域设定部42所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遍及整体是相同的。换言之,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基准宽度wb(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中心ct至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的距离)的比例、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均为0.5。在本例子中,这意味着:图8(b)所示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4中预先设定的比一致。

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或者,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用作第二倍率,并且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者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上述各直线中使用以下算式来求出第一倍率:第一倍率={1-(第二倍率)×(从中心ct起规定方向上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从中心ct起规定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在该情况下,对于所有方向,所确定的第一倍率与预先设定的值相同。

其结果是,图像校正部44能够如图8(c)所示生成纵横比相对于输入图像ib4保持为固定的输出图像ia4。

<放大区域的各宽度不同的情况>

接着,对校正对象的脸部sub位于图像边缘附近或者脸部sub的大小相对于输入图像ib5大的情况的图像校正例进行说明。以下,列举出脸部sub位于图像边缘附近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校正处理的具体例的图,图9(a)是表示输入图像ib5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图9(c)是表示输出图像ia5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a)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5。此外,与图8(a)的情况不同,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5的边缘部附近(在本例子中靠左)。

校正区域设定部42如图9(b)所示与图8的情况同样基于脸部sub的位置以及大小在输入图像ib5中以包括脸部sub的方式设定缩小区域ar1。此外,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缩小区域ar1的外侧设定放大区域ar2。具体而言,以脸部sub的中心ct为中心扩展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被设定于输入图像ib5。

缩小区域ar1根据脸部sub的大小被设定为宽度w1(=半径,直径=2×w1)。此外,整个右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以维持对输入图像ib5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的方式被设定为与宽度w1相同的宽度。

另一方面,与图8(b)不同,脸部sub接近图像边缘,因此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输入图像ib5中无法将左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a设定为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的宽度。因此,设定于输入图像ib5的左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a被设定得比图8(b)所示的左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以及图9(b)所示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小。换言之,在左侧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中,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5中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容易说明,方便起见,将比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小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表示为宽度w2a。

就是说,设定于输入图像ib5的左侧的放大区域ar2与图8(b)所示的左侧的放大区域ar2相比,小由虚线包围的区域arn的量。换言之,在图9(b)中,在以预先设定的比设定了左侧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的情况下(在本例子中,在将左侧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a设定为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的长度的情况下),由虚线包围的区域arn可以说是指左侧的放大区域ar2中的视角外的区域。

然后,对于图9(b)所示的放大区域ar2中、预先设定的比被维持的区域(在本例子中,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的区域),校正强度确定部43进行与图8的情况同样的处理。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或者,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二倍率,并且在上述各直线中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

另一方面,对于放大区域ar2中、与在输入图像ib5中表示视角外的区域arn邻接的区域,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二倍率。此外,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上述各直线中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

在与区域arn邻接的区域中,宽度w2a的长度在上述各直线中不同。在图9(b)的例子中,在与区域arn邻接的区域中,从中心ct向-x轴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的宽度w2a最小,随着从该直线朝向±y轴方向,宽度w2a变大。因此,通过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该区域中使用上述算式,在从中心ct向-x轴方向延伸的直线上应用的第一倍率最大,随着从该直线朝向±y轴方向,第一倍率变小。

换言之,如图9(c)所示,在输出图像ia5中,在从中心ct向-x轴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缩小宽度w11最小。另一方面,在包括从中心ct向+x轴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的、宽度w1=宽度w2的直线上,缩小宽度w12最大。就是说,在输出图像ia5中,校正后的脸部sub的区域arn侧的缩小宽度比其以外的区域的缩小宽度小。

在此,在图9(c)中,为了使缩小的效果变得明确,列举出如下情况为例:即,脸部sub的缩小宽度在输出图像ia5内的位置中大为不同的情况,具体而言,放大区域ar2的左侧区域的缩小宽度比放大区域ar2的右侧区域的缩小宽度小的情况。实际上,校正强度确定部43以在校正前后将纵横比保持为固定的方式确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因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将纵横比相对于输入图像ib5保持为固定,并且生成将脸部sub向朝向中心ct的方向缩小后的输出图像ia5。

