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8997发布日期:2018-11-24 10:1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企业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云计算的发展浪潮下,大数据不断成熟,逐步成为业界的发展热点。另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从求职者的角度也是想充分了解企业的各方面情况,便于工作的选择、职业的发展、人生价值的体现。

但是,目前的企业评价体系比较混乱,评价信息不准确,评价结果参考价值不大,给求职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供准确的、参考价值大的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企业信息;

获取员工评价信息;

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

将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企业信息包括:

通过数据接口从工商、社保部门获取企业信息。

进一步地,

所述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注册时间、企业员工缴纳社保的开始结束时间。

进一步地,获取员工评价信息包括:

员工使用身份证号注册登录;

根据员工身份证号与从社保部门获取的企业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该员工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该企业工作;

检验通过的员工对企业进行打分评价。

进一步地,

员工对企业的工资奖金、环境氛围、发展机会、加班压力、其他福利进行打分评价。

进一步地,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包括以下计算:

在职无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50+50;

在职有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30+员工评价分*70%;

离职无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100;

离职有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50+员工评价分*50%;

企业可依赖度得分=以上4种情况的员工得分累加后求平均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对企业信息、员工评价信息、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保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系统,包括:

企业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企业信息;

员工评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员工评价信息;

企业可信赖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

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对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员工评价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员工注册登录单元:用于员工使用身份证号注册登录;

员工身份检验单元:用于根据员工身份证号与从社保部门获取的企业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该员工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该企业工作;

员工打分评价单元:用于检验通过的员工对企业进行打分评价。

进一步地,还包括:

信息保存模块:用于对企业信息、员工评价信息、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保存。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方法及系统,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相结合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可有效提高可信赖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

并且,本发明的企业信息从工商、社保相关政府部门获取,信息准确率高,且可获取员工社保缴纳信息,员工使用身份证号实名登录,对员工身份检验后才可对企业进行评价,一方面避免非企业员工对企业进行评价,影响评价结果,另一方面根据员工身份和所获取的员工社保缴纳信息可判断员工在职和离职情况,进一步为后续可信赖度进行计算提供依据,使可信赖度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在职和离职的情况,且可信赖度计算还考虑员工在职时长和公司成立时长参数,体现员工是否是在职时长较长的老员工,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后,大大提高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为求职者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可信赖度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企业信息;

s2:获取员工评价信息;

s3: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

s4:将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中,工商、社保部门提供基本数据查询接口,通过数据接口从工商、社保部门获取企业信息。

所获取的企业信息包括从工商部门获得的企业注册时间和从社保部门获得的企业员工缴纳社保的开始结束时间。根据其企业注册时间可得知企业成立时长。企业员工缴纳社保信息包含员工身份证号,根据企业员工缴纳社保信息,既可得知员工在职还是离职,又可获知员工在职时长,还可获得企业人员构成,为后续企业可信赖度计算提供参数。

本实施例中,员工使用身份证号注册登录,查找所在企业或曾经工作过的企业进行打分评价。本方法会根据身份证号与从社保部门获得的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此用户是这个企业的员工或曾经在这个企业工作过,检验通过的注册用户可以对企业进行打分,用户对企业的各项内容进行打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员工使用身份证号注册登录;

s201:根据员工身份证号与从社保部门获取的企业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该员工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该企业工作;

s203:检验通过的员工对企业进行打分评价。

员工可对企业的各项内容进行打分,包括工资奖金、环境氛围、发展机会、加班压力、其他福利。当然打分项不限于以上几种,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删减。

本实施例对企业可信赖度评价采用满足100分的打分计算标准,可信赖度计算涉及是否在职、是否有评价、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等。具体包括以下计算:

在职无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50+50;

在职有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30+员工评价分*70%;

离职无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100;

离职有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50+员工评价分*50%;

企业可依赖度得分=以上4种情况的员工得分累加后求平均值。

上述可信赖度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在职和离职的情况,还考虑员工在职时长和公司成立时长参数,体现员工是否是在职时长较长的老员工,如果企业大部分员工为老员工,其自然是求职者可信赖的企业。此种算法大大提高企业可信赖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本实施例中,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展示的内容可包括企业得分、员工各项评价得分、评价内容等,当然也可显示同行业企业对比数据等,可根据需要显示所要显示的内容,供求职者参考。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5:对企业信息、员工评价信息、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保存。

数据存储以企业、员工为核心实体,以企业-员工关系为实体关系模型进行存储,把企业信息、员工信息、评价信息、得分信息存储在以大数据为存储架构的数据库中。完备大数据数据库,为后续查询等提供数据。

本实施例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企业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企业信息;

员工评价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员工评价信息;

企业可信赖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

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对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展示。

其中,企业信息获取模块通过数据接口从工商、社保部门获取企业信息,所获取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注册时间、企业员工缴纳社保的开始结束时间。

员工评价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员工注册登录单元:用于员工使用身份证号注册登录;

员工身份检验单元:用于根据员工身份证号与从社保部门获取的企业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该员工是否正在或曾经在该企业工作;

员工打分评价单元:用于检验通过的员工对企业进行打分评价。

企业可信赖度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

在职无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50+50;

在职有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30+员工评价分*70%;

离职无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100;

离职有评价员工=(在职时长/公司成立时长)*50+员工评价分*50%;

企业可依赖度得分=以上4种情况的员工得分累加后求平均值。

信息展示模块进行展示的内容可包括企业得分、员工各项评价得分、评价内容等,当然也可显示同行业企业对比数据等,可根据需要显示所要显示的内容,供求职者参考。

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信息保存模块:用于对企业信息、员工评价信息、企业可信赖度计算结果进行保存。数据存储以企业、员工为核心实体,以企业-员工关系为实体关系模型进行存储,把企业信息、员工信息、评价信息、得分信息存储在以大数据为存储架构的数据库中。完备大数据数据库,为后续查询等提供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系统,根据企业信息和员工评价信息相结合对企业可信赖度进行计算,有效提高了可信赖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