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汽车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958发布日期:2018-11-24 10:1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信息系统运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汽车维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但是汽车维修也成为车主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高速路上或者及其偏僻的地方,很难找到汽车维修点,同时车主很难根据汽车维修点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汽车维修点。

此外,随着4g网络的规模化商用,面对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已经成为全球研发的热点,5g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低的成本给客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样便可以实现汽车维修点的响应速度及为车主提供精准的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汽车维护系统,包括车主终端、线路发布终端和服务终端;

所述车主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汽车维修点信息,所述汽车维修点信息包括将服务终端的联系方式、服务终端的距离及服务终端的服务价格发送给车主终端,还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成交通知;

所述线路发布终端,用于将车主终端的线路发送给服务终端及接收车主终端发来的成交申请,所述成交申请包括用于车主终端的车主信息、车主终端出现的问题及需求,还用于将服务终端拒绝的成交通知发送给车主终端;

所述服务终端,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还用于服务终端选择车主终端后向线路发布终端发出成交申请;

所述车主终端及服务终端上均设有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对人脸识别区域内的人脸进行识,其中,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连接有报警装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车主的汽车遇到故障时,可以通过车主终端进行接收并存储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汽车维修点信息,根据汽车维修点信息选择自己合适的汽车维修点,而后将成交申请通过线路发布终端发送至服务终端,服务终端根据主终端的成交申请提供相应的汽车维修服务,从而提高了汽车维修的效率,也解决了车主在路上出现汽车故障的烦恼,此外,该汽车维护系统还具备有人脸识别装置,使得用户得到安全保障。

优选的,所述车主终端还包括通讯模块及处理模块;

所述车主端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汽车维修点信息并转发给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的成交通知,并转发给处理模块;

所述车主端处理模块,用于调用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汽车维修点信息存入储存模块及接收成交通知。

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线路发布终端包括车主通讯模块及车主处理模块: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车主终端的线路发送给服务终端及接收车主终端发来的成交申请;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调用车主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及显示成交申请,并供服务终端进行成交选择。

优选的,所述车主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服务终端包括服务端通讯模块、服务端处理模块及服务端储存模块;

所述服务端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并转发给服务端处理模块,还有用于将成交通知发送给线路发布终端,并转发给服务端处理模块;

所述服务端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服务端储存模块将接收到的成交申请存入服务端储存模块,还用于收到成交通知后调用服务端储存模块,将已经成交的成交申请的信息删除;

所述服务端储存模块,用于成交申请信息及删除成交申请信息。

优选的,所述服务端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设置人脸获取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人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信号,传输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人脸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信号识别人脸。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设置人脸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人脸信号和/或所述人脸识别结果传输到所述车主终端及服务终端。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人脸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人脸信号和/或所述人脸识别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汽车维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汽车维护系统,包括车主终端、线路发布终端和服务终端;

所述车主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汽车维修点信息,所述汽车维修点信息包括将服务终端的联系方式、服务终端的距离及服务终端的服务价格发送给车主终端,还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成交通知;

所述线路发布终端,用于将车主终端的线路发送给服务终端及接收车主终端发来的成交申请,所述成交申请包括用于车主终端的车主信息、车主终端出现的问题及需求,还用于将服务终端拒绝的成交通知发送给车主终端;

所述服务终端,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还用于服务终端选择车主终端后向线路发布终端发出成交申请;

所述车主终端及服务终端上均设有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对人脸识别区域内的人脸进行识,其中,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连接有报警装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当车主的汽车在高速路上或者偏僻的道路上发生故障,车主可以通过车主终端获得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汽车维修点信息,通过这些汽车维修点信息刷选出合适的汽车维修点并发出成交申请,其中,线路发布终端接收到车主终端所发出的成交申请及车主终端当前的线路后发送到服务终端,服务终端根据线路发布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作出成交通知,即接受成交申请或拒绝成交申请,此后将该回应发送到线路发布终端,线路发布终端又将该回应发送到车主终端形成交易,这样不仅便于车主与汽车维修点之间的相互互动,而且还便于资源的整合,提高汽车维修点的服务效率及解决车主的烦恼,此外,该汽车维护系统还具备有人脸识别装置,该人脸识别装置上连接有报警装置,一旦发现可疑人物或者有犯罪备案的人员,第一时间报警,从而提高用户得到安全保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主终端还包括通讯模块及处理模块;

车主端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来的汽车维修点信息并转发给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的成交通知,并转发给处理模块;

车主端处理模块,用于调用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汽车维修点信息存入储存模块及接收成交通知。

这样可以便于车主根据当前的位置,选择合适汽车维修点,从而提高办事的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从而利用5g网络的广泛分布及快速的传输速度,可以更好提高车主终端与服务终端的相应速度,而且能够准确的将车主终端的定位发送到服务终端,以便服务终端作出最好的线路规划。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线路发布终端包括车主通讯模块及车主处理模块:

通讯模块,用于将车主终端的线路发送给服务终端及接收车主终端发来的成交申请;

处理模块,用于调用车主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及显示成交申请,并供服务终端进行成交选择。

这样可以更好的处理车主终端与服务终端的互动情况,及时将车主终端的成交申请发送到服务终端,而后又将成交通知发送到车主终端,避免中途信息发生滞纳而产生纠纷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主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从而利用5g网络的广泛分布及快速的传输速度,提高车主终端与服务终端的互动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务终端包括服务端通讯模块、服务端处理模块及服务端储存模块;

服务端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线路发布终端发出的成交申请并转发给服务端处理模块,还有用于将成交通知发送给线路发布终端,并转发给服务端处理模块;

服务端处理模块,用于调用服务端储存模块将接收到的成交申请存入服务端储存模块,还用于收到成交通知后调用服务端储存模块,将已经成交的成交申请的信息删除;

服务端储存模块,用于成交申请信息及删除成交申请信息。

这样可以及时删除已成交的成交申请信息,提高了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服务端通讯模块为5g通讯模块,提高提高车主终端与服务终端的互动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设置人脸获取模块与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人脸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信号,传输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与所述人脸获取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人脸信号识别人脸。

这样可以便于识别人脸,其中,所述人脸获取模块设置组合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组合人脸信号,传输到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设置组合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组合人脸信号识别组合人脸,得到人脸识别结果,并传输到所述车主终端或服务终端。例如,分别获取左脸与右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并传输到所述报警装置,通过该报警装置核准没问题后才将信息传递到车主终端或服务终端,从而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也避免犯罪分子利用该系统实施犯罪行为,同时也便于监控犯罪分子,提高社会的稳定性;又如,获取前脸,以及获取左脸或右脸,识别得到人脸识别结果,并传输到所述报警装置,通过该报警装置核准没问题后才将信息传递到车主终端或服务终端。这样,可以极大增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与锁具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人脸识别模块设置人脸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人脸信号和/或所述人脸识别结果传输到所述车主终端及服务终端,其中,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人脸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所述人脸信号和/或所述人脸识别结果。例如,预先存储犯罪分子的预设人脸,例如其脸部的各角度照片以及若干特征,又如所述预设人脸包括脸部图像或者脸部特征,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人脸识别人脸。又如,所述报警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人脸判断所述人脸识别结果是否符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主终端或服务终端是安装在移动设备或电子设备上的app运用程序上,app运用程序有利于增加功能和系统稳定性的更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