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8579发布日期:2018-09-14 23:4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信息提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虽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互动,但由于人们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常常会忘记和朋友或亲人联系;对一些重要的纪念日或节日也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忘记,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通常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预先将提醒的时间、提醒的内容手动设置,在规定时间到来时,才能提醒用户,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用户体验较差,且在用户忘记时,并不能起到提醒用户的作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技术方案,能够基于用户亲密度自动进行提醒。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基于用户亲密度自动进行提醒,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实现上述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如此,能够基于用户亲密度自动进行提醒,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移动终端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如图1-1所示的移动终端100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被叫号码进行呼叫的界面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基于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的界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1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100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经由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者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中。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100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位置信息模块115是用于检查或获取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信息的模块。位置信息模块115的典型示例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115。

a/v输入单元120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相机12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经相机12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0进行发送,可以根据移动终端100的构造提供两个或更多相机121。麦克风12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2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典型示例是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口)、用于连接具有用户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用户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

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100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

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警报单元153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警报单元153可以提供输出以将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移动终端100。典型的事件可以包括呼叫接收、消息接收、键信号输入、触摸输入等等。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包括用于再现或回放多媒体数据的多媒体模块181,多媒体模块181可以构造在控制器180内,或者可以构造为与控制器180分离。控制器1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者图片绘制输入识别为字符或图像。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已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100。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100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100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100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100,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100。

如图1-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1-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1-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1-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1-2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100。如图1-1中所示的广播接收模块111被设置在移动终端100处以接收由bt295发送的广播信号。在图1-2中,示出了几个卫星300,例如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100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1-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如图1-1中所示的gps模块115通常被构造为与卫星300配合以获得想要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100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100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290与msc280形成接口,msc与bsc275形成接口,并且bsc275相应地控制bs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100。

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单元110的移动通信模块112基于移动终端内置的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如2g/3g/4g等移动通信网络)的必要数据(包括用户识别信息和鉴权信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为移动终端用户的网页浏览、网络多媒体播放等业务传输移动通信数据(包括上行的移动通信数据和下行的移动通信数据)。

无线通信单元110的无线互联网模块113通过运行无线热点的相关协议功能而实现无线热点的功能,无线热点支持多个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之外的任意移动终端)接入,通过复用移动通信模块112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连接为移动终端用户的网页浏览、网络多媒体播放等业务传输移动通信数据(包括上行的移动通信数据和下行的移动通信数据),由于移动终端实质上是复用移动终端与通信网络之间的移动通信连接传输移动通信数据的,因此移动终端消耗的移动通信数据的流量由通信网络侧的计费实体计入移动终端的通信资费,从而消耗移动终端签约使用的通信资费中包括的移动通信数据的数据流量。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100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前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这里,所述终端在具体实施例的过程中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设备,例如所述终端不仅可以包括移动电子设备,还可以固定电子设备,实现过程中,所述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个人数字助理、导航仪、数字电话、视频电话、电视机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

第一用户标识表征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为手机号、微信号、qq号或邮箱等账号信息;第二用户标识表征第二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为手机号、微信号、qq号或邮箱等账号信息;其中,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为互相联系的账号。比如:第一用户标识所属的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二用户标识中的任何一个。

其中,通信数据为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交互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通信数据的方式可以为实时获取或者获取设定的获取周期内的通信数据,其中,获取周期可为一周或一个月。本发明实施例对获取通信数据的方式不进行限制。

步骤s102,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这里,根据通信数据的通话时长、通信次数、通信频率、通信关系、通信类型等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的属性信息来确定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比如,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次数越多,则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越高;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话时长越短,则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越低。

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亲密度标签来标识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其中亲密度标签可由用户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第一用户标识可以对应多个第二用户标识,针对不同的第二用户标识,其对应的用户亲密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步骤s103,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

终端设定有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列表,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列表中包括不同的用户亲密度与对应的时间阈值的关系。比如:用户亲密度90对应的时间阈值为一天;用户亲密度80对应的时间阈值为一周;用户亲密度60对应的时间阈值为一月。当确定的用户亲密度为90时,则确定的时间阈值为一天;当确定的用户亲密度为60,则确定的时间阈值为一月。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步骤s104,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

