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规程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71999发布日期:2019-01-02 23:1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艺规程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领域中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特别涉及plm平台下数字化工艺规程资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纸质工艺规程是制造型企业科研生产流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文件,通常有两大作用:一是用于指导生产,二是用于工艺管理。工艺规程采用图形、文字和符号等信息描述每道工序的工作,包括:加工内容、技术要求、工艺技术准备、计量和检验要求等五类信息。对于结构分布和外观形状简单的零件,纸质工艺规程进行工序信息描述的工作量较小、出错率较低、更改因素较少、更改周期短、相关人员理解工序任务的时间较短。但对于结构分布或外观形状复杂的零件,使用纸质工艺规程进行工序信息描述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出错率同步上升,更改因素增多,更改周期变长、相关人员理解工序任务的时间激增且难度加大。而现在结构分布或外观形状复杂的零件与日俱增、比比皆是,纸质工艺规程的局限性就明显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工艺规程资源管理系统,囊括了常见的制造工艺,以及基于此建立的工艺资源库,可以大大提高工艺设计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字化工艺规程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模块和工艺资源库模块;所述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模块用于统一设计和管理工艺工具软件;工艺资源库模块用于将刀具、量具、夹具、工装、设备等工艺装备资源,按照工艺装备资源管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数字化工艺规程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接收工艺设计任务:工艺员接收到工艺设计任务后,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工作目录下;完成确认任务的执行,在“要执行的任务”文件夹下选择任务,在查看器的任务视图中,点击“未认可”,在弹出的签发决定窗口,

步骤二:工序建模:使用nx的wave技术、同步建模技术创建工序模型,充分利用设计模型,完成工序模型的创建;

步骤三:工序附图设计:选择对应的工序对象版本,通过右键菜单选择【新建工序简图】,自动根据工序对象类型调用对应的工序卡片简图页模板(卡片首页模板),在工序对象版本的“简图关系”下新建简图数据集ugmaster;通过ug集成接口打开简图数据集对象,在ug环境下在简图区域完成工序简图的设计,工程图环境下保存到tc中;

步骤四:编辑下料信息:对需要下料的零件,在工艺编辑界面,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属性编辑界面,查看、编辑材料信息和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将材料信息、下料信息保存到工艺集版本主属性表;

步骤五: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自动创建机加工步对象;选择工步对象,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号、工步内容信息,工步内容在编辑过程中可以使用右侧的特殊符号,工步信息保存到工步对象版本主属性表单;在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刀具、辅具、量具;

步骤六:编辑检验工序:在左侧工艺结构中选择机加工艺节点,点击【新建工序】按钮,选择“检验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在机加工艺下新建检验工序;选择检验工序节点,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信息保存到检验工序对象版本主属性表单。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将体系进行梳理,并固化到系统中,形成标准的研发过程管理。标准化的模型、属性、表格等规范都严格的定制到系统中,选用即是正确。形成了企业级的标准件库、元器件库,与资源库一致,编码一致。形成三维工程化设计和制图规范,三维模型、工程图模板等都进行明确规范定义,设计师直接使用,无权修改。明确各类管理文档、项目文档、设计数据、工艺数据的签审规则,确保数据版本控制和合法发放。

附图说明

图1工艺规程管理系统架构图

图2工艺规程管理系统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主要是依据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方案、分工明细表、设备工装资源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等编制工艺规程。

图1是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系统架构图。工艺专业类型在系统分为:机加工艺、数控工艺、锻造工艺、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无损检测工艺、表面处理工艺、成型工艺、电解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调试工艺、包装工艺、验收工艺。

工艺规程输出:分为工序卡片和工艺卡片两种。其中,工序卡片输出:在工艺、工序编辑界面中,在工艺结构部分选择对应的工序,点击【输出工序卡片】按钮,程序自动根据当前工序的内容、工序卡片的模板输出对应的工序卡片;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选择对应的工序对象,在工具栏点击展开数据面板按钮,在附件视图中,查看输出的工序卡片。另一种,工艺卡片输出:与专业工艺对象相关的卡片包括过程卡、工序目录、配套明细表。在工艺、工序编辑界面,在工艺结构中选择专业工艺对象,程序根据工艺类型,对于机加工艺、装配工艺、成型工艺显示【输出工艺过程卡】按钮;对于机加工艺、装配工艺显示【输出工序目录】的按钮;对于装配工艺,在输出工序目录时,同时汇总装配配套明细表。

