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49572发布日期:2018-09-04 23:1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力测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评系统及测评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另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国家标准中的术语表述,残疾是指“身体结构、功能的损害及个体活动受限与参与的局限性”。残疾人是指“在精神、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障碍,全部或部分丧失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中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残疾人同步小康、融入社会不可或缺。为了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能力,使有就业意愿残疾人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职业能力测评的机构。这些机构在对残疾人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时,会通过对残疾人的残疾等级等信息量身设计一套专业的测评方案。由于被测评个体多样化,测评方案也多种多样,这也为测评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测评压力。

同时,测评机构也会对一些其他文化水平低的人员进行职业能力测评。这又给测评机构带了更重的测评任务。因此如何在减轻测评机构的工作量的同时,还能保证精准的测评效果,是测评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评系统,通过该测评系统可以根据被测评人员的信息智能形成测评方案,降低测评难度,提高测评结果的可靠性。

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中测评系统包括测评工具和测评机;所述测评机上设有第一显示器、第一输入模块、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一显示器、第一输入模块和第一存储器均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a、利用第一输入模块在测评机上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生成可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的测评方案;

c、测评时,通过第一输入模块输入测评结果,并获得测评记录;

d、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上述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在多个测评模块中自动挑选适合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所述各测评模块内均预设有多个测评项。

作为变形,上述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通过第一输入模块在多个测评模块中自行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所述各测评模块内均预设有多个测评项。

上述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在四个测评模块中自动挑选适合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所述四个测评模块,分别为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

上述身体功能测评模块具有感觉器官功能测评项和身体活动功能测评项;其中感觉器官功能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视觉、听觉、平衡觉和其他感知觉;其中身体活动功能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手部操作、上肢活动和身体姿势。

上述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具有基础认知测评项、沟通与社交测评项、简单事务效率测评项和复杂事务能力测评项;其中基础认知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反应力、专注力和注意力;其中沟通与社交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上述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具有语文水平测评项和数学水平测评项;其中语文水平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其中数学水平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数概念及数的计算(含使用计算器),空间、时间和金钱概念及运用。

上述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具有理解与交流测评项、身体移动测评项、自我照料测评项、与他人相处测评项、生活活动测评项、学习及工作劳动测评项和社会参与测评项。

上述步骤b根据以下标准自动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二级及以下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和职业潜能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三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四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精神正常,文化程度低于初中学历的其他类别残疾人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和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的组合。

作为优化,及便于数据统计,上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步骤e、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形成数据统计图。

作为优化,上述测评机上配设有可打印测评报告的打印机。

为了满足外出测评需求,还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上设有第二显示器、第二输入模块、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二显示器、第二输入模块和第二存储器均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a、将测评机上生成的测评方案下载;

b、在第二显示器上显示测评方案;

c、测评时,通过第二输入模块输入测评结果,并获得测评记录;

d、将测评记录上传至测评机。

上述测评工具包括多个与测评子项对应的测评器材,以及与测评器材一一对应的指导语卡片;所述指导语卡片上设有测评时所需要用到的指导性语句,通过指导性语句让被测评人员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者回答。

作为优化设计,上述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在六个测评模块中自动挑选适合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所述六个测评模块,分别为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

所述步骤b根据以下标准自动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二级及以下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和职业人格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三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四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精神正常,文化程度低于初中学历的其他类别残疾人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和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的组合。

上述职业兴趣测评模块具有多个行业类的职业类别选项,如管理、事务、机械、农业、商业、手工、艺术、操作、技术等,可供测评时测试选择。

上述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具有工作价值观测评项、基本工作习惯与工作行为测评项、工作压力和耐挫度测评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测评方法。

实现本发明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中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在上述测评系统的测评机上,通过第一输入模块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ⅱ、测评人员通过所述测评机生成测评方案;

ⅲ、测评人员根据测评方案,利用与测评方案对应的测评工具对被测评人员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输入测评机,并获得测评记录;

ⅳ、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作为变形,上述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上述测评系统的测评机上,通过第一输入模块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②测评人员通过所述测评机生成测评方案;

