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51984发布日期:2019-12-06 21:3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支付场景中,只存在主动扫码方式与被动扫码方式,支付方式单一,且不够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和装置。具体的,通过获取语音支付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实现了扫码的人机交互性、易用性与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语音支付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基于所述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所述语音支付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其中,所述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所述语音支付信息按照隐私等级划分为公开信息和隐私信息;对所述隐私信息进行加密算法加密操作,基于加密后的所述隐私信息进行数字签名操作;提取已完成加密与数字签名操作后的所述隐私信息中的编码数据,根据二维码生成算法对所述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将预先制作的商品介绍语音/视频匹配到二维码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商品介绍语音/视频包括商品名称、商品生产日期、商品产地、商品原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预先制作的商品介绍语音/视频匹配到二维码中包括: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将所述商品的介绍语音/视频匹配到所述二维码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基于所述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成功时,播放支付成功的语音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基于所述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成功时,提示用户进行打印支付凭条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语音为音频文件,所述视频为视频文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语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语音支付信息;被扫支付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基于所述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和装置,获取语音支付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该方法实现了扫码的人机交互性、易用性与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和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语音支付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还包括:将语音支付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其中,云端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语音支付信息按照隐私等级划分为公开信息和隐私信息;对隐私信息进行加密算法加密操作,基于加密后的隐私信息进行数字签名操作;提取已完成加密与数字签名操作后的隐私信息中的编码数据,根据二维码生成算法对编码数据进行编码;将预先制作的商品介绍语音/视频匹配到二维码中。其中,商品介绍语音/视频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名称、商品生产日期、商品产地、商品原料、商品适用范围、商品材质以及商品设计理念。且语音为音频文件,视频为视频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将预先制作的商品介绍语音/视频匹配到二维码中包括:通过二维码生成器将商品的介绍语音/视频匹配到二维码中。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对隐私信息进行加密算法加密操作包括:采用加密算法对隐私信息进行加密,并对得到加密后的隐私信息和公开信息进行比特流变换;获取隐私信息的位流串和公开信息的位流串;按照公开信息的位流串、终止符、隐私信息指示符、隐私信息的位流串和终止符顺序依次连接生成最终位流串。由此,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其中,终止符按照qr码标准定义,其中,qr码标准为iso/iec18004标准。

可以理解的是,对公开信息进行比特流变换得到公开信息的位流串,并在该公开信息的位流串后添加终止符;判断该待编码信息是否带有隐私信息,如果是,执行在公开信息的位流串的终止符后添加信息模式判断类型隐私信息指示符;否则,执行操作结束,将带终止符的公开信息的位流串最为最终位流串。进一步地,qr二维码生成设备采用加密算法对隐私信息进行加密;对加密的隐私信息进行比特流变换得到隐私信息的位流串,并在该隐私信息的位流串后添加终止符;将带有终止符的隐私信息的位流串添加到隐私信息指示符readcontinue后,得到最终位流串。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公开信息不存在时,公开信息的位流串为空串,在其后添加终止符;扫码读取信息时,相应的,公开信息部分为空字符串;当隐私信息不存在时,不添加隐私指示符,扫码读取信息时,相应的,读到终止符后,如果后面无隐私指示符,停止继续读取;或者,当隐私信息不存在时,添加隐私指示符,加密的隐私信息的位流串为空,在加密的隐私信息的位流串后添加终止符,扫码读取信息时,相应的,读取隐私指示符后的加密的隐私信息的位流串,直到读到终止符,解密加密的隐私信息的位流串,如解密结果为空串或乱码,最终隐私信息部分记录为空字符串。

进一步地,基于加密后的隐私信息进行数字签名操作包括:加载数字签名信息,并生成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由此,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将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叠加到原始数据的图像灰度值上。其具体方法包括:原始信息的图像灰度值和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采用中心对齐的方式进行叠加;原始信息的图像灰度值和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以指定图案进行叠加;原始信息的图像灰度值和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以指定灰度值进行叠加。需要说明的是,原始信息的图像灰度值和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的叠加位置可以是分散的形式。此外,原始信息的图像灰度值和数字签名信息的图像灰度值的叠加位置采用双方知晓、或者双方约定、或者双方协商的方式进行设置,并且不对外公开。

更进一步地,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移动支付设备的注册请求;若接收到注册请求,则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生成请求指令对二维码生成请求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信息加载操作;若未接收到注册请求,则不执行对二维码生成请求信息的数字签名信息的加载操作,且向移动支付设备推送注册邀请信息。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若接收到注册请求,则根据接收到的二维码生成请求指令对二维码生成请求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信息加载操作包括:接收到二维码生成请求指后,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利用私钥对用于二维码生成请求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信息加载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二维码生成请求信息的不同,用于二维码生成请求信息进行数字签名信息加载中使用的私钥不同。

步骤104,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成功时,播放支付成功的语音信息。此外,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基于所述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成功时,提示用户进行打印支付凭条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获取语音支付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该方法实现了扫码的人机交互性、易用性与灵活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装置。由于此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按照前述方法的具体步骤时限,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语音的支付装置10包括:语音获取模块200和被扫支付模块400。

其中,语音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语音支付信息;被扫支付模块40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语音的支付装置,语音获取模块获取语音支付信息;被扫支付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基于语音支付信息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主动扫码支付操作。该装置实现了扫码的人机交互性、易用性与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图1中处理器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1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