图2是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系统逻辑图。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系统基于企业plm平台中的teamcenter系统和nx软件系统构建而成。由teamcenter系统输出xml格式的工艺规程信息到计算机的缓存路径下,同时调用nx软件系统,此时nx软件系统调用teamcenter系统中的prt格式的工艺规程模板,将xml中的信息写入prt格式的工艺规程文件中,然后存入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系统中,最后系统将prt格式的工艺规程文件转换为pdf格式,存入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系统中统一管理。

一种数字化工艺规程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模块和工艺资源库模块。其中,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模块有以下作用。统一设计和工艺工具软件:使工艺直接查看设计提供的电子版设计图样,充分利用产品设计成果,使工艺内部人员之间可以无障碍交流,提高借用重用率,提高工艺设计的工作效率;按照工艺各专业类型,定义对应的工艺、工序、工步、工装、设备、辅料等对象,按照各专业工艺的具体情况定义各类对象对应的属性,定义版本标识,对工艺、工序、工步、工装、设备、辅料等对象进行版本化管理;工艺规程结构化管理,按照工艺数据结构化管理需求,将各专业对应的工艺规程形成结构化的工艺数据管理。可以方便获取产品设计图样数据,方便工艺人员查看、应用;定制个性化工艺规程编制界面:针对机加、装配、热处理、锻造、铸造、焊接、无损探伤、表面处理、电解加工、塑料和橡胶成型、包装、调试、入场验收、试射、射后各专业的工艺,可以按照不同专业对应的工艺设计要求、工艺卡片模板,提供对应的编制界面,可以快速创建各类工艺、工序、工步对象,编辑录入对应的参数,添加各类工艺资源,形成结构化的工艺规程;工艺卡片模板:根据各专业对应的工艺卡片模板,在系统内定义统一的卡片模板样式;工艺规程输出:可以按照工艺规程的输出要求,按照一序一卡的方式,调用对应的卡片模板,输出对应每道工序的工序卡片,输出与工艺规程相关的工艺卡片;关键工序管理:定义针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模板,工序对象设置关键工序标识,提供关键工序对应的编辑界面,关键工序输出时,按照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模板输出工艺卡片;典型工艺管理:建立通用工艺、典型工艺数据库,可以利用典型工艺或已有工艺、工序对象快速创建新的工艺、工序对象,避免重复性工作量,提高工艺设计效率;数控工序管理:数控程序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提前查看发布的数控工序卡片信息,通过cam集成,编制数控程序,数控程序在系统中统一管理;工艺规程审批:建立电子审批流程管理,进行电子化审签,根据审批流程,定义对应的审批流程模板,实现基于电子数据的电子审批和电子发放,最后实现对工艺规程的电子审签;汇总表数据系统自动汇总:关键工序明细表汇总:提供系统功能,按照关键工序明细表与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的对应规则,快速汇总产品工艺中关键工序信息。提供系统功能可以对工艺规程中的工序目录、工艺装配(装入件、辅料、工装)明细,自动汇总输出。

工艺资源库模块是将刀具、量具、夹具、工装、设备等工艺装备资源,按照工艺装备资源管理。其他工艺资源如辅料等资源库,按照经常使用的辅料类别奖励辅料分类库,定义对应的分类属性;资源库通过名称、编号、分类等属性进行检索;制定了资源库维护流程,维护方法简单易操作;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可以调用资源库,检索资源数据,选择填充。

数字化工艺规程管理主要是依据产品设计图样、工艺方案、分工明细表、设备工装资源及相关的标准规范等编制工艺规程。

图1是工艺规程编制基本程序。熟悉编制所需各项技术资料、选择毛坯绘制毛坯图、确定工艺流程、编制工艺过程、确定工序、工步内容、选择确定工艺参数、选择工艺装配和设备、提出工艺装配明细表。

工艺专业类型在系统分为:机加工艺、数控工艺、锻造工艺、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无损检测工艺、表面处理工艺、成型工艺、电解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调试工艺、包装工艺、验收工艺。

机加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工艺员接收到工艺设计任务后,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工作目录下;完成确认任务的执行,在“要执行的任务”文件夹下选择任务,在查看器的任务视图中,点击“未认可”,在弹出的签发决定窗口,选择“已认可”,点击【确定】按钮。

