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见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8563发布日期:2018-09-14 23:4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应用程序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业务见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信托业务人员去处理各种业务时,有的业务需要两位业务人员一起执行任务,例如面签合同、到银行开户、取件等业务。

现在技术中,在开办业务的过程中进行验证身份的方法有很多,但还没有关于如何进行双人验证的方法,审核人员无法确定是否为双人一起执行完成任务。业务人员可以先后对材料进行办理,或者只由一个业务人员到场,这样就无法确保业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合同,使整个业务办理过程存在违规行为,造成公司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见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无法进行双人验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见证方法,包括:

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任务信息,所述任务信息至少包括拍摄双人合照;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app和/或所述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将所述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接收所述第三终端app发送的审核结果;

当所述审核结果为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app和所述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

当所述审核结果为不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app和所述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见证装置,包括:

任务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任务信息,所述任务信息至少包括拍摄双人合照;

任务校验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app和/或所述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将所述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结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app发送的审核结果;

结果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审核结果为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app和所述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当所述审核结果为不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app和所述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业务见证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业务见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见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包括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然后将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的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进行审核,接收第三终端app发送的审核结果,当审核结果为通过时,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当审核结果为不通过时,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通过业务员根据任务信息上传双人合照,对上传的双人合照进行验证,输出审核结果,确保业务员按照业务规范完成双人见证任务,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业务见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步骤s2的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中步骤s2的进一步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业务见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其示出本实施例中业务见证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金融业务系统的服务端。如图1所示,该业务见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任务信息,其中,任务信息至少包括拍摄双人合照。

其中,终端是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任务信息是指进行相应金融业务的任务信息,包括任务流程、任务内容、任务期限和任务地点等等。本实施例中,任务信息是指进行双人见证任务的任务信息,例如面签合同等需要两名业务员一起完成任务的业务。为了保证是两名业务员共同完成业务,任务信息至少包括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以供后面的验证审核。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为两名业务员的终端。

具体地,系统分别向执行任务的两名业务员的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任务信息,其中包括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

例如,张三和李四为共同完成任务的两名业务员,系统分别向张三的手机app和李四的手机app发送任务信息,张三和李四根据任务信息到指定的任务地点进行业务的办理。当进行见证的业务环节时,系统向张三和李四的手机app发送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

可选地,在任务开始和任务执行的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app获取的业务员的信息向业务员发送短信、推送消息、发送邮件的方式发送任务信息,提醒业务员进行任务的处理。

步骤s2,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将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其中,校验信息是指对双人合照进行校验,确认是两名指定业务员按照业务的规范完成业务的信息,例如两名业务员的预留照片、预设的地点范围等等信息。第三终端是指业务的审核员的终端。

具体地,系统向业务员的终端app发送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业务员根据任务信息完成双人合照的拍摄并通过终端app上传,系统接收双人合照并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验证之后将验证的结果发送给审核员的终端app让审核员进行审核。其中,在向业务员发送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时,可以是向一名或者两名业务员的终端app发送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相应地,系统接收一名或者两名业务员的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验证可以是对双人合照是否为任务指定的业务员,或是否在指定的地点完成任务等等方面的验证。

例如,系统接收业务员上传的双人合照,通过验证判定双人合照中的业务员不是指定的业务员张三和李四,则系统将此验证的结果发送给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通过对上传的双人合照的验证,可以使审核人员确定两名业务员是否按业务规范完成业务的信息,防止出现违规行为。

可选地,可以根据验证的结果进行自动验证,直接将验证的结果发送给业务员。当验证的结果为通过时,向业务员发送下一个任务信息;当验证的结果为不通过时,向业务员发送重新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

步骤s3,接收第三终端app发送的审核结果。

其中,审核结果是指审核员根据验证的结果判断业务员是否按照业务规范操作进行审核输出的结果,包括审核通过和审核不通过的结果。

具体地,审核员通过终端app接收验证的结果,根据验证结果的信息输出审核通过或者审核不通过的结果并通过终端app上传到系统,系统接收该审核结果。

例如,审核员通过接收验证结果,发现业务员上传的双人合照不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则可以知道业务员可能是事先拍摄好的,不符合业务规范,则可以通过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审核结果上传到系统。

采用审核员进行人工审核的方式,可以在系统进行自动验证的基础上增加一道保障。另外,如果自动验证的结果不通过,但是审核员认为在正常范围内时,仍然可以输出审核通过的结果,使验证审核更加灵活实用。例如,由于其它任务的关系,业务员在晚于任务的时间范围执行任务,审核员认为仍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时,可以输出审核通过的结果。

步骤s4,判断审核结果是否为通过,是则执行步骤s41,否则执行步骤s42。

步骤s41,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

步骤s42,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

以下是步骤s4、s41和s42的说明:

当审核的结果为通过时,系统向两名业务员的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使业务员可以进行下一任务流程的操作;当审核的结果为不通过时,系统向两名业务员的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同时重新向业务员终端app发送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通知业务员重新拍摄双人合照并上传。

