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维模型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处罚金额计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1541发布日期:2018-11-24 10:31阅读:19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行政管理监督系统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模型的环保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处罚金额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颁布的行政处罚法律法规中,对处罚幅度存在相当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某项违法行为有最低10万至最高100万元的裁量空间,区间内的处罚金额如何确定没有细化、量化,势必造成很大的随意性。虽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注意了对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和控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和单位“过罚不相当、同案不同罚”等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人为因素较多,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上述情况提醒我们,如果对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没有具体的指导规范,对近似的环境污染当事人处罚结果可能达到相差数十倍之多,处罚结果的偏差将构成极具隐蔽性的不公平,甚至是实质违法。因此,规范应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已是环保执法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本产品的优势所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模型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处罚金额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诸多的环境违法行为的认定全凭个人做主、经验判断、处罚裁量则靠估算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模型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处罚金额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梳理出相关法律文件规定的各种违法事实,将各违法事实划分为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依据行为裁量基准确定裁量违法行为的各裁量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文件将每个裁量因素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多个裁量因子以及确定每个裁量因子的等级,依据后果裁量基准确定裁量违法后果的各裁量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文件将每个裁量因素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多个裁量因子以及确定每个裁量因子的等级;将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相对应的各裁量因子及其裁量等级建立成裁量因子库;步骤s2,定义违法行为的等级为违法行为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违法后果的等级为违法后果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将裁量等级、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均进行量化,得出叠加计算方法;步骤s3,由于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不同等级组合对应不同的裁量空间,将裁量空间量化为违法等级,以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裁量等级作为二维变量,违法等级作为输出结果,拟合出违法等级二维模型计算函数,以违法等级作为变量,裁量空间作为输出结果,拟合出处罚金额计算函数;步骤s4,当有违法事件发生时,根据现场取证确定违法事实,将获得的违法事实划分为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依据裁量因子库确定违法行为中包含的裁量因子及对应的裁量等级,依据裁量因子库确定违法后果中包含的裁量因子及对应的裁量等级;步骤s5,将各裁量等级进行叠加获得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将获得的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代入违法等级二维模型计算函数得到违法等级;将违法等级处罚金额计算函数得到最终的处罚金额。优选的,行为裁量基准采用个性裁量基准,后果裁量基准采用共性裁量基准,个性裁量基准是对违法行为进行定量的裁量,定量的裁量基准是指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程度进行的判断;共性裁量基准是指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所共有的一般地、普遍地、概括地裁量标准,按照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不同,共性裁量基准可以分为三类:社会影响类、生态破坏类、环境污染类。优选的,裁量等级包括轻微、一般、严重、较重和特别严重五个等级。优选的,将裁量等级量化成1-5个级别,即1代表轻微、2代表一般、3代表较重、4代表严重、5代表特别严重。优选的,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规则为:“逢n”进级视(含)n个以上某级别的行为/后果裁量因子相当于下一级别的行为/后果裁量因子;叠加后总的行为/后果至多只能最重级别高一级。重者为先,轻者为辅:量化的整数部分是以行为/后果裁量等级中的最重级别为基准,以下的级别仅仅影响小数部分。优选的,拟合方法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拟合函数可以是二维连续函数,也可以是分段函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设立处罚裁量基准,将法律条文细化,使模糊的规定明确化,宽泛的幅度具体化,使得在具体案件中的行政执法的标准更为精细、客观。