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5289发布日期:2019-02-12 23:12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部署云计算方案,将应用、办公及数据等都部署或备份到公有云中;用户可以定期在公有云上下载或上传响应数据,对其备份和分析,利用数据的价值。

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简简单单地对数据进行复制,或者搭建两套一模一样的系统就万事大吉了,而是牵扯到整个企业的战略,以及it基础架构、数据、应用、组织、流程、业务等方方面面。

灾备有自己的一套包括咨询、设计、实施、运维、演练和切换等在内的完整流程和规则。但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灾备方式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前期的投入比较大,资源利用率不高,运维比较复杂等;云灾备的方式正好可以消除传统灾备的上述缺陷,故此,云灾备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从本地灾备至公有云,从而不仅提高公有云平台对本备份数据的管理以及空间利用率,而且减少运维的复杂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云平台服务器为本地备份服务器提供接口程序,并与本地备份服务器的接口程序进行对接;

s2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传输模块将其本地数据备份到云平台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当本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发生变化,利用云平台服务器提供的接口程序,将已经备份的数据下载至本地备份服务器;

s3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数据读取合并技术,对比云平台服务器和本地备份服务器的记录信息,触发合并队列,将发生变化的数据集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再次传输到云平台服务器;

s4当其中一台本地备份服务器发生灾难时,通过另一台本地备份服务器连接云平台服务器,将其云平台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本地备份服务器中,并在该本地备份服务器继续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传输模块将其本地数据同时备份到异地备份服务器的异地站点中,异地备份服务器对已经上传的备份数据集形成记录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数据集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戳和大小信息。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系统,包括:

云平台服务器,用于为本地备份服务器提供接口程序模块,并与本地备份服务器的接口程序模块进行对接;

本地备份服务器,用于通过其传输模块将其本地数据备份到云平台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当本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发生变化,利用云平台服务器提供的接口程序模块,将已经备份的数据下载至本地备份服务器;

数据合并模块,用于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数据读取合并技术,对比云平台服务器和本地备份服务器的记录信息,触发合并队列,将发生变化的数据集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再次传输到云平台服务器;

恢复模块,用于当其中一台本地备份服务器发生灾难时,通过另一台本地备份服务器连接云平台服务器,将其云平台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本地备份服务器中,并在该本地备份服务器继续运行。

进一步地,异地备份服务器,用于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传输模块将其本地数据备份到异地站点中,异地备份服务器对已经上传的备份数据集形成记录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合并模块中数据集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戳和大小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数据读取合并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从本地灾备至公有云,从而不仅提高公有云平台对本备份数据的管理以及空间利用率,而且减少运维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合并队列界面之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合并队列界面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分别在本地和异地数据中心分别部署一套本地备份服务器和异地备份服务器;

添加本地站点服务器、异地站点服务器和云平台服务器,其中,云平台为公有云平台;

发送数据灾备任务,将已经备份的数据集在本地备份服务器中形成一个记录信息,并将该备份数据集同时传输至云平台服务器中的存储系统和异地站点服务器中;此时,云平台服务器中的存储系统和异地备份服务器对已经上传的备份数据集形成各自的记录信息;

当本地备份服务器再次进行数据备份,本地备份服务器会将此次备份数据形成新的记录信息;

云平台服务器中的存储系统的记录信息和本地备份服务器记录信息存在区别;

本地备份服务器发送“合并数据集”操作,如图2所示,点击【合并数据集】,弹出合并队列界面;如图3所示,在合并队列界面,能够查看该队列下待合并的数据集信息,数据会自动下载至本地站点服务器,对比云平台服务器和本地备份服务器数据集的时间戳和大小信息,触发合并队列,将不同的数据集信息进行合并,其中,数据集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戳和大小信息;

合并队列完成数据集合并,并会自动将合并后的数据集上传至云站点平台,完成公有云环境下数据合并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云灾备数据备份恢复的处理系统,将多台本地备份服务器和云平台服务器的存储系统进行对接,其中,云平台为公有云平台,而公有云为金山云;本地备份服务器是火星舱备份系统,

云平台服务器,用于为本地备份服务器提供接口程序模块,并与本地备份服务器的接口程序模块进行对接;

本地备份服务器,用于通过其传输模块将其本地数据备份到云平台服务器的存储系统;当本地备份服务器中的备份数据发生变化后,利用云平台服务器提供的接口程序模块,将已经备份的数据下载至本地备份服务器;

数据合并模块,用于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数据读取合并技术,对比云平台服务器和本地备份服务器的记录信息,触发合并队列,将发生变化的数据集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再次传输到云平台服务器,其中,数据集包括时间戳和大小信息;

恢复模块,用于当一台本地备份服务器发生灾难时,通过另一台本地备份服务器连接云平台服务器,将其云平台服务器中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本地备份服务器中,并在该本地备份服务器继续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异地备份服务器,用于通过本地备份服务器的传输模块将其本地数据备份到异地站点中,异地备份服务器对已经上传的备份数据集形成记录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合并模块中数据集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时间戳和大小信息。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实现数据从本地灾备至公有云,从而不仅提高公有云平台对本备份数据的管理以及空间利用率,而且减少运维的复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