创建协同关联:在工作目录下,右键选择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对象,选择【新建协同关联】,可以根据零件或产品组部件选择零件工艺协同关联或装配工艺协同关联,右键菜单只在自制件版本、工具版本显示;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协同关联的名称,点击【创建】,点击【取消】退出创建程序;零件工艺协同关联:自动创建工艺关联、产品关联、工序模型关联,自动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产品关联下,自动创建工艺集对象,将工艺集版本复制到工艺关联下,自动创建工序模型集对象,将工序模型集版本复制到工序模型关联下。自动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关联到工艺集版本对象下的“制造目标”关系中。

工序建模: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将设计零件复制到工序模型集下。通过nx集成接口打开工序模型集,根据零件模型,加工过程。使用nx的wave技术、同步建模技术创建工序模型,充分利用设计模型,完成工序模型的创建。为详细的表达每道工序加工部位的具体要求,需对每道工序加工部位添加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技术说明等注释,这里运用pmi模块对其进行三维标注。为清晰展示整个工艺规程,我们需把设计模型、各工序模型按工艺规程的顺序进行排列,对各工序模型加工部位进行着色及文字注释。

创建机加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右键选择【工艺编辑】;在工艺编辑界面中的工具栏中依次包括新建工艺、新建工序、新建工步、编辑、重排工序号、移除对象;标题部分显示当前工艺对应的制造目标信息、产品代号信息、是否试制信息;在左侧工艺结构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机加工艺”,点击【确定】,自动在工艺集对象下新建机加工艺;选择机加工艺,在工艺信息编辑窗口显示机加工艺信息,机加工艺信息编辑完成后,保存到机加工艺版本主属性表;系统自动在工艺集下新建机加工艺。

创建机加工序:在左侧工艺结构中选择机加工艺节点,点击【新建工序】按钮,根据当前的专业工艺类型,过滤对应的工序类型供选择,选择“机加工序”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在机加工艺下新建机加工序;

创建检验工序:在左侧工艺结构中选择机加工艺节点,点击【新建工序】按钮,根据当前的专业工艺类型,过滤对应的工序类型供选择,选择“检验工序”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在机加工艺下新建检验工序。

工序附图设计: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选择对应的工序对象版本,通过右键菜单选择【新建工序简图】,自动根据工序对象类型调用对应的工序卡片简图页模板(卡片首页模板),在工序对象版本的“简图关系”下新建简图数据集ugmaster;通过ug集成接口打开简图数据集对象,在ug环境下在简图区域完成工序简图的设计,工程图环境下保存到tc中;单独的工序附图,在工序模型中,依据工序三维模型,通过投影生成对应的工序附图二维图;将工序模型版本下的工序附图pdf数据集,复制到对应的工序对象版本下。

编辑下料信息:对于需要机加工艺人员下料的零件,在工艺编辑界面,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属性编辑界面,查看、编辑材料信息和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将材料信息、下料信息保存到工艺集版本主属性表。在材料信息栏中材料信息初始值是从当前工艺集版本对象制造目标关联的设计零部件获得,可以查看设计零件的材料信息。通过【设计属性获取】按钮,可以获取当前工艺集关联的制造目标对象的材料信息;点击【查询】按钮,弹出材料选择界面,自动根据当前材料规格,查询系统中的材料信息,选择对应的材料信息行,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将材料编码、材料规格填充到当前材料信息中;在下料信息部分,根据下料要求填写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对应下料信息。

图2为机加工序界面。编辑机加工序、工步:在工艺结构中选择对应的机加工序节点,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编辑完成后,工序信息保存到机加工序对象版本主属性表。

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自动创建机加工步对象;选择工步对象,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号、工步内容信息,工步内容在编辑过程中可以使用右侧的特殊符号,工步信息保存到工步对象版本主属性表单;在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刀具、辅具、量具;

编辑检验工序:在左侧工艺结构中选择机加工艺节点,点击【新建工序】按钮,选择“检验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在机加工艺下新建检验工序;选择检验工序节点,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信息保存到检验工序对象版本主属性表单;