就是说,即使在朝向中心ct进行校正的情况下,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输入图像ib5中,至少在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比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小的区域(换言之,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不同的区域)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因此,即使在从中心ct至各方向的图像边缘的距离比从中心ct至包括区域arn的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的距离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纵横比相对于输入图像ib5保持为固定的输出图像ia5。

需要说明的是,校正强度确定部43可以以来自中心ct的各方向上的缩小宽度的差变小的方式确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0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

在图9中,对在脸部sub朝向其中心ct缩小的情况下,在各校正方向上,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不同的情况的处理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的处理不限于朝向中心ct进行校正的情况,也能够应用于朝向脸部sub的中心线cl(规定位置)进行校正的情况。

图10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6。此外,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6的边缘部附近(在本例子中靠上侧)。此外,在图10中,脸部sub(中心线cl)相对于输入图像ib6倾斜。

考虑以使脸部sub在与中心线cl垂直的方向缩小而变细的方式进行校正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校正区域设定部42如图10所示在输入图像ib6中以包括脸部sub的方式设定具有宽度w1的缩小区域ar1。缩小区域ar1被设定为其边缘部与中心线cl平行。此外,校正区域设定部42在缩小区域ar1的外侧设定具有宽度w2的放大区域ar2。换言之,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是以中心线cl为中心扩展的区域。

如图10所示,在中心线cl相对于输入图像ib6斜着倾斜的情况下,从中心线cl至图像边缘的距离根据输入图像ib6内的位置而不同。具体而言,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在边界b1与b2之间与宽度w1相同,但在其以外的区域中与宽度w1不同。在图10的例子中,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a’在从边界b1朝向方向d1的区域中比宽度w1小。换言之,在边界b1与b2之间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在输入图像ib6中预先设定的比一致,但在其以外的区域中和预先设定的比不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容易说明,将该区域中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表示为宽度w2a’。

然后,在具有上述倾斜的情况下,当在边界b1与b2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应用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时,与图9的情况同样,可能会产生如在图3(c)以及图3(d)中说明的那样的产生画质劣化的问题。

然而,在本变形例中,在朝向中心线cl进行校正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也至少在上述区域中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应用为第二倍率。此外,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从中心线cl向多个方向延伸的各直线中,基于该第二倍率和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宽度w2a’)来确定第一倍率。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上述各直线中,使用以下算式求出第一倍率:第一倍率={1-(第二倍率)×(从中心线cl起规定方向上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从中心线cl起规定方向上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基准宽度wb的比例)。因此,即使在从中心线cl至各方向的图像边缘的距离比从中心线cl至包括视角外的区域的放大区域ar2的边缘部p1的距离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纵横比相对于输入图像ib6保持为固定的输出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中心线cl例如也可以基于被摄体检测部41所求出的、存在于被摄体的中心附近的器官来设定。若被摄体为脸部sub,则可以将穿过两个眼睛的中心或鼻子的线设为中心线cl。此外,若被摄体为身体,则可以将穿过肚脐的线设为中心线。

〔实施方式3〕

若基于图11至图13对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2同样,对校正方向根据输入图像内的位置而不同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与实施方式2同样,列举出如下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预先设定于输入图像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为相同长度的情况(换言之,预先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为宽度w1:宽度w2=0.5:0.5)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即使在视角内设定有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情况下,也在校正方向上变更第一倍率的例子进行说明(后述的具体例1)。此外,对使用修正后的第二倍率(修正第二倍率)来确定第一倍率而不应用预先设定为第二倍率的值的例子进行说明(后述的具体例2)。在这些点上,本实施方式的处理与实施方式2不同。

《校正处理的具体例1》

首先,对校正对象的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7的大致中央的情况的校正处理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校正处理的具体例的图,图11(a)是表示输入图像ib7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b)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图11(c)是表示输出图像ia7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a)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7。此外,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7的大致中央。