可选地,当系统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时,包括具体的错误信息,例如输出“任务地点错误”的信息,使业务员了解并进行相应的更正。

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中,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包括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然后将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的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进行审核,接收第三终端app发送的审核结果,当审核结果为通过时,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当审核结果为不通过时,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通过业务员根据任务信息上传双人合照,对上传的双人合照进行验证,输出审核结果,确保业务员按照业务规范完成双人见证任务,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

接下来,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步骤s2中所提及的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将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的具体实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步骤s2的具体实施流程,详述如下:

步骤s21,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设有拍摄时间信息和拍摄地点信息的双人合照。

其中,拍摄时间信息和拍摄地点信息是在业务员拍摄双人合照的同时获取的时间和地点的信息。

具体地,业务员根据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拍摄双人合照,在触发拍摄的同时,同步获取拍摄双人合照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将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的信息附在双人合照上,通过app终端上传,系统接收设有拍摄时间信息和拍摄地点信息的双人合照。可选地,在点击拍摄按钮的同时,触发时间模块和定位模块,时间模块通过连接网络获取标准时间,定位模块则通过gps、基站定位等方式获取具体的地点位置。可选地,在拍摄的同时,触发水印模块,将获取到的时间信息和地点信息在双人合照上生成水印再上传到系统中。

例如,业务员张三点击手机的拍摄按钮拍摄双人合照,终端app通过时间模块获取到北京时间是“14:00”,定位模块定位在“深圳市x区x街道”,同时触发水印模块将“14:00”和“深圳市x区x街道”信息生成水印附在双人合照上。

步骤s22,判断拍摄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s221,否则执行步骤s222。

步骤s221,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通过。

步骤s222,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不通过。

以下是步骤s22、s221和s222的说明:

其中,预设时间范围是指根据任务期限预先设定的时间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设定,这里不做限定。

具体地,终端app获取双人合照的拍摄时间信息,将拍摄时间信息与预设时间范围进行对比。当双人合照的拍摄时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时,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通过;当双人合照的拍摄时间超出预设时间范围时,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不通过。可选地,当判定拍摄的时间不通过时,将时间的具体信息发送到第三终端app,供审核员按情况进行审核。

例如,预设时间范围是2018年2月8日至2018年2月9日,如果双人合照的时间是2018年2月10日,则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不通过。

通过拍摄时间的验证,可以使审核员了解业务员是在什么时候执行任务,从而进一步判断业务员是否按业务规范进行操作。

步骤s23,判断拍摄地点是否在预设地点范围内,是则执行步骤s231,否则执行步骤s232。

步骤s231,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通过。

步骤s232,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不通过。

以下是步骤s23、s231和s232的说明:

其中,预设地点范围是根据任务地点事先规定的一个地理空间上的范围。例如,可以以任务地点为中心,半径为一定距离的范围作为预设地点范围。

具体地,终端app获取双人合照的拍摄地点信息,将拍摄地点与预设地点范围进行对比。当拍摄地点在预设地点范围内时,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通过;当拍摄地点超出预设地点范围时,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不通过。可选地,当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不通过时,将拍摄地点的具体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app,供审核员按情况进行审核。

例如,预设地点范围为“经度x度、纬度y度,误差范围为z公里”,当获取到的拍摄地点超出“经度x度、纬度y度”任务地点中心位置的范围z公里时,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不通过。

通过拍摄地点的验证,可以使审核员了解业务员在什么地点执行任务,从而进一步判断业务员是否按业务规范进行操作。

在进行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的验证之后,系统将验证的结果发送至第三终端app供审核员进行审核。

通过对拍摄时间和拍摄地点的验证,并将验证的结果发送至第三终端app,使审核员对业务员执行任务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解,从而判断业务员是否按业务规范进行操作。

应理解,以上步骤中,可以设定当拍摄时间的验证不通过时,不再进行拍摄地点的验证;也可以设定当拍摄时间的验证不通过时,依然进行拍摄地点的验证。

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对步骤s2设置更多的验证,从而进一步确定业务员是否按业务规范操作,下面就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2的进一步实施流程,详述如下:

步骤s24,运用人脸检测对双人合照进行人数统计。

其中,人脸检测是指现有的人脸检测技术,可以对照片中的人脸进行识别。本实施例中,通过人脸检测技术识别出双人合照中的人脸,从而确定双人合照中的人数。

具体地,系统配置有人脸检测技术,当接收到双人合照时,运用人脸检测技术识别双人合照中的人脸,并对识别出来的人脸的个数进行统计。

步骤s25,判断统计的结果是否等于2,是则执行步骤s251,否则执行步骤s252。

步骤s251,判定人数验证通过。

步骤s252,判定人数验证不通过。

以下是步骤s25、s251和s252的说明:

系统后台运用人脸检测技术对双人合照进行人脸识别,由于是规定两名业务员合照,因此规定人数统计的标准结果为2。当统计的结果为2时,判定人数验证通过;当统计的结果不等于2时,判定人数验证不通过,可能的原因是只有业务员一名,或者业务员在合照时将旁边的人也拍了进去。

