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智优化SAR雷达陆地坦克目标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0807发布日期:2018-11-27 22:5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雷达数据处理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群智优化SAR雷达陆地坦克目标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模式识别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已运用到航空、航天、冶金、生物、电子等多个领域。而图像的识别技术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的坦克识别技术主要是运用电子设备,利用雷达分析其回波频率和波形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目标。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坦克识别,通过图像分割技术将图像上的目标分割出来,对目标进行特征提取,运用模式识别技术可将目标正确的分类。SAR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而且具有高分辨率以及极强的穿透力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城市规划、天气预报、森林监测、陆地监测以及军事侦察等众多领域。其中基于SAR图像的坦克目标检测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而坦克目标分类识别由于SAR图像分辨率的限制才刚刚起步,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也由于研究不够透彻,模型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积极开展基于高分辨率SAR图像的坦克目标分类识别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基于SAR图像的陆地坦克目标识别准确率不高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实时分析的群智优化SAR雷达陆地坦克目标识别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群智优化SAR雷达陆地坦克目标识别系统,包括SAR雷达、数据库以及上位机,SAR雷达、数据库和上位机依次相连,所述SAR雷达对陆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SAR雷达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到所述的数据库中,所述的上位机包括:

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以进行SAR雷达图像数据预处理,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从数据库中传来的SAR图像灰度级为L,f(x0,y0)为像素点(x0,y0)处的灰度值,g(x0,y0)为像素点(x0,y0)的N×N邻域内像素的平均值,其中x0,y0分别表示像素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通过计算满足f=m和g=n的像素数目h(m,n),得到二维联合概率密度pmn:

pmn=p(m,n)=h(m,n)/M

其中,M表示图像像素的总数目;

3)计算二维直方图的均值向量μ:

4)分别计算图像中目标和背景出现的概率P0,1和均值向量μ0,1:

其中,t、s、下标0、下标1分别表示f分割阈值、g分割阈值、目标区域、背景区域;

5)计算类间方差BCV:

BCV=P0(μ0-μ)(μ0-μ)′+P1(μ1-μ)(μ1-μ)′;

其中,μ表示均值向量,上标’表示矩阵的转置。

6)最佳阈值即为使得BCV为最大值时的二维阈值向量[s0,t0]:

特征提取模块,用以进行坦克典型特征的提取,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从图像预处理模块传来的只包含一个坦克目标的SAR图像切片I(m,n),其中只包含目标区域的二值图为B(m,n),则只包含目标的图像T(m,n):

T(m,n)=I(m,n)×B(m,n)

其中,×表示对应像素相乘;

2)在B(m,n)中根据坦克个体的主轴方向求得坦克主体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则该矩形的长边长度Length即为坦克个体的长度,矩形的短边长度Width即为坦克个体的宽度;

3)计算得到几何结构特征,其中包括周长、面积、长宽比、形状复杂度、目标质心位置以及转动惯量:

周长面积长宽比R=Length/Width;形状复杂度C=Length2/4πS;目标区域的质心位置

转动惯量式中,r代表了目标像素点与质心之间的距离,

4)计算得到灰度统计特征,其中包括质量、均值、方差系数、标准差、分形维数、加权填充比:

质量均值方差系数标准差式中分别表示灰度对数和、灰度对数平方和;分形维数H=(log10N1-log10N2)/(log10d1-log10d2),该特征的计算方法是:用分割后的SAR图像切片构建一个保留了目标区域的K(这里取K=50)个最亮像素点的二值图B2(m,n),首先将一个大小为d1×d2的窗口在这个二值图中连续滑动,记下窗口中包含亮点的窗口总数记为N1,接着再用一个大小为d2×d2的窗口在这个二值图中连续滑动,记下在窗口中包含亮点的窗口总数记为N2;加权填充比

特征选择模块,用以选择出最优特征子集,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计算类内距离类间距离以及类内类间距Ji:

其中,i表示特征标号,ω表示坦克类别的标号,||Fi(ω)||2表示特征向量Fi(ω)的2范数,表示训练集样本的总体均值,Nω表示第ω类坦克的数量,N表示训练集中坦克总数,E表示期望,下标W、下标B分别表示类内、类间。

2)计算得到归一化方差系数ρi(ω)

ρi(ω)=E[||Fi(ω)||22]-E2[||Fi(ω)||2]/E[||Fi(ω)||22]

其中,i表示特征标号,ω表示坦克类别的标号,||Fi(ω)||2表示特征向量Fi(ω)的2范数,E[||Fi(ω)||22]和E2[||Fi(ω)||2]分别表示特征的平方均值以及均值的平方。特征的方差系数ρi(ω)越小,表明该目标特征的稳定性越好;

