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测试点的智能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8942发布日期:2018-06-19 15:2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测试点的智能优化方法,属于线路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虽然近来印刷线路板发展趋于平缓,然而高精密度板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板子尺寸越来小,零件越来越密。小小的线路板上不仅要密布多种应用元件,而且要增设一些辅助测试元件,线路测试点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测试线路板上零部件是否符合规格以及焊性,因为测试时如果测针直接接触到线路板上零件或焊脚,都很有可能会压毁一些电子零件。所以、业内就发明了“测试点”。在零件的两端额外引出一些测点,测试时测针只要接触这些小点,而不用直接接触那些需要被测量的电子零件,而这些测点已不仅仅局限于通常的圆形,再加上现今普遍存在的SMT立碑问题,导致测试点优化不仅繁琐,且容易编辑错误。传统的测试点制作、编辑功能纯人工手动制作,CAM工程师测试点制作编辑繁琐、耗费大量时间,浪费效率;长时间逐个编辑繁琐、单一动作,容易遗漏,导致异常,产品品质无法保证。对非0度/90度以及非正常形态的测试点编辑需转换形态再编辑、增加出错概率。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编辑效率高、准确度高、出错率小的线路测试点智能优化方法是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测试点的智能优化方法,通过制作测试点脚本的方式实现只需选出测试点,无需计算,无需逐个编辑,节省时间,提升效率;无需繁琐、单一编辑,脚本一键OK,降低风险,提升品质;智能编辑,每款资料大约节省时间40分钟。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路测试点的智能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各户gerber设计,选出测试点复制到一层;

(2)、脚本自动抓取测试点形态、角度、大小;

(3)、脚本根据客户和厂内制程能力需求设计焊盘的长度和宽度尺寸;

(4)、脚本根据客户和厂内制程能力需求设计开窗的长度和宽度尺寸;

(5)、脚本按以上规则将所有测试点资料逐一制作焊盘和开窗直至全部OK。

进一步的,所述的焊盘的长度设定为bak+2mil,宽度设定为work+3mil。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窗的长度设定为外层工作稿+2mil,宽度设定为外层工作稿+5mi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脚本自动化编辑,操作简单,出错率小,大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编辑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编辑流程图。

其中:1、选出测试点,2、将测试点分类,3、逐类测试点计算,4、逐个测试点编辑,5、完成编辑,6、脚本自动编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分析。

如图2所示,一种线路测试点的智能优化方法,主要包括:1、选出测试点,6、脚本自动编辑,5、完成编辑。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各户gerber设计,选出测试点复制到一层;

(2)、脚本自动抓取测试点形态、角度、大小;

(3)、脚本根据客户和厂内制程能力需求设计焊盘的长度和宽度尺寸;长度设定为bak+2mil,宽度设定为work+3mil。

(4)、脚本根据客户和厂内制程能力需求设计开窗的长度和宽度尺寸;长度设定为外层工作稿+2mil,宽度设定为外层工作稿+5mil。

(5)、脚本按以上规则将所有测试点资料逐一制作焊盘和开窗直至全部OK。

使用本发明后的编辑方法,明显比传统的编辑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流程为:1、选出测试点,2、将测试点分类,3、逐类测试点计算,4、逐个测试点编辑,5、完成编辑)更节省编辑时间,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

本发明通过制作测试点脚本的方式实现只需选出测试点,无需计算,无需逐个编辑,节省时间,提升效率;无需繁琐、单一编辑,脚本一键OK,降低风险,提升品质;智能编辑,每款资料大约节省时间40分钟。操作简单,出错率小,大大地提升了制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