步骤s26,对双人合照进行相似度的验证,判断相似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是则执行步骤s261,否则执行步骤s262。

步骤s261,判定相似度验证通过。

步骤s262,判定相似度验证不通过。

以下是步骤s26、s261和s262的说明:

其中,相似度是指对两名业务员分别上传的双人合照进行相似度对比。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需要同时向两名业务员发送拍摄双人合照的任务信息。可选地,可以运用人脸检测技术对两张双人合照进行相似度的对比。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90%,这里不做限定。

具体地,系统分别接收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将两张双人合照进行相似度对比。当相似度超过第一阈值时,判定相似度验证通过;当相似度没有超过第一阈值时,判定相似度验证不通过。

步骤s27,根据双人合照和app连接的照片数据库分别建立特征集。

其中,照片数据库是指预先收集的业务员的照片数据库,app根据业务员的信息连接到照片数据库可以获取相应业务员的照片信息。特征集是指根据照片提取的人脸特征的集合,可选地,可以运用人脸检测技术对人脸特征进行提取。

具体地,系统通过app连接的照片数据库并根据业务员的信息获取到两名业务员的照片建立特征集,另外将接收到的双人合照建立特征集。

步骤s28,将特征集进行匹配度的验证,判断匹配度是否超过第二阈值,是则执行步骤s281,否则执行步骤s282。

步骤s281,判定匹配度验证通过。

步骤s282,判定匹配度验证不通过。

以下是步骤s28、s281和s282的说明:

其中,匹配度是指将照片数据库获取的业务员照片建立的特征集与双人合照的特征集的匹配程度。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85%,这里不做限定。

具体地,系统将两个特征集进行匹配度的对比,当匹配度超过第二阈值时,判定匹配度验证通过;当匹配度没有超过第二阈值时,判定匹配度验证不通过。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行人数验证、相似度验证和匹配度验证时,可以设定当前面步骤的验证不通过时,不再进行后面步骤的验证。例如人数验证不通过时,不再进行相似度验证和匹配度验证,从而简化验证的步骤。也可以设定当前面步骤的验证不通过时,仍然进行后面步骤的验证。当完成所有的验证之后,系统将所述验证的结果都发送至第三终端app供审核员按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可选地,当验证不通过时,系统将验证不通过的具体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app,例如,人数验证不通过时,将“人数为1”的错误信息发送至第三终端app。

本发明实施例中,人数验证、相似度验证和匹配度验证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其可以是并列执行的关系,此处不做限制。

通过人数、相似度和匹配度的验证,系统可以自动判定出验证通过或者不通过的结果,并发送至审核员终端app供审核员进行审核,进一步确定业务员是否按规范进行操作,减少了审核需要的时间,提高了业务的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系统将拍摄时间、拍摄地点、人数、相似度和匹配度验证的结果都发送至第三终端app,当所有验证的结果均为通过时,自动判定输出审核不通过的审核结果,否则自动判定输出审核不通过的审核结果,并将审核结果提交给审核员再次确认后,通过app终端发送相应的审核结果。

实施例2

对应于实施例1的业务见证方法,图4示出了与其一一对应的业务见证装置,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如图4所示,该业务见证装置包括:任务发送模块51、任务校验模块52、结果接收模块53和结果发送模块54。各功能模块详细说明如下:

任务发送模块51,用于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任务信息,其中,任务信息至少包括拍摄双人合照。

任务校验模块52,用于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将双人合照与校验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结果接收模块53,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终端app发送的审核结果。

结果发送模块54,用于当审核结果为通过时,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通过的信息;当审核结果为不通过时,向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审核不通过的信息。

进一步地,任务校验模块52,还用于:

接收第一终端app和/或第二终端app发送的设有拍摄时间信息和拍摄地点信息的双人合照;

判断拍摄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若是,则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通过,若否,则判定拍摄时间的验证不通过;

判断拍摄地点是否在预设地点范围内,若是,则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通过,若否,则判定拍摄地点的验证不通过。

进一步地,任务校验模块52,还用于:

运用人检检测对双人合照进行人数统计,判断统计的结果是否等于2,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判定人数验证不通过,并将验证不通过的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判定人数验证通过,将第一终端app和第二终端app发送的双人合照进行相似度验证,判断相似度是否超过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判定相似度验证不通过,并将验证不通过的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判定相似度的验证通过,根据双人合照和app连接的照片数据库的照片分别建立特征集,将特征集进行匹配度的验证,判断匹配度是否超过第二阈值,当判断的结果为否时,判定匹配度验证不通过,将验证不通过的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当判断的结果为是时,判定匹配度的验证通过,并将验证通过的结果发送给第三终端app。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见证装置各模块各自功能的过程,具体可参考前述实施例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中业务见证方法,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2中业务见证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等。

实施例4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62中并可在处理器6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3。处理器61执行计算机程序63时实现上述实施例1中业务见证方法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至步骤s42。或者,处理器61执行计算机程序63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模块51至模块54的功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