执法人员按裁量基准和拟合得到的二维模型计算裁量的结果是唯一的、精确的,使处罚力度呈现出合法、合理、合适的对应关系,为执法人员提供指导帮助,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工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某裁量因子库的部分内容;图3为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不同等级组合对应的裁量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办法》(2017年修订)相关要求,本发明主要涉及行政处罚种类中的罚款一类,且适用于行政处罚机关执行一般程序的情况。参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9〕107号文件“关于印发有关规范行使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文件的通知”及细则要求,细化了每一种违法行为的裁量基准,根据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环节取得的违法行为、违法后果以及相关证据,选择相应的违法表现、裁量基准、法律法规计算出裁量结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二维模型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处罚金额计算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梳理出相关法律文件规定的各种违法事实,将各违法事实划分为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依据行为裁量基准确定裁量违法行为的各裁量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文件将每个裁量因素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多个裁量因子以及确定每个裁量因子的等级,依据后果裁量基准确定裁量违法后果的各裁量因素,并依据相关法律文件将每个裁量因素按照严重程度划分为多个裁量因子以及确定每个裁量因子的等级;将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相对应的各裁量因子及其裁量等级建立成裁量因子库。在相关法律文件中定义,违法事实包括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行为包括时间、地点、对象、手段等,后果包括政治、社会、经济、人员伤害、环境危害后果等。参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9〕107号文件“关于印发有关规范行使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文件的通知”及细则要求,细化了每一种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裁量基准。通常按基准性质分类方法,裁量基准可分为共性裁量基准和个性裁量基准。共性裁量基准是指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所共有的一般地、普遍地、概括地裁量标准。按照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不同,共性裁量基准可以分为三类:社会影响类、生态破坏类、环境污染类。个性裁量基准是对违法行为进行定量的裁量,定量的裁量基准是指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例如违法行为持续时间,污染物排放量等。本发明实施例中,行为裁量基准采用个性裁量基准,后果裁量基准采用共性裁量基准。在法律文件中,裁量等级通常按照威胁力程度来划分,例如分为轻微、一般、严重等等级,对轻微、一般、严重等级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文件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或参考样本,是属于可量化的等级。本发明实施例中选取轻微、一般、严重、较重和特别严重五个等级,此五个等级是各裁量因子的裁量等级,也同样的是违法行为和后果的等级。依据某地方的违法事实建立的裁量因子库参见图2所示,此图中仅是部分显示结果来说明裁量基准的建立过程,并不是一套完整的。图中行为裁量基准包括的裁量因素包括设施类别、行为情形。其中设备类别的裁量因子包括措施落实不到位,对应的裁量等级为轻微,措施未落实,对应的裁量等级为一般,……此处不一一列举,后果裁量基准中裁量因素包括社会影响、环境污染等。步骤s2,定义违法行为的等级为违法行为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违法后果的等级为违法后果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将裁量等级、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均进行量化,得出叠加计算方法。将裁量等级量化成1-5个级别,即1代表轻微;2代表一般;3代表较重;4代表严重;5代表特别严重。因而可将行为与后果的各裁量因子对应于0到5之间的一个数字,越大的数字代表越严重的行为或后果。本发明实施例中裁量等级的量化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如下:表1:裁量等级的量化级别0(0,1](1,2](2,3](3,4](4,5]行为或后果无行为或无后果轻微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的等级为违法行为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违法后果的等级为违法后果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也就是说将违法行为包含的所有裁量因子的等级进行叠加,得出违法行为的等级,将违法后果包含的所有裁量因子的等级进行叠加,得出违法后果的等级。已知裁量等级量化成1-5个级别,即1代表轻微;2代表一般;3代表较重;4代表严重;5代表特别严重。违法行为等级或违法后果也包括轻微、一般、严重、较重和特别严重五个等级,也就是对应于0到5之间的一个数值。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中各裁量等级的叠加规则为:■“逢n”进级视(含)n个以上某级别的行为/后果裁量因子相当于下一级别的行为/后果裁量因子;n的取值可由参考法律法规来确定,一般可取值为10;叠加后总的行为/后果至多只能最重级别高一级。■重者为先,轻者为辅:量化的整数部分是以行为/后果裁量等级中的最重级别为基准,以下的级别仅仅影响小数部分。步骤s3,由于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不同等级组合对应不同的裁量空间,将裁量空间量化为违法等级,以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裁量等级作为二维变量,违法等级作为输出结果,拟合出违法等级二维模型计算函数,以违法等级作为变量,裁量空间作为输出结果,拟合出处罚金额计算函数。在相关法律文件中通常只规定了某种违法事实的不同处罚金额区间,例如某项违法行为的裁量空间划分为2万-10万;10万-20万;20万-50万;50万-100万几个区间。不同地区的裁量空间也可能存在不同,因此依据当地相关法律文件的规定,对裁量空间进行量化。