③将测评机上生成的测评方案下载到移动终端;

④测评人员带着移动终端达到测评地点,打开移动终端,根据移动终端上显示的测评方案,利用与测评方案对应的测评工具对被测评人员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输入测评机,并获得测评记录;

⑤将移动终端上的测评记录上传至测评机;

⑥测评机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发明可以根据被测评人员的信息,自动或者有选择性的生成测评方案,大大降低了测评方案的构建难度,大大提高测评便捷度和可靠性;

(2)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可以将测评地点设置在任何一个地方,进一步提高测评便捷度;

(3)本发明还能对测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大数据的同时,也能通过数据统计图更加直观的体现;

(4)本发明中测评工具采用指导语卡片,进一步降低了测评难度,保证了测评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测评系统的结构组成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操控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测评系统的结构组成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操控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见图1和图2,本发明中本发明中测评系统包括测评工具1和测评机2;所述测评机2上设有第一显示器21、第一输入模块22、第一存储器23、第一处理器24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24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23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一显示器21、第一输入模块22和第一存储器23均与第一处理器24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模块22为鼠标和键盘;所述第一处理器24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a、利用第一输入模块22在测评机2上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生成可在第一显示器21上显示的测评方案;

c、测评时,通过第一输入模块22输入测评结果,并获得测评记录;

d、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e、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形成数据统计图。

所述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在四个测评模块中自动挑选适合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当然测评人员也可根据需要自行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和测评项;所述各测评模块内均预设有多个测评项。

所述四个测评模块,分别为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

所述身体功能测评模块具有感觉器官功能测评项和身体活动功能测评项;其中感觉器官功能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视觉、听觉、平衡觉和其他感知觉;其中身体活动功能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手部操作、上肢活动和身体姿势。

所述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具有基础认知测评项、沟通与社交测评项、简单事务效率测评项和复杂事务能力测评项;其中基础认知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反应力、专注力和注意力;其中沟通与社交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所述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具有语文水平测评项和数学水平测评项;其中语文水平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其中数学水平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数概念及数的计算(含使用计算器),空间、时间和金钱概念及运用。

所述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具有理解与交流测评项、身体移动测评项、自我照料测评项、与他人相处测评项、生活活动测评项、学习及工作劳动测评项和社会参与测评项。

所述步骤b根据以下标准自动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二级及以下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和职业潜能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三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四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精神正常,文化程度低于初中学历的其他类别残疾人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和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的组合。

所述测评机上配设有可打印测评报告的打印机3。

所述测评工具1包括多个与测评子项对应的测评器材,以及与测评器材一一对应的指导语卡片;所述指导语卡片上设有测评时所需要用到的指导性语句和测评说明,通过指导性语句让被测评人员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者回答,通过测评说明可以让评测人员得出评测结果。

举例,如何对身体功能测评模块中感官功能测评项的测评子项“视觉”进行测评?测评方法如下:

测评人员先选取与测评子项“视觉”对应的测评器材:带指针的时钟(直径30厘米左右);

测评人员根据指导语发出如下指令和问题:

请你站在那个指定位置(距离施测者3米以外),回答我的问题:

(一)你是否能看见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二)你是否能看见这儿有什么(桌或椅)?能看清大概轮廓吗?请你从那边走到我这来(如有必要)。

(三)桌上放着什么物品(书、电话、手机、工具等?你是否能看见(或大概轮廓)?

(四)你是否能看见这个挂钟的数字是几?

(五)20米以外的“”公交车号码(等公交时),或“货架上物品标识”(在超市购物时)你是否能看见?