数控工艺管理

工艺设计任务下发:机加工艺员编制机加工艺时,根据需要创建数控工序,编辑工序信息,输出工序卡片,并提交审批流程,数控工序发布。机加工艺员将数控工序、协同关联对象通过【数控编程流程】下发给机加分厂的程序室主任;接收工艺设计任务:程序室主任在工作列表中接收任务,并将数控工序、关联对象通过信封下发给编程人员;选择协同关联对象、数控工序,通过菜单【文件】—【新建】—【信封】;数控编程人员在邮箱中接收到编程任务后,将协同关联对象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中打开;创建数控工艺:数控编程人员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可以查看数控工序的编制要求。

在工艺编辑界面中,数控编程人员在零件的工艺集对象下,创建数控工艺对象;创建编辑数控工序:在数控工艺下,创建对应的数控工序;数控编程人员在nx集成环境下打开零部件对象数据集,在nxcam环境下打开数控工艺,选择对应的数控工序,添加毛坯、工件、机床、工装资源,完成数控编程。数控程序编制完成后,在nx集成环境下保存,将数控程序保存到tc中。

锻造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工艺人员在机加工艺下创建首工序为锻造工序,协作专业选择“锻造”;机加工艺人员输出工序目录,将机加工艺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锻造工艺人员,锻造工艺人员登录tcm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机加工艺工序目录和对应的工艺结构;选择机加工艺对象,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完成会签任务的执行,选择任务节点,在查看器点击“不作决定”,在弹出的签发决定窗口,选择“批准”,点击【确定】。

锻件图管理:在工作目录下新建锻件毛坯对象,选择对象类型“毛坯”,指派id、版本,输入名称,指派对应的项目;选择锻件毛坯对象,启动nx集成接口;选择建模模板,点击【确定】按钮;可以在nx集成环境下,同时打开设计零部件,完成锻件毛坯图的建模;新建选择制图模板,在制图环境下,完成二维工程图设计;保存到tc系统中,可以预览查看三维模型、二维工程图;锻件图设计完成后,提交锻件图纸审批流程,锻件图纸需要由机加工艺人员执行工艺检查。

创建锻造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工艺编辑界面,在左侧工艺结构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锻造工艺,点击【确定】,系统自动在工艺集下新建锻造工艺。选择锻造工艺,在工艺信息编辑窗口显示锻造工艺信息,锻造工艺信息编辑完成后,保存到锻造工艺版本主属性表。

编辑下料信息:如果零件为锻件,下料由锻造工艺人员负责,在工艺编辑界面,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属性编辑界面,查看、编辑材料信息和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将材料信息、下料信息保存到工艺集版本主属性表。在材料信息栏中可以查看设计零件的材料信息,通过【设计属性获取】按钮,可以获取当前制造目标对象的材料信息;根据材料规格,通过【查询】按钮,根据当前规格,查询系统中的材料信息,选择对应的材料信息;在下料信息部分,根据下料要求填写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对应下料信息;模锻下料编辑。

创建编辑自由锻工序:在机加工艺下选择锻造工序,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自由锻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自由锻工序对象,将自由锻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锻造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锻造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自由锻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工艺下的锻造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选择自由锻造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信息保存到自由锻工序对象版本主属性表单;工序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设备、工装资源添加。

创建编辑模锻工序、工步:选择锻造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模锻工序对象,将模锻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锻造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锻造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模锻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工艺下的锻造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

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锻模图管理:锻造工艺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设计锻模,锻造工艺人员在tc系统,新建工装对象;启动nx集成接口,完成锻模的模型和二维工程图设计;将锻模图纸提交锻模图纸审批流程;

铸造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工艺人员在机加工艺下新建铸造工序,协作专业选择“铸造”;输出机加工艺的工序目录,将机加工艺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铸造工艺人员,铸造工艺人员登录tc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机加工艺工序目录和对应的工艺结构。选择机加工艺对象,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完成会签任务的执行,选择任务节点,在查看器点击“不作决定”,在弹出的签发决定窗口,选择“批准”,点击【确定】。铸件图管理:在工作目录下新建锻件毛坯对象,选择对象类型“毛坯”,指派id、版本,输入名称,指派对应的项目;选择工序模型对象,启动nx集成接口,选择建模模板,可以在nx集成环境下,同时打开设计零部件,完成铸件毛坯图的建模、二维工程图设计;保存到tc系统中,可以预览查看三维模型、二维工程图;铸件图设计完成后,提交铸件图纸审批流程;编辑下料信息:零件为铸件时,下料由铸造工艺人员负责,在工艺编辑界面,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属性编辑界面,查看、编辑材料信息和下料信息。在材料信息栏中可以查看设计零件的材料信息,通过【设计属性获取】按钮,可以获取当前制造目标对象的材料信息;根据材料规格,通过【查询】按钮,根据当前规格,查询系统中的材料信息,选择对应的材料信息;在下料信息部分,根据下料要求填写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对应下料信息。