当违法事实中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不同等级组合,最终的处罚程度也不同。具体可参见图3(图中所列的违法情节就是指违法行为),某地方的法规文件规定,当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均为0时,处罚金额也是0,当违法行为轻微,违法后果严重时,处罚金额处于裁量空间的下限,当违法行为特别严重,违法后果也特别严重时,处罚金额处于裁量空间的高限,等等,具体参见图3,此处不一一列举。将最终处罚金额(也就是裁量空间)进行同样的等级划分,划分的等级数量依据当地实际规定决定,但是量化后的违法等级数值可以取值0~1之间,这是为了后续处罚金额计算方便。以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作为二维变量,违法等级作为输出结果,拟合出违法等级二维模型计算函数。此拟合方法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拟合函数可以是二维连续函数,也可以是分段函数。法律法规中有的是规定了处罚金额的上下限,有的是规定了处罚金额比例、倍数的上下限,以违法等级作为变量,裁量空间(也就是处罚金额)作为输出结果,拟合出处罚金额计算函数。步骤s4,当有违法事件发生时,根据现场取证确定违法事实,将获得的违法事实划分为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依据裁量因子库确定违法行为中包含的裁量因子及对应的裁量等级,依据裁量因子库确定违法后果中包含的裁量因子及对应的裁量等级。步骤s5,将各裁量等级进行叠加获得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将获得的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等级,代入违法等级二维模型计算函数得到违法等级;将违法等级处罚金额计算函数得到最终的处罚金额。步骤s6,由于违法主体所处地区、企业规模等情况可能各不同,为了适用地方各种违法主体,可以对处罚金额按情形进行修正。为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地区差异、个体差异,以及形势要求等,对裁量结果进行修正,以使行政处罚更接近现实环境,提高处罚的执行力。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修正裁量基准的概念。修正裁量基准,是指根据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地区差异、个体差异,以及形势要求等,对裁量结果进行修正,以使行政处罚更接近现实环境,提高处罚的执行力。修正裁量基准包括地区差异修正、违法次数修正、企业规模修正等。地区差异修正:由于各个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需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处罚金额进行修正。此系数属于对模型计算结果的修正。表现为:对经济落后地区,违法情节轻微时,其处罚按gdp比值负向修正,但随着违法情节的加重,修正比值逐渐归于1;同理,对经济发达地区,违法情节轻微时,其处罚按gdp比值正向修正,但随着违法情节加重,修正比值逐渐归于0。从而实现对同一违法行为,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别,给出与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相符的处罚额度。违法次数修正:对于初犯和累犯给与不同的处罚力度。表现为:无违法记录是,负修正80%,2次违法时,采用正常处罚值,3次违法时,正修正20%,……随着违法次数递增,修正由负向修正逐步增大直至正向加倍。实现对同一违法行为,因当事人此前违法记录的情况,作出与该企业法律诚信度相一致的处罚额度。企业规模修正:由于企业按企业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基于企业的不同类型给予不同的处罚额度。例如,对小型企业,将当前得到的处罚金额乘以某一参数(0.6);对中型企业,将当前得到的处罚金额乘另一参数(0.8);对大型企业则不予调整。还可以依据违法主体的经济承受度、法定最高、最低处罚金额等限制对最终的处罚金额进行修正,此处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上面描述的修正案例进行举一反三,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结果。实施例本发明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方法的计算过程:某中部省辖市行政执法人员到某大型化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现场采集污水排口外排水样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124毫克每升,限离子表面活性剂24.6毫克每升,分别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0.24倍、3.92倍。经调查,该企业污水排入周边iv类水体,日排水量为100吨以上,现场检查人员对该企业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决定书,该企业立即停止排污,排查超标原因,并对周边水体进行了监测,尚未造成水体功能改变。该违法行为涉及裁量基准见下表,违法行为的裁量因子包括超标因子2个,对应的裁量等级为较重(量化后是3),排放去向iv类水体,对应的裁量等级为一般(量化后是2),废水类别为一般工业废水,对应的裁量等级为较重(量化后是3),污染物超标倍数200%以上,对应的裁量等级为特别严重(量化后是5),日排水量为100吨以上,对应的裁量等级为特别严重(量化后是5),违法行为的等级包括特别严重:2个;较重2个;一般1个,对这些裁量等级叠加时,由于这里有2个特别严重(是最高的等级),故违法行为的等级为5。违法后果的等级为0。表2:实施例中违法行为和违法后果的裁量基准表该案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条“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二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此实施例中,违法等级二维模型计算函数为分段函数,由于该企业违法行为等级(公式中的x变量)为5属严重,后果(公式中的y变量)为0,违法等级计算函数为rank=(y/20+0.15)*x+3*y/10-0.05。带入计算可以得到:违法等级rank=(0/20+0.15)*5+3*0/10-0.05=0.7。由案例可知,这里处以十万以上一百万以下罚款:使用金额型的处罚金额计算函数(此函数是依据历史违法事实拟合得到):fine=((4xrankx(1-rank)x(0.45+0.01*5)+2xrankxrank-rank)x(max-min)+min)=((4*0.7*(1-0.7)*(0.45+0.01*5)+2*0.7*0.7-0.7)*(100-10)+10)=73其中min:最低处罚金额,10万;max:最高处罚金额,100万;fine:最终处罚金额。依据本发明方法来判断此违法事实的处罚金额为730000元整。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