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1121发布日期:2018-12-22 08:1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单位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通常由材料员、保管员、施工员来共同完成,且施工工期较长,现场的材料管理难度很大。目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具有以下的特点:1.工期较长导致现场材料流动性大、种类多,多为露天储存;2.现场人员管理能力参差不齐;3.材料堆放凌乱、无明显标识,缺少流转台账;4.资源分配主要靠人工,损耗较大,无法做到对现场有限仓储位置的最优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场地划分为多个区域,同时将各个所述区域绘制于施工总平面图上,存储于后台服务器内,将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类型的名称、特征图片、产品基本信息录入所述后台服务器,形成材料数据库;

s2:在各个所述区域的入口位置,分别安装一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并设置含二维码的标识牌,所述二维码与该区域内的材料数据库关联;在各个所述区域的内部安装多个第二高像素摄像装置;

s3:入料阶段,所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自动扫描车辆及货物信息,将材料种类、进库时间、材料方量、重量信息传递至所述材料数据库;

s4:出货阶段,所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自动扫描车辆及货物信息,将出货种类、数量、重量信息传递至所述材料数据库;

s5: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材料数据库的变化形成材料进出台账,并将现有材料种类及数量、各区域储存位置及剩余空间、实际材料需求、平均材料消耗信息建立函数关系并进行显示。

较佳地,步骤s3中,入料员扫描该区域的二维码,对材料类型的细节进行补充说明,同时填写生产厂家、送货人信息,完善所述材料数据库的信息。

较佳地,步骤s4中,出货员扫描该区域的二维码,填写使用单位、领货人信息,完善所述材料数据库的信息。

较佳地,步骤s3和s4中,计算材料方量和重量的方法为:通过该区域内的所述多个第二高像素摄像装置获取高像素图片,所述后台服务器自动模拟出三维立体图形,并通过装货或者卸货前后的图片对比,计算出本次装货或者卸货的材料方量和重量。

较佳地,在各个所述区域的入口位置还安装有rfid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场地划分为多个区域,同时将各个所述区域绘制于施工总平面图上,存储于后台服务器内,将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类型的名称、特征图片、产品基本信息录入所述后台服务器,形成材料数据库;s2:在各个所述区域的入口位置,分别安装一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并设置含二维码的标识牌,所述二维码与该区域内的材料数据库关联;在各个所述区域的内部安装多个第二高像素摄像装置;s3:入料阶段,所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自动扫描车辆及货物信息,将材料种类、进库时间、材料方量、重量信息传递至所述材料数据库;s4:出货阶段,所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自动扫描车辆及货物信息,将出货种类、数量、重量信息传递至所述材料数据库;s5: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材料数据库的变化形成材料进出台账,并将现有材料种类及数量、各区域储存位置及剩余空间、实际材料需求、平均材料消耗信息建立函数关系并进行显示。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混乱无序的问题,实现现场材料的自动识别、智能存储、信息共享及智能寻位,简化了材料存储及使用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中:10-区域、11-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12-二维码、13-第二高像素摄像装置、14-rfid传感器、20-后台服务器、3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场地划分为多个区域10,同时将各个所述区域10绘制于施工总平面图上,存储于后台服务器20内,将施工现场常用的材料类型的名称、特征图片、产品基本信息录入所述后台服务器20,形成材料数据库;

s2:在各个所述区域10的入口位置,分别安装一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11(本实施例中采用枪机),并设置含二维码12的标识牌,所述二维码12与该区域内的材料数据库关联;在各个所述区域10的内部安装多个第二高像素摄像装置13,确保可以立体查看整个区域10的全局;

s3:入料阶段,所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11自动扫描车辆30及货物信息,通过高清图像识别,自动判断材料类型,将材料种类、进库时间、材料方量、重量信息传递至所述材料数据库;

s4:出货阶段,所述第一高像素摄像装置11自动扫描车辆30及货物信息,将出货种类、数量、重量信息传递至所述材料数据库;

s5:所述后台服务器20根据所述材料数据库的变化形成材料进出台账,所述材料进出台账保存一定时间(如半年)内的视频信息,保障材料的正常使用以及出现非正常使用情况的原因追溯;并将现有材料种类及数量、各区域储存位置及剩余空间、实际材料需求、平均材料消耗信息建立函数关系并进行显示,通过函数关系可以实现施工现场存储空间的最优利用,尽量满足日需求量跟现场储存量达到平衡,节约现场储存空间。另外,后台服务器20还可结合材料浮动价格,给出具有经济效益的材料推荐,供操作人员进行选择储存。

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混乱无序的问题,实现现场材料的自动识别、智能存储、信息共享及智能寻位,简化了材料存储及使用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较佳地,操作人员(如入料阶段的入料员、出货阶段的出货员以及管理人员等)可通过扫描二维码12,对材料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查看和编辑,具体地,步骤s3中,入料员扫描该区域的二维码12,对材料类型的细节进行补充说明,同时填写生产厂家、送货人信息,完善所述材料数据库的信息;步骤s4中,出货员扫描该区域的二维码,填写使用单位、领货人信息,进一步完善所述材料数据库的信息。

较佳地,步骤s3和s4中,计算材料方量和重量的方法为:通过该区域10内的所述多个第二高像素摄像装置13获取高像素图片,所述后台服务器20自动模拟出三维立体图形,并通过装货或者卸货前后的图片对比,计算出本次装货或者卸货的材料方量和重量。

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在各个所述区域10的入口位置还安装有传感器14,利用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中文全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识别特定目标(操作人员及车辆30)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需人工干预,适用于施工现场这种环境较恶劣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方法能够解决目前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混乱无序的问题,实现现场材料的自动识别、智能存储、信息共享及智能寻位,简化了材料存储及使用流程,健康有序地管理好现场材料。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