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图8(b)进行说明的情况同样,校正区域设定部42如图11(b)所示那样设定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换言之,校正区域设定部42以在输入图像ib7中以脸部sub的中心ct为中心扩展的方式设定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

在此,在图11(b)中,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相同。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于从中心ct延伸的多个方向(直线)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被预先设定为与应用于其他方向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不同的值。

例如,在被摄体为脸部sub的情况下,以脸部sub的斜下侧的校正强度最强、脸部sub的上侧(+y轴方向)的校正强度最弱的方式设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换言之,在脸部sub的斜下侧,以第一倍率与第二倍率之差变大的方式设定为第一倍率比较小、第二倍率比较大。此外,在脸部sub的上侧,以第一倍率与第二倍率之差变小的方式设定为第一倍率比较大、第二倍率比较小。如此,根据脸部sub内的位置变更并设定校正强度。

在被摄体检测部41检测到脸部sub作为被摄体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对各方向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换言之,在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的情况下(在本例子中,在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与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为相同长度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以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与其他方向不同的方式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由此,如图11(c)所示,图像校正部44能够以带来脸部sub的整体变小、并且下巴的线条变细的印象的方式生成缩小脸部sub后的输出图像ia7。因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生成带来更好的印象的输出图像ia7。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距中心线cl的距离被规定为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上述那样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此外,各方向上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根据被摄体的类别而设定,由此能够按该类别得到合适的校正结果。《校正处理的具体例2》

接着,对校正对象的脸部sub位于图像边缘附近或者脸部sub的大小相对于输入图像ib8大的情况的图像校正例进行说明。以下,列举出脸部sub位于图像边缘附近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2是用于对控制部40实现的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12(a)是表示输入图像ib8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b)是表示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设定例的图,图12(c)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40的处理校正后的输出图像ia8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d)是表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的处理校正后的输出图像ia8’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a)示出了包括脸部sub作为校正对象的被摄体的输入图像ib8。此外,脸部sub位于输入图像ib8的边缘部(在本例子中靠左下)。

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图9(b)进行说明的情况同样,校正区域设定部42如图12(b)所示那样设定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换言之,校正区域设定部42以在输入图像ib8中以脸部sub的中心ct为中心扩展的方式设定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

如图12(b)所示,从中心ct观察,在包括从左上至左、左下、下、右下的方向的区域(窄幅区域)中,设定于输入图像ib7的放大区域ar2与表示视角外的区域arn邻接。因此,从中心ct观察,与包括从右下至右、右上、上、左上的方向的区域(宽幅区域)中的宽度w2相比,窄幅区域的宽度w2b、宽度w2c设定得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容易说明,将窄幅区域中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表示为宽度w2b、w2c。

在此,假设校正强度确定部43与实施方式2同样确定了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在该情况下,在宽幅区域中,能够将预先设定的值直接用作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另一方面,在窄幅区域中,将预先设定的值确定为第二倍率,并且基于上述算式在各方向上确定第一倍率。其结果是,图像校正部44生成如图12(c)所示那样的输出图像ia8。

在该情况下,如图12(c)所示,在输出图像ia8中,与输入图像ib8相比,脸部sub朝向中心ct缩小。然而,在脸部sub的下侧(-y轴方向)以及左侧(-x轴方向),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宽度w2b)最短,因此确定为校正强度最弱。另一方面,在脸部sub的右下侧以及左下侧,与脸部sub的左侧以及下侧相比,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长(宽度w2c>宽度w2b)。因此,与脸部sub的左侧以及下侧相比,确定为校正强度变强。其结果是,图像校正部44如图12(c)所示生成脸部sub的右下侧以及左下侧的轮廓凹陷(凹进)的输出图像ia8。