创建铸造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铸造工艺类型;选择铸造工艺,在工艺信息编辑窗口显示锻造工艺信息,铸造工艺信息编辑完成后,保存到铸造工艺版本主属性表;创建编辑铸造工序、工步:选择机加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铸造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铸造工序对象,将铸造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铸造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铸造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铸造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工艺下的铸造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

选择铸造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自动创建铸造工步,在工艺结构中选择铸造工步,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铸造工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铸造模具时,铸模图的设计过程,参考锻模图的设计过程。

热处理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或装配工艺人员在专业工艺下新建热处理工序,协作专业选择“热处理”;工艺人员将协作工序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热处理工艺人员,热处理工艺人员登录tc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机加工艺工序目录和对应的工艺结构。选择协作工序工艺对象,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

创建热处理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选择热处理工艺,在工艺信息编辑窗口显示热处理工艺信息,热处理工艺信息编辑完成后,保存到热处理工艺版本主属性表。

创建热处理工序:选择机加或装配专业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热处理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热处理工序对象,将热处理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热处理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或装配工艺中的热处理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热处理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热处理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创建高频热处理工序:选择机加或装配专业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高频热处理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高频热处理工序对象,将高频热处理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热处理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或装配工艺中的热处理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高频热处理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热处理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创建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选择机加或装配专业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对象,将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热处理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或装配工艺中的热处理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热处理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编辑热处理工序、工步:在热处理工艺下选择热处理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在设备、夹具部分,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编辑高频热处理工序、工步:在热处理工艺下选择高频热处理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编辑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工步:在热处理工艺下,选择热处理校正及检验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在设备信息部分,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焊接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或装配工艺人员在专业工艺下新建焊接协作工序,协作专业选择“焊接”;工艺人员将协作工序或工序目录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焊接工艺人员,焊接工艺人员登录tc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机加工艺工序目录和对应的工艺结构。选择工序对象,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

创建焊接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选中工艺集发送到制造工艺制造规划器中,选中工艺工艺集,创建焊接工艺。使用右键菜单,在工艺编辑界面编辑工艺信息。

创建焊接工序:在机加或装配工艺下选择焊接协作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焊接工序对象,将焊接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焊接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或装配工艺中的焊接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焊接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焊接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编辑焊接工序、工步:在焊接工艺下选择焊接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无损检测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或装配人员创建无损检测协作工序,在协作专业中选择“无损检测”;将需要协作的工序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无损检测工艺人员,无损检测工艺人员登录tc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无损检测工序。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

创建无损检测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使用右键菜单,在工艺编辑界面编辑工艺信息。

创建无损检测工序:在机加或装配工艺下选择焊接协作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无损检测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无损检测工序对象,将磁粉探伤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无损检测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或装配工艺中的无损检测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磁粉探伤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无损检测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编辑无损检测工序、工步:在无损检测工艺下,选择磁粉探伤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成型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成型专业工艺员接收到工艺设计任务后,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工作目录下,完成确认任务的执行;创建协同关联对象:对于塑料和橡胶件,由成型专业的工艺人员负责工艺设计,工艺员接收到工艺设计任务后,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工作目录下,参考创建协同关联的过程,创建协同关联对象。编辑下料信息:如果零件为塑料和橡胶件,下料由成型工艺人员负责,在工艺编辑界面,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属性编辑界面,查看、编辑材料信息和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将材料信息、下料信息保存到工艺集版本主属性表。在材料信息栏中可以查看设计零件的材料信息,通过【设计属性获取】按钮,可以获取当前制造目标对象的材料信息;根据材料规格,通过【查询】按钮,根据当前规格,查询系统中的材料信息,选择对应的材料信息;在塑料和橡胶件下料信息部分,根据下料要求填写下料信息,编辑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对应下料信息;

