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吊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0073发布日期:2018-12-08 07:37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吊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吊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拟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当需要对现场进行环保设备进行现场吊装安装时,需要通过吊车进行吊装,吊车吊装时,因为吊车的吊车臂呈倾斜状态,所以在吊装时一般需要寻找合适的站位,才能够将物品吊装至指定为置。

当现场需要进行大量吊装安装时,一般需要同时采用多个吊车同时使用,因为吊装的物品大小不同,所以一般根据需要选择对应大小吊车进行吊装。

经过发明人长期实践发现,当吊装设备比较多时,经常会出现吊车行进路径被阻挡,进而需要改变行进路径,以造成吊装速度慢;有的时候风机因为重量过高,而使吊机不符合要求。所以导致现有吊装过程中,带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造成吊装效率慢。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在目标场景中进行大量吊装操作时吊装速度慢、耗费人力大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吊装方法,该模拟吊装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在目标场景中进行大量吊装操作时吊装速度慢、耗费人力大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对目标吊装场景中道路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以及相对位置关系建模,获取模拟场景;

步骤200,根据吊装物体重量以及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获取吊机型号,并输出吊机型号,并将当前吊机型号标记为使用状态;

步骤300,根据所述吊机型号获取吊机站位范围,并根据站位范围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中获取目标站位;

步骤400,根据所述目标站位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系统中获取最优路径并输出,并将所述目标站位标记为使用状态。

优选地,所述步骤400还包括:根据所述最优路径计算出吊机到达所述目标站位的时刻,定为初始时刻;根据所述吊装物体的数量获取吊装时间,并根据所述初始时刻以及所述吊装时间计算吊装完成时刻,所述初始时刻与所述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为所述目标站位占用时间段,并对所述目标站位占用时间段进行标记。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模拟吊装方法中,首先对把目标吊装场景进行建模,根据吊装所需要的参考参数建立模拟场景。然后根据模拟吊装场景获取相应的吊机型号,以及吊机站位,并能够得到最优路径。以在使吊机操作人员可以准确的提前选择较为合适吊机,并提前获知吊机的站位,避免现场重新选择站位,而大大浪费吊装时间,同时根据目标站位获取最优路径,避免误行驶其它堵塞道路中,而无法前进。综上所述,该模拟吊装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目标场景中进行大量吊装操作时吊装速度慢、耗费人力大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根据吊装物体重量以及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获取吊机型号:

根据吊机型号、吊高、吊重建立吊机型号表;

根据所述吊装物体重量,在所述吊机型号表中选择吊重满足的吊机型号,并生成预定吊机型号表;

根据所述建筑物楼面高度,在所述预定吊机型号表中选择吊高满足的吊机型号,并生成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输出所述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并输出所述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中吊重最小或吊高最小的吊机型号。

优选地,根据所述吊机型号获取吊机站位范围,并根据站位范围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中获取目标站位:

根据吊机型号获取吊机力臂倾斜角度,并根据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以及所述吊机力臂倾斜角度计算吊机与目标吊装位之间的横向距离,并以所述横向距离为半径、所述目标吊装位为圆点获取圆周路径,定为吊机站位范围;

根据所述吊机站位范围,在模拟场景的道路中选择与所述吊机站位范围重合的点位,并选择靠近所述目标吊装位的点位为目标站位。

优选地,根据目标站位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系统中获取最优路径并输出:

在所述道路系统中,去除标记为使用状态的道路路段,生成空闲路由系统;

在所述空闲路由系统中搜寻路线长度最短的路径为最优路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吊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拟吊装方法,以有效地解决在目标场景中进行大量吊装操作时吊装速度慢、耗费人力大等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模拟吊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拟吊装方法,具体的模拟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对目标吊装场景中道路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以及相对位置关系建模,获取模拟场景。