如此,在根据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修正了校正强度的情况下,该距离根据来自中心ct的方向而不同,因此根据该方向(根据输入图像ib8中包括的像素的位置)校正强度可能会大为不同。因此,在输出图像ia8中,可能会给校正后的脸部sub的形状带来不协调感。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存在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比较短的方向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以降低校正强度的方式变更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具体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以第一倍率比将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代入上述算式而求出的第一倍率接近1的方式确定修正第二倍率。换言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换成使第二倍率变小了规定值的修正第二倍率来用作确定第一倍率时的第二倍率。然后,校正强度确定部43基于修正第二倍率和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来确定第一倍率。此外,对于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也变更为变大了规定值的修正第一倍率。

需要说明的是,修正第二倍率比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小。换言之,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是应用于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的最大值。

校正强度确定部43通过判定在来自中心ct的多个方向中是否存在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不同的方向,来判定是否存在表示视角外的区域arn。换言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判定在校正区域设定部42设定于输入图像ib8内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整体中,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与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之比是否和预先设定的比一致。为了该判定,校正强度确定部43例如求出中心ct与四个图像边缘(输入图像ib7的右侧、左侧、上侧、下侧)的距离。

在图12(b)的情况下,在求出的四个距离中,向右侧以及上侧方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距离比宽度w1+宽度w2大,向左侧以及下侧方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距离比宽度w1+宽度w2小。因此,校正强度确定部43判定为存在区域arn。此外,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从中心ct至左侧以及下侧的图像边缘的距离小的一方判定为最短距离。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到该图像边缘的距离最短的方向的该距离(最短距离)与缩小区域ar1以及包括区域arn的放大区域ar2的大小(宽度w1以及宽度w2)比较,并基于该比较结果来修正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例如,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设为0.9,第二倍率设为1.1。此外,不管来自中心ct的方向如何,这些值都设为固定。此外,所设定的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放大区域ar2不与区域arn邻接的部分的宽度w2)分别设为8像素。此外,从中心ct至左侧以及下侧的图像边缘的距离设为10像素。换言之,从中心ct起在-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为8像素,设定于输入图像ib8的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b为2像素。

在上述条件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在左侧以及下侧方向上,首先确定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固定值、1.1),使用上述算式求出第1倍率为(1.0-1.1×0.20)/0.80≒0.975。另一方面,对于右侧以及上侧方向(宽度w1=宽度w2=8像素)而言,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足够大。因此,对于该方向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预先设定的值(0.9以及1.1)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在该情况下,作为上述距离最短的左侧以及下侧方向上的第一倍率(0.975)与上述距离最长的右侧以及上侧方向上的第一倍率(0.9)之差产生0.075的差异。0.075的差异如图12(c)所示可能会生成带来不协调感的输出图像ia8。

在求出的第一倍率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基准倍率、在上述例子中为0.9)之差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修正第二倍率。需要说明的是,阈值可以根据经验设定不生成如输出图像ia8那样的带来不协调感的输出图像的值,例如设定为0.05。

在图12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判定为上述差为阈值以上,使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变小规定值。例如,使第二倍率从1.1变为1.05,即,将校正的比例(放大的比例)设为一半。与此相伴,校正强度确定部43例如使第一倍率从0.9变为0.95,即,使第一倍率变大规定值。关于该规定值,也可以根据经验设定生成图12(d)所示那样的没有不协调感的输出图像ia8’的值。

当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第二倍率(修正第二倍率)设为1.05、将第一倍率(修正后的基准倍率(修正第一倍率))设为0.95来求出左侧以及下侧方向上的第一倍率时,该第一倍率为(1.0-1.05×0.20)/0.80≒0.9875。另一方面,对于右侧以及上侧方向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修正第一倍率以及修正第二倍率(0.95以及1.05)直接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在该情况下,上述距离最短的左侧以及下侧方向上的第一倍率(0.9875)与上述距离最长的右侧以及上侧方向上的第一倍率(0.95)(基准倍率)之差为0.0375,小于阈值。因此,在窄幅区域中,对于左侧以及下侧方向以外的方向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也将第二倍率设为1.05并使用上述算式来求出第一倍率。此外,对于宽幅区域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将修正第一倍率(0.95)以及修正第二倍率(1.05)分别确定为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图像校正部44使用校正强度确定部43所确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对图12(a)所示的输入图像ib8进行缩小以及放大。由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如图12(d)所示减小每个校正方向上的第一倍率与第二倍率之差,生成不协调感少的输出图像ia8’。