3)计算得到相关系数ri,j:

其中,i,j表示特征标号,||Fi||2表示特征Fi的2范数,和分别表示Fi和Fj的均值,σi,i和σj,j分别表示Fi和Fj的标准差。由相关系数的性质可知,0≤ri,j≤1;如果两个特征完全不相关,ri,j=0;如果两个特征完全相关,ri,j=1;如果两个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即特征之间的信息冗余非常少,那么ri,j就会越接近0;反之,如果两个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即特征之间的信息冗余非常多,那么ri,j就会越接近1;

4)通过上述得到的类内类间距、归一化方差系数、相关系数筛选出最优特征子集,构造最优输入特征向量;

分类器训练模块,用以进行分类器训练,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5)从特征选择模块中采集N个SAR雷达图像xi作为训练样本,i=1,2,…,N;

6)对训练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样本

7)将归一化后的训练样本重构,分别得到输入矩阵X和对应的输出矩阵Y:

其中,D表示重构维数,D为自然数,且D<N,D的取值范围为50-70;

8)将得到的X,Y代入如下分类器:

Y=wTΦ(x)+E

其中,Φ(·)是核函数矩阵,w为权重系数矩阵,E为残差矩阵,核函数的似然函数为:

其中,t为样本目标的分类值,σ2为坦克样本的方差,直接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求解w,σ2,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过拟合现象,使w中的元素大部分不是0,失去了稀疏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引入高斯先验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定义权重w的先验分布为依赖于超参数α的高斯分布:

其中,α=(α0,α1,…,αM)T为超参数,决定分类器的稀疏性。由贝叶斯准则,可得权重向量w的后验似然分布为:

该权值的后验分布属于多变量高斯分布,其后验协方差和后验均值分别为:

Σ=(σ-2ΦTΦ+A)-1

μ=σ-2ΣΦTt

其中,A=diag(α0,α1,…,αM)为超参数的对角矩阵。通过最大化边缘似然函数化求得最大似然估计点αMP,如下:

其中,I为单位矩阵。通过得到的α=αMP代入式求得均值的点估计μMP,从而得到最后坦克分类的估计值t=ΦμMP。采用自下向上系统来更新超参数α,即快速边缘最大化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大部分的αi会接近无穷大,即相应的wi为0,其基函数可以被删除,从而达到稀疏性。其他的αi会接近有限值,与之对应的非零μMP的数目也很少,这些元素称为相关向量。引入稀疏因子si和质量因子qi:

其中,B=σ2I+ΦA-1ΦT,表示该矩阵中去掉第i个基向量后得到的相应矩阵。si是衡量基向量是否在系统中存在的依据;qi是某一个基向量排除在系统外的误差调整尺度。可得:

在训练的RVM坦克分类器中:

当αi=∞,而更新的则系统中添加基向量且求得αi;

当αi<∞,且则删除并且设置αi=∞;

当αi<∞,且则保留修正αi;

当max|Δαi|<10-3时,表明分类器已经收敛,wi和αi的更新迭代过程结束。

快速算法是针对每一个输入向量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正,避免了进行大矩阵求逆运算,同时每一步迭代都保证边缘似然目标函数的递增,确保迭代的收敛性。

群智优化模块,用以采用基于群智能算法的优化模块对分类器的核参数θ和惩罚因子γ进行优化,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算法初始化,根据待优化的分类器形式构造出初始的解集S=(s1,s2,…,sn),确定蚁群的大小m,设置蚁群寻优算法迭代次数的阈值MaxGen并初始化蚁群寻优的迭代次数序号gen=0;

2)计算出解集S对应的适应度值Fiti(i=1,2,…,n),适应度值越大代表解越好;再根据下式确定解集中每个解被取到作为蚂蚁寻优的初始解的概率Pi(i=1,2,…,n)

初始化执行寻优算法的蚂蚁编号i=0;

3)蚂蚁i选取S中的一个解作为寻优的初始解,选取规则是根据P来做轮盘选;

4)蚂蚁i在选取的初始解的基础上进行寻优,找到更好的解si′;

5)如果i<m,则i=i+1,返回步骤3);否则继续向下执行步骤6);

6)如果gen<MaxGen,则gen=gen+1,使用步骤4)中所有蚂蚁得到的最好的解取代S中的对应解,返回步骤2);否则向下执行步骤7);

