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5890发布日期:2019-01-05 09:3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核磁共振成像)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出现和普及,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影像处理随之出现,传统的医学诊断方式也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医学影像观测方式一般都是基于二维图像。然而随着图像处理算法、计算机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方法等方法的普及应用,医学图像的三维可视化为医生提供了新的选择。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使用医学图像导航技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逼真的三维图像,提高诊断的效率和正确率。例如,在骨科手术打磨中,可以根据实际磨钻工作进度进行实时的刷新显示三维显示的骨模型,以提供实时的信息供医生参考。其中,对于三维骨模型的刷新,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根据最新的打磨进度,更新三维骨模型数据;2)根据更新三维骨模型数据更新三维骨模型并快速刷新显示。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对三维骨模型的更新时,是对此过程中整个三维骨模型进行整体更新,因而容易出现计算不及时,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从而影响医生诊断的效率和正确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三维模型的更新显示过程中是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存在容易出现计算不及时,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从而影响医生诊断的效率和正确率等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s1、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s2、获取所述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并从所述整体区域中划分出所述待处理对象的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一局部区域;

s3、获取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

s4、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数据,显示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较佳地,步骤s1还包括:

根据所述整体三维模型数据,显示所述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

较佳地,步骤s4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步骤s4之后还包括:

s5、将所述整体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一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较佳地,步骤s2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第二局部区域;

步骤s3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步骤s4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所述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

步骤s4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整体三维模型、所述第一局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较佳地,所述刷新显示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待处理部分是否处理完毕,若处理完毕,重新在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新的第二局部区域进行处理并刷新显示,直至将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的所述待处理部分处理完毕后,停止刷新显示。

较佳地,步骤s1具体包括:

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一种面绘制算法)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步骤s3具体包括:

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

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所述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

较佳地,所述待处理对象包括骨骼,所述待处理部分包括所述骨骼中待打磨的部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所述显示系统包括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整体区域获取模块、第一局部区域获取模块、第一模型数据获取模块和第一局部模型获取模块;

所述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整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

所述第一局部区域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整体区域中划分出所述待处理对象的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一局部区域;

所述第一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第一局部模型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数据,显示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较佳地,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整体模型显示模块;

所述整体模型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整体三维模型数据,显示所述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

较佳地,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一重叠显示模块;

所述第一局部模型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所述第一重叠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整体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一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较佳地,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第二局部区域获取模块、第二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第二局部模型获取模块和第二重叠显示模块;

所述第二局部区域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第二局部区域;

所述第二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第二局部模型获取模块根据所述第二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所述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

所述第二重叠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整体三维模型、所述第一局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较佳地,所述显示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待处理部分是否处理完毕,若处理完毕,重新在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新的第二局部区域进行处理并刷新显示,直至将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的所述待处理部分处理完毕后,停止刷新显示。

较佳地,所述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第一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所述第一局部区域中所述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

所述第二模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所述第二局部区域中所述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

较佳地,所述待处理对象包括骨骼,所述待处理部分包括所述骨骼中待打磨的部分。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直至该待处理部分完全处理完毕,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刷新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包括:

s101、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s102、获取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并从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对象的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一局部区域;

s103、获取第一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

s104、根据第一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其中,待处理对象包括骨骼,待处理部分包括骨骼中待打磨的部分;另外,待处理对象包括骨骼但不限于骨骼,还可以包括其他待处理对象。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11)将待处理对象对应的整体区域的区域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1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1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1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1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整体面片,获取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步骤s103具体包括:

s1031、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第一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21)将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区域的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2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2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2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2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第一局部面片,获取第一局部模型数据;

26)重复步骤21)-25),直至第一局部区域中所有体元中面片计算结束。

步骤s101还包括:

s1012、根据整体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

步骤s104具体包括:

s1041、根据第一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s105、将整体三维模型和第一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其中,重叠显示表示在显示整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仅仅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另外,使用开源库vtk(一种开源的软件系统)实现三维模型显示,显示参数包括显示管线,设置光照参数、相机参数、渲染参数、背景的显示颜色、模型的显示颜色、透明度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并将整体三维模型和第一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刷新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步骤s101具体包括:

s1011、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11)将待处理对象对应的整体区域的区域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1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1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1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1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整体面片,获取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步骤s101还包括:

s1012、根据整体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

步骤s102还包括:

从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第二局部区域;