具体而言,将图12(d)所示的输出图像ia8’与图12(c)所示的输出图像ia8比较,在输出图像ia8’中,减小了在输出图像ia8中产生的脸部sub的左下以及右下的轮廓的凹陷,在校正后也为更自然的脸部sub。

通过这样使用修正第二倍率,能够使缩小宽度比较大的部分(图12(a)以及图12(b)中的脸部sub的左下侧以及右下侧)的缩小宽度比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确定第一倍率的情况小。由此,能够根据与输入图像ib8内的位置对应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的差异来减小各位置的缩小宽度的差异。因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生成抑制了不协调感的、更自然的输出图像ia8’。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距缩小区域ar1的中心线cl的距离被规定为缩小区域ar1的宽度w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宽度w2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如上述那样求出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

《控制部的处理流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40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控制部40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对于s1~s6的处理而言,与在图6中说明过的处理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当在s4中确定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时,校正强度确定部43求出所求得的第一倍率中最小的第一倍率与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基准倍率)之差,并判定该差是否为阈值以上(s11)。在上述的图12的例子中,上述最小的第一倍率为左侧以及下侧的方向上的第一倍率,基准倍率为右侧以及上侧的方向上的第一倍率。

在s11中为是(yes)的情况下,校正强度确定部43求出使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变小了规定值的修正第二倍率(s12),并使用修正第二倍率确定第一倍率(s13)。在图12的例子中,对于窄幅区域而言,校正强度确定部43通过将修正第二倍率代入上述算式来求出第一倍率。

此外,在s12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求出使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变大了规定值的修正第一倍率。对宽幅区域而言,使用该修正第一倍率。需要说明的是,该修正第一倍率被设定为每次被求出时在s11使用的基准倍率。

然后,返回至s11的处理,判定在s13中求出的第一倍率与修正第一倍率(基准倍率)之差是否为阈值以上,在小于阈值的情况下,移至s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再次进行s12以及s13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s11的判定处理进行了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移至s5的处理。

此外,也可以如下进行处理。在s4中,校正强度确定部43求出从中心ct至规定方向(例如:上下左右)上的像素边缘的距离中的作为最长距离的方向的第一倍率和作为最短距离的方向的第一倍率。在s11中,判定这些第一倍率之差是否为阈值以上。在s11中为是(yes)的情况下,在s13中,再次求出上述两个方向的第一倍率。然后,在s11中为否(no)的情况下,在所有方向上求出第一倍率,并在s5中由图像校正部44对输入图像ib8进行校正。

《其他》

在上述例子中,以校正的比例为一半的方式设定了使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变小(或者使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变大)的规定值。但不限于此,规定值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的大小、或者输入图像内的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的位置等而适当地进行变更。由此,不管输入图像ib8所表示的场景或者输入图像ib8中的条件(例如:作为校正对象的脸部sub的位置)等如何,图像校正部44都能够生成没有不协调感的输出图像ia8’。

此外,预先设定的校正强度越强(第一倍率越小,且第二倍率越大),因校正方向不同引起的校正强度的差异可能会变得越显著。例如,如图12(c)所示的输出图像ia8那样,可能会显著地出现规定方向上的凹陷。此外,在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最小的方向上超出视角外的区域arn大的情况下,上述差异可能会变得显著。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校正强度的变化变大的方式将规定值(校正系数)设定为更大的值,能够使上述差异变小。因此,图像校正部44能够生成降低了因轮廓的凹陷(变形)等引起的不协调感的输出图像ia8’。

另一方面,预先设定的校正强度越弱(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越接近1),上述差异越小。此外,在从中心ct至图像边缘的距离最小的方向上超出视角外的区域arn小的情况下,上述差异可能会变小。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校正强度的变化变小的方式将规定值(校正系数)设定为更小的值,能够进一步使上述差异变小。因此,能够以接近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的值对缩小区域ar1以及放大区域ar2进行缩小以及放大。换言之,在输出图像ia8’中,能够得到与使用了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的情况的校正效果同样的效果。