7)计算出解集S对应的适应度值Fiti(i=1,2,…,n),选取适应度值最大的解作为算法的最优解,结束算法并返回。

结果显示模块,用以进行识别结果的显示,即将输入SAR图像中坦克的类型显示在屏幕当中。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本发明针对SAR雷达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以及强穿透的特性,对SAR雷达监测到的陆地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接着进行特征的提取以及特征的选择,最后通过分类器的训练过程建立陆地坦克目标识别模型,从而实现SAR雷达陆地坦克目标的识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可实时识别陆地坦克目标;2、所用的识别方法只需较少的训练样本;3、智能化、受人为因素干扰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上位机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群智优化SAR雷达陆地坦克目标识别系统,包括SAR雷达1、数据库2及上位机3,SAR雷达1、数据库2和上位机3依次相连,所述SAR雷达1对所监测陆地进行照射,并将SAR雷达图像存储到所述的数据库2,所述的上位机3包括:

图像预处理模块4,用以进行SAR雷达图像数据预处理,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从数据库中传来的SAR图像灰度级为L,f(x0,y0)为像素点(x0,y0)处的灰度值,g(x0,y0)为像素点(x0,y0)的N×N邻域内像素的平均值,其中x0,y0分别表示像素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通过计算满足f=m和g=n的像素数目h(m,n),得到二维联合概率密度pmn:

pmn=p(m,n)=h(m,n)/M

其中,M表示图像像素的总数目;

3)计算二维直方图的均值向量μ:

4)分别计算图像中目标和背景出现的概率P0,1和均值向量μ0,1:

其中,t、s、下标0、下标1分别表示f分割阈值、g分割阈值、目标区域、背景区域;

5)计算类间方差BCV:

BCV=P0(μ0-μ)(μ0-μ)′+P1(μ1-μ)(μ1-μ)′;

其中,μ表示均值向量,上标’表示矩阵的转置。

6)最佳阈值即为使得BCV为最大值时的二维阈值向量[s0,t0]:

特征提取模块5,用以进行坦克典型特征的提取,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从图像预处理模块传来的只包含一个坦克目标的SAR图像切片I(m,n),其中只包含目标区域的二值图为B(m,n),则只包含目标的图像T(m,n):

T(m,n)=I(m,n)×B(m,n)

其中,×表示对应像素相乘;

2)在B(m,n)中根据坦克个体的主轴方向求得坦克主体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则该矩形的长边长度Length即为坦克个体的长度,矩形的短边长度Width即为坦克个体的宽度;

3)计算得到几何结构特征,其中包括周长、面积、长宽比、形状复杂度、目标质心位置以及转动惯量:

周长面积长宽比R=Length/Width;形状复杂度C=Length2/4πS;目标区域的质心位置

转动惯量式中,r代表了目标像素点与质心之间的距离,

4)计算得到灰度统计特征,其中包括质量、均值、方差系数、标准差、分形维数、加权填充比:

质量均值方差系数标准差式中分别表示灰度对数和、灰度对数平方和;分形维数H=(log10N1-log10N2)/(log10d1-log10d2),该特征的计算方法是:用分割后的SAR图像切片构建一个保留了目标区域的K(这里取K=50)个最亮像素点的二值图B2(m,n),首先将一个大小为d1×d2的窗口在这个二值图中连续滑动,记下窗口中包含亮点的窗口总数记为N1,接着再用一个大小为d2×d2的窗口在这个二值图中连续滑动,记下在窗口中包含亮点的窗口总数记为N2;加权填充比

特征选择模块6,用以选择出最优特征子集,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计算类内距离类间距离以及类内类间距Ji:

其中,i表示特征标号,ω表示坦克类别的标号,||Fi(ω)||2表示特征向量Fi(ω)的2范数,表示训练集样本的总体均值,Nω表示第ω类坦克的数量,N表示训练集中坦克总数,E表示期望,下标W、下标B分别表示类内、类间。

2)计算得到归一化方差系数ρi(ω)

ρi(ω)=E[||Fi(ω)||22]-E2[||Fi(ω)||2]/E[||Fi(ω)||22]

其中,i表示特征标号,ω表示坦克类别的标号,||Fi(ω)||2表示特征向量Fi(ω)的2范数,E[||Fi(ω)||22]和E2[||Fi(ω)||2]分别表示特征的平方均值以及均值的平方。特征的方差系数ρi(ω)越小,表明该目标特征的稳定性越好;

3)计算得到相关系数ri,j:

其中,i,j表示特征标号,||Fi||2表示特征Fi的2范数,和分别表示Fi和Fj的均值,σi,i和σj,j分别表示Fi和Fj的标准差。由相关系数的性质可知,0≤ri,j≤1;如果两个特征完全不相关,ri,j=0;如果两个特征完全相关,ri,j=1;如果两个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很低,即特征之间的信息冗余非常少,那么ri,j就会越接近0;反之,如果两个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很高,即特征之间的信息冗余非常多,那么ri,j就会越接近1;