其中,当待处理对象为骨骼时,待处理部分为骨骼中待打磨的部分,第二局部区域的划分的标准为至少能够包络用于骨骼打磨的打磨手术器械(如骨科磨钻钻头)。一般骨科磨钻钻头为球形,则可以定义该打磨器械模型为球心坐标为(x,y,z)、半径为r的球体。

通过光学定位仪器实时获取打磨手术器械的坐标位置信息,并经过空间坐标转换为骨模型三维空间的坐标,并表示为(xdrill,ydrill,zdrill);其中,xdrill,ydrill,zdrill指该打磨手术器械的中心坐标。若该打磨手术器械为球体,其中,xdrill,ydrill,zdrill指该球体模型的球心坐标。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通讯模块与连接光学定位仪器通信连接,然后通过通讯模块接收光学定位仪器发出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

步骤s1031还包括:

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第二局部区域中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31)将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区域的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3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3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3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3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第一局部面片,获取第一局部模型数据;

36)重复步骤31)-35),直至第二局部区域中所有体元中面片计算结束。步骤s104还包括:

根据第二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

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s106、将整体三维模型、第一局部三维模型和第二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其中,重叠显示表示在显示整体三维模型和第一局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仅仅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

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第二局部区域中的第一待处理部分是否处理完毕,若处理完毕,重新在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新的第二局部区域进行处理并刷新显示,直至将第一局部区域中的待处理部分处理完毕后,停止刷新显示。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局部marchingcubes算法,有效缩短三维模型面片的重建周期,能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刷新显示骨骼的三维模型,展示实际打磨进度;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实际打磨进度,为手术和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下面为测试计算机测试本实施例中三维模型的刷新显示效果,具体如下:

(1)硬件配置及软件环境:

硬件配置:计算机型号:gl502vml;cpu(控制器):intel(r)core(tm)i7-6700hqcpu@2.60ghz(8cpus),~2.6ghz;内存:8192mbram;gpu(图形处理器):nvdiageforcegtx1060;

软件环境:windows10(64位操作系统);必要软件:vs2015,vtk7.1(vs2015,vtk7.1均为一种开发软件)。

(2)测试数据

用于测试的骨骼原数据大小为:200×200×224,假定各区域均为正方体,根据骨骼预定的打磨速度大小,取第一局部区域大小为100×100×100,取第二局部大小为40×40×40,骨科磨钻钻头的大小为20×20×20,进行99次显示刷新显示。

(3)测试结果

第二局部区域的刷新显示周期时间:28毫秒;

第一局部区域的刷新显示周期时间:151毫秒;

99次循环重建并刷新所用时间为:5963毫秒,即平均一次刷新显示时间约60.23毫秒;

而现有技术中对整体骨骼模型进行marchingcubes计算,平均一次刷新显示周期约984.63毫秒,即远大于上述平均一次刷新显示时间60.23毫秒。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时间较长,易造成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直至该待处理部分完全处理完毕,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刷新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包括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1、整体区域获取模块2、第一局部区域获取模块3、第一模型数据获取模块4和第一局部模型获取模块5。

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整体区域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

第一局部区域获取模块3用于从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对象的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一局部区域;

第一模型数据获取模块4用于获取第一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

第一局部模型获取模块5用于根据第一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其中,待处理对象包括骨骼,待处理部分包括骨骼中待打磨的部分;另外,待处理对象包括骨骼但不限于骨骼,还可以包括其他待处理对象。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直至该待处理部分完全处理完毕,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刷新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模型的显示系统是对实施例4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11)将待处理对象对应的整体区域的区域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1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1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1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1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整体面片,获取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第一模型数据获取模块4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第一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第一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21)将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区域的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2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2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2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2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第一局部面片,获取第一局部模型数据;

26)重复步骤21)-25),直至第一局部区域中所有体元中面片计算结束。

本实施例的显示系统还包括整体模型显示模块6和第一重叠显示模块7。

整体模型显示模块6用于根据整体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

第一局部模型获取模块5还用于根据第一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第一重叠显示模块7用于将整体三维模型和第一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其中,重叠显示表示在显示整体三维模型的基础上,仅仅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一局部三维模型。

另外,使用开源库vtk(一种开源的软件系统)实现三维模型显示,显示参数包括显示管线,设置光照参数、相机参数、渲染参数、背景的显示颜色、模型的显示颜色、透明度等。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并将整体三维模型和第一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刷新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三维模型的显示方法是对实施例4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整体模型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11)将待处理对象对应的整体区域的区域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1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1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1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1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整体面片,获取整体三维模型数据。