〔由软件实现的实现例〕

图像打印装置1的控制块(特别是,控制部40的被摄体检测部41、校正区域设定部42、校正强度确定部43以及图像校正部44)既可以通过形成于集成电路(ic芯片)等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也可以使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通过软件来实现。

在后者的情况下,图像打印装置1具备:执行实现各功能的软件即程序的命令的cpu、计算机(或cpu)可读取地记录有上述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的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存储装置(将它们称为“记录介质”)、以及扩展上述程序的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然后,通过由计算机(或cpu)从上述记录介质读取并执行上述程序,来达成本公开的目的。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可以使用“非暂时的有形介质”,例如磁带、磁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电路等。此外,上述程序可以经由能传输该程序的任意传输介质(通信网络、广播波等)供给至上述计算机。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以上述程序通过电子传输而具体化的、嵌入至载波的数据信号的形态也能实现。

[总结]

本公开的方案1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部40)具备:对象区域检测部(被摄体检测部41),检测图像(输入图像ib1~ib8)中包括的对象区域(作为被摄体的脸部sub);倍率确定部(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用于缩小包括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缩小区域ar1)的第一倍率和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区域外侧的第二区域(放大区域ar2)的第二倍率;以及图像校正部(44),使用所述第一倍率缩小所述第一区域,且使用所述第二倍率放大所述第二区域,由此来校正所述图像,所述倍率确定部基于所述第二倍率和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w1、w2、w2a、w2a’、w2b、w2c)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例如,在使用以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为基准来确定第二倍率的方法(以往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了校正的情况下,在图像中,与第一区域相比第二区域越小,第二倍率被计算得越大。因此,在以往的方法中,例如在图像边缘附近存在对象区域的情况下,可能会生成其一部分被不自然地放大的图像作为处理后的图像(输出图像)。因此,在以往的方法中,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画质可能会劣化。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方案1的构成,基于用于放大第二区域的第二倍率和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用于缩小包括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倍率。换言之,设为基准的倍率与以第二倍率为基准来确定第一倍率的上述以往的方法相反。因此,能够降低上述那样的画质劣化的可能性。换言之,根据上述方案1的构成,能够抑制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画质劣化。

而且,在本公开的方案2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以是,在方案1中,所述倍率确定部根据{1-(所述第二倍率)×(从所述第一区域的规定位置(中心线cl、中心ct)起规定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与从所述规定位置至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缘部(p1)的基准宽度(wb)的比例)}/(从所述规定位置起规定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与所述基准宽度的比例)求出所述第一倍率。

根据上述构成,基于上述算式计算出第一倍率。因此,即使例如在图像边缘附近存在对象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处理前后的图像中将纵横比保持为大致固定,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画质劣化。

而且,在本公开的方案3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以是,在方案1或2中,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是在所述图像中具有规定宽度的矩形区域,所述倍率确定部通过将所述规定宽度用作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图像作为具有规定宽度的矩形区域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第二倍率和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中的规定宽度来确定第一倍率。

而且,在本公开的方案4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以是,在方案1或2中,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是在所述图像中以所述对象区域的中心(ct)或中心线(cl)为中心扩展的区域,所述倍率确定部确定从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或中心线向多个方向延伸的各直线中用于缩小所述直线上的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倍率。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在图像作为以对象区域的中心或中心线为中心扩展的区域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第二倍率和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第一倍率。

而且,在本公开的方案5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以是,在方案4中,所述倍率确定部将使所述第二倍率变小了规定值的修正第二倍率用作确定所述第一倍率时的所述第二倍率。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使用使第二倍率变小了规定值的修正第二倍率再次确定第一倍率。

例如,在确定在来自中心或中心线的多个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中相互不同的第一倍率的情况下,当某一方向上的第一倍率与另一方向上的第一倍率之差在某种程度上变大(例如:当为阈值以上时)时,可能会生成不自然的图像。