在对目标吊装场景设置模拟场景时,建立后的模拟场景应当包括目标吊装场景中的道路系统以及建筑物,且道路系统的形状、路面宽度应当均能够从模拟场景中获取。相应的建筑物的大小、形状也应当均能够从模拟场景中获取,相同的,建筑物与道路系统的相对方位,也应当能够从模拟场景中获取。需要说明的是,如何对目标场景建立模拟场景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0,根据吊装物体重量以及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获取吊机型号,并输出吊机型号,并将当前吊机型号标记为使用状态。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首先根据吊机型号、吊高、吊重建立吊机型号表;根据吊装物体重量,在吊机型号表中选择吊重满足的吊机型号,并生成预定吊机型号表;根据建筑物楼面高度,在预定吊机型号表中选择吊高满足的吊机型号,并生成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输出所述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并输出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中吊重最小或吊高最小的吊机型号。

其中根据吊机型号、吊高、吊重建立吊机型号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吊机型号,指的是吊机标号,应当是一辆吊机一个吊机型号,以使工作人员根据吊机型号在吊机停机场中确定唯一的一辆吊机。通过建立吊机型号表,使得可以根据吊高或吊重获取符合要求的吊机型号。其中吊高、吊重均指的是当前吊机型号所指的吊机最大吊高、最大吊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吊装物体重量,应当现场返回的需求进行输入,需要说明的是,当现场需要吊装的物体数量比较多时,应当将最重的吊装物体作为上述吊装物体,并输入该吊装物体的重量。

相应的,上述的建筑物楼面高度,指的是目标吊装物体所需要的吊装高度,同样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现场需要吊装的物品数量比较多,且吊装高度,不统一,以吊装物品在整个吊装过程中,需要吊装的最高高度,为上述的建筑物楼面高度,并进行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出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时,可以仅仅输入满足要求的吊机型号,对于与吊机型号相对的吊高、吊重可以不进行输出。而输出满足要求吊机型号表中吊重最小或吊高最小的吊机型号,可以将吊重最小的吊机型号进行输出,也可以将吊高最小的吊机型号进行输出,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当然上述的获取的吊机型号,也可以采用其它办法获取,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0,根据吊机型号获取吊机站位范围,并根据站位范围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中获取目标站位。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吊机型号获取吊机力臂倾斜角度,并根据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以及所述吊机力臂倾斜角度计算吊机与目标吊装位之间的横向距离,并以所述横向距离为半径目标吊装位为圆点获取圆周路径,定为吊机站位范围;根据所述吊机站位范围,在模拟场景的道路中选择与所述吊机站位范围重合的点位,并优选在道路边沿选择靠近所述目标吊装位的点位为目标站位。

步骤400,根据目标站位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系统中获取最优路径并输出,并将所述目标站位标记为使用状态。

在获取目标站位之后,在模拟场景的道路系统中进行路径搜索,具体的如何进行路径搜索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收索的路径更加可靠,此处优选根据目标站位在所述模拟场景的道路系统中获取最优路径具体为:在所述道路系统中,去除标记为使用状态的道路路段,生成空闲路由系统;在所述空闲路由系统中搜寻路线长度最短的路径为最优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吊机达到目标站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吊装完成后,吊机会离开目标站位。基于此,此处优选还包括:根据所述最优路径计算出吊机到达目标站位的时刻,定为初始时刻;根据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获取吊装时间,并根据初始时刻以及吊装时间计算吊装完成时刻,初始时刻与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为目标站位占用时间段,并对所述目标站位占用时间段进行标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根据最优路径可以计算路径长度,根据吊机的速度,可以对吊机所需要行驶的时间,而根据设定的吊机行驶开始时刻,即可以获取吊机的吊装的初始时刻。根据目标吊装位所在的建筑物楼面高度获取吊装时间,具体的,吊机就位时间,吊装每个物品的时间均是固定,均可以提前输入,相应的,吊装时间,就是多个吊装物体的时长总和加上吊机就位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把目标吊装场景进行建模,根据吊装所需要的参考参数建立模拟场景。然后根据模拟吊装场景获取相应的吊机型号,以及吊机站位,并能够得到最优路径。以在使吊机操作人员可以准确的提前选择较为合适吊机,并提前获知吊机的站位,避免现场重新选择站位,而大大浪费吊装时间,同时根据目标站位获取最优路径,避免误行驶其它堵塞道路中,而无法前进。综上所述,该模拟吊装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目标场景中进行大量吊装操作时吊装速度慢、耗费人力大等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