创建成型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使用右键菜单,在工艺编辑界面编辑工艺信息。

创建橡胶及固塑成型工序:选择成型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橡胶及固塑成型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橡胶及固塑成型工序对象,将橡胶及固塑成型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成型工艺对象下。创建塑压成型工序:选择成型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塑压成型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塑压成型工序对象,将橡塑压成型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成型工艺对象下。编辑橡胶及固塑成型工序、工步:在成型工艺下选择橡胶及固塑成型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编辑塑压成型工序、工步:在成型工艺下选择塑压成型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电解加工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工艺人员在机加工艺下新建电解加工协作工序,协作专业选择“电解加工”,编制协作要求;将需要协作的工序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电解加工工艺人员,电解加工工艺人员登录tc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电解加工工序。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

创建电解加工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使用右键菜单,在工艺编辑界面编辑工艺信息。

创建电解加工工序:在机加或装配工艺下选择焊接协作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无损检测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电解加工工序对象,将电解加工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电解加工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电解加工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电解加工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工艺下的电解加工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编辑电解加工工序、工步: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表面处理工艺管理:

接收工艺设计任务:机加或装配工艺人员创建表面处理协作工序,在协作专业中选择“表面处理”,可以编制协作要求;将需要协作的工序提交工艺规程审批流程,会签节点选择电解加工工艺人员,电解加工工艺人员登录tc系统,在【我的工作列表】中,接收到会签任务,查看目标中的电解加工工序。通过“影响分析”视图,使用何处引用,查找到“协同关联”或工艺集对象,复制到本地工作目录下;

创建表面处理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使用右键菜单,在工艺编辑界面编辑工艺信息。

创建表面处理工序:在机加或装配工艺下选择表面处理协作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表面处理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表面处理工序对象,将表面处理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表面处理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表面处理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表面处理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表面处理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创建电镀工序:在机加或装配工艺下选择电镀协作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电镀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电镀工序对象,将电镀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表面处理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电镀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电镀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电镀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

创建涂漆工序:在机加或装配工艺下选择涂漆协作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涂漆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创建涂漆工序对象,将涂漆工序版本作为子对象添加到表面处理工艺对象下,工序号与机加工艺中的涂漆协作工序工序号相同,并将涂漆工序对象版本添加到机加或装配工艺下的涂漆协作工序版本的“关联文档”关系下;编辑表面处理工序、工步:在表面处理工艺下选择表面处理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上添加夹具、设备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编辑电镀工序、工步:在表面处理工艺下选择电镀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编辑涂漆工序、工步:在表面处理工艺下选择电镀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上添加夹具、设备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装配工艺管理:

装配工艺分别由技术处总装室和五工厂技术室负责编制。总装工艺由技术处装配室负责编制,部件装配、电气装配工艺由五工厂技术室负责编制。接收工艺设计任务:工艺员接收到工艺设计任务后,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工作目录下,完成确认任务的执行;创建协同关联:装配工艺员接收到工艺设计任务后,将组部件版本复制到工作目录下,参考创建零件工艺协同关联的过程,创建协同关联对象;装配工艺协同关联:自动创建协同关联对象,在协同关联对象下自动创建产品关联、工艺关联,自动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复制到产品关联下,自动创建工艺集对象,将工艺集版本复制到工艺关联下,自动将设计零组部件版本关联到工艺集版本对象下的“制造目标”关系中。

创建装配工艺:右键选择协同关联对象,选择【发送到】—【制造工艺规划器】;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右键选择工艺集对象,选择【工艺编辑】,在弹出工艺、工序编辑窗口中,在左侧的结构树中,选择工艺集对象,在工具栏上选择【新建工艺】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专业工艺类型;使用右键菜单,在工艺编辑界面编辑工艺信息。创建装配工序:选择装配专业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装配工序类型,点击【确定】按钮;自动在装配工艺下新建装配工序对象;创建电气工序:选择专业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工序类型,创建工序;自动在装配工艺下新建电气工序对象;

创建电气检验工序:选择专业工艺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序】按钮;在弹出界面选择对应的工序类型,创建工序;自动在装配工艺下新建电气检验工序对象;编辑装配工序、工步:在装配工艺下选择装配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通过工具栏上的添加工艺资源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对象,添加到对应的工艺结构中。添加消耗件,【制造工艺规划器】中,在设计零部件中复制对应的装配零部件对象,粘贴到对应的装配工序下,装配工序与设计零部件之间事例类型为消耗件“mecosumed”。