4)通过上述得到的类内类间距、归一化方差系数、相关系数筛选出最优特征子集,构造最优输入特征向量;

分类器训练模块7,用以进行分类器训练,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从特征选择模块中采集N个SAR雷达图像xi作为训练样本,i=1,2,…,N;

2)对训练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样本

3)将归一化后的训练样本重构,分别得到输入矩阵X和对应的输出矩阵Y:

其中,D表示重构维数,D为自然数,且D<N,D的取值范围为50-70;

4)将得到的X,Y代入如下分类器:

Y=wTΦ(x)+E

其中,Φ(·)是核函数矩阵,w为权重系数矩阵,E为残差矩阵,核函数的似然函数为:

其中,t为样本目标的分类值,σ2为坦克样本的方差,直接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求解w,σ2,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过拟合现象,使w中的元素大部分不是0,失去了稀疏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引入高斯先验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定义权重w的先验分布为依赖于超参数α的高斯分布:

其中,α=(α0,α1,…,αM)T为超参数,决定分类器的稀疏性。由贝叶斯准则,可得权重向量w的后验似然分布为:

该权值的后验分布属于多变量高斯分布,其后验协方差和后验均值分别为:

Σ=(σ-2ΦTΦ+A)-1

μ=σ-2ΣΦTt

其中,A=diag(α0,α1,…,αM)为超参数的对角矩阵。通过最大化边缘似然函数化求得最大似然估计点αMP,如下:

其中,I为单位矩阵。通过得到的α=αMP代入式求得均值的点估计μMP,从而得到最后坦克分类的估计值t=ΦμMP。采用自下向上系统来更新超参数α,即快速边缘最大化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大部分的αi会接近无穷大,即相应的wi为0,其基函数可以被删除,从而达到稀疏性。其他的αi会接近有限值,与之对应的非零μMP的数目也很少,这些元素称为相关向量。引入稀疏因子si和质量因子qi:

其中,B=σ2I+ΦA-1ΦT,表示该矩阵中去掉第i个基向量后得到的相应矩阵。si是衡量基向量是否在系统中存在的依据;qi是某一个基向量排除在系统外的误差调整尺度。可得:

在训练的RVM坦克分类器中:

当αi=∞,而更新的则系统中添加基向量且求得αi;

当αi<∞,且则删除并且设置αi=∞;

当αi<∞,且则保留修正αi;

当max|Δαi|<10-3时,表明分类器已经收敛,wi和αi的更新迭代过程结束。

快速算法是针对每一个输入向量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正,避免了进行大矩阵求逆运算,同时每一步迭代都保证边缘似然目标函数的递增,确保迭代的收敛性。

群智优化模块9,用以采用基于群智能算法的优化模块对分类器的核参数θ和惩罚因子γ进行优化,采用如下过程完成:

1)算法初始化,根据待优化的分类器形式构造出初始的解集S=(s1,s2,…,sn),确定蚁群的大小m,设置蚁群寻优算法迭代次数的阈值MaxGen并初始化蚁群寻优的迭代次数序号gen=0;

2)计算出解集S对应的适应度值Fiti(i=1,2,…,n),适应度值越大代表解越好;再根据下式确定解集中每个解被取到作为蚂蚁寻优的初始解的概率Pi(i=1,2,…,n)

初始化执行寻优算法的蚂蚁编号i=0;

3)蚂蚁i选取S中的一个解作为寻优的初始解,选取规则是根据P来做轮盘选;

4)蚂蚁i在选取的初始解的基础上进行寻优,找到更好的解si′;

5)如果i<m,则i=i+1,返回步骤3);否则继续向下执行步骤6);

6)如果gen<MaxGen,则gen=gen+1,使用步骤4)中所有蚂蚁得到的最好的解取代S中的对应解,返回步骤2);否则向下执行步骤7);

7)计算出解集S对应的适应度值Fiti(i=1,2,…,n),选取适应度值最大的解作为算法的最优解,结束算法并返回。

结果显示模块8,用以进行识别结果的显示,即将输入SAR图像中坦克的类型显示在上位机当中。

所述上位机3的硬件部分包括:I/O元件,用于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传递;数据存储器,存储运行所需要的数据样本和运行参数等;程序存储器,存储实现功能模块的软件程序;运算器,执行程序,实现指定的功能;显示模块,显示设置的参数和识别结果。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