显示系统还包括整体模型显示模块6、第二局部区域获取模块8、第二模型数据获取模块9、第二局部模型获取模块10、第二重叠显示模块11和判断模块12。

整体模型显示模块6用于根据整体三维模型数据,显示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

第二局部区域获取模块8用于从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第二局部区域;

其中,当待处理对象为骨骼时,待处理部分为骨骼中待打磨的部分,第二局部区域的划分的标准为至少能够包络用于骨骼打磨的打磨手术器械(如骨科磨钻钻头)。一般骨科磨钻钻头为球形,则可以定义该打磨器械模型为球心坐标为(x,y,z)、半径为r的球体。

通过光学定位仪器实时获取打磨手术器械的坐标位置信息,并经过空间坐标转换为骨模型三维空间的坐标,并表示为(xdrill,ydrill,zdrill);其中,xdrill,ydrill,zdrill指该打磨手术器械的中心坐标。若该打磨手术器械为球体,其中,xdrill,ydrill,zdrill指该球体模型的球心坐标。

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通讯模块与连接光学定位仪器通信连接,然后通过通讯模块接收光学定位仪器发出的实时坐标位置信息。

第二模型数据获取模块9用于获取第二局部区域中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

其中,第二模型数据获取模块9用于采用marchingcubes算法获取第二局部区域中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三维模型数据。具体地,

31)将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区域的信息读入三维数组;

32)从三维数组中提取一个体元,成为当前体元,同时获取该体元所有信息,例如8个顶点的值,坐标等;

33)将当前体元的8个顶点的值与给定的等值面的值进行比较,得到该体元的状态;

34)根据当前体元的状态索引,找出与等值面相交的体元棱边,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计算出各个交点的位置坐标;

35)计算通过该体元中的各棱边交点的平面,以该平面法向方向、各棱边交点作为顶点,得到第一局部面片,获取第一局部模型数据;

36)重复步骤31)-35),直至第二局部区域中所有体元中面片计算结束。

第二局部模型获取模块10根据第二三维模型数据,刷新显示第一待处理部分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

第二重叠显示模块11用于将整体三维模型、第一局部三维模型和第二局部三维模型进行重叠显示。

其中,重叠显示表示在显示整体三维模型和第一局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仅仅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第二局部三维模型。

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第二局部区域中的第一待处理部分是否处理完毕,若处理完毕,重新在第一局部区域中划分出新的第二局部区域进行处理并刷新显示,直至将第一局部区域中的待处理部分处理完毕后,停止刷新显示。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局部marchingcubes算法,有效缩短三维模型面片的重建周期,能在骨科手术中,快速刷新显示骨骼的三维模型,展示实际打磨进度;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实际打磨进度,为手术和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下面为测试计算机测试本实施例中三维模型的刷新显示效果,具体如下:

(1)硬件配置及软件环境:

硬件配置:计算机型号:gl502vml;cpu(控制器):intel(r)core(tm)i7-6700hqcpu@2.60ghz(8cpus),~2.6ghz;内存:8192mbram;gpu(图形处理器):nvdiageforcegtx1060;

软件环境:windows10(64位操作系统);必要软件:vs2015,vtk7.1(vs2015,vtk7.1均为一种开发软件)。

(2)测试数据

用于测试的骨骼原数据大小为:200×200×224,假定各区域均为正方体,根据骨骼预定的打磨速度大小,取第一局部区域大小为100×100×100,取第二局部大小为40×40×40,骨科磨钻钻头的大小为20×20×20,进行99次显示刷新显示。

(3)测试结果

第二局部区域的刷新显示周期时间:28毫秒;

第一局部区域的刷新显示周期时间:151毫秒;

99次循环重建并刷新所用时间为:5963毫秒,即平均一次刷新显示时间约60.23毫秒;

而现有技术中对整体骨骼模型进行marchingcubes计算,平均一次刷新显示周期约984.63毫秒,即远大于上述平均一次刷新显示时间60.23毫秒。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时间较长,易造成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待处理对象的整体三维模型数据对应的整体区域中划分出待处理部分对应的局部区域,并获取局部区域中待处理部分的三维模型数据,根据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实时刷新显示待处理部分的局部三维模型,直至该待处理部分完全处理完毕,实现通过局部重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快速刷新显示三维模型的实时处理情况,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整个三维模型进行整体更新,计算不及时而造成视觉上的卡顿和信息上的延迟的问题,使得用户能够及时获知三维模型实时处理情况,提高了用户判断的正确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