同时,测评人员根据指导卡片背面的测评说明作出测评结果;以上测评说明为:

让受测者站在距离物品3米以外的地方,依题目内容询问受测者,或观察受测者移动时状况回答(排除认知理解或语言表达问题)。由于是测量受测者矫正后的视觉功能,故受测者若配有眼镜,施测时可配戴。

本发明中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在上述测评系统的测评机2上,通过第一输入模块22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ⅱ、测评人员通过所述测评机2生成测评方案;

ⅲ、测评人员根据测评方案,利用与测评方案对应的测评工具1对被测评人员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输入测评机2,并获得测评记录;

ⅳ、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ⅴ、通过打印机3打印测评报告。

(实施例二)

见图3和图4,本发明中测评系统包括测评工具1、测评机2和移动终端4;所述测评机2上设有第一显示器21、第一输入模块22、第一存储器23、第一处理器24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23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24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一显示器21、第一输入模块22和第一存储器23均与第一处理器24连接;所述第一输入模块22为鼠标和键盘;所述第一处理器24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a、利用第一输入模块22在测评机2上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生成可在第一显示器21上显示的测评方案;

c、测评时,通过第一输入模块22输入测评结果,并获得测评记录;

d、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e、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形成数据统计图。

所述移动终端4上设有第二显示器41、第二输入模块42、第二存储器43、第二处理器44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43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44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第二显示器41、第二输入模块42和第二存储器43均与第二处理器44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44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a、将测评机2上生成的测评方案下载;

b、在第二显示器41上显示测评方案;

c、测评时,通过第二输入模块42输入测评结果,并获得测评记录;

d、将测评记录上传至测评机2。

所述移动终端4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于携带的电子设备。

所述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在四个测评模块中自动挑选适合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当然测评人员也可根据需要自行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和测评项;所述各测评模块内均预设有多个测评项。

所述四个测评模块,分别为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

所述身体功能测评模块具有感觉器官功能测评项和身体活动功能测评项;其中感觉器官功能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视觉、听觉、平衡觉和其他感知觉;其中身体活动功能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手部操作、上肢活动和身体姿势。

所述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具有基础认知测评项、沟通与社交测评项、简单事务效率测评项和复杂事务能力测评项;其中基础认知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反应力、专注力和注意力;其中沟通与社交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所述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具有语文水平测评项和数学水平测评项;其中语文水平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其中数学水平测评项再分为如下测评子项:数概念及数的计算(含使用计算器),空间、时间和金钱概念及运用。

所述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具有理解与交流测评项、身体移动测评项、自我照料测评项、与他人相处测评项、生活活动测评项、学习及工作劳动测评项和社会参与测评项。

所述步骤b根据以下标准自动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二级及以下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和职业潜能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三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四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精神正常,文化程度低于初中学历的其他类别残疾人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和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的组合。

所述测评机2上配设有可打印测评报告的打印机3。

所述测评工具1包括多个与测评子项对应的测评器材,以及与测评器材一一对应的指导语卡片;所述指导语卡片上设有测评时所需要用到的指导性语句,通过指导性语句让被测评人员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者回答。

本实施例中测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上述测评系统的测评机2上,通过第一输入模块22输入被测评人员信息;

②测评人员通过所述测评机2生成测评方案;

③将测评机2上生成的测评方案下载到移动终端4;

④测评人员带着移动终端4达到测评地点,打开移动终端4,根据移动终端4上显示的测评方案,利用与测评方案对应的测评工具1对被测评人员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输入测评机2,并获得测评记录;

⑤将移动终端4上的测评记录上传至测评机2;

⑥测评机2对测评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生成测评报告;

⑦通过打印机3打印测评报告。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中测评系统的步骤b根据被测评人员信息在六个测评模块中自动挑选适合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所述六个测评模块,分别为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

所述步骤b根据以下标准自动挑选相应的测评模块组合形成测评方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二级及以下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和职业人格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三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四级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和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的组合;

当被测评人员信息显示其智力、精神正常,文化程度低于初中学历的其他类别残疾人时,自动选择身体功能测评模块、职业潜能测评模块、职业兴趣测评模块、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功能性学业能力测评模块和社会适应性测评模块的组合。

上述职业兴趣测评模块具有多个行业类的职业类别选项,如管理、事务、机械、农业、商业、手工、艺术、操作、技术等,可供测评时测试选择。

上述职业人格测评模块具有工作价值观测评项、基本工作习惯与工作行为测评项、工作压力和耐挫度测评项。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

本发明中测评方法与实施例二相同。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