装配工艺并行图:选择装配工艺节点,通过系统的计划评核图,根据装配工艺过程,调整装配并行图;通过导出按钮,导出装配工艺并行图图片文件到本地;在装配工艺下新建“图像”数据集,导入本地生成的装配工艺并行图。编辑电气装配工序、工步:在装配工艺下选择电气装配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工序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编辑电气检验工序、工步:在装配工艺下选择电气检验工序对象,在右侧的工序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序信息;选择工序对象,在工具栏上点击【新建工步】按钮,在右侧的工步信息编辑窗口,编辑填写对应的工步信息,工步上添加工艺资源,点击添加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添加;

关键工序管理:在工序编辑界面,对于关键工序,勾选“是否关键工序”的选项;按照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卡的填写要求,在关键工序编辑界面,填写对应的信息。

工艺协作:对于需要其他专业协作的工序,机加工艺人员通过编辑界面,完成协作工序的编辑,主要是填写加工要求,输出工序卡片;将协作工序版本提交审批流程;在协作工序审批流程的会签节点,如果需要特种工艺室室主任确认并分派任务,审核人员选择特种工艺室室主任,流程到达会签任务后,由特种工艺室主任,将会签任务转给对应专业的工艺人员。

工艺规程输出:分为工序卡片和工艺卡片两种。其中,工序卡片输出:在工艺、工序编辑界面中,在工艺结构部分选择对应的工序,点击【输出工序卡片】按钮,程序自动根据当前工序的内容、工序卡片的模板输出对应的工序卡片;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选择对应的工序对象,在工具栏点击展开数据面板按钮,在附件视图中,查看输出的工序卡片。另一种,工艺卡片输出:与专业工艺对象相关的卡片包括过程卡、工序目录、配套明细表。在工艺、工序编辑界面,在工艺结构中选择专业工艺对象,程序根据工艺类型,对于机加工艺、装配工艺、成型工艺显示【输出工艺过程卡】按钮;对于机加工艺、装配工艺显示【输出工序目录】的按钮;对于装配工艺,在输出工序目录时,同时汇总装配配套明细表。

工艺规程审批:工艺规程审批流程模板在“工作流设计器”中定义:将工序对象提交审批流程,选择工序对象版本,通过菜单【文件】—【新建】—【工作流程】,选择流程模板,选择审核人员,提交审批流程;如果审批人员相同,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工序对象,同时提交审批流程;将专业工艺对象提交审批流程,选择专业工艺对象版本,通过菜单【文件】—【新建】—【工作流程】,选择流程模板,选择审核人员,提交审批流程;

工艺资源库:工艺资源库通过对不同类别的工艺数据进行分类统一管理,使工艺基础资源数据源统一,数据规范性统一,工艺设计过程中便于重复使用,通过分类库方便检索、查看。工艺资源库类型包含:原材料库、辅料库、工装库、设备库、工艺知识库、通用工艺库。

建立资源库通过“分类管理”模块,按照资源库的分类层级结构,在分类根节点,通过右键菜单【添加组】、【添加类】,添加对应的分类节点;在弹出添加界面,指派分类id;输入分类的名称,添加组时,直接输入名称,在工具栏点击保存按钮;“添加类”时,根据节点如果存放具体数据,可以选择“允许多个实例”,否则选择“抽象”根据分类的层级结构依次添加类,创建分类结构;在字典中,通过新建按钮,指派属性id;输入属性名称,属性类型等信息,点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选择分类节点,通过工具栏的编辑按钮,是分类节点处于编辑状态,点击类属性中的【添加属性】按钮;在弹出属性选择窗口,选择定义的属性,点击添加;在弹出的添加属性确认界面,点击【是】;添加完成后,在工具栏点击【保存】按钮;

工艺资源库的应用,在工艺编辑过程中,在需要添加工艺资源的位置,通过添加按钮,打开工艺资源库分类界面,选择对应的工艺资源,添加到工艺对象下;在【制造工艺规划器】中,通过工具栏上的添加工艺资源按钮,在工艺资源库中选择工艺资源对象,添加到对应的工艺结构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