如上所述,方案5的图像处理装置使用修正第二倍率来确定第一倍率,因此能够使上述差变小。因此,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能够抑制生成不自然的图像的可能性。

而且,在本公开的方案6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可以是,在方案1至5的任一项中,在从所述第一区域的规定位置起规定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之比和预先设定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之比一致的情况下,将预先设定的第一倍率以及第二倍率确定为用于缩小从所述规定位置向所述规定方向延伸的直线上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倍率、以及用于放大所述直线上的第二区域的第二倍率。

根据上述构成,在上述情况下,不一定需要基于第二倍率和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宽度(例如:使用上述算式)来确定第一倍率。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来适当地校正图像。

而且,本公开的方案7的图像处理装置(控制部40)具备:对象区域检测部(被摄体检测部41),检测图像(输入图像ib1~ib8)中包括的对象区域(作为被摄体的脸部sub);倍率确定部(校正强度确定部43),确定用于缩小包括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缩小区域ar1)的第一倍率;以及图像校正部(44),使用所述第一倍率缩小所述第一区域,且使用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区域外侧的第二区域(放大区域ar2)的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放大该第二区域,由此来校正所述图像,所述倍率确定部基于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w1、w2、w2a、w2a’、w2b、w2c)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根据上述构成,基于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第一倍率。然后,使用所确定的第一倍率缩小第一区域,并使用预先设定的第二倍率放大第二区域。该方案7的处理与使用预先设定的值作为第一倍率,并基于第一倍率来确定第二倍率的以往的方法不同。因此,根据上述方案7的构成,能够抑制在以往的方法中可能产生的处理后的图像中的画质劣化。

而且,本公开的方案8的拍摄装置(图像打印装置1)具备:拍摄部(10);以及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对包括所述拍摄部所拍摄到的所述对象区域的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对拍摄部所拍摄到的图像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处理后的图像中抑制画质劣化。

而且,本公开的方案9的图像打印装置(1)具备: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打印部(50),打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输出图像ia3’、ia4、ia5、ia7、ia8、ia8’)。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打印后的图像中抑制画质劣化。

而且,本公开的方案10的图像打印装置(1)具备:拍摄部(10);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对包括所述拍摄部所拍摄到的所述对象区域的所述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及打印部(50),打印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输出图像ia3’、ia4、ia5、ia7、ia8、ia8’)。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打印后的图像中抑制画质劣化。

而且,本公开的方案11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对象区域检测工序(s2),检测图像中包括的对象区域;倍率确定工序(s4),确定用于缩小包括所述图像中的所述对象区域的第一区域的第一倍率和用于放大所述第一区域外侧的第二区域的第二倍率;以及图像校正工序(s5),使用所述第一倍率缩小所述第一区域,且使用所述第二倍率放大所述第二区域,由此来校正所述图像,在所述倍率确定工序中,基于所述第二倍率和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倍率。

根据上述方法,起到与方案1的图像处理装置同样的效果。

而且,本公开的各方案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图像处理装置所具备的各部(软件要素)进行动作而使上述图像处理装置由计算机实现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处理程序、以及记录有该图像处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落入本公开的范畴。

〔附记事项〕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于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而且,通过将分别公开于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12月27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6-253887主张优先权的利益,并通过对其进行参照而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到本说明书中。

符号说明

1图像打印装置(拍摄装置)

10拍摄部

40控制部(图像处理装置)

41被摄体检测部(对象区域检测部)

43校正强度确定部(倍率确定部)

44图像校正部

50打印部

ar1缩小区域(第一区域)

ar2放大区域(第二区域)

cl中心线(规定位置)

ct中心(规定位置)

ia3’、ia4、ia5、ia7、ia8、ia8’输出图像(图像)

ib1~ib8输入图像(图像)

p1边缘部

sub脸部(对象区域)

w1、w2、w2a、w2a’、w2b、w2c宽度

wb基准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