终端对其通信行为进行监控,监控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其中,未联系时长可为当前时间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在最近一次交互的时间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实际应用中,监控未联系时长的方式可以为实时监控或者周期性监控。

步骤s105,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当监控未联系时长的方式为实时监控时,当未联系时长与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相同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当监控未联系时长的方式为周期性监控时,当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如此,能够基于用户亲密度自动进行提醒,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

步骤s202,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一个维度的通信参数;

通信参数可包括通话时长、通信次数、通信频率、通信关系、通信类型等参数。其中,通信频率可为一天、一周、一月和一年等表征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频率。通信类型可为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表征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类型。通信关系可为亲人、朋友、陌生人等。

比如,通信数据为“妈妈,我知道了”,通过对通信数据进行解析,确定关键词“妈妈”,通过关键词“妈妈”得到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关系为亲人。

步骤s203,确定各维度的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

在得到通信参数后,通过通信参数与其对应的权值关系表确定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

下面,以通信参数为通信频率、通信类型、通信关系来说明,根据通信参数确定其对应的权值的过程。

如表1所示,通信参数包括通信频率fi、通信类型mi、通信关系ti,其对应的权值分别为αi、βi、γi。,在已知通信频率fi、通信类型mi、通信关系ti的情况下,可以查表得到对应的权值αi、βi、γi。其中,i>1,表征同一类型的通信参数中不同取值的通信参数。

表1通信参数与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的关系表

比如,通信类型mi的类型可以为m1、m2、m3、或m4,其中,m1为语音,m2为视频,m3为图片、m4为文本;对应的权值β1为0.9、β2为0.7、β3为0.4、β4为0.2,当通信类型为语音m1,通过表1中通信参数与对应的权值的关系可确定语音m1的权值β1为0.9,类似地,其他的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也可按照此方式获得。

在实际应用中,可预先设置通信参数及其对应的权值,本实施例对通信参数及其对应的权值不做限制。

步骤s204,基于各维度的权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基于各维度的权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的方法,可以为加权求和、加权求平均等计算方法。

下面以通信参数为通信频率、通信类型、通信关系,计算方法为加权求和为例说明通过通信参数及其对应的权值确定用户亲密度的过程。

可以按照公式(1)计算用户亲密度i:

i=αi*fi+βi*mi+γi*ti(1);

公式(1)中,fi可为通信频率的取值;mi可为通信类型的取值;ti可为通信关系的取值;αi为fi对应的权值;βi为mi对应的权值;γi为ti对应的权值。

假设,用户亲密度i的总分为100分,其中,通信频率fi为40分,通信类型mi为30分,通信关系ti为30分,αi、βi、γi的取值分别与通信频率fi、通信类型mi、通信关系ti的具体值相关,可以根据通信频率fi、通信类型mi、通信关系ti的具体值进行查表得到。

按照公式(1)对用户亲密度进行计算。

步骤s205,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

步骤s206,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

步骤s207,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一个维度的通信参数,确定各维度的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基于各维度的权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能够自动计算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进而基于用户亲密度进行提醒。

实施例三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

步骤s302,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步骤s303,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

步骤s304,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

步骤s305,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或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

当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可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以提醒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很久没有与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联系,比如,显示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短信,短信的内容可以为:“与1234已经一个月没有联系了,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吧”。其中,1234为第二用户标识。

当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也可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以与第一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身份自动与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进行联系。比如,当第二用户标识包括手机号码时,以手机号码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向该手机号码发送短信。这里,短信的内容可以是预先存储的短信模板,也可以是从网络侧获得的短信内容。

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时,还包括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呼叫的接收地址即被叫号码进行呼叫。其中,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被叫号码进行呼叫的界面显示可如图3-2所示。其中,图3-2(a)为进行呼叫之前提示进行呼叫的显示界面,图3-2(b)为发送呼叫的界面。

如图3-2(a)所示,终端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是否向1234发起呼叫?”,同时显示“同意”按键、“拒绝”按键,以接收终端用户是否同意向第二用户标识发起呼叫的操作。

若用户点击按键“拒绝”,则终端接收到拒绝操作,终端设备返回待机界面;若用户点击按键“同意”,则终端接收到同意操作,终端向第二用户标识发起呼叫,并跳转至如图3-2(b)所示的呼叫第二用户标识的呼叫界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或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提醒,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

步骤s402,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步骤s403,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

步骤s404,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

步骤s405,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确定提醒方式;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提醒内容;根据所述提醒内容进行提醒。

提醒方式可以包括电话,短信,微信,qq,邮件等方式。不同的用户亲密度可对应不同的联系方式。比如,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分值较高,说明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的关系密切,提醒的方式可以为电话;若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分值较低,说明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表标识的关系疏远,提醒的方式可以为短信。

提醒内容为向第二用户标识发送信息时的具体信息内容,且对应不同的第二用户标识,可对应不同的提醒内容。比如,根据第二用户标识确定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为老师,则确定的提醒内容可以为问候老师身体等与老师相关的内容。其中,提醒内容可以是预先存储的内容,也可以是在确定第二用户标识的身份后,从网络侧获取的与第二用户标识相关的内容。

在确定提醒方式和提醒内容后,以确定的提醒方式和确定的提醒内容进行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提醒时,包括两种方式: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或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

示例的,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信息的内容可以为“与1234已经一周没有联系啦,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吧”;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提醒信息的内容可以为“1234,最近好吗?很久未见,甚是想念”,其中,1234为第二用户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确定提醒方式;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提醒内容;根据所述提醒内容进行提醒;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提醒方式和提醒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该终端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1,将当前时间信息和目标时间信息进行比较;

步骤s502,若所述当前时间信息与所述目标时间信息相匹配,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比如,目标时间信息为母亲节,当检测到当前时间信息与目标时间信息相匹配,则说明母亲节来到,则进行提醒,提醒的界面可如图5-2所示,显示提醒信息:“亲爱的妈妈:今天是母亲节,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还可以设置结婚纪念日等纪念日信息,当检测到纪念日来到时,提醒关于纪念日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提醒时,包括两种方式: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或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提醒的提醒对象、日期、时间、提醒方式等提醒参数进行设置。

比如:用户预先设置的提醒对象为:1234,日期为2018年3月21日,时间为12点,具体内容为“亲爱的朋友,别忘了今晚一起吃饭”,方式为短信,检测预先设置的提醒参数,当当前提醒参数与预先设置的提醒参数相匹配时,向提醒对象第二用户标识1234对应的用户发送提醒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方法,将当前时间信息和目标时间信息进行比较;若所述当前时间信息与所述目标时间信息相匹配,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能够对不同的节日和纪念日进行提醒,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节日和纪念日提醒不同的内容。

实施例六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亲密度的信息提醒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601、处理器602及存储在存储器601上并可在处理器6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

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

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

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包括: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一个维度的通信参数;确定各维度的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基于各维度的权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包括: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或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确定提醒方式;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提醒内容;根据所述提醒内容进行提醒。

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将当前时间信息和目标时间信息进行比较;若所述当前时间信息与所述目标时间信息相匹配,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1可对应图1中的存储器160,处理器602可对应图1中的控制器18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

获取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通信数据;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根据设定的用户亲密度与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用户亲密度对应的时间阈值;监控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未联系时长;当所述未联系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时间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根据所述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包括:对所述通信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至少一个维度的通信参数;确定各维度的通信参数对应的权值;基于各维度的权值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包括:呈现具有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信息;或以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信息接收地址发送提醒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之间的用户亲密度,确定提醒方式;根据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确定提醒内容;根据所述提醒内容进行提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将当前时间信息和目标时间信息进行比较;若所述当前时间信息与所述目标时间信息相匹配,基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提醒。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终端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